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天齐三季报业绩大幅下滑,碳酸锂价格15万“反复拉锯”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天齐三季报业绩大幅下滑,碳酸锂价格15万“反复拉锯”

碳酸锂15万关口反复波动,锂材市场风云变幻。

文|起点锂电

今年以来,锂盐市场的风云变幻,让锂电上下游在业绩报告中“叫苦连天”。尤其是上半年,快速下跌的锂材价格让一众企业“措手不及”,具体表现在业绩报告上,经营利润也是一片跌势。

进入第三季度,在部分企业作出相应调整后,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代表就包括了西藏矿业。

依据其Q3业绩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2.04%;实现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3259.51%。

而“愁”的不止有二三梯度的企业,还有“锂王”。

天齐锂业业绩下滑

10月26日晚间,天齐锂业披露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99亿元,同比增长35.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99亿元,同比下降49.3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76亿元,同比下降17.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下降70.89%。

天齐锂业表示,三季度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公司锂化合物产品销量和主要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导致公司利润下降。

今年以来锂价迅速下跌是行业有目共睹的局面,但作为锂盐生产商,天齐锂业表示,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风险,但下游终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船舶和储能产业未来的高成长预期、有关政策的倾斜是客观存在且可合理预期的,从中长期来看,公司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向好。

尽管锂价难回市场高价,但锂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可以确定的,因此天齐锂业在产能扩建方面一直在稳步进行。

目前,天齐锂业共设有四个在产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大利亚奎纳纳。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拥有锂化工产品铭牌产能6.88万吨/年,加上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合计超过14万吨。

有行业人士表示,对于锂盐市场的争夺,归根究底还是锂矿资源的争夺。手中未掌握锂矿资源的锂盐企业,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一家“代工厂”。

天齐锂业目前已布局硬岩和盐湖锂矿资源,其中包括公司通过澳大利亚的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拥有的格林布什矿;公司全资拥有的中国四川雅江措拉矿;以及公司收购日喀则20%的股权,布局中国西藏扎布耶盐湖;收购智利SQM公司部分股权获得阿塔卡马锂盐湖的部分权益。

具体来看,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开采总量为195万吨,矿石平均品位2.73%;措拉矿锂辉石矿山拥有63.2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资源,资源品位为1.3%;西藏扎布耶盐湖主矿产碳酸锂保有资源量为179万吨,含锂浓度仅次于智利阿塔卡马盐湖,含锂品位居世界第二;SQM运营了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阿塔卡马项目,其储量约4551万吨LCE,浓度超1500mg/L。

截至今年年中,天齐锂业拥有的权益资源量合计约1429.36万吨LCE。

手握优质的锂矿资源,也给了天齐锂业向下游探索的勇气与能力。今年7月中旬,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相关拟以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的方式,与Smart公司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以自有资金1.5亿美元参与Smart公司的A轮股权融资,认购其发行的1760.56万股A类普通股。增资完成后,天齐锂业香港将持有smart公司2.83%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增资前,smart公司的主要股东为吉利集团及梅赛德斯-奔驰。天齐锂业对此表示,此次投资有利于为公司展开业务拓展新的触角和反馈。也有行业人士猜测,在锂盐市场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天齐锂业此次收购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碳酸锂15万关口反复波动,锂材市场风云变幻

近年来,材料市场大起大落的变动,让企业的经营发展也表现得大起大落。前两年,材料价格的暴涨让各家锂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今年价格的暴跌,也导致了国内锂材企业业绩下滑变成普遍现象。

这些企业给出的业绩下滑原因也与天齐锂业相似,主要受锂盐市场价格影响,导致了公司锂盐产品售价和产品毛利较去年有所降低。

虽然大部分锂盐企业均表示从中长期来看,锂材市场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锂材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10月27日,市场数据显示,近几日电池级碳酸锂下跌1000元/吨,均价报17.4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16.06万元/吨,日跌幅0.65%。

今年6月份,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预计今年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会保持在15万—20万元/吨左右。”事实上,碳酸锂价格确实已经长时间在15万元/吨关口反复波动。

那么15万元/吨是否真的会给企业造成利润亏损呢?

上文也说到,锂盐市场的争夺,归根结底是锂矿资源的争夺。目前国内企业大致分为两种企业,一种是手握锂矿资源的企业,另一种则是无矿在手的企业。

考虑到矿业前期投资巨大、开发周期长带来的成本消耗,10万/吨的销售定价售价大概是底价。若开采成本未来实现进一步降低,长期看碳酸锂价格应该在12万元以上,12-17万/吨,可以看成长期锂矿价格中枢区间。

而无矿在手的企业的锂矿原料主要依靠进口,到目前为止我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锂矿进口国,国内企业大多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矿。数据显示,9月底,每吨的锂辉石的价格是在2000美金,折合成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大约已经达到了每吨16万到17万元。

也有企业表示,按照15万元/吨的价格,意味着自家没矿的碳酸锂提锂企业,几乎全部亏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天齐锂业

3.8k
  • 首次“触电”一年后,天齐锂业、宁德时代又在四川“组CP”
  • 天齐锂业旗下成都公司增资至87亿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天齐三季报业绩大幅下滑,碳酸锂价格15万“反复拉锯”

碳酸锂15万关口反复波动,锂材市场风云变幻。

文|起点锂电

今年以来,锂盐市场的风云变幻,让锂电上下游在业绩报告中“叫苦连天”。尤其是上半年,快速下跌的锂材价格让一众企业“措手不及”,具体表现在业绩报告上,经营利润也是一片跌势。

