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泥泞中的王冠:近代泰国君权的衰败与重生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泥泞中的王冠:近代泰国君权的衰败与重生

在针对多届泰国政府的军事政变背后,外界总能隐约看到泰王模糊的身影。而多少人知道这个俨然如神般的王位,就在60年前,还曾经一文不名。

被称为“朱拉隆功大帝”的泰国国王拉玛五世

距离泰国新国王哇集拉隆功继位即将一个月。这场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王位过渡看上去有了一个平稳的结局。但外界对于这位多年来长居德国、花花公子做派严重的新王是否有能力效仿其父,在泰国国内建立崇高的个人威望,继而平衡国内错综复杂的派系势力,以及屡禁不止的军人干政,仍持保留态度。

放眼世界,很少有另一个君主能像泰国国王一般既保持虚君地位,同时又能凭借个人意志对民选政府实施干涉。泰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去世后,弥漫在泰国民众间的沉重与悲痛更让身处其他国家的人们感到震惊。然而,泰国国王的崇高地位绝非上天的恩赐,泰国民众对国王的敬爱更谈不上历久弥新。

事实上,泰国国王在20世纪命运起伏中扬起的每一滴浪花,都敲打在这个东南亚国家殚精竭虑实现文明开化的节奏上。回顾泰王地位的衰败与重生,才能更顺利地理解泰国人民对于国王的情感来源,以及在这位国王病故后,外界何以感到深深的不安。

《安娜与国王》的土地

1939年6月24日可以被视为泰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关键点,这个国家的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由“暹罗”(Siam)改成“泰国”(Thailand)。在中南半岛上,暹罗之名已使用了超过1300年,这个意指“黄金”的词语源于佛典,而“泰”则是自由的象征。

国号的变更并非仅仅与当时日益兴起的泛泰主义(将老挝、越南孟族、中国傣族、缅甸掸族纳入大泰族范畴)有关,还印证着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支配暹罗的曼谷王朝的权力跌入谷底。

自中古时代以来,暹罗就是中南半岛上屈指可数的强权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同样古老却势不两立的缅甸。18世纪后半叶,统治暹罗的大城王朝遭到缅军攻灭,第二年,暹罗华裔郑信在吞武里建都称王,驱逐缅军。

仅仅过了14年,吞武里王朝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覆灭,郑信本人被装入袋中遭木棍打死。取而代之的是郑信的部下昭批耶却克里,他在曼谷登基,被后人称为拉玛一世。

拉玛一世建立政权的时代,亚洲正处在遭到西方广泛入侵的前夜。此时,清朝陆续击败了亚洲腹地的对手们——准噶尔人、廓尔喀人;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已经持续了180年。另一个方向,东印度公司正在扫荡印度半岛,巩固统治;而不到4年后,由华人在印尼加里曼丹岛建立的独立国家兰芳共和国将会被荷兰征服;10年后的1792年,名为马嘎尔尼的英国贵族将率领使团前往北京,晋谒年迈的乾隆皇帝。

但这一切距离拉玛一世仍然遥远,在他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世界发生太多变化。

因国王去世而陷入悲痛的泰国民众

目睹变化的是拉玛三世。与他祖父面临的时代不同,拉玛三世亲眼见证了世仇缅甸在1824年爆发的英缅战争中落败,同样的战争此后又重复了数次,直到缅甸在1885年彻底灭亡。而在19世纪40年代,他又目睹了曾册封自己的大清帝国在鸦片战争中向英国屈服。

拉玛三世并非颟顸愚驽之人,早在英缅战争时,拉玛三世通过与英国签订《暹英条约》的方式,不仅顺利结交英国,还进一步开国通商,让自己的国家步入近代化国家的转型中。而中英鸦片战争的前车之鉴,也使得这位禁烟手段严厉的君王在面对英国利益时,采取审慎态度。

泰国王室很可能是亚洲最早学习西方的王室,后来的拉玛四世,从青年时代便向传教士学习英语,这为他的执政提供了眼界。1851年,拉玛四世继承兄长的王位,随后宣布在政府和军事领域效法西方,并为子女聘请了英国人安娜·里欧诺文为英文教师,安娜教导过的学生里便有以维新变法闻名的拉玛五世,人们更愿意称其为朱拉隆功大帝。这个故事后来因好莱坞电影《安娜与国王》而传遍世界。

