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布克奖得主朱利安·巴恩斯日前在接受《广播时报》(The Radio Times)采访时说,把英国最高文学奖开放给美国作家是一个“非常蠢”的主意。“我不同意把布克奖开放给美国人,”他告诉。“我觉得那简直就是一个蠢主意。美国人自己的奖已经够多了。”
创立于1969年的布克奖,如今已经变成世界文坛最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而不同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政治化考量,布克奖更趋向于只就文学本身来讨论文学。而在两年前,布克奖改变的以往只有英国、爱尔兰、以及英联邦国家的英文原创作家才有资格纳入评选,而是允许全世界的英语写作者都可以参评。这一规则的改变,在当时就引起了许多讨论和争议,而不久前,随着第一次有美国作家(保罗·比蒂)摘得该奖项,让在媒体面前发言并不多的巴恩斯也忍不出发出了自己声音。
巴恩斯是英国当代重要作家,他曾于2011年摘得布克奖。“布克奖本来是对英国、爱尔兰、英联邦国家,以及世界各地的英文新生代作家,这是布克奖的特点。如果把它开放给美国人——还把一些重量级作家纳入参选范围——那么名不见经传的加拿大作家就没有获奖机会。”
巴恩斯曾经把布克奖称为“豪华宾果游戏”,他认为这种参选资格规则的变化是不公平的。他问道:“哪个美国的奖项是开放给英国人的?理论上,我认为只有美国国家图书奖算是。已经很久没有英国人获得美国重量级的文学奖项了。”
已经70岁的巴恩斯在2011年获得布克奖之前都是布克奖的“伴娘”。在这之前,他已经三次进入了布克奖短名单,入围作品分别是《福娄拜的鹦鹉》(Flaubert’s Parrot)(1984年)、《英格兰,英格兰》(England, England)(1998年)和《亚瑟与乔治》(Arthur & George)(2005年)。
巴恩斯的观点和小说家飞利浦·汉修(Philip Hensher)站在了同一阵营,汉修还认为这种参选资格规则的改变是令人沮丧的,他在《卫报》中这样写到:“这两三天以来,我从没听到过这么多的小说家这样说道‘好吧,我们不如放弃吧’。”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英国编剧梅尔文·布拉格(Melvyn Bragg),他认为这样的布克奖将会失去其独特性,“这好比是某个英国公司被跨国企业接手了。”
在《广播时报》的采访中,巴恩斯还说起了他和同样是作家的朋友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吵架的事,他们吵架的原因是艾米斯解雇了帕特·卡瓦纳(Pat Kavanagh)(巴恩斯已于2008年逝世的妻子)。从艾米斯事业起步的时候,卡瓦纳就是他的代理商,但是他结束了与卡瓦纳的合作,转投美国超级书商安德鲁·卫理。
巴恩斯说起艾米斯:“我们碰到的时候,会交谈……这都没什么问题。他住在布鲁克林,我住在塔夫内尔公园(Tufnell Park)。”
巴恩斯曾在2013年接受的一次采访中说他是个记仇的人,如今却告诉《广播时报》,他的想法已经改变了,因为记仇耗费了太多的精力。
他会在广播频道将他的系列作品集念给听众们,系列的名称叫做‘改变我的想法’。其中有一篇是关于政治的,他还说自己曾经对政治并不感兴趣,不过现在却是一个柯宾迷。
他说:“当我还年轻的时候,杰瑞米·柯宾(Jeremy Corbyn)的观点似乎可以算作工党的主流思想。”
2013年布克奖就宣布将会扩大评选范围。布克奖理事会主席Jonathan Taylor说,这是“拥抱英语在丰富多彩,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荣耀中体现出来的自由,不论它来自哪里。我们正在摒弃地域和国家的限制。”
然而,图书行业的许多人都认为这是文学奖对手竞争的一部分。除了布克奖,福里奥文学奖也在2013年宣布,允许美国作家加入竞争。
福里奥文学奖创始人安德鲁·基德(Andrew Kidd)当时说:“我们注意到新的标准和我们的一模一样,但是总的来说,没有理由认为两个奖项就不能共同繁荣。”
情况却恰好相反。2014年和2015年的布克奖得主分别是美国短篇小说家乔治·桑德斯(George Saunders)和印裔美国小说家阿克希尔·沙玛(Akhil Sharma)。随后福里奥奖陷入困境:福里奥协会决定停止赞助。
最近有消息称,福里奥奖将于2017年回归,它将通过评定小说类文学作品和非小说类文学作品来评选出当年的最佳书籍。
(翻译:汪云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