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致阿北:为什么豆瓣没有做游戏的基因?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致阿北:为什么豆瓣没有做游戏的基因?

现在的豆瓣游戏,每一款游戏都是一座孤岛,彼此之间没有内容来维系。而用户能做的也基本只有检索、标注,并没有一个让他们去自发讨论分享的氛围。

2015年5月12日,豆瓣阿尔法城关闭,这个曾经以豆瓣创始人阿北为主导、在豆瓣内部占用大量资源搞得轰轰烈烈的项目,以这样尴尬的方式落幕。

2015年4月13日,一个新的项目:豆瓣游戏悄然上线。

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近年来不断上线新的产品,却都反响平平,无不只是让豆瓣原本就复杂的产品线变得更加复杂而已。而这一次,豆瓣游戏姗姗来迟,是否可以再续书影音的辉煌,一切看似未可知,却仿佛已在冥冥中有了定数。

豆瓣:理想主义困境

豆瓣十年,完成了从50人到1.2亿人的用户积累,成为国内最大的文艺青年聚居地。但是即使已经达到亿级的用户量级,豆瓣在流量变现的部分,始终不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豆瓣味道的品牌广告、豆瓣作者的作品在线销售分成、豆瓣电影在线购票、付费版的去广告豆瓣FM PRO、一拍一的豆瓣摄影、导购类的豆瓣东西,豆瓣在项目盈利与坚持自身风格之间走着钢丝,而它们也仅能维持豆瓣在接近盈利的边缘而已。

这不禁让人揣测,看起来内容和功能都还不尽完善的豆瓣游戏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线,将演变成豆瓣商业化变现的又一次急功却不能近利的尝试。

豆瓣游戏页面

豆瓣游戏:一本并不完整的名录

据豆瓣员工透露,此次豆瓣上线的游戏频道初期内容以主机游戏为主。而在国内,主机游戏的市场还不甚明朗,与手游的市场比重相去甚远。以在豆瓣已经是相对小众的游戏内容里划分出的更加小众的主机游戏作为突破口,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即使只是主机游戏部分,上线的豆瓣游戏也并不算一个包装完善的产品,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略显简陋的内容呈现。看起来是直接从之前的“豆瓣东西”频道中剥离出的游戏条目,还存在很多疏漏重复的部分,主页搜索与游戏介绍的二级页面(http://www.douban.com/game/explore)的很多产品细节也有待打磨。更为要命的是,目前还有很多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款热门手游尚未被收录

产品库如何结构化

相比较书(ISBN)影(IMDb)音(ISRC)相对规范的编码标准,游戏并没有统一的“身份ID”来实现产品库的结构化。而仅看国内手游市场,几十万款游戏中描述可以符合所谓“分类标准”的游戏可能仅占20%,其余大量山寨换皮的产品。那么,豆瓣会以怎样的标准来判断一款游戏是否可以入库?这对豆瓣来说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产品标注与添加的门槛

豆瓣内容的添加基本上都依靠用户的自发行为,而豆瓣游戏的条目增加又存在一定的门槛。一方面主页显示的想玩、玩过的标注选项、只有攻略和评论区,却没有通关的选项或者问答区,这些都不太符合游戏玩家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后台添加信息需要填写的选项也欠妥,产品的标注比如游戏分类也不够清晰和全面。

豆瓣游戏目前已有的分类标签

“网友创建游戏条目太麻烦鸟~我怎么知道一款游戏什么时间发布的呢,难道我还得去百度吗”、“想在豆瓣游戏上添加一个条目…在类型上犯了难…大豆瓣还是低估了我们游戏从业者的想象力啊…”豆瓣用户如是说。

审核环节的缺失

从现在豆瓣游戏的条目来看,豆瓣游戏的欠妥不仅体现在内容添加环节,审核环节也有同样的问题。产品的平台分类划分错误,评分权重不明等问题比比皆是,然而并没有负责人去审核或修改。参考豆瓣游戏现在的产品库,仅从现在豆瓣游戏综合排序第一(分数9.5)、评价最多(3207人评价)的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来看,攻略区却仅有“攻略”5篇,而且其中四篇竟然是言情小说步步惊心的节选,与该游戏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内容在发布三天后,仍然未被删除,排名第一尚且如此,其它的就……这样的审核机制不免惹人诟病。

