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专访】《不虚此行》导演刘伽茵:内向的人很多,关于他们的电影却很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专访】《不虚此行》导演刘伽茵:内向的人很多,关于他们的电影却很少

刘伽茵说,她想写一个内向的、被动的、受尽委屈但是充满善意的人,以至于这个人的名字里必须有一个“善”字。

《不虚此行》剧照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闻善原本是个落魄的前编剧,误打误撞成为一名写悼词的人,日常工作是通过家属的叙述,用悼词还原死者的生平。闻善因此遇到了许多人,像是执意追寻网友的死因的网络配音博主,或者抗癌成功、又最终不敌死神的老阿姨,闻善治愈着身边的人,也逐渐找回了人生的方向。

这是日前上映的电影《不虚此行》的故事,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凭借此片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刘伽茵获得最佳导演奖。

《不虚此行》海报

胡歌饰演的闻善内向敏感,用时兴的话说便是“i人”。他背着一个装矿泉水瓶的小书包,住出租屋,对待客户礼貌而拘谨,因此被人吐槽“太客气了办不成事”。他也是被时代抛下的人,过时了,过期了,在殡仪馆共事的朋友畅想着云墓地、AI写悼词的科技未来,闻善也只是笑着回绝。但也因为这种性格,闻善能够没有分别心地倾听逝者故事的全貌。某位客户去世了,二哥和小妹的说辞有出入,闻善不做评判,淡淡地回应一句:可能实话和实话也不一样。王先生(黄磊 饰)不太了解过世的父亲,后来,还是王先生的小儿子告诉闻善,爷爷其实很想跟王先生多说说话,但他工作总是太忙。

在刘伽茵眼中,闻善就是她自己。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她拍摄了低成本长片《牛皮》。大部分时间,她是北影文学系的副教授,过着留校任教的生活,直到脑海里的声音让她觉得“必须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动笔写下这部作品。创作的想法也从未变过:即使是闻善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电影的主角。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上影节放映之后,不少观众觉得《不虚此行》的质感像是日本电影,恬淡、治愈又有点丧。刘伽茵说她很理解这种想法,许多日剧日影会描绘普通的内向的人,既然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向的人,为什么国内没有多少此类电影?

导演刘伽茵

在《不虚此行》上映期间,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对刘伽茵进行了专访,听她分享了对闻善这个人物的理解,以及对于普通人该如何活着的想法。

01 生死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落点,它是一个途径

界面文化:怎么想到以写悼词的人作为主角的?你在采访中提到过,闻善的故事出现在2015年左右,到现在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

刘伽茵:不能说2015年有了这个故事,是从那时开始出现闻善的形象。那两年脑海中有三四个感兴趣的人物,他们有些相似的地方——独自工作,不在公司或机构,不需要密集的社交。后来,写悼词的人出现频率高了起来,我经常想起他。为什么这个人总出现在我的房间、跟我交流?可能因为他做文字工作,这是我们之间一个特别大的纽带。

这个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对生死的感悟,比如是不是因为这两年来身边有很多人离开,才想起拍这样一部电影?这样说比较有戏剧性,但真的不是这样。因为文字是我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一个跟文字有情感关联的人物,自然会离我越来越近。

界面文化:并没有刻意想到生死,但是最后选择了这个写悼词的职业。

刘伽茵:的确如此,生死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落点,它是一个途径,闻善就是走在这条路上的。我历来对殡仪馆很熟悉,从小会去八宝山,有很多记忆在。校园、动物园、家附近的街道、公园和八宝山在我心里是平等的,我对殡仪馆没有分别心。

《不虚此行》剧照

界面文化: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说,本以为殡仪馆是哭天抹泪的地方,但其实它是很安静的(大意)。

刘伽茵:哭天抹泪是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正常的印象,我把这种有一点错位的感受放在了对白里,因为它需要在片子中比较直接地被讨论。我也把不同人看待这个地方的不同感受融入了进去,电影里几乎看不到一场追悼会,而是用其他的角度来呈现的。

其实,我们对殡仪馆这个场景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哀乐在这10-20年间的变化就很大:在80、90年代参加追悼会,听到的都是最传统的哀乐,那个声音很容易唤起情绪;近些年家属可以自己选择遗体告别仪式的音乐,很多人会选更温和的背景音乐。电影里唯一一次出现哀乐的片段就是闻善和潘聪聪(白客 饰)在殡仪馆外面抽烟聊天,从远处飘来隐隐约约的一点音乐,这样就够了。我们的落点还是在闻善的经历、经历对他和身边人的影响,以及他开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殡葬题材的影片。

02 善良和软弱非常不同,却经常被搞混

界面文化:有一些对闻善的评价,比如看似窝囊实则很轴,你在微博提到他是i人,他处世的风格也是谨小慎微的,用现在的话说是“高敏感人群”。为什么会设计这样的一个角色?

