正在阅读:

“数字人文”是什么?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数字人文”是什么?

私人生活的社会化和个体主观意识的重构,可能会使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安全与隐私、身份认同和社群等概念发生持久性改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数字人文,正在与世界上各种相互交织的生活体验产生积极互动。

网络因其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特性而属于社交技术。当学术从图书馆和讲堂移向数字通信网络时,它在承担着更加丰富的社交角色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

数字人文中全新的知识生产机制与各个社群动态相连,与学术圈惯于打交道的传统社群相比,这些社群规模更大、性质更加多元。上述社群日益渴求并日渐享受互动友好的学术探讨。在这样的互动中,层层叠加的学术批判以“版本更新”的形式出现;思考、创造与实践形成了交互性的反馈循环。

人文知识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分化:一条分支侧重于研究与分析,另一条则强调实践与应用。前者以批判、解释学和文本细读为特征,往往由一名作者全权负责对特定学科中一个精密定义的问题进行阐释。后者则以设计、合作和表现为根基,常常横跨不同的媒介并包含若干名作用者、制造者和作者。因此,人文艺术的创造力逐渐被看作与“严肃的”批判、分析、理论和史学研究截然不同的东西。换言之,人文知识形成的过程(“怎样形成”)与其具体内容(“形成的结果”)是相互分离的。

正如我们所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塑造生产典型和定义社会关系的、存续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工业经济被改变,其发展成以尤查·本科勒所称的“财富网络”为特征的去中心化的、开放的信息经济。随着参与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技术(许多人称之为“Web 2.0”)的发展,我们见证了一个由社会结构、生产模式和文化构成定义的经济的形成,这种经济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交互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分散式共享、合作和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世界,但是也创造了暴力反击的条件和对于新形态的监控。

是什么使社交技术有别于单向的广播式传播技术呢?

首先,使用当代社交技术的门槛非常低。一旦能够接入互联网(当然,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任何人都能够发布推特、上传图片或视频、发表博客并下载一系列丰富广泛的媒体内容。

其次,社交技术确实非常“社交”,即它们是公共的,由社群进行生产,并促进新的社群产生。社交即为跟进、参与、结交——这是一种认识技术的新方式,它与为了“去做”某事的实用性用途(即个人计算机使用革命的原始模型)的认识视角,或为了“限制”使用的私密性用途(如商业领域对知识产权的热衷)的认识视角都不同。社交技术能够孕育出跨越地理、年龄、阶层、民族、性别等边界的社交群体和公共文化,同时也使这些群体和文化更加复杂化。

最后,社交技术的发展与历史呼应、影响并塑造着人类社会和社会结构的发展: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一种社交技术;邮政系统是一种社交技术;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都是社交技术。这是因为,它们都创造了交流、对话和互动的关系与网络,而这些正是一个社会建立起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所必需的条件。

当下,虽然社交技术在民主化和去中心化方面的潜力备受赞誉,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像对待所有技术一样,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使用几无门槛,可以支持非常广泛的人群积极参与。它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并且常常是通过一些不稳定的渠道使有些原本可能完全泯灭的声音得到关注。

然而,社交技术也同时受到政治利益和企业利益的钳制,被用于大规模采集人们的各种行为数据,由此创建逼真的消费者形象描绘、追踪身份、造就更高形式的人群监视和民众控制。

全世界的独裁政体如其操纵传统媒体一样,也在操控社交媒体。通过窃听信息发布和密码,要求用户同意使用各种新安全证书和其他强制性技术,将政治宣传伪装成用户“自愿自发”发布的内容,政府或利益集团可以搜集大量数据来鉴别异议者,它们滥用权力,或用障眼法迷惑舆论走向。所以,在欢呼网络互联在全球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支持民主和促进社群建设并非是网络技术固有的性质。它同样可以为暴力冲突、公众监管,甚至种族灭绝创造条件。毕竟,作为19世纪网络和社会性技术范例的铁路系统虽然带来了跨国迁徙和全球工业化经济,但其在20世纪也为强力驱逐整个种族甚至使其惨遭屠戮提供了技术手段。

源源不断的信息交流所产生的私人生活的社会化和个体主观意识的重构,可能会使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安全与隐私、身份认同和社群等概念发生持久性改变。人们的群聚行为和对实时活动的共同着迷已经产生一些迅速组建群体、沟通群体的新模型。将私人生活纳入网络互联环境的诉求史无前例,个体表达的命运安危未定。如果从科幻的角度大胆推测,集体性思想“物质化”似乎已经离我们不远。

[本文摘自《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安妮·伯迪克(Anne Burdick)约翰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彼得·伦恩费尔德(Peter Lunenfeld)托德·普雷斯纳(Todd Presner)杰弗里·施纳普(Jeffrey Schnapp)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推荐阅读:

书名:《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

作者:安妮·伯迪克(Anne Burdick)、约翰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彼得·伦恩费尔德(Peter Lunenfeld)、托德·普雷斯纳(Todd Presner)、杰弗里·施纳普(Jeffrey Schnapp)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来源:人大社大家好书

原标题:“数字人文”浪潮来袭——积极推动社会转型技术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数字人文”是什么?

