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宗教美国和世俗欧洲的由来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宗教美国和世俗欧洲的由来

在美国,宗教被看作社会问题解决的资源和手段,甚至是唯一有效的资源和手段;而在欧洲,宗教则被视为麻烦制造者。而作者认为,应该允许宗教和世俗在更小的局部共存,宗教问题能够在文化多样化前提下纳入正面讨论。

所评图书:

书名:《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主题与变奏》

作者:(美)彼得·伯格、(英)格瑞斯·戴维、埃菲·霍卡斯

译者:曹义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的叫法,已经被提出过一些年头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反转。美国建立前,英属美国殖民地的建立者,基本上都是意在躲避欧洲大陆宗教迫害的出逃者。并且,美国宪法一开始就写明了政教分离的原则,欧洲很多国家要等到更晚才引进此原则。

在而今的美国,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社会范围中,宗教色彩的辞令都相当明显。美国大多数民众都信教,这一比例超过了90%。如果忽略教会组织的特殊性,就会发现,其运作水平并不亚于美国的工商企业。无神论者某种程度上是受到包围夹攻的少数人群体。美国社会各界力量都试图冲破宪法限制,在学校课堂中加入宗教内容。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许多国家之中,教会陷入了空前的凋敝,既缺乏资金,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加入其中。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为代表的无神论学者,在欧洲很受欢迎,是社会舆论宠儿。有意思的是,欧洲大多数国家却没有像美国那样的限制,课堂上可以讨论宗教内容,当然主要基调是批判性的。

宗教美国与世俗欧洲的裂痕正在加大。时至今日,法国等欧洲国家仍将美国视为文化上缺乏传统的粗鄙国家、政治上由宗教狂热分子支配的邪恶国家,而美国反过来却将欧洲国家认定为不信教的堕落联邦。美欧在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地缘政治、地区冲突等多方面问题上的看法,差异更趋明显,外交领域、公众舆论之中,美欧相互指责不断增多——美国和欧洲对于其他大洲的许多国家、地区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当美欧观点相左时,也让后者们陷入困惑。

宗教美国与世俗欧洲并存的现象,也让很多政治、社会、文化学家陷入解释困境。依照美国模式解释,一些专家提出,信教者众有利于社会平稳;但欧洲的例子则反过来说明,世俗的市场经济社会,同样可以实现前述目标。近几年来,美国和欧洲相继上演了激烈的社会冲突,这又被分别解释为彼此模式的弊端,进一步加剧了观察者的困惑。

商务印书馆、三辉图书近日引进出版了《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主题与变奏》一书。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分别是享誉世界的社会学家、宗教学家、美国波士顿文化宗教和世界事务研究所前主任彼得·伯格,英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埃克塞特大学社会学教授格瑞斯·戴维,欧洲和外交政策基金会研究员埃菲·霍卡斯。这本书旨在揭示美国的宗教性和欧洲的世俗性的由来,并就近年来美欧的相对文化特征的演变给予解读。

几个世纪的时间,就让美欧在社会和文化形态上呈现出巨大差异,一个颇为重要的动力就是彼此经历了不同的启蒙化,由此锻造出不同面目的知识阶层。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知识分子和民众都基本上实现了世俗化;而在美国,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宗教改革,尽管知识分子之中不乏无神论者,却必须小心的与信教大众共处。

美国民众中信教比例很高,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大量海外移民移居美国过程中,所能获得的帮助都来自于宗教组织及其衍生出来的慈善服务网络,这使得包括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等没有信教传统国度的新移民逐渐被发展为信徒。书作者还指出,因为美国建国时就规定政教分离,教会只能像创业企业那样从基层着手,吸引教众稳步发展;南北战争后,美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宗教组织学会了依照工商企业的模式发展壮大。但在欧洲,宗教组织过去盛极一时,多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面向社会基层的组织建构能力。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主题与变奏》书中第五章提到,美国司法体制为宗教影响社会和文化生活预留了空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宣誓致辞中的宗教辞令;此外,美国最高法院在受理堕胎权案例等案件的审理中,也频频回避对宗教信仰、神学、创始论等内容作出评价。这种现象在欧洲绝难出现。

世俗欧洲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于,本土宗教之外拥有其他宗教信仰的移民大量进入,这与原本持宗教宽容态度的原住民形成了尖锐对立——对立最初限定于种族和族群,但不免扩散到宗教信仰领域。新移民希望像在原先居住的国家那样,在新国家获得宗教教育、社区生活的空间和自由,这引起了原住民特别是知识阶层的警惕及反制,后者推动各项立法严禁公共场所出现前者希望看到的传教等宗教活动,甚至不允许特定群体佩戴面纱。

在美国,宗教被看作社会问题解决的资源和手段,甚至是唯一有效的资源和手段(因为政府和市场都各自存在弊端);而在欧洲,宗教则被视为麻烦制造者。书作者给出的意见是调和性,即允许宗教和世俗在更小的局部(地区、社区)共存,宗教问题能够在文化多样化前提下纳入正面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宗教美国和世俗欧洲的由来