豆瓣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条目攻略

豆瓣用户:没有欲望打开豆瓣游戏

对于大多数的豆瓣用户来说,现在的豆瓣游戏并没有足够吸引他们的点,这与豆瓣用户本身的习惯与定位有着莫大关系。连“豆邮”改成“私信”都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对,豆瓣游戏这个介乎普通与小众之间定位尴尬的产品就更难博得用户的欢心了。从测试到正式上线,大多数豆瓣用户仍然不知道豆瓣游戏的存在。

更别提能否将普通的游戏玩家导入到豆瓣,导入后,他们与原始用户之间的天然壁垒如何打破等一系列问题。仅从目前将豆瓣的原始用户导入豆瓣游戏的效果来看,豆瓣也做的并不好。

与书影音相比较,豆瓣经营一个成功的游戏社区无疑需要更高的成本。这包含的不仅是豆瓣自身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还有豆瓣用户自身投入的成本。对于豆瓣用户来说,标注一款游戏玩过的成本要远高于标注看过一部电影听过一张CD,而这些用户中,能产出高质量游戏内容同时又符合豆瓣风格的就更加稀缺了。从目前的内容来看,豆瓣还没有准备好,去拿出足够的诚意来经营豆瓣游戏,已经上线的豆瓣游戏更像一个半成品,或者说是有意试水?

标杆人物的缺乏

豆瓣的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意见领袖”。以他们为中心节点交叉辐射出庞大的用户圈,从而构建起豆瓣用户群像。而在豆瓣游戏,我们还没有看到有这样的标杆人物,也没有看到豆瓣去做这方面的引导。如果一直没有核心人物将豆瓣游戏的优质内容导入自己的广播流,豆瓣游戏即使有不错的内容产出,也没有出口让用户获得这些信息。

内容表现形式单一

现在的豆瓣游戏,每一款游戏都是一座孤岛,彼此之间没有内容来维系。而用户能做的也基本只有检索、标注,并没有一个让他们去自发讨论分享的氛围。在这个简陋的导航页面,豆瓣能做的原本有更多:精心策划的游戏专题、精彩的游戏体验分享.....豆瓣游戏原本可以与豆瓣的整体风格无缝连接,而不是如现在这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既然用户选择了豆瓣,就应该把真正能触动他们的内容放在他们能立刻看到的地方。

用户属性的不匹配

我们从豆瓣创始人阿北的关键词中可以一窥豆瓣用户的主流风格走向,所有的豆瓣用户:真正文艺的、假装文艺的、抵制文艺的,都殊途同归——无法摘掉头顶的文艺青年的帽子。而市场上文艺的游戏毕竟还是少数,LOL、DOTA这类火爆的游戏又与他们试图在豆瓣塑造的人格相距太远,而用玩游戏这件事来塑造文(zhuang)艺(bi)青年的形象,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又是难度系数偏高、可操作性太差的一件事。

一部电影的时(zhuang)间(bi)成本可以控制在5小时以内,包含观影、浏览影评、自己撰写观后感。而通关一款主机游戏或者PC单机游戏的时间就远远超过5个小时,如果还要产出高质量的攻略与玩后感(前提是不手残),加起来的时间可以翻完好几本书,标注好几部电影或CD了。

阿北的豆瓣关键词

对于那些真正热爱游戏的人,现在的豆瓣游戏也并不是他们的归属。对于普遍意义上的玩家来说,或许他们根本还不知道豆瓣在做这样一个新的游戏社区。

然而,我还是期待。豆瓣既然已经开始,希望能够认真地做一个没有礼品卡、激活码、大尺度图片和脏乱用语的纯净的游戏社区。突然很想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和你们认真地讨论那些曾经或正在让我们欢喜感动心酸落泪受虐的游戏情节和瞬间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致阿北:为什么豆瓣没有做游戏的基因?

