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热爱童话与跑腿儿的文学灵魂 | 卡尔维诺诞辰百年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热爱童话与跑腿儿的文学灵魂 | 卡尔维诺诞辰百年

带着一个物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跑腿儿”最适合展示他天赋的行动。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图片来源:译林出版社)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我写作是因为我没有经商的天赋,我不擅长体育运动,我不擅长很多其他事情,用一句名言来说,我就是家里的白痴。”在上世纪80年代面向大学生的一场演讲中,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如此讲述写作的意义。对他来说,写作并非是向别人传授他知道的东西,而是自己痛苦的知识短板。

1923年10月15日,卡尔维诺出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距今已有百年。人们或许熟悉卡尔维诺的知名作品诸如《树上的男爵》《看不见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也为他的奇妙风格感到着迷。但细究起来,他是如何成为这样的卡尔维诺的?童话般的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童话的诞生

1957年,卡尔维诺发表了《树上的男爵》,《意大利童话》也在同一时期出版。这是埃伊纳乌迪出版社交给他的重要工作。从那时起,他自认为可以算作是一位“专业”作家,而这距离他出版第一部作品《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已有十年。刚开始写这部小说时,他住在寒冷的阁楼上,等待父亲寄来的汇票过活,觉得写作是最贫寒、最像苦行僧的职业。

自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卡尔维诺就为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工作,他与社长朱利奥·埃伊纳乌迪的友谊持续了数十年。他的职责是为分发到各地的报纸写广告,宣传即将出版的书籍,以及为外国作品或意大利手稿做阅读卡。在一篇为出版社宣传的文章中,他将自己的工作职责讽刺为“为新书找到吹捧散文”。他以第三人称写道,碰巧“吹捧散文”正是该职员的爱好,每当他想要写一部长篇时,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写好“吹捧短文”,火花就熄灭了。此后的十五年间,他一直是出版社的编辑,“花在别人书上的时间要比花在自己书上的时间多。”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切萨雷·帕韦塞成为了他创作中的挚友,是读他作品的第一人;出版社的主编也成为了《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卡维达尼亚博士的原型。

童话编撰处于卡尔维诺创作的重要节点。在创作的初期,他发表的作品已经具有政治讽喻童话色彩。在1946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山羊在看着我们》的小说中,他以动物的角度对美国的核试验提出质疑,“人们有没有想过,比基尼岛上的山羊是怎么想的?那些被炸毁的房子里的猫、战区里的狗以及鱼雷爆炸时的鱼都是怎么想的?”卡尔维诺的童话风格也得到了评论家的关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出版后,评论称卡尔维诺“善于在丛林中攀爬,更多出于娱乐而非恐惧,将游击队生活视为一种喧闹非凡、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森林童话”。

​​​​​《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王焕宝 译
译林出版社 2012年

卡尔维诺在1954年初写给人类学家朱塞佩·科基亚拉的一封信里称,要在意大利创作一部《格林童话》,收集素材是一个问题,有些地区已有出版发行的素材,又有些地方不存在素材;还有方言的问题,要将不同收集者的资料组合到一起,使之成为一本写作风格与技巧统一的书。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并不是由忠实民族传统或怀念童年阅读促成的,而是受到了对风格和结构的兴趣的驱动,也就是由情节设计、节奏和基本逻辑驱动的。

据卡尔维诺回忆,所有版本的故事都让他着迷,因为每个童话故事都能变成另一个故事,从而变成千百个故事,在这之中,人们可以发现不同衣着装扮的相同人物形象。因此,童话就是对文学作品的隐喻,是“可以尽情支配的令人着迷的纸牌”。在1959年的《当今意大利小说三个流派》一文中,卡尔维诺写道,“我研究过民间童话,并且出版了一本涵盖意大利所有地区童话的作品集。”

童话最令他感兴趣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线性叙事、节奏感以及高度凝练的手法,用他的话说就是,“(童话)对事实、要克服的考验和决定性时刻进行叙述,呈现出生命的意义。”由此,童话与最古老的小说形式——中世纪的骑士小说,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篇之间存在着关系。

