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陷入绝境,威马汽车能成为下一个“瑞幸咖啡”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陷入绝境,威马汽车能成为下一个“瑞幸咖啡”吗?

威马从去年开始就负面新闻不断,到如今的Apollo收购终止。威马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览富财经

9月8日,APOLLO出行(00860.HK)发布公告称,终止收购威马汽车事项,与收购关联的配发股份也不再进行。

9月10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宣布,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反向收购)进程。

随着此次收购的终止,威马汽车或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身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今年以来,威马汽车威马频繁陷入工厂停产、工人讨薪、销售渠道及售后停摆等危机。

有媒体报道称,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已“人在海外”。

上市折戟,梦碎港交所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WM Motor)成立于2015年,公司名字取自德语世界冠军(Weltmeister)。

2018年9月,威马汽车推出首款车型。此后三年,威马汽车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2019年,威马汽车交付16876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仅次于蔚来汽车的2.06万辆。

2021年,威马汽车累计交付汽车达4.4万辆,同比增长96.3%,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威马全年总销量仅2.94万辆,同比下滑近3成。不仅从新势力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消失,官方甚至停止公布销量数据。

更严重的是,威马汽车陷入了“车越卖越亏、店越开越亏”的窘境,单价、单店收入持续下滑,单车和单店亏损也处于高位,资金链缺口越来越大。

威马汽车一直在寻求通过上市途径解决资金难题。2022年6月,威马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此前,威马曾计划在科创板上市,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自救,威马汽车也做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2022年11月,威马内部通过管理层降薪50%、其他员工降薪30%等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企料情况变得更加糟糕。2023年2月,由于停薪欠薪,湖北黄冈工厂两百多名员工进行集体维权,所谓的“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成了泡影。

2023年1月12日,威马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晖在微博上发布了影片《芙蓉镇》的片段,并引用了该片段的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同日,港交所传来了关于威马借壳上市融资的消息。Apollo出行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威马控股有限公司订立收购协议,拟20.23亿美元(约合148亿元人民币)收购其全资附属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将通过以每股0.55港元的发行价配发及发行288亿股代价股份的方式进行结算。

鉴于2022年初,威马已获得该公司28.51%股权,成为最大单一股东。Apollo出行收购威马子公司后,威马在Apollo出行的持股比例将超68%。因此,威马可以通过反向收购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实现借壳上市。

然而,威马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受全球市况动荡、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和短期经济复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关各方同意终止上述收购协议,威马冲击港股的希望彻底破灭。

“烧钱”大战,输掉“家底”

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也是一场“烧钱”大战。

与蔚小理创始人都出身于互联网不同的是,沈晖是个汽车行业“老兵”。凭借在汽车行业积累的资源,在当时,威马汽车不仅是新势力中最早获得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还拥有两家完全自有、高度自动化的自建工厂。

威马一度被寄予厚望,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蔚小理”。公开资料显示,从成立至今,威马汽车共进行了A至D轮12次融资,累计融资约410亿元,是融资最多的造车新势力之一。

在威马的投资方中,不仅有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包括盈科、信德以及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等国际资本,还有上海国资投资平台、湖北长江产业基金、合肥国资平台、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内产业基金平台,以及上汽集团、红塔集团、紫光集团等产业公司。

“我们很有信心成为全世界第一家真正全年盈利的新造车企业,我们希望跑在特斯拉前面,也坚信能做到。”沈晖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

显然,威马没有做到,而且做得相当差劲。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年,分别亏损约41.45亿、50.84亿及82.58亿元。经调整后亏损分别为40.4亿元、42.25亿元、53.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36亿。

从销售毛利上看,2019年至2021年,威马毛损率分别为58.3%、43.5%和41.1%;净亏损率分别为235.2%、190.3%、173.0%;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229.5%、158.1%、113.1%,处于高位。

财务数据显示,威马每年销售成本开支较大,而且增长速度显著。2019年至2021年,分别达到27.88亿元、38.34亿元、66.89亿元。

除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也是威马缓解资金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威马的借款分别为24.20亿元、64.09亿元、99.53亿元。2022年4月,威马再次向中国商业银行借入两笔贷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

银行贷款的抵押物便是威马汽车在国内的两个生产基地,这是威马汽车最大的家底。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股权被冻结,冻结股权数约为40.4亿元。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今年被两度冻结股权,近期还被上海一家制造业供应商申请破产重整。

目前,国内无法寻求突破的威马汽车开始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出海计划。威马汽车方面表示,在以色列、迪拜、土耳其、东南亚等地拿下超万辆的海外订单,这个数量已经接近威马在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的三分之一。

下一个瑞幸咖啡?