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几代暹罗王室都选择了亚洲君主中罕见的明智态度。这使得暹罗成为中南半岛国家中的例外,在它西面的缅甸、在它东面的越南、在它南面的马来亚,均在19世纪帝国主义的大扩张中沦为英法列强的殖民地,而暹罗始终保持了主权的独立。甚至有人略显夸张地将暹罗与中国、日本并举为“亚洲仅有的三个独立国家”。究其原因,既有地理位置上的便宜可用,也与暹罗君主历代坚持执行间于英法、谋求均势、为列强充当缓冲国的外交政策息息相关。

然而即便是再开明的君主也难以把握20世纪的脉搏,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遍世界,技术革新和社会思潮也开始涌入暹罗,社会革命终于姗姗来迟。

1911年底,从王国北方传来晴天霹雳,幅员辽阔的清帝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接管了中国政权。这使得暹罗朝野极为震惊,同时,许多下级军人暗地里产生了仿效之心,试图以武力推翻暹罗的王权统治。

次年年初,一场大规模逮捕行动在暹罗上演,起因便是暹罗宫廷破获了一起试图刺杀国王拉玛六世的政变阴谋。但由于曼谷王朝历代君王威信仍在,政变尚未实施变暴露,超过90名军官遭到抓捕。

未遂政变的消息使更多人开始思考改变暹罗政体的可能,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使得暹罗内部建立了一批资产阶级受益者和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开始接触更多的思想理论,对古老的王朝政治日益不满。

轴心国的小伙伴

进入19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了东南亚丛林里的这片角落。暹罗的对外贸易遭到重创,财政严重亏损,随之展开的针对公务员和军人的裁撤计划又使得国内精英严重不满。这一切最终演变成了1932年的“佛历2475年政变”。

在拉玛六世时代,大量非王室出身的军人留学欧美,这些军人在学习现代军事理论的同时,传统的忠君思想也在西方世界的耳闻目睹中逐渐动摇,他们在回国后互相结为密友,在泰国军队内部形成了一股新派军人的圈子,这个圈子逐渐变大,到了20世纪上半叶开始成为政治家无法忽视的势力。

政变发生在6月24日凌晨,叛军兵锋直指暹罗王室,历代国王的生平均遭到传单羞辱。执政的拉玛七世选择了接受这一切,他先赦免了政变参与者,随后以国王名义颁布暹罗临时宪法,宣布放弃一切政治权力,成为名义元首。从此,暹罗国王大权旁落,一年后,拉玛七世出走海外。

失去了传统权力中心的暹罗很快陷入混乱,1933年,保皇势力与革命势力之间爆发内战,以披汶·颂堪为首的军人势力开始抬头。披汶凭借镇压了保皇党人叛乱的战功一跃成为国防部长,军队领袖。此后的20年间,他两度主宰泰国政治。

至此,暹罗从开明君主专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不仅越来越多的预算开始被划拨到军事领域,暹罗在1930年代中期逐步扩军,并在国际外交上积极靠拢德意日诸国。在1933年谴责日本制造“满洲国”的国联投票中,暹罗成为唯一投出反对票的国家。

在不断的军人至上的宣传下,民族狂热和扩张主义也流布于暹罗内部。许多右翼学者开始效法法西斯国家,提出泛泰主义,主张在中南半岛建立强大统一的大泰国。文首提到的国名更改事件,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在泰国诞生的同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纳粹德国的攻势下,法国的不堪一击让泰国军人们大吃一惊。法国在中南半岛拥有大片殖民地,这让泰国看到了实施武力扩张的可能。1941年,在一系列武装冲突和外交胁迫之下,泰国从维希法国手中取得了老挝和柬埔寨的部分领土。

与此同时,日军开始着手与英美摊牌。在1941年7月,日军突然接管法属印度支那,这引起了泰国官方的疑惧。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陆军横扫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同时强迫泰国接受日军进驻曼谷。

