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由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伽马数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共同编写的《2016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正式发布,数据显示,2016 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1655.7 亿元,同比增长17.7%;中国游戏用户数达到5.34亿人,同比增长3.3%。在诸多细分领域中,移动游戏市场成为份额最大、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影游融合、VR游戏、电子竞技、游戏直播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热点。
关键词一:移动游戏一枝独秀
报告指出,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各个细分市场发展逐渐明朗,在客户端游戏与网页游戏市场份额同时出现下降,家庭游戏机游戏尚处于布局阶段,移动游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一枝独秀领衔游戏市场。
主要表现在: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819.2亿元,同比增长59.2%;移动游戏用户数达到5.28 亿,同比增长15.9%,成为用户增速最快的细分市场;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出版的约3800款国产游戏中,移动游戏约占92.0%,移动游戏市场成为最具市场活力的领域。
这些快速的增长,与移动游戏类型的不断丰富、移动游戏门槛低、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的优化等密切相关。且在游戏推广渠道方面,移动游戏与其他游戏相比有着天然的优势,毕竟微信、QQ等社交软件已然成为用户获取游戏资料最重要的渠道。
在国内移动游戏快速发展的同时,相应也承受着产能过剩与存量竞争双重压力。首先,移动游戏产品同质化严重,爆款手游一经推出,必有众多模仿者;其次,产品供过于求,移动游戏市场新增用户减少,有效用户转化难度增加,移动游戏依靠买流量等营销手段维持用户供给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很难想象这些粉丝里面会有多少是真粉,多少是死粉;第三,市场集中,中小公司盈利艰难。在中国移动游戏市场销售收入中,腾讯、网易两家公司移动游戏收入占比接近七成,其他企业没有一家超过5%。
所以,移动游戏在未来无疑是游戏领域最具发展潜力的细分领域,但是如何才能更大程度发挥移动用户的游戏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关键词二:电子竞技,飞入寻常百姓家
按玩法特征的不同,游戏产品可分为电子竞技游戏与非电子竞技游戏。而报告显示,2016 年,中国电子竞技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504.6亿元,占比30.5%,电竞赛事日渐完善,2016年全面赛事的奖金已超3亿元。电竞已经成为游戏产业中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之一。
事实也确实如此,2016年,电子竞技给国人带来诸多惊喜:教育部将电竞列入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为电竞正名”更进一步;中国电竞选手在ti6夺冠取得6000万超额奖金,引发全球对中国电竞的关注;由国人控股的《英雄联盟》收入超过18亿美元,成为全球最赚钱的电竞游戏之一;《dota2》也刮起了中国风,为了赢得中国市场,推出了首个中国文化形象英雄“齐天大圣孙悟空”……这一切,都为中国电竞发展带来更大的机会。
报告指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已经形成综合性赛事、围绕单款游戏的专项赛事、城市赛、商业比赛等多层次的赛事体系,赛事主办方也越来越多元,赛事奖金持续加码,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国电竞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降低行业风险的同时吸引顶尖的电竞选手参加比赛,而奖金的增加可以有效地改善电竞选手、战队的生存环境,有利于整个电竞市场的逐渐成熟。
无疑,电竞赛事的逐渐完善与规范化将更有利于电子竞技的发展,电子竞技已逐渐改变传统形象,越来越多地被大众认可。
关键词三:游戏直播,高歌猛进
2016 年,中国游戏直播用户规模突破1 亿。游戏直播平台用户的快速增长,与越来越多的游戏参与到直播中来有关,直播平台对用户的集聚作用正在加强。
游戏直播与电子竞技关系密切,游戏直播平台不仅是电子竞技赛事的传播者,同时也成为重要组织者,不少游戏直播平台已经开始承办或参与赛事。如战旗直播开创以游戏主播为主要参与者的娱乐节目等。
直播平台的观看人数成了判断电竞赛事成功与否的重要依据。借着电竞行业发展的契机,《LOL》《DOTA2》《炉石传说》等高人气产品的拉动,推动游戏直播迎来了高歌猛进的一年。
虽有高歌猛进,也在野蛮生长。游戏直播百万、千万签约的消息不时传出,“网红心态”、“一夜暴富”等功利性的浮躁思想爆棚。同时,游戏直播负面新闻随之层出不穷:车祸、代打、摄像头前更衣等等直播乱象此起彼伏,游戏直播陷入发展怪圈。
面对直播乱象,广电总局、网信办、文化部三大部门连发新规,以期规范市场,引导直播走向正轨,但直播行业的自我约束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关键词四:VR游戏,看上去很美
2016年是所谓的VR元年,2016年3月份发布的《中国VR用户行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潜在VR用户达2.86亿,VR市场有巨大的空间。
这一年Oculus Rift、HTC Vive和PSVR三大VR设备相继发布,也为国内的VR游戏开发者提供了更有潜力的平台。在游戏领域,VR游戏成为游戏创业创新重点领域,比如完美世界就通过国际化合作推出了广受全球用户好评的VR游戏《深海迷航》。
但同时,VR硬件门槛高、应用场景不便、内容提供者少、内容相对浅显都是当前VR游戏面临的问题。央视更是点名指出国产廉价VR设备“提前进入山寨模式”。国内VR游戏想要真正崛起,压力不小。
关键词五:影游融合,异军突起
报告显示,2016 年,“影游融合”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89.2 亿,占总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的10.9%,影游融合异军突起,剧改、漫改以及小说改编手游纷纷涌现,精品迭出。
首先,影游融合迎合了主流用户的需求。如热门游戏改编的电影《魔兽》,全球票房近30 亿元人民币,中国观众贡献了一半。由影视改编的游戏,如《神雕侠侣》《花千骨》等也因融合发展获益匪浅。
其次,影游融合进一步放大了IP价值。游戏为电影奠定受众基础,影视提升游戏的品牌价值。游戏互动、技术优势能为影视创作注入新鲜血液,丰富想象力,提升影视制作水平。同时,游戏可以借助影视播放热度、明星、剧情,降低游戏运营成本,打破IP 困局,增加用户边际收益。两者融合使IP和创意得到最大解放及延伸。
但是,不得不指出的是,影游融合,尤其是游戏改编电影“扑街”的较多,以好莱坞游戏改编大电影为例,《超级马里奥兄弟》大电影,1993年问世,票房失利,随后的作品多数扑街,《愤怒的小鸟》《极品飞车》《生化危机》《最终幻想》等游戏巨作改编电影,票房多徘徊在1亿至2亿美元左右,在中国内地市场反响不错的《魔兽》,在北美市场反应却是一般。所以,在有优质IP得以发掘之前,游戏改编电影想要有所突破,得到玩家认可,并满足非玩家观影乐趣,成为必然。
关键词六:国内游戏企业的必争之地——海外市场
2016 年,自主研发网络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72.3亿美元,同比增长36.2%。随着国内游戏市场逐渐走向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海外,海外市场成国内游戏企业“必争之地”。
报告指出,在走向海外的过程中,国内游戏企业形成了两种不同的方式。一种是侧重自研,产品为驱动,并借助海外发行体系开拓市场,如智明星通,研运一体驱动海外市场开拓;另一种是与国内企业“分工”,通过将国内精品引入到海外市场,积累海外运营经验,推动海外收入的增加,如易幻网络借代理精品积累海外市场。
当移动游戏崛起,电子竞技、游戏直播、影游融合、VR游戏等已然成为中国游戏产业热点。转眼2016年即将过去,在充满期待的2017年,游戏市场又将会有什么样的发展,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为“文创资讯”原创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