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晶科电子科创板IPO折戟后转战港股,吉利“依赖症”凸显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晶科电子科创板IPO折戟后转战港股,吉利“依赖症”凸显

晶科电子面临汽车业务毛利率波动大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2月1日,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科电子”)提交了港交所上市申请书。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LED封装企业于2006年在广州成立,产品涵盖汽车智能视觉、高端照明及新型显示等领域。2011年以来,晶科电子先后进入TCL、飞利浦照明、三星、海信等供应链。

界面新闻注意到,晶科电子曾在2019年12月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但在2020年5月撤回申请。对此,晶科电子在招股书中解释道,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高端照明及智能汽车照明业务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以及本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

一位从事上市公司咨询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道,之所以从A股转战H股,可能因为目前A股申请大环境趋严影响,“港交所近几年修改了规则,例如允许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申请上市,包容度有所提升。但港股目前也存在流动性弱的问题,小企业上市后融资难,去年启动主动私有化的也不少。”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9个月(简称“报告期内”),晶科电子收入分别为13.88亿元、14.11亿元及13.39亿元;净利润达到分别为7800万元、3910万元4960万元。

对比此前在科创板提交的招股书,尽管营收有明显增长,但净利润却没跟上。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9.23亿元、6727.45万元。

一方面,是公司传统业务高端照明产品出现衰退。2021年,高端照明贡献收入10.34亿元,占总收入74.5%;2023年前三季度,下滑至5.13亿元,占比38.3%。

高端照明市场趋向饱和且竞争加剧,晶科电子将筹码押在智能汽车业务上,2021年开始涉足汽车智能视觉领域,其车规级LED产品进入吉利、广汽及长安汽车供应链

汽车智能视觉业务收入也迎来爆发,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430万元、4亿元及5.26亿元,比重从5.3%大幅增加至39.3%。

但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波动较大,报告期内,汽车智能视觉业务分别为1.1%的毛损率、17.5%的毛利率及12.6%的毛利率。晶科电子表示,2023年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采取竞争性定价策略,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换言之即“以价换量”。

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汽车智能视觉收入占市场总规模0.6%。

与此同时,公司的吉利“依赖症”凸显。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和2023年前9月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吉利系企业。吉利生态系统的成员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精灵、路特斯及若干其他汽车主机厂。期内,来自吉利系企业的收入分别为5060万元、3.5亿元及4.8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6%、24.8%及36.1%。

晶科电子预计该增长趋势将持续下去,2024至2026年,来自吉利系的交易金额将进一步增至10.81亿元、12.18亿元和12.55亿元。

这也进一步加剧公司的客户集中风险。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1.8%、73.2%及71.7%。

此外,公司面向吉利系企业有持续关联交易,一直向吉利集团采购仓储服务。2023年前9月确认的采购费达146.5万元,预计2024年至2026年预计的采购费达440万元、480万元和570万元。晶科电子提及,与吉利集团合作的多个汽车智能视觉项目已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其产量及销量将于2024年大幅增长。

目前,晶科电子拥有三个工厂,包括位于广州的晶科生产基地和联晶生产基地,以及宁波的领为宁波生产基地。

但这几个工厂的利用率水平并不高。2023年,晶科生产基地、联晶生产基地利用率为54.6%和78.8%;领为宁波生产基地的利用率按车前大灯计为76.1%,按车尾灯计为48.6%。

产能并未饱和,晶科电子却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线。根据招股书,融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扩张汽车智能视觉产能,计划扩建领为宁波生产基地并建立领为广东生产基地,前者计划新增年产能40万套,预计开支2.35至2.85亿元;后者计划新增140万套,预计开支4.5至5.5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吉利汽车

4.6k
  • 560家企业入榜,“宁波经济奥斯卡”榜单揭晓
  • 吉利汽车将于北京车展发布首搭全新AI交互科技车型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晶科电子科创板IPO折戟后转战港股,吉利“依赖症”凸显