在美国,宗教被看作社会问题解决的资源和手段,甚至是唯一有效的资源和手段;而在欧洲,宗教则被视为麻烦制造者。而作者认为,应该允许宗教和世俗在更小的局部共存,宗教问题能够在文化多样化前提下纳入正面讨论。

所评图书:

书名:《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主题与变奏》

作者:(美)彼得·伯格、(英)格瑞斯·戴维、埃菲·霍卡斯

译者:曹义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5年6月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的叫法,已经被提出过一些年头了。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反转。美国建立前,英属美国殖民地的建立者,基本上都是意在躲避欧洲大陆宗教迫害的出逃者。并且,美国宪法一开始就写明了政教分离的原则,欧洲很多国家要等到更晚才引进此原则。

在而今的美国,无论是政治领域,还是社会范围中,宗教色彩的辞令都相当明显。美国大多数民众都信教,这一比例超过了90%。如果忽略教会组织的特殊性,就会发现,其运作水平并不亚于美国的工商企业。无神论者某种程度上是受到包围夹攻的少数人群体。美国社会各界力量都试图冲破宪法限制,在学校课堂中加入宗教内容。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欧洲许多国家之中,教会陷入了空前的凋敝,既缺乏资金,也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加入其中。牛津大学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为代表的无神论学者,在欧洲很受欢迎,是社会舆论宠儿。有意思的是,欧洲大多数国家却没有像美国那样的限制,课堂上可以讨论宗教内容,当然主要基调是批判性的。

宗教美国与世俗欧洲的裂痕正在加大。时至今日,法国等欧洲国家仍将美国视为文化上缺乏传统的粗鄙国家、政治上由宗教狂热分子支配的邪恶国家,而美国反过来却将欧洲国家认定为不信教的堕落联邦。美欧在政治、社会、经济以及地缘政治、地区冲突等多方面问题上的看法,差异更趋明显,外交领域、公众舆论之中,美欧相互指责不断增多——美国和欧洲对于其他大洲的许多国家、地区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当美欧观点相左时,也让后者们陷入困惑。

宗教美国与世俗欧洲并存的现象,也让很多政治、社会、文化学家陷入解释困境。依照美国模式解释,一些专家提出,信教者众有利于社会平稳;但欧洲的例子则反过来说明,世俗的市场经济社会,同样可以实现前述目标。近几年来,美国和欧洲相继上演了激烈的社会冲突,这又被分别解释为彼此模式的弊端,进一步加剧了观察者的困惑。

商务印书馆、三辉图书近日引进出版了《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主题与变奏》一书。这本书的三位作者,分别是享誉世界的社会学家、宗教学家、美国波士顿文化宗教和世界事务研究所前主任彼得·伯格,英国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埃克塞特大学社会学教授格瑞斯·戴维,欧洲和外交政策基金会研究员埃菲·霍卡斯。这本书旨在揭示美国的宗教性和欧洲的世俗性的由来,并就近年来美欧的相对文化特征的演变给予解读。

几个世纪的时间,就让美欧在社会和文化形态上呈现出巨大差异,一个颇为重要的动力就是彼此经历了不同的启蒙化,由此锻造出不同面目的知识阶层。法国大革命后,欧洲知识分子和民众都基本上实现了世俗化;而在美国,没有经历过完整的宗教改革,尽管知识分子之中不乏无神论者,却必须小心的与信教大众共处。

美国民众中信教比例很高,很重要的因素就在于,大量海外移民移居美国过程中,所能获得的帮助都来自于宗教组织及其衍生出来的慈善服务网络,这使得包括来自中国、日本、印度等没有信教传统国度的新移民逐渐被发展为信徒。书作者还指出,因为美国建国时就规定政教分离,教会只能像创业企业那样从基层着手,吸引教众稳步发展;南北战争后,美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宗教组织学会了依照工商企业的模式发展壮大。但在欧洲,宗教组织过去盛极一时,多与国家权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缺乏面向社会基层的组织建构能力。

《宗教美国,世俗欧洲?:主题与变奏》书中第五章提到,美国司法体制为宗教影响社会和文化生活预留了空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宣誓致辞中的宗教辞令;此外,美国最高法院在受理堕胎权案例等案件的审理中,也频频回避对宗教信仰、神学、创始论等内容作出评价。这种现象在欧洲绝难出现。

世俗欧洲当前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于,本土宗教之外拥有其他宗教信仰的移民大量进入,这与原本持宗教宽容态度的原住民形成了尖锐对立——对立最初限定于种族和族群,但不免扩散到宗教信仰领域。新移民希望像在原先居住的国家那样,在新国家获得宗教教育、社区生活的空间和自由,这引起了原住民特别是知识阶层的警惕及反制,后者推动各项立法严禁公共场所出现前者希望看到的传教等宗教活动,甚至不允许特定群体佩戴面纱。

在美国,宗教被看作社会问题解决的资源和手段,甚至是唯一有效的资源和手段(因为政府和市场都各自存在弊端);而在欧洲,宗教则被视为麻烦制造者。书作者给出的意见是调和性,即允许宗教和世俗在更小的局部(地区、社区)共存,宗教问题能够在文化多样化前提下纳入正面讨论。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