《意大利童话》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文铮 等译
译林出版社 2012年

在意大利众多传统诗人中,他感到最为亲近的是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因其仅仅通过讽刺与想象力的变形来看待一切,卡尔维诺如此评价这位诗人:“(他)既不轻视轻视骑士精神的基本美德,也不贬低那些赋予事件活力的人生观,即使在他看来,这些只能转化为色彩斑斓的如同舞蹈般的游戏。”由这段叙述,我们可以窥见卡尔维诺的审美倾向,他尤其欣赏面向未来的,融合幻想、讽刺与雅致为一体的类型。卡尔维诺的友人也注意到了《意大利童话》与他的小说之间的联系,称《分成两半的子爵》中那种“令人愉悦的阳光”,在《意大利童话》中处处可见。

跑腿儿与短篇的速度  

交通工具出现在卡尔维诺最早发表的报刊文章中,针对如何去参加庆典的问题,他化名为“哈姆雷特”风趣地建议:乘坐有轨电车太普通,应当骑马或者乘坐深潜器前往,“你们会看到桑戈内河面涌起一阵阵气泡,然后就出现了藻类包裹的球形钢制外壳!深潜器打开了,我神清气爽地跳出来,然后把它存放在停车场。”但鉴于他既没有深潜器也没有马,所以他可以骑自行车去,但恐怕会被人群挤到沟里。

上世纪60年代的卡尔维诺化身为旅行家,他离开长期工作与生活的都灵,在罗马和巴黎之间来回奔波。从一个机场不断换到另一个机场,在不同的城市过着相同的生活,这样的体验融入了《看不见的城市》当中。在《巴黎隐士》中,他讲述自己喜爱的交通方式是地铁。在巴黎居住时,他长期坚持每天早上乘地铁去圣日耳曼德佩区买意大利报纸。

《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
[意]卢卡·巴拉内利  [意]埃内斯托·费里罗著 毕艳红译
译林出版社 2023-10 

他信赖并且喜爱地铁这种交通方式,简单地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亮点之间空空荡荡,没有任何连续性,如果飞机是一段云上插曲,市区行程就是地下插曲,“也许我与地铁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受到地下世界的魅力的影响:凡尔纳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美丽的地下世界》和《地心游记》。又或许是那种匿名的快感吸引了我:我可以隐身于人潮之中,阅尽人间百态。”他在东京新干线等待时注意到,列车到站前,乘客们就已经等候在画好的白线内,“排成一行行与轨道垂直的队列。”

带着一个物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跑腿儿”最适合展示他天赋的行动。他写道,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获得平静,因为终于能让自己的行为有了某种结果。他喜欢“跑腿儿”去买面包、生菜、报纸、邮票,而“跑腿儿”也将他成年后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与童年时的任务建立起了联系。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杂货店、面包店和水果店间,童年的骡马道复现了。其实“跑腿儿”是出门的借口,多少次他都会假装忘了买东西,只为了再出去一次。

《为什么读经典》
[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黄灿然 等译
译林出版社 2016年

对于速度与效率的关注,如隐喻般体现在他的写作中。卡尔维诺认为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写短篇小说。对于短篇的热爱,不仅与意大利文学传统有关——意大利文学中长篇小说作家寥寥无几,但诗人不可胜数;也在于日益加快节奏的社会现实中,文学应该力争做到诗意与思想的最大凝练。“有些文字既不用于思考也不用于说话,如同一种语言瘟疫从公共空间传播到私人空间。”他在《为什么读经典》里写道,用词精准的诗人能够捕捉到特殊的体验。他与博尔赫斯等主编《世界奇异故事集》,希望编写一部故事集,其中每篇故事只有一句话或一行文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热爱童话与跑腿儿的文学灵魂 | 卡尔维诺诞辰百年

带着一个物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跑腿儿”最适合展示他天赋的行动。

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图片来源:译林出版社)