私人生活的社会化和个体主观意识的重构,可能会使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安全与隐私、身份认同和社群等概念发生持久性改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数字人文,正在与世界上各种相互交织的生活体验产生积极互动。

网络因其将我们联系在一起的特性而属于社交技术。当学术从图书馆和讲堂移向数字通信网络时,它在承担着更加丰富的社交角色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问题。

数字人文中全新的知识生产机制与各个社群动态相连,与学术圈惯于打交道的传统社群相比,这些社群规模更大、性质更加多元。上述社群日益渴求并日渐享受互动友好的学术探讨。在这样的互动中,层层叠加的学术批判以“版本更新”的形式出现;思考、创造与实践形成了交互性的反馈循环。

人文知识在20世纪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分化:一条分支侧重于研究与分析,另一条则强调实践与应用。前者以批判、解释学和文本细读为特征,往往由一名作者全权负责对特定学科中一个精密定义的问题进行阐释。后者则以设计、合作和表现为根基,常常横跨不同的媒介并包含若干名作用者、制造者和作者。因此,人文艺术的创造力逐渐被看作与“严肃的”批判、分析、理论和史学研究截然不同的东西。换言之,人文知识形成的过程(“怎样形成”)与其具体内容(“形成的结果”)是相互分离的。

正如我们所见,在过去的二三十年里,塑造生产典型和定义社会关系的、存续了长达两个世纪的工业经济被改变,其发展成以尤查·本科勒所称的“财富网络”为特征的去中心化的、开放的信息经济。随着参与式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技术(许多人称之为“Web 2.0”)的发展,我们见证了一个由社会结构、生产模式和文化构成定义的经济的形成,这种经济改变了信息生产和交互的方式,创造了一个分散式共享、合作和传播的全球化、网络化世界,但是也创造了暴力反击的条件和对于新形态的监控。

是什么使社交技术有别于单向的广播式传播技术呢?

首先,使用当代社交技术的门槛非常低。一旦能够接入互联网(当然,这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任何人都能够发布推特、上传图片或视频、发表博客并下载一系列丰富广泛的媒体内容。

其次,社交技术确实非常“社交”,即它们是公共的,由社群进行生产,并促进新的社群产生。社交即为跟进、参与、结交——这是一种认识技术的新方式,它与为了“去做”某事的实用性用途(即个人计算机使用革命的原始模型)的认识视角,或为了“限制”使用的私密性用途(如商业领域对知识产权的热衷)的认识视角都不同。社交技术能够孕育出跨越地理、年龄、阶层、民族、性别等边界的社交群体和公共文化,同时也使这些群体和文化更加复杂化。

最后,社交技术的发展与历史呼应、影响并塑造着人类社会和社会结构的发展: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一种社交技术;邮政系统是一种社交技术;电话、电子邮件、即时通信都是社交技术。这是因为,它们都创造了交流、对话和互动的关系与网络,而这些正是一个社会建立起最基本的社会关系所必需的条件。

当下,虽然社交技术在民主化和去中心化方面的潜力备受赞誉,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像对待所有技术一样,从辩证的角度来看待社交媒体。社交媒体的使用几无门槛,可以支持非常广泛的人群积极参与。它的信息传播是全球性的,并且常常是通过一些不稳定的渠道使有些原本可能完全泯灭的声音得到关注。

然而,社交技术也同时受到政治利益和企业利益的钳制,被用于大规模采集人们的各种行为数据,由此创建逼真的消费者形象描绘、追踪身份、造就更高形式的人群监视和民众控制。

全世界的独裁政体如其操纵传统媒体一样,也在操控社交媒体。通过窃听信息发布和密码,要求用户同意使用各种新安全证书和其他强制性技术,将政治宣传伪装成用户“自愿自发”发布的内容,政府或利益集团可以搜集大量数据来鉴别异议者,它们滥用权力,或用障眼法迷惑舆论走向。所以,在欢呼网络互联在全球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必须意识到,支持民主和促进社群建设并非是网络技术固有的性质。它同样可以为暴力冲突、公众监管,甚至种族灭绝创造条件。毕竟,作为19世纪网络和社会性技术范例的铁路系统虽然带来了跨国迁徙和全球工业化经济,但其在20世纪也为强力驱逐整个种族甚至使其惨遭屠戮提供了技术手段。

源源不断的信息交流所产生的私人生活的社会化和个体主观意识的重构,可能会使公共领域与私人空间、安全与隐私、身份认同和社群等概念发生持久性改变。人们的群聚行为和对实时活动的共同着迷已经产生一些迅速组建群体、沟通群体的新模型。将私人生活纳入网络互联环境的诉求史无前例,个体表达的命运安危未定。如果从科幻的角度大胆推测,集体性思想“物质化”似乎已经离我们不远。

[本文摘自《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安妮·伯迪克(Anne Burdick)约翰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彼得·伦恩费尔德(Peter Lunenfeld)托德·普雷斯纳(Todd Presner)杰弗里·施纳普(Jeffrey Schnapp)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1月出版。]

推荐阅读:

书名:《数字人文:改变知识创新与分享的游戏规则》

作者:安妮·伯迪克(Anne Burdick)、约翰娜·德鲁克(Johanna Drucker)、彼得·伦恩费尔德(Peter Lunenfeld)、托德·普雷斯纳(Todd Presner)、杰弗里·施纳普(Jeffrey Schnapp)著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月

来源:人大社大家好书

原标题:“数字人文”浪潮来袭——积极推动社会转型技术发展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