刘伽茵:因为我就是这样的。我想写一个内向的、被动的、敏感的、过得不好受尽委屈但是充满善意的人,以至于他的名字里必须有一个“善”字。闻是听的意思,也有经历的意思,它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历程。善是内容,是最终想要找到的东西,或者找到后留下的东西。

界面文化:影片里也有一句台词,说人们经常把善良和软弱搞混。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刘伽茵:我认识善良同时软弱的人,它们看起来的确是捆绑的,我也有过搞混的时候。善良不再是我们描述别人时喜欢用的词,它甚至有点过时,像闻善这样的人,我们还会说他很窝囊。稍微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受过委屈的人,我们都明白什么叫受委屈,只是不太去写它。

之所以这两个词会被搞混,是因为大部分普通人很难维护自己,你需要有一个位置去捍卫自己的权利,也就是所谓的话语权,但是普通人通常没有,我们通常不能说也不敢说。在我活到快40岁的时候,我会感受到善也是非常有力量的,我希望自己是敢于站出来捍卫和争取、敢于去传递它的人,否则善意就不能够有声音,这部电影也是这样的一种声音。

《不虚此行》剧照

界面文化: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悼词人的职业很容易受到鄙夷,因为大家都避讳生死,但是闻善身边都是很善良的人。

刘伽茵:我们要大胆地看到闻善的幸运。在很多年以来的生活里,他有很多次叠加的被否定和PUA,这种否定变成了他对自己的否定。但是在电影的时间里,你也能看到他的幸运,比如潘聪聪的出现。他是一个很热情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都需要这样的友情,需要有人拉自己一把。

在这个层面上,闻善代表了很多普通人——既然生活给了你打击,你又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那么尊严当然会受损;但如果你认真生活,也会收到别的礼物。闻善就收到了很多礼物,但他仍然用了很多时间才明白过来,原来我收到了这么多礼物,原来写悼词就是我喜欢做和该做的事,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最后闻善能够活过来,重新抬起头感受到自己,这就非常好。

界面文化:在一个没有话语权的环境里,我们能像闻善那样幸运吗?

刘伽茵:有的故事是遭遇戏剧性的不幸,再遭遇戏剧性的幸运,但这不是这个故事的命题,闻善的不幸是普通的,幸运也是普通的,而这恰恰是我们都有权利去过的生活,而不是经过高人指点生活就逆转了;同时,你不需要特别的打击,普通的打击就足以打击一个人,让他一蹶不振了。

我们明白一件事需要日积月累,而这个“明白”也是和普通的生活等同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说我要开始减肥,给自己90天的计划就能有4~6块腹肌,但这个是有数据统计的,真正能达成目标的比例很低,这并不是我们长大的方式。

界面文化:除了闻善,电影里还出现了吴磊饰演的小尹,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好像是闻善内心的一种写照,映射着创作者和笔下人物的关系。为什么会设置这么一个角色?

刘伽茵:一定程度上说,闻善和小尹、胡歌和吴磊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创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或者说他脑海中声音的关系。作为一个写作的人,闻善出现在我的房间,小尹也会出现在闻善的房间。这是一个很诚实的表达,并不是说因为剧本写得差不多了,咱们再搞点别的,才加进去这个角色,这是技术和技巧层面的东西。

《不虚此行》剧照

像闻善这样的性格,他需要小尹这样一个人。就像平时有一件很焦虑的事情,或者昨天办砸了什么事,到了今天这个坎还过不去,你就要跟朋友聊一聊,朋友会帮你分析。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对不起”,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别人跟你说“没关系”,小尹就是那个说“没关系”的人。同时,他又会提醒你那个你还没有想到答案的难题,不要忘记这个难题,因为他就是那个难题本身。

小尹有安静地陪着闻善的时候,以一个不引人瞩目的方式出现,我们没有强调他,但是他也会督促、拆穿和拷问闻善。所以在电影最后,闻善得到了答案的瞬间,小尹也知道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相互回答就很好。

03 平视生活就是不美化、不矮化、不强调

界面文化:片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意象,比如苹果和竹子。王先生的父亲喜欢竹子,片中还借王先生的儿子之口说出苏轼的诗句“人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为什么竹子在这部影片里这么重要?