12月21日,披汶与日本签订了《日泰同盟条约》,这引起了泰国官方的分裂,一部分不愿意加入轴心国的决策者们宣布辞职,而作为驻美大使的巴莫亲王干脆拒绝将颂堪政府的对美宣战书递交给白宫。在美国,巴莫亲王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自由泰”运动,几年后,人们才能意识到,他做出的决定拯救了泰国。

1945年年初,为了争取泰国官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同时也考虑到数十万“自由泰”运动参与者对盟军提供的帮助,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决定不将泰国视为轴心国成员,并强调在战争结束后,泰国也无需承担战败国责任。当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泰国需要做的,仅仅是吐出夺取的邻国土地,对英法执行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以及将国名重新改回“暹罗”。

披汶(左)和沙立(右)两位元帅主导了泰国自1930年代到1960年代的政治

国王的回归

披汶并未随着战争结束而消失,他在1944年就辞去了总理和陆军总司令的职位,战后,披汶作为战犯遭到起诉,但泰国百姓并不认可对他的指控,人们普遍将披汶视为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认为他在战争期间守护了泰国。反而是在海外为盟军出力的“自由泰”成员,被民众视为国家的背叛者。

1946年,从瑞士返回泰国的国王拉玛八世死于一场宫廷谋杀,这加剧了泰国政局的不安定。第二年,受到已免于起诉的披汶鼓励的军人们发动政变推翻了“自由泰”政府,披汶在新政府中重新担任国防部长。

几个月后,披汶再次祭出政变,削弱政敌实力,他本人则以总理身份再次上台。时逢美苏冷战的大幕刚刚开启,对于这位有历史问题的泰国领袖,美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披汶利用这一机遇重新将国名从“暹罗”改为“泰国”。

披汶的统治持续到1957年,与第一次上台时期相比,披汶的第二次复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重建泰国经济,弹压年轻军人的政变企图,以及平衡其他几位日渐坐大的将领,这些复杂事务让披汶筋疲力尽。也许他会想起那位被自己推翻了的君主拉玛七世的哀叹:“我不过是个军人,让我拿什么知识去解决金本位问题或其他什么经济问题?”

这一时期,披汶在亲英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接受美元援助,推动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党禁,废除新闻审查,鼓励在泰国普及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他通过推动新的宪法出台,更严格地限制国王的权利——此时的国王已是年轻的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他在1951年回到泰国,试图依据1949年宪法参与政治。

军人专政与君主政体再次发生了冲突,与披汶·颂堪不同,新政府中的其他两位军事领袖沙立、帕敖均是忠君思想浓厚的将领,他们与披汶关系日渐紧张。

很难说清楚披汶·颂堪转向倡导民主政治的原因,但其结果是既未达到削弱军队与警察力量的目的,同时让自己民主试验的缺陷暴露在大众面前。

1957年,由于操纵选举,披汶受到空前的舆论压力,他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试图通过社会主义者驱赶军人势力,这个举动促使美国支持沙立,以一场不流血政变夺取了披汶的政权。

沙立时代被视为泰王权力回归的时期,究其原因,除了沙立本人的忠君思想,当时处在冷战前线的泰国也亟需一个足以号令全国的精神领袖,显而易见,对于树立一个能够凝聚泰国国民力量的橡皮图章,美国也乐见其成。作为曼谷王朝的唯一继承者,拉玛九世自然当仁不让。

从1960年代开始,拉玛九世频繁参与公共事务,出席典礼。远离泰国民众接近30年的泰王重新走上神坛,甚至连拉玛五世时代就已废除的叩头礼也逐渐在泰国全境恢复。

与此同时,泰国随着整个东南亚地区一道开始了19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尽管仍有多次军人暴动,但国王的地位再未受到过挑战。拉玛九世与沙立以及继任者他侬维持了稳定的和平关系,并在民众中树立了自己关心百姓疾苦的形象。

他侬在1961年取代了因病逝世的沙立,继续了12年军政府统治。在此期间,他侬积极为越南战争期间的美军提供帮助,并对泰国老挝边境的游击武装展开军事打击。1973年,他侬政府与左翼知识分子冲突公开化,造成流血事件。因为担心大众倒向革命思想,拉玛九世专门接见了学生领袖,并更换总理。

