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对话】晶科能源李仙德:光伏产能出清节奏不可判断,要做好长周期准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对话】晶科能源李仙德:光伏产能出清节奏不可判断,要做好长周期准备

“不要高估行业一两年的动荡,低估未来十年的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界面新闻编辑 | 张慧

跌下组件全球出货量老大位置三年后,晶科能源(688223.SH)又重返王者宝座。

作为晶科能源的掌门人,李仙德一直鲜少接受媒体采访,和其他民营光伏企业家相比甚是低调。晶科能源每年的节日或重大事件节点时,业内才能看到他的书面致辞。

2006年,李仙成立晶科能源。五年后,晶科能源成为第十家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中国光伏企业。在多轮行业危机洗礼下,晶科愈挫愈勇,2016年登上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并实现“四连冠”。

此后,由于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步伐慢于同行,同时在隆基绿能(601012.SH)等彼时“攻擂者们”的追逐下,2020年晶科被隆基超越,排名跌落至第二,次年跌落至第四。

2022年,对于晶科能源发展是无比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晶科“回A”成功,押注N型TOPCon技术并迅速扩大产能。

这一次,李仙德踏准了节奏。

凭借着比PERC更高的效率和相对于其他N型技术更低的成本,TOPCon在过去两年间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晶科市占率稳步提升。

2023年,晶科基本锁定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的位置,销量预计超过75 GW,市占率近15%。在TOPCon领域,晶科能源销量超过45 GW,市场份额约40%,位居N型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但晶科能源的这次王者回归,赶上了光伏的又一下行周期。当前中国市场的组件价格,已经降到几乎没有利润。

晶科能否再次守住自己的行业地位,李仙对此轮行业变化又有怎样的感悟?1月末,在上海晶科中心,李仙接受了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谈论了企业发展、产业链价格、行业现状等话题。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 图片来源:晶科能源​​​​

重回组件老大

问:晶科重回组件出货量第一,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情?您个人对此有什么感受?

李仙2023年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在此背景下,晶科团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非常肯定,这体现了晶科团队强大的战略执行力。

晶科并不是做对了某一件事才能达到如今的行业地位。

2021年,晶科确实面临着一些强劲对手。此后,公司结合高管和外部机构,对战略重新梳理。

目前晶科的战略,首先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二,全球化布局,提升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第三,高效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经营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面临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但从晶科目前的产品领先性、市场能力、产能有效性看,我相信晶科能够穿越周期,提升地位和市占率。

问:晶科能源打算如何做好行业老大?

李仙如何去做行业老大,不是晶科想要去讲的。但至少在从P型到N型技术改革的过程中,晶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如今技术进入无人区(编者注:晶科能源在TOPcon领域已占据绝对优势)希望晶科能够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同时能够推动光伏的广泛应用,提升光伏在能源行业的竞争力。

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信心。业内不要高估一两年的动荡,低估未来十年的趋势。用这些话去形容行业比较贴切:越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越要有信心,随着成本下降,光伏是能源的未来。

光伏企业不需要去过度吹嘘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光伏不是消费品,而是投资品。客户需要高效低成本以及性价比,大家更关注收益率,这是光伏行业的逻辑。

两年前讲N型TOPCon时,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即使今天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夹杂着不同的说法,但我们不需要去辩解。时间不语,总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问:晶科计划如何保持市占率优势?今年晶科订单情况怎样?

李仙组件是最容易切入的产业链,但也是最难做好的产业链,它需要体系化的建设。一个企业的品牌建立、市场培育,都需要较长时间。如果一个新品牌想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大部分不是靠低价就能拿到。相较之下,晶科具有足够的市场布局和全球化的能力。

通常像晶科这样体量的公司,要提升今年出货量规模,一般会在上年签订50%以上的订单,以确保整年生产计划。在此过程中会有一些市场变动和价格调整,目前签订的订单量足够支撑公司2024年的经营。

产能出清节奏不可判断

问: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这轮组件大降价,您如何看待?当前整个行业利润率较低,2024年晶科的价格策略是什么?

李仙虽然晶科的出货量规模很大,市占率约15%,但这样的市场地位不足以推动一个行业价格的波动。供需失衡必定会导致组件价格的下降。

从管理上来看,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晶科背后有强大的市场分析团队,但公司猜对了过程,没有猜中结果。

所以在此轮市场降价过程,2023年1-11月的投标工程中,晶科中标率在行业排名前三,反而12月-今年1月,晶科几乎没有中标。

在这个角度上,不能说企业盲目地推动价格的下降,而恰恰是基于对去年市场的判断,才会使得晶科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中不去恶性竞争。

在不理性的市场里,晶科非常理性和谨慎。目前,行业内0.85元/W、0.79元/W的组件价格肯定是亏损的。

问:近期产业链价格底部已现。当前价格距离周期性调整结束还有多久,未来可能还会经历怎样的波动和阶段?

