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X人买什么车》文章中,已经给大家介绍过了美国、英国和南非国家的汽车消费,这一期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重要的英语国家——澳大利亚的汽车市场。
先来看看澳洲流行的汽车品牌。
因为地理上靠近东南亚,加上本土汽车制造业并不算发达,日系品牌在澳大利亚的优势很大,占据了超过半数的市场份额。
而在各日系品牌之中,势力最大的当然还是在澳洲本土开设工厂的丰田,2015年澳大利亚最畅销的车型,就是丰田卡罗拉。不过因为澳洲虽然离欧洲更远,但在文化上却仍然受到英国的影响,在汽车审美上也更愿意接受两厢车,所以卡罗拉在澳大利亚卖得最好的是两厢版,也就是Auris。
不过除了丰田以外,日系三强里面的日产和本田就相对没有那么成功。相反,在其他地区是纯粹二线品牌的马自达、三菱和斯巴鲁,在澳大利亚倒比较成功,特别是马自达,在这里俨然是个大厂。
就我个人的印象,这三个日系品牌的风格更偏向欧洲品牌,空间相对小,减震相对硬,操控相对好,不知道这是否是他们在澳洲更流行的原因。
澳洲第二畅销的车型马自达昂克赛拉
跟日本厂商成功的原因类似,现代集团在这里销量也不错。比如针对欧洲的紧凑型两厢车现代i30就卖得不错。
当然,澳洲也是有本土品牌的。虽然澳大利亚只有2000多万人口,但因为人口密度低,收入水平高,在20世纪早期澳洲跟加拿大、美国一样是世界最主要的汽车市场之一。霍顿从1908年开始生产汽车,虽然1931年被美国通用收购,但也一直在澳洲保留了本土研发部门,针对澳洲市场推出了不少车型,比起完全就是套个牌子的英国品牌Vauxhall好多了。
畅销榜第6位的中型轿车霍顿Commodore,可以算是澳洲的国民车。澳洲市场比较有趣的一点是,传统上中型轿车被认为是高级车——有点类似90年代中国人对中型轿车的印象,所以针对澳洲推出的中型车比起国际市场上的主流产品都要更高档一些,Commodore在澳洲的起价是3.9万澳元,合人民币21万元,是Cruze售价的两倍,相比之下霍顿Malibu(雪佛兰迈锐宝)的售价只要2.6万澳元(人民币13万元)。但Commodore却卖得比Malibu要好得多。这款车的高性能版也出口到美国,叫做雪佛兰SS。早先丰田在澳洲推出的中型轿车Aurion,也属于类似的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霍顿一个品牌在澳洲居然销售有三款中级车,除去Commodore和迈锐宝以外,还有Insignia,也就是别克君威,被当做高级轿车来销售,售价高达5.6万澳元。
霍顿曾经还拥有不少独立开发的车型,不过在全球市场一体化的大潮下,很多原本独立开发的车型,比如小型车Barina,已经变成全球车爱唯欧换个名字而已。在今天,虽然澳洲汽车市场在全球的份额越来越小,加上澳洲政府通过了与东南亚的自由贸易协定,独立针对澳洲研发车型越来越不划算。实际上,原本在澳洲本地设厂的丰田、福特甚至霍顿都已经要停止在澳洲本土的汽车生产。
再来看看澳洲畅销的车型:
跟美国、南非和东南亚一样,澳洲人也很爱皮卡。不过澳洲虽然比美国更加地广人稀,但买车却不像美国人那么喜欢大,油价更贵是一方面,澳洲人在汽车消费上喜好受欧洲影响、车型又多为亚洲车型可能是另一方面。在销售的皮卡也多是实用的中型皮卡,而不是F-150和坦途那种美式巨无霸。
在澳洲最畅销的四款皮卡,是丰田海拉克斯,福特Ranger,三菱Triton和霍顿Colorado。
丰田Hilux
福特Ranger,贴牌的马自达BT-50在澳洲卖得也不错。
三菱Triton
霍顿Colorado,这款车也在美国销售,但恐怕澳大利亚才是它真正的主场。
因为澳洲人对亚洲品牌比较高的接受度,前两年长城风骏(在澳洲叫做V-series)因为价格比主流品牌便宜很多,在澳大利亚卖得也不错,2013年时一度排在澳洲车型销量榜的第66位。可惜近两年也许是因为质量不够过硬,运载能力也比较弱,销量已经连年下跌。
其实传统上,澳洲像南非和南美一样,也很流行那种基于轿车的两门皮卡。澳洲人把它叫做Ute,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车型因为载重、拖挂能力不行,逐渐让位给了真正的皮卡,而Ute一词在澳洲英语中,也从特指轿车式皮卡,变成了所有皮卡的通称,尽管如此,今天霍顿在澳洲也还在销售基于Commodore的霍顿Ute车型,去年在销量榜上排66位。
在轿车方面,也是因为欧洲的影响,澳洲人比较能接受旅行车,比如科鲁兹在澳洲就有旅行款。
斯巴鲁在澳洲卖得最好的车型,除了普通SUV森林人以外,还有傲虎,也可以认为是加高了底盘的中型旅行轿车。
全球SUV热,澳洲也不例外。除了全球常见的那些SUV车型以外,澳洲还有不少“小号”中型SUV,为了适应澳洲人不喜欢太大车的需求,比他们在美国的对应版本要小一些,但也能满足乘坐7-8人的需要,比如丰田Kluger,就比汉兰达要短一些。
在中国销售的现代胜达,其实长度也比美国销售的大部分Santa Fe要更短一些(但还是比5座的Santa Fe Sport长),来源也是胜达的澳洲版本。2015年它的销量排在第51位,刚好没上榜。
当然也有利用紧凑型SUV平台加大的例子。霍顿的另一个本土化车型Captiva 7,就是中国销售的雪佛兰科帕奇,这款车虽然是韩国通用研发,但却是一款主要针对澳洲市场的车型,利用欧宝安德拉加大而来,从而提供了7座的选择。
除了修改国际车型以外,也有完全本土研发的版本,比如福特Territory,就是基于福特在澳洲推出的中大型轿车Falcon的平台开发而来,虽然跟汉兰达差不多大,但比起福特在美国的三排座SUV探险者,还是要小了不少。
撰稿:鱼非鱼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