晶科电子面临汽车业务毛利率波动大的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 | 张熹珑

2月1日,广东晶科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科电子”)提交了港交所上市申请书。

公开资料显示,这家LED封装企业于2006年在广州成立,产品涵盖汽车智能视觉、高端照明及新型显示等领域。2011年以来,晶科电子先后进入TCL、飞利浦照明、三星、海信等供应链。

界面新闻注意到,晶科电子曾在2019年12月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但在2020年5月撤回申请。对此,晶科电子在招股书中解释道,主要原因是“考虑到高端照明及智能汽车照明业务还处于相对早期阶段以及本集团战略发展的需要”。

一位从事上市公司咨询人士向界面新闻分析道,之所以从A股转战H股,可能因为目前A股申请大环境趋严影响,“港交所近几年修改了规则,例如允许未盈利生物医药企业申请上市,包容度有所提升。但港股目前也存在流动性弱的问题,小企业上市后融资难,去年启动主动私有化的也不少。”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前9个月(简称“报告期内”),晶科电子收入分别为13.88亿元、14.11亿元及13.39亿元;净利润达到分别为7800万元、3910万元4960万元。

对比此前在科创板提交的招股书,尽管营收有明显增长,但净利润却没跟上。2018年,公司实现营收、净利润分别为9.23亿元、6727.45万元。

一方面,是公司传统业务高端照明产品出现衰退。2021年,高端照明贡献收入10.34亿元,占总收入74.5%;2023年前三季度,下滑至5.13亿元,占比38.3%。

高端照明市场趋向饱和且竞争加剧,晶科电子将筹码押在智能汽车业务上,2021年开始涉足汽车智能视觉领域,其车规级LED产品进入吉利、广汽及长安汽车供应链

汽车智能视觉业务收入也迎来爆发,报告期内实现营收7430万元、4亿元及5.26亿元,比重从5.3%大幅增加至39.3%。

但汽车业务的毛利率波动较大,报告期内,汽车智能视觉业务分别为1.1%的毛损率、17.5%的毛利率及12.6%的毛利率。晶科电子表示,2023年为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采取竞争性定价策略,以赢得更多市场份额。换言之即“以价换量”。

截至2022年年底,公司汽车智能视觉收入占市场总规模0.6%。

与此同时,公司的吉利“依赖症”凸显。据招股书披露,2022年和2023年前9月的第一大客户均为吉利系企业。吉利生态系统的成员包括吉利汽车、领克、极氪、沃尔沃、精灵、路特斯及若干其他汽车主机厂。期内,来自吉利系企业的收入分别为5060万元、3.5亿元及4.83亿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6%、24.8%及36.1%。

晶科电子预计该增长趋势将持续下去,2024至2026年,来自吉利系的交易金额将进一步增至10.81亿元、12.18亿元和12.55亿元。

这也进一步加剧公司的客户集中风险。2021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总收入的71.8%、73.2%及71.7%。

此外,公司面向吉利系企业有持续关联交易,一直向吉利集团采购仓储服务。2023年前9月确认的采购费达146.5万元,预计2024年至2026年预计的采购费达440万元、480万元和570万元。晶科电子提及,与吉利集团合作的多个汽车智能视觉项目已于2023年下半年开始量产,其产量及销量将于2024年大幅增长。

目前,晶科电子拥有三个工厂,包括位于广州的晶科生产基地和联晶生产基地,以及宁波的领为宁波生产基地。

但这几个工厂的利用率水平并不高。2023年,晶科生产基地、联晶生产基地利用率为54.6%和78.8%;领为宁波生产基地的利用率按车前大灯计为76.1%,按车尾灯计为48.6%。

产能并未饱和,晶科电子却计划进一步扩大生产线。根据招股书,融资所得款项净额将用于扩张汽车智能视觉产能,计划扩建领为宁波生产基地并建立领为广东生产基地,前者计划新增年产能40万套,预计开支2.35至2.85亿元;后者计划新增140万套,预计开支4.5至5.5亿元。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