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在一辆宝马里“双飞”是怎样一种体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在一辆宝马里“双飞”是怎样一种体验?

双飞就是来回都坐飞机,比单飞爽。正如她的魅力是普通宝马体会不到的。

双飞就是来回都坐飞机,比单飞爽。正如她的魅力是普通宝马体会不到的。

当宝马用上了前驱平台和3缸发动机时,车迷是不齿的。在他们心中,“后驱”和“自然吸气6缸”早已成为一种象征。同时,作为厂商在市场竞争和严苛的排量法规下也很无奈。此刻,如何“戴着枷锁”跳一段漂亮的舞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第一次见到她是这样的。屎黄的线不是救人的输氧管而是充电线。这次宝马给X1 sDrive 18Li装上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面对外界对“纯粹驾驶乐趣”的质疑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它现在还有了新名字:X1 xDrive 25Le。

外观上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例如进气格栅现在由蓝色条幅点缀,仿佛夜里会发光的蓝色鼻毛。另外,前门,C柱和尾部都有属于她的标志。

坐进车内,一股“朴素”的豪华扑面而来。每个按键都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可能有人说:“按键太多了。”但我觉得相比学习成本较低的触控操作,按键的效率更高,前提是你需要有个熟悉过程。这方面就和外观一样,你们看图片自己判断就好。

 

 

 

 

这样的米色内饰让我很喜欢,设计风格不是动作片里那种大肌霸,刚一见面就要秀你一脸;反而更像一个老男人,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它在细节处的用心。质感和用材都很棒,但接下来就让我不爽了。

我身高180厘米,体重80千克。还没启动车子,她就提醒我:“你该减肥了。”第一次我体会到我的臀部在尺寸上和座椅势均力敌的情况。就我来说,在驾驶时虽然座椅有腰部支撑,但坐垫尺寸过小,需要有强迫症的我不停地调整,终于对准了,舒服了。然后一个颠簸错位,新的循环开始。

后排是X1的强项,翘个二郎腿什么的都不是问题,空间巨大。内饰介绍完,来说说她的动力系统。

这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动机、高压锂离子蓄电池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当天宝马在现场放了一台X1 xDrive 25Le的底盘,可以看到蓄电池位于座舱的下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降低车辆重心并增加稳定性,另外未占据行李箱空间,值得点赞;同时,电动机位于后轴之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世上没有完美:宝马并没有牺牲乘坐空间来安放这套混合动力系统,但车的油箱现在从61升下降到35升。所以,买回去了可真要给她充电啊,不然1.5T拖1.9吨的油耗,你感受一下。

这台SUV通过发动机驱动前轮,而后轮的转动则交给电动机负责,这样听起来非常神奇,两种动力能否和谐共处?又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作为四驱SUV,宝马给X1 xDrive 25Le安排了三种试驾场地。首先是场地的操控。这里的项目包含绕桩和直线加速/刹车。在绕桩环节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台相较同级别更加强调运动的SUV。一方面,悬架的调教偏硬,在转向时对车身的侧向支撑很足;二是转向手感和响应,虽然是电动转向但依然保持了不错的路感,驾驶者能够感受前轮的工作状态,每一次转弯X1都能迅速执行;第三,由于电池组位于驾驶室下方,X1 xDrive 25Le相较于常规版车型重心更低,在激烈操控时给予驾驶者的信心更足。

这套动力系统并不会产生突兀的感觉,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协同工作非常和谐,最后的结果就是:她是一辆动力更强的X1,而不是加装了电动机的汽油版X1。

在直线加速中,电动机能够在发动机换挡/增压的短暂间隙中将动力缺口补上,从感官上来讲,这是一辆没有涡轮迟滞体验的车,踩下油门,带来一股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加速时的线性感觉,油箱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红牛。

接下来是越野场地体验。这里提供了交叉轴、侧坡和滑轮组三种工具来模拟越野路况。X1 xDrive 25Le顺利完成三项挑战没有问题,但是这台混合动力系统中电动机和发动机在越野时的沟通似乎还是效率低了点,给人的感觉是电动机反应会慢半拍,索性最后还是通过了;如果要比四驱系统的通过能力,显然纯汽油版本会更加优秀。