由于国内外舆论极为不利,他侬宣布去职,远走美国。3年后,泰国军队再次对文官政府实施政变,此时,摆脱了沙立、他侬的拉玛九世则稳坐集拉达宫,等候着政变方领袖的晋谒。从这一刻起,拉玛九世确立了自己超然于政府、军队之上的泰国大家长地位。

年轻的拉玛九世

此后的泰国政坛中,军人逐渐成为国王干预内阁政府的工具:受到拉玛九世信任的廷素拉暖上将在1980年代长期执政后,将政权交给民选政府,但仅仅过去3年,军人政变再次爆发,这给泰国造成了长期的政治混乱,而当1992年5月,示威民众遭到军队镇压后,拉玛九世和泰国的声誉受到了挑战,示威群众的首领和军队领袖素金达总理被迫一起向拉玛九世下跪谢罪。到了2006年,为了摆脱依靠民粹上台的总理他信,14年不曾干政的军队再次使出政变杀手锏,结束了他信的政治生涯。在这些与现代政治理念颇不和谐的干预手段背后,外界总能隐约看到泰王模糊的身影。

2016年对于泰国而言注定不寻常,10月13日,统治泰国65年的拉玛九世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溘然长逝,享年89岁。这个消息给泰国人民和中南半岛都留下了巨大的恐慌与不安。这顶曾被军事精英们扔进泥泞的王冠,在数十年后被另一批军人拾起,并在拉玛九世的呵护下重新散发出光泽。这顶王冠的主人,在波谲云诡的20世纪屡屡受难,却最终重登九五,成为将军和民众共同的保护人。这场传奇表演是否会随着年迈国王的离去而在未来受到挑战?至今依然无人能下定论。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泥泞中的王冠:近代泰国君权的衰败与重生

在针对多届泰国政府的军事政变背后,外界总能隐约看到泰王模糊的身影。而多少人知道这个俨然如神般的王位,就在60年前,还曾经一文不名。

被称为“朱拉隆功大帝”的泰国国王拉玛五世

距离泰国新国王哇集拉隆功继位即将一个月。这场吸引了全世界目光的王位过渡看上去有了一个平稳的结局。但外界对于这位多年来长居德国、花花公子做派严重的新王是否有能力效仿其父,在泰国国内建立崇高的个人威望,继而平衡国内错综复杂的派系势力,以及屡禁不止的军人干政,仍持保留态度。

放眼世界,很少有另一个君主能像泰国国王一般既保持虚君地位,同时又能凭借个人意志对民选政府实施干涉。泰王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去世后,弥漫在泰国民众间的沉重与悲痛更让身处其他国家的人们感到震惊。然而,泰国国王的崇高地位绝非上天的恩赐,泰国民众对国王的敬爱更谈不上历久弥新。

事实上,泰国国王在20世纪命运起伏中扬起的每一滴浪花,都敲打在这个东南亚国家殚精竭虑实现文明开化的节奏上。回顾泰王地位的衰败与重生,才能更顺利地理解泰国人民对于国王的情感来源,以及在这位国王病故后,外界何以感到深深的不安。

《安娜与国王》的土地

1939年6月24日可以被视为泰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个关键点,这个国家的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由“暹罗”(Siam)改成“泰国”(Thailand)。在中南半岛上,暹罗之名已使用了超过1300年,这个意指“黄金”的词语源于佛典,而“泰”则是自由的象征。

国号的变更并非仅仅与当时日益兴起的泛泰主义(将老挝、越南孟族、中国傣族、缅甸掸族纳入大泰族范畴)有关,还印证着过去几个世纪以来支配暹罗的曼谷王朝的权力跌入谷底。

自中古时代以来,暹罗就是中南半岛上屈指可数的强权之一,与其并存的还有同样古老却势不两立的缅甸。18世纪后半叶,统治暹罗的大城王朝遭到缅军攻灭,第二年,暹罗华裔郑信在吞武里建都称王,驱逐缅军。