界面新闻记者 | 董子琪

界面新闻编辑 | 黄月

“我写作是因为我没有经商的天赋,我不擅长体育运动,我不擅长很多其他事情,用一句名言来说,我就是家里的白痴。”在上世纪80年代面向大学生的一场演讲中,意大利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如此讲述写作的意义。对他来说,写作并非是向别人传授他知道的东西,而是自己痛苦的知识短板。

1923年10月15日,卡尔维诺出生于古巴哈瓦那附近圣地亚哥的一个名叫拉斯维加斯的小镇,距今已有百年。人们或许熟悉卡尔维诺的知名作品诸如《树上的男爵》《看不见的城市》《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也为他的奇妙风格感到着迷。但细究起来,他是如何成为这样的卡尔维诺的?童话般的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童话的诞生

1957年,卡尔维诺发表了《树上的男爵》,《意大利童话》也在同一时期出版。这是埃伊纳乌迪出版社交给他的重要工作。从那时起,他自认为可以算作是一位“专业”作家,而这距离他出版第一部作品《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已有十年。刚开始写这部小说时,他住在寒冷的阁楼上,等待父亲寄来的汇票过活,觉得写作是最贫寒、最像苦行僧的职业。

自上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卡尔维诺就为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工作,他与社长朱利奥·埃伊纳乌迪的友谊持续了数十年。他的职责是为分发到各地的报纸写广告,宣传即将出版的书籍,以及为外国作品或意大利手稿做阅读卡。在一篇为出版社宣传的文章中,他将自己的工作职责讽刺为“为新书找到吹捧散文”。他以第三人称写道,碰巧“吹捧散文”正是该职员的爱好,每当他想要写一部长篇时,他首先想到的都是如何写好“吹捧短文”,火花就熄灭了。此后的十五年间,他一直是出版社的编辑,“花在别人书上的时间要比花在自己书上的时间多。”出版社的文学编辑切萨雷·帕韦塞成为了他创作中的挚友,是读他作品的第一人;出版社的主编也成为了《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的卡维达尼亚博士的原型。

童话编撰处于卡尔维诺创作的重要节点。在创作的初期,他发表的作品已经具有政治讽喻童话色彩。在1946年发表的一篇名为《山羊在看着我们》的小说中,他以动物的角度对美国的核试验提出质疑,“人们有没有想过,比基尼岛上的山羊是怎么想的?那些被炸毁的房子里的猫、战区里的狗以及鱼雷爆炸时的鱼都是怎么想的?”卡尔维诺的童话风格也得到了评论家的关注。《通向蜘蛛巢的小径》出版后,评论称卡尔维诺“善于在丛林中攀爬,更多出于娱乐而非恐惧,将游击队生活视为一种喧闹非凡、丰富多彩,与众不同的森林童话”。

​​​​​《通向蜘蛛巢的小径》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王焕宝 译
译林出版社 2012年

卡尔维诺在1954年初写给人类学家朱塞佩·科基亚拉的一封信里称,要在意大利创作一部《格林童话》,收集素材是一个问题,有些地区已有出版发行的素材,又有些地方不存在素材;还有方言的问题,要将不同收集者的资料组合到一起,使之成为一本写作风格与技巧统一的书。由此可见,这项工作并不是由忠实民族传统或怀念童年阅读促成的,而是受到了对风格和结构的兴趣的驱动,也就是由情节设计、节奏和基本逻辑驱动的。

据卡尔维诺回忆,所有版本的故事都让他着迷,因为每个童话故事都能变成另一个故事,从而变成千百个故事,在这之中,人们可以发现不同衣着装扮的相同人物形象。因此,童话就是对文学作品的隐喻,是“可以尽情支配的令人着迷的纸牌”。在1959年的《当今意大利小说三个流派》一文中,卡尔维诺写道,“我研究过民间童话,并且出版了一本涵盖意大利所有地区童话的作品集。”

童话最令他感兴趣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是线性叙事、节奏感以及高度凝练的手法,用他的话说就是,“(童话)对事实、要克服的考验和决定性时刻进行叙述,呈现出生命的意义。”由此,童话与最古老的小说形式——中世纪的骑士小说,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诗篇之间存在着关系。