最后的环节是公路体验,xDrive 25Le 的整备质量为 1900千克 ,与 xDrive 25Li 的 1680千克有220千克 的差距,与同样搭载 1.5T 三缸发动机的 xDrive 18Li 有 338千克的差距。X1 xDrive 25Le装备的1.5T B38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表现中规中矩;但加上还包括由10.7千瓦时锂电池驱动的95马力电动机;系统在最大385牛·米的扭矩驱动下,0-100公里加速时间7.4秒,反而开起来非常轻快,以往三缸机的抖动和噪声也被优化地更好了,行驶质感上升了一个台阶。对了,她的纯电动续航里程60公里,充满电、加满油能跑630公里。

宝马eDrive提供三种驾驶模式,AUTO eDRIVE启动时,发动机、电动机协同输出动力; MAX eDRIVE代表纯电动行驶; SAVE则是用汽油行驶。这套系统能非常省油,我们充满电,然后以老奶奶的方式比较极限地开出了1.3升百公里的成绩。

如果说曾经的纵置发动机+后驱的宝马已经渐渐离我们而去,那么现在面前的这辆X1 xDrive 25Le又找回了当年的驾驶体验。宝马用电池组平衡了前后重量分配,降低了重心;用电动机增强了动力体验。怀念老X1的朋友们不用伤心了,这台X1 xDrive 25Le完全有实力与其一较高下,就实际体验来说,驾驶感觉更好。

还有个好消息,对于限号、限牌城市的车主来说,X1 xDrive 25Le已入选国家新能源车目录,这意味着:数万元的补贴、对于行驶最少的限制。如果扣掉补贴最终价格在30万出头,那么它将成为最值得期待的豪华品牌入门级新能源 SUV。宝马给电池提供了8年12万公里的质保,坏了免费换;搭配 BMW iWallBox Pure 的220V 16A 充电桩最快 3.7 个小时从零充满,从零充至 80% 只需要 2.9 个小时。不过看了下充电桩,大部分集中在江浙沪,宝马说今年在全国范围内装1500个合作充电桩。

回到文章的标题,这次“双飞”让人兴奋又紧张,我在这里指的是驾驶乐趣和环保。当然,既然她是一辆X1,你也可以仗着优秀的空间与实用性去研究一下其他意思。

文:刘涧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宝马

5.8k
  • 宝马中国、华晨宝马召回部分进口及国产汽车,共计26846辆
  • 宝马集团一季度总营收337.58亿欧元,净利润21.73亿欧元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在一辆宝马里“双飞”是怎样一种体验?

双飞就是来回都坐飞机,比单飞爽。正如她的魅力是普通宝马体会不到的。

双飞就是来回都坐飞机,比单飞爽。正如她的魅力是普通宝马体会不到的。

当宝马用上了前驱平台和3缸发动机时,车迷是不齿的。在他们心中,“后驱”和“自然吸气6缸”早已成为一种象征。同时,作为厂商在市场竞争和严苛的排量法规下也很无奈。此刻,如何“戴着枷锁”跳一段漂亮的舞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第一次见到她是这样的。屎黄的线不是救人的输氧管而是充电线。这次宝马给X1 sDrive 18Li装上了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面对外界对“纯粹驾驶乐趣”的质疑做出了有力的回应,它现在还有了新名字:X1 xDrive 25Le。

外观上有一些细微的调整,例如进气格栅现在由蓝色条幅点缀,仿佛夜里会发光的蓝色鼻毛。另外,前门,C柱和尾部都有属于她的标志。

坐进车内,一股“朴素”的豪华扑面而来。每个按键都在它们应该在的位置。可能有人说:“按键太多了。”但我觉得相比学习成本较低的触控操作,按键的效率更高,前提是你需要有个熟悉过程。这方面就和外观一样,你们看图片自己判断就好。

 

 

 

 

这样的米色内饰让我很喜欢,设计风格不是动作片里那种大肌霸,刚一见面就要秀你一脸;反而更像一个老男人,相处久了,你就会发现它在细节处的用心。质感和用材都很棒,但接下来就让我不爽了。

我身高180厘米,体重80千克。还没启动车子,她就提醒我:“你该减肥了。”第一次我体会到我的臀部在尺寸上和座椅势均力敌的情况。就我来说,在驾驶时虽然座椅有腰部支撑,但坐垫尺寸过小,需要有强迫症的我不停地调整,终于对准了,舒服了。然后一个颠簸错位,新的循环开始。

