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市场仍在调整。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姜超认为,短期内利率中枢难以下行,待明年汇率压力释放后,利率下行空间将再度打开。
姜超表示,资金面紧张频现,大行赎回资金,是导致本轮债市调整的主因。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大幅下滑,导致资金面紧张,但央行仅通过MLF和OMO投放流动性,并不断拉长MLF和OMO期限,使得平均资金投放利率从2016年3月的2.25%,上行25bp到10月的2.5%以上,成本明显高于降准投放的资金,使得市场资金利率中枢也趋于上行。
姜超认为,短期内利率中枢难以下行,但也不会大幅抬高,出现长时间的“钱荒”。当前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难以承受过高的利率,利率中枢最终是要与基本面相匹配。而当前工业经济稳定,通胀存反弹风险,基本面对债市支撑仍需要等待。
另外,今年以来居民部门杠杆(主要是房贷)快速上升,而非金融企业的杠杆也居高不下,因此“去杠杆”政策也随之出台。在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自三季度以来抬升回购利率,控制债市杠杆,加强表外业务监管等都是配套政策。
在货币政策方面,受制于汇率、地产调控和金融去杠杆的压力,央行始终保持紧平衡,市场回购利率也被引导上行。姜超认为,回购利率抬升是新常态,预计四季度7天回购利率中枢维持在2.5%-3.0%左右。
在这样的经济和货币政策背景下,姜超认为债市下行受到制约,短期应保持谨慎。而对于当前国内债券市场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突破3%,姜超认为,继续调整空间相对有限,但调整时间或持续到明年1月左右,2月春节以后,随着资金趋松,基本面回落,债市有望迎来拐点。
姜超认为,明年随着地产销售再次下滑,地产投资将下行,货币紧缩后或重回通缩局面,待汇率释放后,利率下行空间将再度打开,看好明年债市。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