现在的豆瓣游戏,每一款游戏都是一座孤岛,彼此之间没有内容来维系。而用户能做的也基本只有检索、标注,并没有一个让他们去自发讨论分享的氛围。

2015年5月12日,豆瓣阿尔法城关闭,这个曾经以豆瓣创始人阿北为主导、在豆瓣内部占用大量资源搞得轰轰烈烈的项目,以这样尴尬的方式落幕。

2015年4月13日,一个新的项目:豆瓣游戏悄然上线。

成立于2005年的豆瓣,近年来不断上线新的产品,却都反响平平,无不只是让豆瓣原本就复杂的产品线变得更加复杂而已。而这一次,豆瓣游戏姗姗来迟,是否可以再续书影音的辉煌,一切看似未可知,却仿佛已在冥冥中有了定数。

豆瓣:理想主义困境

豆瓣十年,完成了从50人到1.2亿人的用户积累,成为国内最大的文艺青年聚居地。但是即使已经达到亿级的用户量级,豆瓣在流量变现的部分,始终不能交出一份让人满意的答卷:豆瓣味道的品牌广告、豆瓣作者的作品在线销售分成、豆瓣电影在线购票、付费版的去广告豆瓣FM PRO、一拍一的豆瓣摄影、导购类的豆瓣东西,豆瓣在项目盈利与坚持自身风格之间走着钢丝,而它们也仅能维持豆瓣在接近盈利的边缘而已。

这不禁让人揣测,看起来内容和功能都还不尽完善的豆瓣游戏在这样的时间节点上线,将演变成豆瓣商业化变现的又一次急功却不能近利的尝试。

豆瓣游戏页面

豆瓣游戏:一本并不完整的名录

据豆瓣员工透露,此次豆瓣上线的游戏频道初期内容以主机游戏为主。而在国内,主机游戏的市场还不甚明朗,与手游的市场比重相去甚远。以在豆瓣已经是相对小众的游戏内容里划分出的更加小众的主机游戏作为突破口,怎么看都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即使只是主机游戏部分,上线的豆瓣游戏也并不算一个包装完善的产品,我们看到的仍然是一个略显简陋的内容呈现。看起来是直接从之前的“豆瓣东西”频道中剥离出的游戏条目,还存在很多疏漏重复的部分,主页搜索与游戏介绍的二级页面(http://www.douban.com/game/explore)的很多产品细节也有待打磨。更为要命的是,目前还有很多其他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款热门手游尚未被收录

产品库如何结构化

相比较书(ISBN)影(IMDb)音(ISRC)相对规范的编码标准,游戏并没有统一的“身份ID”来实现产品库的结构化。而仅看国内手游市场,几十万款游戏中描述可以符合所谓“分类标准”的游戏可能仅占20%,其余大量山寨换皮的产品。那么,豆瓣会以怎样的标准来判断一款游戏是否可以入库?这对豆瓣来说是不能回避的问题。

产品标注与添加的门槛

豆瓣内容的添加基本上都依靠用户的自发行为,而豆瓣游戏的条目增加又存在一定的门槛。一方面主页显示的想玩、玩过的标注选项、只有攻略和评论区,却没有通关的选项或者问答区,这些都不太符合游戏玩家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后台添加信息需要填写的选项也欠妥,产品的标注比如游戏分类也不够清晰和全面。

豆瓣游戏目前已有的分类标签

“网友创建游戏条目太麻烦鸟~我怎么知道一款游戏什么时间发布的呢,难道我还得去百度吗”、“想在豆瓣游戏上添加一个条目…在类型上犯了难…大豆瓣还是低估了我们游戏从业者的想象力啊…”豆瓣用户如是说。

审核环节的缺失

从现在豆瓣游戏的条目来看,豆瓣游戏的欠妥不仅体现在内容添加环节,审核环节也有同样的问题。产品的平台分类划分错误,评分权重不明等问题比比皆是,然而并没有负责人去审核或修改。参考豆瓣游戏现在的产品库,仅从现在豆瓣游戏综合排序第一(分数9.5)、评价最多(3207人评价)的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来看,攻略区却仅有“攻略”5篇,而且其中四篇竟然是言情小说步步惊心的节选,与该游戏没有任何关系。这样的内容在发布三天后,仍然未被删除,排名第一尚且如此,其它的就……这样的审核机制不免惹人诟病。