后排是X1的强项,翘个二郎腿什么的都不是问题,空间巨大。内饰介绍完,来说说她的动力系统。

这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电动机、高压锂离子蓄电池和智能能量管理系统。当天宝马在现场放了一台X1 xDrive 25Le的底盘,可以看到蓄电池位于座舱的下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降低车辆重心并增加稳定性,另外未占据行李箱空间,值得点赞;同时,电动机位于后轴之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世上没有完美:宝马并没有牺牲乘坐空间来安放这套混合动力系统,但车的油箱现在从61升下降到35升。所以,买回去了可真要给她充电啊,不然1.5T拖1.9吨的油耗,你感受一下。

这台SUV通过发动机驱动前轮,而后轮的转动则交给电动机负责,这样听起来非常神奇,两种动力能否和谐共处?又将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

作为四驱SUV,宝马给X1 xDrive 25Le安排了三种试驾场地。首先是场地的操控。这里的项目包含绕桩和直线加速/刹车。在绕桩环节中,可以感受到这是一台相较同级别更加强调运动的SUV。一方面,悬架的调教偏硬,在转向时对车身的侧向支撑很足;二是转向手感和响应,虽然是电动转向但依然保持了不错的路感,驾驶者能够感受前轮的工作状态,每一次转弯X1都能迅速执行;第三,由于电池组位于驾驶室下方,X1 xDrive 25Le相较于常规版车型重心更低,在激烈操控时给予驾驶者的信心更足。

这套动力系统并不会产生突兀的感觉,电动机和发动机的协同工作非常和谐,最后的结果就是:她是一辆动力更强的X1,而不是加装了电动机的汽油版X1。

在直线加速中,电动机能够在发动机换挡/增压的短暂间隙中将动力缺口补上,从感官上来讲,这是一辆没有涡轮迟滞体验的车,踩下油门,带来一股大排量自吸发动机加速时的线性感觉,油箱里装的不是汽油,而是红牛。

接下来是越野场地体验。这里提供了交叉轴、侧坡和滑轮组三种工具来模拟越野路况。X1 xDrive 25Le顺利完成三项挑战没有问题,但是这台混合动力系统中电动机和发动机在越野时的沟通似乎还是效率低了点,给人的感觉是电动机反应会慢半拍,索性最后还是通过了;如果要比四驱系统的通过能力,显然纯汽油版本会更加优秀。

最后的环节是公路体验,xDrive 25Le 的整备质量为 1900千克 ,与 xDrive 25Li 的 1680千克有220千克 的差距,与同样搭载 1.5T 三缸发动机的 xDrive 18Li 有 338千克的差距。X1 xDrive 25Le装备的1.5T B38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表现中规中矩;但加上还包括由10.7千瓦时锂电池驱动的95马力电动机;系统在最大385牛·米的扭矩驱动下,0-100公里加速时间7.4秒,反而开起来非常轻快,以往三缸机的抖动和噪声也被优化地更好了,行驶质感上升了一个台阶。对了,她的纯电动续航里程60公里,充满电、加满油能跑630公里。

宝马eDrive提供三种驾驶模式,AUTO eDRIVE启动时,发动机、电动机协同输出动力; MAX eDRIVE代表纯电动行驶; SAVE则是用汽油行驶。这套系统能非常省油,我们充满电,然后以老奶奶的方式比较极限地开出了1.3升百公里的成绩。

如果说曾经的纵置发动机+后驱的宝马已经渐渐离我们而去,那么现在面前的这辆X1 xDrive 25Le又找回了当年的驾驶体验。宝马用电池组平衡了前后重量分配,降低了重心;用电动机增强了动力体验。怀念老X1的朋友们不用伤心了,这台X1 xDrive 25Le完全有实力与其一较高下,就实际体验来说,驾驶感觉更好。

还有个好消息,对于限号、限牌城市的车主来说,X1 xDrive 25Le已入选国家新能源车目录,这意味着:数万元的补贴、对于行驶最少的限制。如果扣掉补贴最终价格在30万出头,那么它将成为最值得期待的豪华品牌入门级新能源 SUV。宝马给电池提供了8年12万公里的质保,坏了免费换;搭配 BMW iWallBox Pure 的220V 16A 充电桩最快 3.7 个小时从零充满,从零充至 80% 只需要 2.9 个小时。不过看了下充电桩,大部分集中在江浙沪,宝马说今年在全国范围内装1500个合作充电桩。

回到文章的标题,这次“双飞”让人兴奋又紧张,我在这里指的是驾驶乐趣和环保。当然,既然她是一辆X1,你也可以仗着优秀的空间与实用性去研究一下其他意思。

文:刘涧村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