进入第三季度,在部分企业作出相应调整后,又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欢喜”的代表就包括了西藏矿业。

依据其Q3业绩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162.04%;实现归母净利润0.88亿元,同比增长3259.51%。

而“愁”的不止有二三梯度的企业,还有“锂王”。

天齐锂业业绩下滑

10月26日晚间,天齐锂业披露三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3.99亿元,同比增长35.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99亿元,同比下降49.33%。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5.76亿元,同比下降17.1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46亿元,同比下降70.89%。

天齐锂业表示,三季度净利润下降的原因是公司锂化合物产品销量和主要锂产品的销售均价均较上年同期下降,导致公司利润下降。

今年以来锂价迅速下跌是行业有目共睹的局面,但作为锂盐生产商,天齐锂业表示,尽管锂价存在周期性的价格波动风险,但下游终端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与船舶和储能产业未来的高成长预期、有关政策的倾斜是客观存在且可合理预期的,从中长期来看,公司认为锂行业基本面在未来几年将持续向好。

尽管锂价难回市场高价,但锂行业的发展前景是可以确定的,因此天齐锂业在产能扩建方面一直在稳步进行。

目前,天齐锂业共设有四个在产的锂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分别位于中国四川射洪、重庆铜梁、江苏张家港以及澳大利亚奎纳纳。截至今年6月末,公司拥有锂化工产品铭牌产能6.88万吨/年,加上已宣布的规划锂化工产品产能合计超过14万吨。

有行业人士表示,对于锂盐市场的争夺,归根究底还是锂矿资源的争夺。手中未掌握锂矿资源的锂盐企业,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一家“代工厂”。

天齐锂业目前已布局硬岩和盐湖锂矿资源,其中包括公司通过澳大利亚的控股子公司泰利森拥有的格林布什矿;公司全资拥有的中国四川雅江措拉矿;以及公司收购日喀则20%的股权,布局中国西藏扎布耶盐湖;收购智利SQM公司部分股权获得阿塔卡马锂盐湖的部分权益。

具体来看,格林布什锂辉石矿开采总量为195万吨,矿石平均品位2.73%;措拉矿锂辉石矿山拥有63.2万吨碳酸锂当量的锂资源,资源品位为1.3%;西藏扎布耶盐湖主矿产碳酸锂保有资源量为179万吨,含锂浓度仅次于智利阿塔卡马盐湖,含锂品位居世界第二;SQM运营了全球储量最大的锂盐湖阿塔卡马项目,其储量约4551万吨LCE,浓度超1500mg/L。

截至今年年中,天齐锂业拥有的权益资源量合计约1429.36万吨LCE。

手握优质的锂矿资源,也给了天齐锂业向下游探索的勇气与能力。今年7月中旬,天齐锂业发布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天齐锂业相关拟以认购新增注册资本的方式,与Smart公司签署《股份认购协议》,以自有资金1.5亿美元参与Smart公司的A轮股权融资,认购其发行的1760.56万股A类普通股。增资完成后,天齐锂业香港将持有smart公司2.83%的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增资前,smart公司的主要股东为吉利集团及梅赛德斯-奔驰。天齐锂业对此表示,此次投资有利于为公司展开业务拓展新的触角和反馈。也有行业人士猜测,在锂盐市场风云变幻的背景下,天齐锂业此次收购或许是为了进一步拓展产品销售渠道。

碳酸锂15万关口反复波动,锂材市场风云变幻

近年来,材料市场大起大落的变动,让企业的经营发展也表现得大起大落。前两年,材料价格的暴涨让各家锂材企业赚得盆满钵满,而今年价格的暴跌,也导致了国内锂材企业业绩下滑变成普遍现象。

这些企业给出的业绩下滑原因也与天齐锂业相似,主要受锂盐市场价格影响,导致了公司锂盐产品售价和产品毛利较去年有所降低。

虽然大部分锂盐企业均表示从中长期来看,锂材市场的发展前景一片大好,但目前锂材价格一直处于下跌状态,对企业的业绩产生了较大影响。

10月27日,市场数据显示,近几日电池级碳酸锂下跌1000元/吨,均价报17.40万元/吨;工业级碳酸锂报价16.06万元/吨,日跌幅0.65%。

今年6月份,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表示,“预计今年碳酸锂价格大概率会保持在15万—20万元/吨左右。”事实上,碳酸锂价格确实已经长时间在15万元/吨关口反复波动。

那么15万元/吨是否真的会给企业造成利润亏损呢?

上文也说到,锂盐市场的争夺,归根结底是锂矿资源的争夺。目前国内企业大致分为两种企业,一种是手握锂矿资源的企业,另一种则是无矿在手的企业。

考虑到矿业前期投资巨大、开发周期长带来的成本消耗,10万/吨的销售定价售价大概是底价。若开采成本未来实现进一步降低,长期看碳酸锂价格应该在12万元以上,12-17万/吨,可以看成长期锂矿价格中枢区间。

而无矿在手的企业的锂矿原料主要依靠进口,到目前为止我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锂矿进口国,国内企业大多从澳大利亚进口锂矿。数据显示,9月底,每吨的锂辉石的价格是在2000美金,折合成碳酸锂的生产成本大约已经达到了每吨16万到17万元。

也有企业表示,按照15万元/吨的价格,意味着自家没矿的碳酸锂提锂企业,几乎全部亏损。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