作为扎根于中国的硬科技创新代表,威马汽车自创立之初便制定了明确的集团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干的。随着中国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淘汰潮接踵而至,威马也走到了悬崖边缘。

根据瑞银中国发布研报,中国车市长尾汽车制造商正在逐渐退出市场,只留下最适合生存的公司。中国目前大概有148个汽车品牌,其中114个是本土品牌,34个是外国品牌。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缩减至十几家及以上。

置之死地而后生。暂时的停摆,或许可以让威马更好地思考和看清以后的方向。

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威马汽车正在上演昔日瑞幸咖啡的剧本。

都是各自领域的独角兽,意气风发;都是明星资本的宠儿,烧钱无数;都有光环笼罩的团队,野心勃勃;都有心心念念的上市梦,却都黯然退场。

只是,如今的瑞幸咖啡已经“洗心革面”。受到销售量提升、门店加速拓展以及每月交易客户数量增加的推动,今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总收入为62.01亿元,同比增长88%。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9.9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15亿元。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11.73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8.9%,创历史新高。瑞幸咖啡上半年总收入为106.38亿元,同比增长86.53%。归母净利润为15.6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9487.2万元。

更为难得的是,瑞幸咖啡傍上“茅台”的大腿之后,酱香拿铁刷新单品纪录,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单品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使其重回聚光灯下。相比之下,还在市场淘汰赛中渡劫的威马汽车,前路依然未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威马汽车

2.8k
  • 汽车早报|小米SU7上市24小时大定8.89万辆 威马汽车多家公司已成老赖
  • 威马汽车多家公司已成老赖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陷入绝境,威马汽车能成为下一个“瑞幸咖啡”吗?

威马从去年开始就负面新闻不断,到如今的Apollo收购终止。威马的未来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图片来源:界面新闻 范剑磊

文|览富财经

9月8日,APOLLO出行(00860.HK)发布公告称,终止收购威马汽车事项,与收购关联的配发股份也不再进行。

9月10日,威马汽车官方微博宣布,自愿终止与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反向收购)进程。

随着此次收购的终止,威马汽车或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身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今年以来,威马汽车威马频繁陷入工厂停产、工人讨薪、销售渠道及售后停摆等危机。

有媒体报道称,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已“人在海外”。

上市折戟,梦碎港交所

威马汽车科技集团(WM Motor)成立于2015年,公司名字取自德语世界冠军(Weltmeister)。

2018年9月,威马汽车推出首款车型。此后三年,威马汽车迎来了发展的高光时刻。2019年,威马汽车交付16876辆,位居造车新势力第二位,仅次于蔚来汽车的2.06万辆。

2021年,威马汽车累计交付汽车达4.4万辆,同比增长96.3%,一时风光无限。

然而好景不长,2022年,威马全年总销量仅2.94万辆,同比下滑近3成。不仅从新势力销量排行榜前十中消失,官方甚至停止公布销量数据。

更严重的是,威马汽车陷入了“车越卖越亏、店越开越亏”的窘境,单价、单店收入持续下滑,单车和单店亏损也处于高位,资金链缺口越来越大。

威马汽车一直在寻求通过上市途径解决资金难题。2022年6月,威马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此前,威马曾计划在科创板上市,但结果不尽如人意。

为了自救,威马汽车也做了一系列的调整措施。2022年11月,威马内部通过管理层降薪50%、其他员工降薪30%等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企料情况变得更加糟糕。2023年2月,由于停薪欠薪,湖北黄冈工厂两百多名员工进行集体维权,所谓的“和衷共济、共渡难关”成了泡影。

2023年1月12日,威马汽车创始人兼CEO沈晖在微博上发布了影片《芙蓉镇》的片段,并引用了该片段的台词:“活下去!像牲口一样活下去!”