刘伽茵:首先因为我喜欢竹子,这是创作者的特权,有一种自我投射。上次有人说这个行为叫做“精神自传”,我觉得这个总结是准确的。喜欢竹子是因为它简洁,但仔细看的话,上面又有很多带棱的痕迹,并不是一个儿童简笔画的样子。这几年北京的沿途环路上有很多层层叠叠的芍药和牡丹,我会问它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但是从来不会对竹子产生这种疑问,好像它变成了我经验里的一部分。

北京不是一个天然有竹子的地方,但是我从小到大对竹子有很多记忆。最早是两三岁在动物园看到竹子,颐和园也有,紫竹院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北京公园的一种绿化方式。动物园的竹子并不是很好的品种,南方就有很多特别漂亮的竹子,去潭拓寺的话,那里能找到碗口粗的竹子,苏州园林里能看到四种竹子,每种都挂着名牌,我每次都让朋友帮我和竹子合影。

《不虚此行》里有这样一个片段,王先生的父亲来到北京后试图在小区里种竹子,然后被物业喊停了。一方面,我们都是被社会规训的人,会觉得这个行为很不得体,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又非常理解为什么他想种竹子。我们通常是在这两者之间反复横跳的,既是王先生也是王先生的父亲,这样才能写出不同的角色,对每个人都没有价值判断。闻善也是接纳和理解着所有,而不是支持或批评一边倒。这个电影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展开去聊,因为它是真诚的创作,当你很认真地去讲一个故事,就会做这种人生的折返跑,把所思所想、经历感受都放进去。

界面文化:提到真诚的话题,这让我想起你之前在采访中说《不虚此行》的形式是现实主义,表达的东西却是理想主义的,这是什么意思?近年来,关于国内的电影也经常有“现实主义”和“伪现实主义”的讨论,你觉得怎样才是好的现实主义影片?

刘伽茵: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因为大家对现实主义这个词的解读有比较大的区别。现实主义跟理想主义违背吗?我觉得不违背。很多好作品都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重合。你的问题可以置换成,真实性和理想主义是不是冲突?真实性是电影自始至终的原则,在具体呈现方式上可以称之为写实性,这是去缩小执行上的范围。

但是对于从剧本到电影的展开过程,这又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像三维空间一样逐渐建立起来。我和主创沟通的时候,经常提到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去平视生活——不美化,不矮化,不强调。它是一个广义的叙事行为,不只是写剧本需要这样。举个具体的例子,闻善的生活和不如意是普通的,他家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出租屋的样子,我不认为那叫“穷”,也不是要刻意写一个底层的故事。如果我给他家做了一个特殊的场景,找一个特殊的支点,它会违背创作的初衷。而不去强调普通以外的部分是非常难的,在具体的执行中也是不容易的。

界面文化:有些观众觉得《不虚此行》有日系单元剧的影子,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我看的时候也会想到电影《入殓师》,其中的男主角和闻善都因为职业不顺选择了殡葬行业,对情感/画面的调度也都比较克制。

刘伽茵:这可能是因为,日剧日影中相对来说有更多内向、不如意的人做主角,而且它也是平视的视角,没有矮化和美化,非常真实,通常是娓娓道来的。我非常理解大家会这样评价,它们是很像,但是为什么会像呢?因为这也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内向的人,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写出这样的作品?我回答了你的为什么,而这是我的为什么。

比如日剧《花火》是Netflix在亚洲的第一部剧,它完全不是由主流小说改编的,但是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里面的角色是不善表达、不如意的,在故事结局经历了失败。电影《编舟记》也是这样,它是不是理想主义的?是的。那它是不是没有丢失其真实性?也是的。这里面有一个比例的问题,《编舟记》中变形的东西稍微多一些,那是日本电影的一种特色,我相信也是最适合那个故事的方式。

《编舟记》剧照

电影是多种多样的,我尊重任何一种,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拥有一部这样的电影,闻善能够成为主角?不需要有一百部,只需要这一次就够了。因此,《不虚此行》更加需要被看到,你会从中看到自己、自己被忽略的那一部分,我希望这个电影能找到自己的观众,我也在尽所能地为此努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专访】《不虚此行》导演刘伽茵:内向的人很多,关于他们的电影却很少