仅仅过了14年,吞武里王朝在一场宫廷政变中覆灭,郑信本人被装入袋中遭木棍打死。取而代之的是郑信的部下昭批耶却克里,他在曼谷登基,被后人称为拉玛一世。

拉玛一世建立政权的时代,亚洲正处在遭到西方广泛入侵的前夜。此时,清朝陆续击败了亚洲腹地的对手们——准噶尔人、廓尔喀人;德川幕府在日本的统治已经持续了180年。另一个方向,东印度公司正在扫荡印度半岛,巩固统治;而不到4年后,由华人在印尼加里曼丹岛建立的独立国家兰芳共和国将会被荷兰征服;10年后的1792年,名为马嘎尔尼的英国贵族将率领使团前往北京,晋谒年迈的乾隆皇帝。

但这一切距离拉玛一世仍然遥远,在他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世界发生太多变化。

因国王去世而陷入悲痛的泰国民众

目睹变化的是拉玛三世。与他祖父面临的时代不同,拉玛三世亲眼见证了世仇缅甸在1824年爆发的英缅战争中落败,同样的战争此后又重复了数次,直到缅甸在1885年彻底灭亡。而在19世纪40年代,他又目睹了曾册封自己的大清帝国在鸦片战争中向英国屈服。

拉玛三世并非颟顸愚驽之人,早在英缅战争时,拉玛三世通过与英国签订《暹英条约》的方式,不仅顺利结交英国,还进一步开国通商,让自己的国家步入近代化国家的转型中。而中英鸦片战争的前车之鉴,也使得这位禁烟手段严厉的君王在面对英国利益时,采取审慎态度。

泰国王室很可能是亚洲最早学习西方的王室,后来的拉玛四世,从青年时代便向传教士学习英语,这为他的执政提供了眼界。1851年,拉玛四世继承兄长的王位,随后宣布在政府和军事领域效法西方,并为子女聘请了英国人安娜·里欧诺文为英文教师,安娜教导过的学生里便有以维新变法闻名的拉玛五世,人们更愿意称其为朱拉隆功大帝。这个故事后来因好莱坞电影《安娜与国王》而传遍世界。

在对待西方的态度上,几代暹罗王室都选择了亚洲君主中罕见的明智态度。这使得暹罗成为中南半岛国家中的例外,在它西面的缅甸、在它东面的越南、在它南面的马来亚,均在19世纪帝国主义的大扩张中沦为英法列强的殖民地,而暹罗始终保持了主权的独立。甚至有人略显夸张地将暹罗与中国、日本并举为“亚洲仅有的三个独立国家”。究其原因,既有地理位置上的便宜可用,也与暹罗君主历代坚持执行间于英法、谋求均势、为列强充当缓冲国的外交政策息息相关。

然而即便是再开明的君主也难以把握20世纪的脉搏,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遍世界,技术革新和社会思潮也开始涌入暹罗,社会革命终于姗姗来迟。

1911年底,从王国北方传来晴天霹雳,幅员辽阔的清帝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资产阶级共和政府接管了中国政权。这使得暹罗朝野极为震惊,同时,许多下级军人暗地里产生了仿效之心,试图以武力推翻暹罗的王权统治。

次年年初,一场大规模逮捕行动在暹罗上演,起因便是暹罗宫廷破获了一起试图刺杀国王拉玛六世的政变阴谋。但由于曼谷王朝历代君王威信仍在,政变尚未实施变暴露,超过90名军官遭到抓捕。

未遂政变的消息使更多人开始思考改变暹罗政体的可能,多年来的经济发展,使得暹罗内部建立了一批资产阶级受益者和知识分子群体,他们开始接触更多的思想理论,对古老的王朝政治日益不满。

轴心国的小伙伴

进入1930年代,世界性的经济危机波及到了东南亚丛林里的这片角落。暹罗的对外贸易遭到重创,财政严重亏损,随之展开的针对公务员和军人的裁撤计划又使得国内精英严重不满。这一切最终演变成了1932年的“佛历2475年政变”。