同日,港交所传来了关于威马借壳上市融资的消息。Apollo出行公告,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威马控股有限公司订立收购协议,拟20.23亿美元(约合148亿元人民币)收购其全资附属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发行股本,将通过以每股0.55港元的发行价配发及发行288亿股代价股份的方式进行结算。

鉴于2022年初,威马已获得该公司28.51%股权,成为最大单一股东。Apollo出行收购威马子公司后,威马在Apollo出行的持股比例将超68%。因此,威马可以通过反向收购上市公司Apollo出行实现借壳上市。

然而,威马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受全球市况动荡、金融市场氛围持续不确定和短期经济复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关各方同意终止上述收购协议,威马冲击港股的希望彻底破灭。

“烧钱”大战,输掉“家底”

造车新势力之间的竞争,也是一场“烧钱”大战。

与蔚小理创始人都出身于互联网不同的是,沈晖是个汽车行业“老兵”。凭借在汽车行业积累的资源,在当时,威马汽车不仅是新势力中最早获得整车生产资质的企业,还拥有两家完全自有、高度自动化的自建工厂。

威马一度被寄予厚望,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了“蔚小理”。公开资料显示,从成立至今,威马汽车共进行了A至D轮12次融资,累计融资约410亿元,是融资最多的造车新势力之一。

在威马的投资方中,不仅有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包括盈科、信德以及海纳亚洲创投基金等国际资本,还有上海国资投资平台、湖北长江产业基金、合肥国资平台、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国内产业基金平台,以及上汽集团、红塔集团、紫光集团等产业公司。

“我们很有信心成为全世界第一家真正全年盈利的新造车企业,我们希望跑在特斯拉前面,也坚信能做到。”沈晖在接受采访时多次表示。

显然,威马没有做到,而且做得相当差劲。招股书显示,2019至2021年,分别亏损约41.45亿、50.84亿及82.58亿元。经调整后亏损分别为40.4亿元、42.25亿元、53.6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136亿。

从销售毛利上看,2019年至2021年,威马毛损率分别为58.3%、43.5%和41.1%;净亏损率分别为235.2%、190.3%、173.0%;经调整净亏损率分别为229.5%、158.1%、113.1%,处于高位。

财务数据显示,威马每年销售成本开支较大,而且增长速度显著。2019年至2021年,分别达到27.88亿元、38.34亿元、66.89亿元。

除了股权融资,债权融资也是威马缓解资金压力的一种重要方式。截至2019年、2020年及2021年12月31日,威马的借款分别为24.20亿元、64.09亿元、99.53亿元。2022年4月,威马再次向中国商业银行借入两笔贷款,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0亿元。

银行贷款的抵押物便是威马汽车在国内的两个生产基地,这是威马汽车最大的家底。

公开资料显示,威马汽车制造温州有限公司在今年3月股权被冻结,冻结股权数约为40.4亿元。湖北星晖新能源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今年被两度冻结股权,近期还被上海一家制造业供应商申请破产重整。

目前,国内无法寻求突破的威马汽车开始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出海计划。威马汽车方面表示,在以色列、迪拜、土耳其、东南亚等地拿下超万辆的海外订单,这个数量已经接近威马在2022年全年累计销量的三分之一。

下一个瑞幸咖啡?

作为扎根于中国的硬科技创新代表,威马汽车自创立之初便制定了明确的集团发展“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做智能电动汽车的普及者;第二步,成为数据驱动的智能硬件公司;第三步,成长为智慧出行新生态的服务商。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干的。随着中国车市竞争日趋白热化,淘汰潮接踵而至,威马也走到了悬崖边缘。

根据瑞银中国发布研报,中国车市长尾汽车制造商正在逐渐退出市场,只留下最适合生存的公司。中国目前大概有148个汽车品牌,其中114个是本土品牌,34个是外国品牌。到2030年,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将缩减至十几家及以上。

置之死地而后生。暂时的停摆,或许可以让威马更好地思考和看清以后的方向。

某种程度上,现在的威马汽车正在上演昔日瑞幸咖啡的剧本。

都是各自领域的独角兽,意气风发;都是明星资本的宠儿,烧钱无数;都有光环笼罩的团队,野心勃勃;都有心心念念的上市梦,却都黯然退场。

只是,如今的瑞幸咖啡已经“洗心革面”。受到销售量提升、门店加速拓展以及每月交易客户数量增加的推动,今年第二季度瑞幸咖啡总收入为62.01亿元,同比增长88%。二季度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为9.99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15亿元。在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营业利润为11.73亿元,营业利润率为18.9%,创历史新高。瑞幸咖啡上半年总收入为106.38亿元,同比增长86.53%。归母净利润为15.6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9487.2万元。

更为难得的是,瑞幸咖啡傍上“茅台”的大腿之后,酱香拿铁刷新单品纪录,单品首日销量突破542万杯,单品首日销售额突破1亿元,使其重回聚光灯下。相比之下,还在市场淘汰赛中渡劫的威马汽车,前路依然未卜。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