刘伽茵说,她想写一个内向的、被动的、受尽委屈但是充满善意的人,以至于这个人的名字里必须有一个“善”字。

《不虚此行》剧照

界面新闻记者 | 尹清露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闻善原本是个落魄的前编剧,误打误撞成为一名写悼词的人,日常工作是通过家属的叙述,用悼词还原死者的生平。闻善因此遇到了许多人,像是执意追寻网友的死因的网络配音博主,或者抗癌成功、又最终不敌死神的老阿姨,闻善治愈着身边的人,也逐渐找回了人生的方向。

这是日前上映的电影《不虚此行》的故事,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胡歌凭借此片获得最佳男演员奖,导演刘伽茵获得最佳导演奖。

《不虚此行》海报

胡歌饰演的闻善内向敏感,用时兴的话说便是“i人”。他背着一个装矿泉水瓶的小书包,住出租屋,对待客户礼貌而拘谨,因此被人吐槽“太客气了办不成事”。他也是被时代抛下的人,过时了,过期了,在殡仪馆共事的朋友畅想着云墓地、AI写悼词的科技未来,闻善也只是笑着回绝。但也因为这种性格,闻善能够没有分别心地倾听逝者故事的全貌。某位客户去世了,二哥和小妹的说辞有出入,闻善不做评判,淡淡地回应一句:可能实话和实话也不一样。王先生(黄磊 饰)不太了解过世的父亲,后来,还是王先生的小儿子告诉闻善,爷爷其实很想跟王先生多说说话,但他工作总是太忙。

在刘伽茵眼中,闻善就是她自己。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的她拍摄了低成本长片《牛皮》。大部分时间,她是北影文学系的副教授,过着留校任教的生活,直到脑海里的声音让她觉得“必须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动笔写下这部作品。创作的想法也从未变过:即使是闻善这样的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电影的主角。

这大概也是为什么,在上影节放映之后,不少观众觉得《不虚此行》的质感像是日本电影,恬淡、治愈又有点丧。刘伽茵说她很理解这种想法,许多日剧日影会描绘普通的内向的人,既然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内向的人,为什么国内没有多少此类电影?

导演刘伽茵

在《不虚此行》上映期间,界面文化(ID: booksandfun)对刘伽茵进行了专访,听她分享了对闻善这个人物的理解,以及对于普通人该如何活着的想法。

01 生死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落点,它是一个途径

界面文化:怎么想到以写悼词的人作为主角的?你在采访中提到过,闻善的故事出现在2015年左右,到现在是一个很漫长的时间。

刘伽茵:不能说2015年有了这个故事,是从那时开始出现闻善的形象。那两年脑海中有三四个感兴趣的人物,他们有些相似的地方——独自工作,不在公司或机构,不需要密集的社交。后来,写悼词的人出现频率高了起来,我经常想起他。为什么这个人总出现在我的房间、跟我交流?可能因为他做文字工作,这是我们之间一个特别大的纽带。

这个题材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对生死的感悟,比如是不是因为这两年来身边有很多人离开,才想起拍这样一部电影?这样说比较有戏剧性,但真的不是这样。因为文字是我生命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所以一个跟文字有情感关联的人物,自然会离我越来越近。

界面文化:并没有刻意想到生死,但是最后选择了这个写悼词的职业。

刘伽茵:的确如此,生死既不是出发点也不是落点,它是一个途径,闻善就是走在这条路上的。我历来对殡仪馆很熟悉,从小会去八宝山,有很多记忆在。校园、动物园、家附近的街道、公园和八宝山在我心里是平等的,我对殡仪馆没有分别心。

《不虚此行》剧照

界面文化:电影里有一句台词说,本以为殡仪馆是哭天抹泪的地方,但其实它是很安静的(大意)。

刘伽茵:哭天抹泪是一个更容易理解的、正常的印象,我把这种有一点错位的感受放在了对白里,因为它需要在片子中比较直接地被讨论。我也把不同人看待这个地方的不同感受融入了进去,电影里几乎看不到一场追悼会,而是用其他的角度来呈现的。

其实,我们对殡仪馆这个场景的观念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哀乐在这10-20年间的变化就很大:在80、90年代参加追悼会,听到的都是最传统的哀乐,那个声音很容易唤起情绪;近些年家属可以自己选择遗体告别仪式的音乐,很多人会选更温和的背景音乐。电影里唯一一次出现哀乐的片段就是闻善和潘聪聪(白客 饰)在殡仪馆外面抽烟聊天,从远处飘来隐隐约约的一点音乐,这样就够了。我们的落点还是在闻善的经历、经历对他和身边人的影响,以及他开悟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殡葬题材的影片。

02 善良和软弱非常不同,却经常被搞混

界面文化:有一些对闻善的评价,比如看似窝囊实则很轴,你在微博提到他是i人,他处世的风格也是谨小慎微的,用现在的话说是“高敏感人群”。为什么会设计这样的一个角色?

