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时间,他把你熟悉的大师作品都画了一遍,你还叫得上名字来不~

▲
为无名山增高一米
1995年,摄影:吕楠
▼

全都是名作!
油画专业毕业的林舒说,他画照片是为了“克制自己的绘画技巧”,把自己的所有精力都放在照片上,从而更深入的了解一幅伟大的作品:

▲
被爱人殴打后的自拍照
1984年,南·戈尔丁
▼


▲
青椒
1930,爱德华·韦斯顿
▼


▲
中央公园拿着玩具手榴弹的男孩
1962年,戴安·阿勃丝
▼

“这些名作强大地阻挡在了被拍摄的物象面前,深深印入每个对摄影有所了解的人的脑子里,摄影在这里是占了上风了,绘画成为了摄影的替代品。”

▲
流浪狗
1971年,森山大道
▼


▲
胜利之吻
1945年,阿尔弗雷德·艾森施泰特
▼


▲
“枪”
1955年,威廉·克莱因
▼


▲
入侵布拉格
1968年,约瑟夫·寇德卡
▼


▲
美国人
1957年,罗伯特·弗兰克
▼


▲
贝尼多姆
马丁·帕尔
▼


▲
无题
1978年,辛迪·雪曼
▼


▲
西贡枪决
1968年,艾迪·亚当斯
▼


▲
年轻的农民
1914年,奥古斯特·桑德
▼


▲
移民母亲
1963,萝西娅·兰格
▼


▲
盲妇
1916,保罗·斯特兰德
▼


▲
伤感的旅程
1971,荒木经惟
▼


▲
流放
1983年,约瑟夫·寇德卡
▼


▲
智子入浴
1972,尤金·史密斯
▼


▲
士兵之死
1936年,罗伯特·卡帕
▼


▲
一个女郎和五颗眼泪
曼雷
▼


▲
鸦
深濑昌久
▼


▲
Erotos
1993年,荒木经惟
▼


▲
宁静的碎片
须田一政
▼


最后,编少再为大家介绍下林舒。
林舒,福建人,现居北京。2009年入围首届三影堂新人奖,2011年及2013年于东京和巴黎举办个人摄影展,2015年与假杂志合作出版作品集《鼩鼱》,2016年创办摄影杂志《ALTERTRUE》。





《圆光》系列
除了绘画,林舒的摄影作品更加精彩,上边就是他的《圆光》系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