豆瓣游戏《超级马里奥兄弟》条目攻略

豆瓣用户:没有欲望打开豆瓣游戏

对于大多数的豆瓣用户来说,现在的豆瓣游戏并没有足够吸引他们的点,这与豆瓣用户本身的习惯与定位有着莫大关系。连“豆邮”改成“私信”都遭到了用户的强烈反对,豆瓣游戏这个介乎普通与小众之间定位尴尬的产品就更难博得用户的欢心了。从测试到正式上线,大多数豆瓣用户仍然不知道豆瓣游戏的存在。

更别提能否将普通的游戏玩家导入到豆瓣,导入后,他们与原始用户之间的天然壁垒如何打破等一系列问题。仅从目前将豆瓣的原始用户导入豆瓣游戏的效果来看,豆瓣也做的并不好。

与书影音相比较,豆瓣经营一个成功的游戏社区无疑需要更高的成本。这包含的不仅是豆瓣自身投入的人力物力成本,还有豆瓣用户自身投入的成本。对于豆瓣用户来说,标注一款游戏玩过的成本要远高于标注看过一部电影听过一张CD,而这些用户中,能产出高质量游戏内容同时又符合豆瓣风格的就更加稀缺了。从目前的内容来看,豆瓣还没有准备好,去拿出足够的诚意来经营豆瓣游戏,已经上线的豆瓣游戏更像一个半成品,或者说是有意试水?

标杆人物的缺乏

豆瓣的各个领域都有相应的“意见领袖”。以他们为中心节点交叉辐射出庞大的用户圈,从而构建起豆瓣用户群像。而在豆瓣游戏,我们还没有看到有这样的标杆人物,也没有看到豆瓣去做这方面的引导。如果一直没有核心人物将豆瓣游戏的优质内容导入自己的广播流,豆瓣游戏即使有不错的内容产出,也没有出口让用户获得这些信息。

内容表现形式单一

现在的豆瓣游戏,每一款游戏都是一座孤岛,彼此之间没有内容来维系。而用户能做的也基本只有检索、标注,并没有一个让他们去自发讨论分享的氛围。在这个简陋的导航页面,豆瓣能做的原本有更多:精心策划的游戏专题、精彩的游戏体验分享.....豆瓣游戏原本可以与豆瓣的整体风格无缝连接,而不是如现在这般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既然用户选择了豆瓣,就应该把真正能触动他们的内容放在他们能立刻看到的地方。

用户属性的不匹配

我们从豆瓣创始人阿北的关键词中可以一窥豆瓣用户的主流风格走向,所有的豆瓣用户:真正文艺的、假装文艺的、抵制文艺的,都殊途同归——无法摘掉头顶的文艺青年的帽子。而市场上文艺的游戏毕竟还是少数,LOL、DOTA这类火爆的游戏又与他们试图在豆瓣塑造的人格相距太远,而用玩游戏这件事来塑造文(zhuang)艺(bi)青年的形象,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又是难度系数偏高、可操作性太差的一件事。

一部电影的时(zhuang)间(bi)成本可以控制在5小时以内,包含观影、浏览影评、自己撰写观后感。而通关一款主机游戏或者PC单机游戏的时间就远远超过5个小时,如果还要产出高质量的攻略与玩后感(前提是不手残),加起来的时间可以翻完好几本书,标注好几部电影或CD了。

阿北的豆瓣关键词

对于那些真正热爱游戏的人,现在的豆瓣游戏也并不是他们的归属。对于普遍意义上的玩家来说,或许他们根本还不知道豆瓣在做这样一个新的游戏社区。

然而,我还是期待。豆瓣既然已经开始,希望能够认真地做一个没有礼品卡、激活码、大尺度图片和脏乱用语的纯净的游戏社区。突然很想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和你们认真地讨论那些曾经或正在让我们欢喜感动心酸落泪受虐的游戏情节和瞬间而已。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