在拉玛六世时代,大量非王室出身的军人留学欧美,这些军人在学习现代军事理论的同时,传统的忠君思想也在西方世界的耳闻目睹中逐渐动摇,他们在回国后互相结为密友,在泰国军队内部形成了一股新派军人的圈子,这个圈子逐渐变大,到了20世纪上半叶开始成为政治家无法忽视的势力。

政变发生在6月24日凌晨,叛军兵锋直指暹罗王室,历代国王的生平均遭到传单羞辱。执政的拉玛七世选择了接受这一切,他先赦免了政变参与者,随后以国王名义颁布暹罗临时宪法,宣布放弃一切政治权力,成为名义元首。从此,暹罗国王大权旁落,一年后,拉玛七世出走海外。

失去了传统权力中心的暹罗很快陷入混乱,1933年,保皇势力与革命势力之间爆发内战,以披汶·颂堪为首的军人势力开始抬头。披汶凭借镇压了保皇党人叛乱的战功一跃成为国防部长,军队领袖。此后的20年间,他两度主宰泰国政治。

至此,暹罗从开明君主专制逐渐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不仅越来越多的预算开始被划拨到军事领域,暹罗在1930年代中期逐步扩军,并在国际外交上积极靠拢德意日诸国。在1933年谴责日本制造“满洲国”的国联投票中,暹罗成为唯一投出反对票的国家。

在不断的军人至上的宣传下,民族狂热和扩张主义也流布于暹罗内部。许多右翼学者开始效法法西斯国家,提出泛泰主义,主张在中南半岛建立强大统一的大泰国。文首提到的国名更改事件,正是发生在这一时期。

在泰国诞生的同一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在纳粹德国的攻势下,法国的不堪一击让泰国军人们大吃一惊。法国在中南半岛拥有大片殖民地,这让泰国看到了实施武力扩张的可能。1941年,在一系列武装冲突和外交胁迫之下,泰国从维希法国手中取得了老挝和柬埔寨的部分领土。

与此同时,日军开始着手与英美摊牌。在1941年7月,日军突然接管法属印度支那,这引起了泰国官方的疑惧。年底,珍珠港事件爆发,日军陆军横扫东南亚的英美殖民地,同时强迫泰国接受日军进驻曼谷。

12月21日,披汶与日本签订了《日泰同盟条约》,这引起了泰国官方的分裂,一部分不愿意加入轴心国的决策者们宣布辞职,而作为驻美大使的巴莫亲王干脆拒绝将颂堪政府的对美宣战书递交给白宫。在美国,巴莫亲王组织了声势浩大的“自由泰”运动,几年后,人们才能意识到,他做出的决定拯救了泰国。

1945年年初,为了争取泰国官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合作,同时也考虑到数十万“自由泰”运动参与者对盟军提供的帮助,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称决定不将泰国视为轴心国成员,并强调在战争结束后,泰国也无需承担战败国责任。当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泰国需要做的,仅仅是吐出夺取的邻国土地,对英法执行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以及将国名重新改回“暹罗”。

披汶(左)和沙立(右)两位元帅主导了泰国自1930年代到1960年代的政治

国王的回归

披汶并未随着战争结束而消失,他在1944年就辞去了总理和陆军总司令的职位,战后,披汶作为战犯遭到起诉,但泰国百姓并不认可对他的指控,人们普遍将披汶视为一个值得同情的人物,认为他在战争期间守护了泰国。反而是在海外为盟军出力的“自由泰”成员,被民众视为国家的背叛者。

1946年,从瑞士返回泰国的国王拉玛八世死于一场宫廷谋杀,这加剧了泰国政局的不安定。第二年,受到已免于起诉的披汶鼓励的军人们发动政变推翻了“自由泰”政府,披汶在新政府中重新担任国防部长。

几个月后,披汶再次祭出政变,削弱政敌实力,他本人则以总理身份再次上台。时逢美苏冷战的大幕刚刚开启,对于这位有历史问题的泰国领袖,美国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披汶利用这一机遇重新将国名从“暹罗”改为“泰国”。

披汶的统治持续到1957年,与第一次上台时期相比,披汶的第二次复出显得有些力不从心,重建泰国经济,弹压年轻军人的政变企图,以及平衡其他几位日渐坐大的将领,这些复杂事务让披汶筋疲力尽。也许他会想起那位被自己推翻了的君主拉玛七世的哀叹:“我不过是个军人,让我拿什么知识去解决金本位问题或其他什么经济问题?”