《意大利童话》
[意]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文铮 等译
译林出版社 2012年

在意大利众多传统诗人中,他感到最为亲近的是卢多维科·阿里奥斯托,因其仅仅通过讽刺与想象力的变形来看待一切,卡尔维诺如此评价这位诗人:“(他)既不轻视轻视骑士精神的基本美德,也不贬低那些赋予事件活力的人生观,即使在他看来,这些只能转化为色彩斑斓的如同舞蹈般的游戏。”由这段叙述,我们可以窥见卡尔维诺的审美倾向,他尤其欣赏面向未来的,融合幻想、讽刺与雅致为一体的类型。卡尔维诺的友人也注意到了《意大利童话》与他的小说之间的联系,称《分成两半的子爵》中那种“令人愉悦的阳光”,在《意大利童话》中处处可见。

跑腿儿与短篇的速度  

交通工具出现在卡尔维诺最早发表的报刊文章中,针对如何去参加庆典的问题,他化名为“哈姆雷特”风趣地建议:乘坐有轨电车太普通,应当骑马或者乘坐深潜器前往,“你们会看到桑戈内河面涌起一阵阵气泡,然后就出现了藻类包裹的球形钢制外壳!深潜器打开了,我神清气爽地跳出来,然后把它存放在停车场。”但鉴于他既没有深潜器也没有马,所以他可以骑自行车去,但恐怕会被人群挤到沟里。

上世纪60年代的卡尔维诺化身为旅行家,他离开长期工作与生活的都灵,在罗马和巴黎之间来回奔波。从一个机场不断换到另一个机场,在不同的城市过着相同的生活,这样的体验融入了《看不见的城市》当中。在《巴黎隐士》中,他讲述自己喜爱的交通方式是地铁。在巴黎居住时,他长期坚持每天早上乘地铁去圣日耳曼德佩区买意大利报纸。

《生活在树上:卡尔维诺传》
[意]卢卡·巴拉内利  [意]埃内斯托·费里罗著 毕艳红译
译林出版社 2023-10 

他信赖并且喜爱地铁这种交通方式,简单地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亮点之间空空荡荡,没有任何连续性,如果飞机是一段云上插曲,市区行程就是地下插曲,“也许我与地铁之间的这种关系也受到地下世界的魅力的影响:凡尔纳的小说中我最喜欢的是《美丽的地下世界》和《地心游记》。又或许是那种匿名的快感吸引了我:我可以隐身于人潮之中,阅尽人间百态。”他在东京新干线等待时注意到,列车到站前,乘客们就已经等候在画好的白线内,“排成一行行与轨道垂直的队列。”

带着一个物件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跑腿儿”最适合展示他天赋的行动。他写道,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以获得平静,因为终于能让自己的行为有了某种结果。他喜欢“跑腿儿”去买面包、生菜、报纸、邮票,而“跑腿儿”也将他成年后作为一家之主的职责,与童年时的任务建立起了联系。在巴黎的人行道上杂货店、面包店和水果店间,童年的骡马道复现了。其实“跑腿儿”是出门的借口,多少次他都会假装忘了买东西,只为了再出去一次。

《为什么读经典》
[意大利] 伊塔洛·卡尔维诺 著 黄灿然 等译
译林出版社 2016年

对于速度与效率的关注,如隐喻般体现在他的写作中。卡尔维诺认为自己的性格更适合写短篇小说。对于短篇的热爱,不仅与意大利文学传统有关——意大利文学中长篇小说作家寥寥无几,但诗人不可胜数;也在于日益加快节奏的社会现实中,文学应该力争做到诗意与思想的最大凝练。“有些文字既不用于思考也不用于说话,如同一种语言瘟疫从公共空间传播到私人空间。”他在《为什么读经典》里写道,用词精准的诗人能够捕捉到特殊的体验。他与博尔赫斯等主编《世界奇异故事集》,希望编写一部故事集,其中每篇故事只有一句话或一行文字。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