刘伽茵:因为我就是这样的。我想写一个内向的、被动的、敏感的、过得不好受尽委屈但是充满善意的人,以至于他的名字里必须有一个“善”字。闻是听的意思,也有经历的意思,它是一个动作,也是一个历程。善是内容,是最终想要找到的东西,或者找到后留下的东西。

界面文化:影片里也有一句台词,说人们经常把善良和软弱搞混。这两者的区别是什么?

刘伽茵:我认识善良同时软弱的人,它们看起来的确是捆绑的,我也有过搞混的时候。善良不再是我们描述别人时喜欢用的词,它甚至有点过时,像闻善这样的人,我们还会说他很窝囊。稍微客观地说,这是一个受过委屈的人,我们都明白什么叫受委屈,只是不太去写它。

之所以这两个词会被搞混,是因为大部分普通人很难维护自己,你需要有一个位置去捍卫自己的权利,也就是所谓的话语权,但是普通人通常没有,我们通常不能说也不敢说。在我活到快40岁的时候,我会感受到善也是非常有力量的,我希望自己是敢于站出来捍卫和争取、敢于去传递它的人,否则善意就不能够有声音,这部电影也是这样的一种声音。

《不虚此行》剧照

界面文化: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的是,悼词人的职业很容易受到鄙夷,因为大家都避讳生死,但是闻善身边都是很善良的人。

刘伽茵:我们要大胆地看到闻善的幸运。在很多年以来的生活里,他有很多次叠加的被否定和PUA,这种否定变成了他对自己的否定。但是在电影的时间里,你也能看到他的幸运,比如潘聪聪的出现。他是一个很热情的朋友,我们在生活中都需要这样的友情,需要有人拉自己一把。

在这个层面上,闻善代表了很多普通人——既然生活给了你打击,你又不敢站出来维护自己,那么尊严当然会受损;但如果你认真生活,也会收到别的礼物。闻善就收到了很多礼物,但他仍然用了很多时间才明白过来,原来我收到了这么多礼物,原来写悼词就是我喜欢做和该做的事,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最后闻善能够活过来,重新抬起头感受到自己,这就非常好。

界面文化:在一个没有话语权的环境里,我们能像闻善那样幸运吗?

刘伽茵:有的故事是遭遇戏剧性的不幸,再遭遇戏剧性的幸运,但这不是这个故事的命题,闻善的不幸是普通的,幸运也是普通的,而这恰恰是我们都有权利去过的生活,而不是经过高人指点生活就逆转了;同时,你不需要特别的打击,普通的打击就足以打击一个人,让他一蹶不振了。

我们明白一件事需要日积月累,而这个“明白”也是和普通的生活等同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一个人说我要开始减肥,给自己90天的计划就能有4~6块腹肌,但这个是有数据统计的,真正能达成目标的比例很低,这并不是我们长大的方式。

界面文化:除了闻善,电影里还出现了吴磊饰演的小尹,他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人,好像是闻善内心的一种写照,映射着创作者和笔下人物的关系。为什么会设置这么一个角色?

刘伽茵:一定程度上说,闻善和小尹、胡歌和吴磊是不可分割的,也就是创作者和他笔下的人物,或者说他脑海中声音的关系。作为一个写作的人,闻善出现在我的房间,小尹也会出现在闻善的房间。这是一个很诚实的表达,并不是说因为剧本写得差不多了,咱们再搞点别的,才加进去这个角色,这是技术和技巧层面的东西。

《不虚此行》剧照

像闻善这样的性格,他需要小尹这样一个人。就像平时有一件很焦虑的事情,或者昨天办砸了什么事,到了今天这个坎还过不去,你就要跟朋友聊一聊,朋友会帮你分析。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说“对不起”,但是我们真的需要别人跟你说“没关系”,小尹就是那个说“没关系”的人。同时,他又会提醒你那个你还没有想到答案的难题,不要忘记这个难题,因为他就是那个难题本身。

小尹有安静地陪着闻善的时候,以一个不引人瞩目的方式出现,我们没有强调他,但是他也会督促、拆穿和拷问闻善。所以在电影最后,闻善得到了答案的瞬间,小尹也知道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相互回答就很好。

03 平视生活就是不美化、不矮化、不强调

界面文化:片中出现了一些有趣的意象,比如苹果和竹子。王先生的父亲喜欢竹子,片中还借王先生的儿子之口说出苏轼的诗句“人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为什么竹子在这部影片里这么重要?