这一时期,披汶在亲英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接受美元援助,推动泰国的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党禁,废除新闻审查,鼓励在泰国普及民主的社会氛围。同时,他通过推动新的宪法出台,更严格地限制国王的权利——此时的国王已是年轻的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他在1951年回到泰国,试图依据1949年宪法参与政治。

军人专政与君主政体再次发生了冲突,与披汶·颂堪不同,新政府中的其他两位军事领袖沙立、帕敖均是忠君思想浓厚的将领,他们与披汶关系日渐紧张。

很难说清楚披汶·颂堪转向倡导民主政治的原因,但其结果是既未达到削弱军队与警察力量的目的,同时让自己民主试验的缺陷暴露在大众面前。

1957年,由于操纵选举,披汶受到空前的舆论压力,他宣布全国进入紧急状态,并试图通过社会主义者驱赶军人势力,这个举动促使美国支持沙立,以一场不流血政变夺取了披汶的政权。

沙立时代被视为泰王权力回归的时期,究其原因,除了沙立本人的忠君思想,当时处在冷战前线的泰国也亟需一个足以号令全国的精神领袖,显而易见,对于树立一个能够凝聚泰国国民力量的橡皮图章,美国也乐见其成。作为曼谷王朝的唯一继承者,拉玛九世自然当仁不让。

从1960年代开始,拉玛九世频繁参与公共事务,出席典礼。远离泰国民众接近30年的泰王重新走上神坛,甚至连拉玛五世时代就已废除的叩头礼也逐渐在泰国全境恢复。

与此同时,泰国随着整个东南亚地区一道开始了196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尽管仍有多次军人暴动,但国王的地位再未受到过挑战。拉玛九世与沙立以及继任者他侬维持了稳定的和平关系,并在民众中树立了自己关心百姓疾苦的形象。

他侬在1961年取代了因病逝世的沙立,继续了12年军政府统治。在此期间,他侬积极为越南战争期间的美军提供帮助,并对泰国老挝边境的游击武装展开军事打击。1973年,他侬政府与左翼知识分子冲突公开化,造成流血事件。因为担心大众倒向革命思想,拉玛九世专门接见了学生领袖,并更换总理。

由于国内外舆论极为不利,他侬宣布去职,远走美国。3年后,泰国军队再次对文官政府实施政变,此时,摆脱了沙立、他侬的拉玛九世则稳坐集拉达宫,等候着政变方领袖的晋谒。从这一刻起,拉玛九世确立了自己超然于政府、军队之上的泰国大家长地位。

年轻的拉玛九世

此后的泰国政坛中,军人逐渐成为国王干预内阁政府的工具:受到拉玛九世信任的廷素拉暖上将在1980年代长期执政后,将政权交给民选政府,但仅仅过去3年,军人政变再次爆发,这给泰国造成了长期的政治混乱,而当1992年5月,示威民众遭到军队镇压后,拉玛九世和泰国的声誉受到了挑战,示威群众的首领和军队领袖素金达总理被迫一起向拉玛九世下跪谢罪。到了2006年,为了摆脱依靠民粹上台的总理他信,14年不曾干政的军队再次使出政变杀手锏,结束了他信的政治生涯。在这些与现代政治理念颇不和谐的干预手段背后,外界总能隐约看到泰王模糊的身影。

2016年对于泰国而言注定不寻常,10月13日,统治泰国65年的拉玛九世国王普密蓬·阿杜德溘然长逝,享年89岁。这个消息给泰国人民和中南半岛都留下了巨大的恐慌与不安。这顶曾被军事精英们扔进泥泞的王冠,在数十年后被另一批军人拾起,并在拉玛九世的呵护下重新散发出光泽。这顶王冠的主人,在波谲云诡的20世纪屡屡受难,却最终重登九五,成为将军和民众共同的保护人。这场传奇表演是否会随着年迈国王的离去而在未来受到挑战?至今依然无人能下定论。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