刘伽茵:首先因为我喜欢竹子,这是创作者的特权,有一种自我投射。上次有人说这个行为叫做“精神自传”,我觉得这个总结是准确的。喜欢竹子是因为它简洁,但仔细看的话,上面又有很多带棱的痕迹,并不是一个儿童简笔画的样子。这几年北京的沿途环路上有很多层层叠叠的芍药和牡丹,我会问它们为什么出现在这里,但是从来不会对竹子产生这种疑问,好像它变成了我经验里的一部分。

北京不是一个天然有竹子的地方,但是我从小到大对竹子有很多记忆。最早是两三岁在动物园看到竹子,颐和园也有,紫竹院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北京公园的一种绿化方式。动物园的竹子并不是很好的品种,南方就有很多特别漂亮的竹子,去潭拓寺的话,那里能找到碗口粗的竹子,苏州园林里能看到四种竹子,每种都挂着名牌,我每次都让朋友帮我和竹子合影。

《不虚此行》里有这样一个片段,王先生的父亲来到北京后试图在小区里种竹子,然后被物业喊停了。一方面,我们都是被社会规训的人,会觉得这个行为很不得体,但是换一个角度,我们又非常理解为什么他想种竹子。我们通常是在这两者之间反复横跳的,既是王先生也是王先生的父亲,这样才能写出不同的角色,对每个人都没有价值判断。闻善也是接纳和理解着所有,而不是支持或批评一边倒。这个电影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展开去聊,因为它是真诚的创作,当你很认真地去讲一个故事,就会做这种人生的折返跑,把所思所想、经历感受都放进去。

界面文化:提到真诚的话题,这让我想起你之前在采访中说《不虚此行》的形式是现实主义,表达的东西却是理想主义的,这是什么意思?近年来,关于国内的电影也经常有“现实主义”和“伪现实主义”的讨论,你觉得怎样才是好的现实主义影片?

刘伽茵:这个问题不是很好回答,因为大家对现实主义这个词的解读有比较大的区别。现实主义跟理想主义违背吗?我觉得不违背。很多好作品都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重合。你的问题可以置换成,真实性和理想主义是不是冲突?真实性是电影自始至终的原则,在具体呈现方式上可以称之为写实性,这是去缩小执行上的范围。

但是对于从剧本到电影的展开过程,这又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像三维空间一样逐渐建立起来。我和主创沟通的时候,经常提到很重要的一点,也就是要去平视生活——不美化,不矮化,不强调。它是一个广义的叙事行为,不只是写剧本需要这样。举个具体的例子,闻善的生活和不如意是普通的,他家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出租屋的样子,我不认为那叫“穷”,也不是要刻意写一个底层的故事。如果我给他家做了一个特殊的场景,找一个特殊的支点,它会违背创作的初衷。而不去强调普通以外的部分是非常难的,在具体的执行中也是不容易的。

界面文化:有些观众觉得《不虚此行》有日系单元剧的影子,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评价?我看的时候也会想到电影《入殓师》,其中的男主角和闻善都因为职业不顺选择了殡葬行业,对情感/画面的调度也都比较克制。

刘伽茵:这可能是因为,日剧日影中相对来说有更多内向、不如意的人做主角,而且它也是平视的视角,没有矮化和美化,非常真实,通常是娓娓道来的。我非常理解大家会这样评价,它们是很像,但是为什么会像呢?因为这也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生活中也有很多内向的人,可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写出这样的作品?我回答了你的为什么,而这是我的为什么。

比如日剧《花火》是Netflix在亚洲的第一部剧,它完全不是由主流小说改编的,但是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里面的角色是不善表达、不如意的,在故事结局经历了失败。电影《编舟记》也是这样,它是不是理想主义的?是的。那它是不是没有丢失其真实性?也是的。这里面有一个比例的问题,《编舟记》中变形的东西稍微多一些,那是日本电影的一种特色,我相信也是最适合那个故事的方式。

《编舟记》剧照

电影是多种多样的,我尊重任何一种,但是我们可不可以拥有一部这样的电影,闻善能够成为主角?不需要有一百部,只需要这一次就够了。因此,《不虚此行》更加需要被看到,你会从中看到自己、自己被忽略的那一部分,我希望这个电影能找到自己的观众,我也在尽所能地为此努力。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