李仙产能淘汰可能比想象中更快。2017-2018年左右,多晶产能迅速被淘汰,特别是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2023年没有盈利的产能、即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将不可持续,同样会被快速淘汰掉。

第二,没有市场能力、没有持续开工能力的产能也将会被快速淘汰。光伏是需要持续生产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第三,没有持续投入能力的产能也将会被很快淘汰。目前晶科TOPCon能做到26%的效率,今年年底前有望提升到26.5%,组件功率有望提升到600 W以上。如果没有这样的效率产能,将没有竞争力。

但产能出清的节奏是不可判断的,要做好长周期的准备。

问:去年四季度,光伏企业业绩普遍受挫,如何评价晶科的表现?业绩波动也再次引起业内对于一体化、专业化企业的思考,如何看待?

李仙晶科四季度的业绩和预想有一定差距,主要因为对市场价格下降,及相较于合同签订的调价机制判断相对不足。

彼时,市场出现低于成本价的极端情况,使得晶科在12月规模化出货时调价,对盈利有所影响。

从整体行业来说,一体化的企业因其市场能力、持续经营能力,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看好它们2024年发展。

一些专业化企业,可能面临挑战,比如客户丢失、产品销售问题。目前是否要做产业链延伸,均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毕竟培育市场、品牌建立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

问:当前光伏市场情绪是否过于悲观?

李仙一季度是最差的时刻,原本就是淡季,市场需求将低于去年四季度,产能利用下降得非常快,所以造成业内有一些恐慌现象。目前订单的签订价格,在此后交付过程中会是负担。

二到三季度,组件价格会调整到合理的利润区间。我看好2024年的市场需求,相比于2023年还会有20%的增长,主要因价格下降提高了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

未来仍是头部企业争霸赛

问:除了龙头企业,二三线的黑马也非常多,未来行业竞争格局还有怎样的变化?TOPCon企业之间的分化和差距是否会进一步拉大?

李仙光伏是竞争激烈且富有挑战性的行业,体现在市场跌宕起伏、技术快速迭代、全球贸易纠纷等多方面,所以行业需要专业。

虽然有很多优秀企业来跨界,但我没有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

二线企业保持现金、活下来很重要,不要去追逐没有利润的订单。在几轮波动中能活下来且做得还不错的企业,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竞争还会聚焦在几家头部企业。

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太阳能企业,细微的差距从业绩反映出来会相差特别大,尤其是已经到了目前规模。

如果晶科品牌的影响力能做到1-2分钱溢价,那相信晶科TOPCon产品在成本上相对其他企业仍有较大优势。效率上看,晶科比其他头部企业有1-2个档位优势。同时因为规模化的原因,产品竞争力和生产成本的优势在业绩上会被放大

问:晶科能源的负债率一直不低,目前资本市场融资难等问题是否会影响到晶科的扩产计划?

李仙负债率已经成为晶科能源财务最重要的一场仗。

因为资本市场的一些不确定性,打乱了公司原来的融资计划,造成晶科相对在头部光伏企业中负债率偏高。

晶科有非常明确地、战略性地降低资产负债率的计划,公司会在盈利和扩产上找到平衡,来持续降低负债率。

在扩产方面,晶科现在几乎停掉了所有的投资计划,只保留了山西的基地建设和越南的投资。

越南的投资针对美国市场,公司有短暂的订单需求。山西大基地是未来制造的趋势,行业需要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晶科会坚持完成。虽然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但这样的产能建设会为未来晶科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有较好的支撑。

HJT技术没有机会

问:如何看待光伏未来技术发展?TOPCon的下一个技术主流是什么?

李仙在此轮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TOPCon跑得很快。HJT还面临成本压力,特别是如今的行业情况下,我并不认为它会有机会。

未来晶体电池的可能方向之一是TBC。BC电池最大的问题是双面率低,但在屋顶等细分市场,其正面高效率存在部分机会。

更长远看,晶硅组件效率到28.7%是极限,未来钙钛矿叠加晶硅将形成优势。晶科TOPCon叠钙钛矿产品的效率已达32.33%,但其衰减只能维持6000小时。

钙钛矿形成商业化产能去竞争市场,我认为比预期还会长一点,或在五年以上。

问:未来晶科的科研创新投入有何侧重点?

李仙在TOPCon、HJT、BC,以及未来更远一点的钙钛矿技术,晶科已全部覆盖,同时将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环节。

此外,晶科会研究一体化大基地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以及数字化建设。储能业务相对占比较小,将更关注核心技术,这部分业务还在市场培育、客户信任基础建立,以及整个生产体系建立的阶段。光伏加储能会是未来电力主要的供应方式,这也是晶科持续关注的方面。

问:近年来,IBC电池领域频繁发生专利保护纠纷,如何看?

李仙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晶科必须去尊重知识产权保护,这是企业该有的担当。获得专利有很多的方式,比如说授权、购买、交换,而不是去逃避。

晶科已经申请了3500个专利,已拿到了2000多个。特别在TOPCon技术领域,晶科拥有绝大部分专利,这也为中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晶科也希望行业尊重我们的技术研发。

海外市场考量

问:晶科能源在海外扩产计划中有何考量和计划?

李仙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

因为美国201、301等法案,以及其他国家的双反法案等,所以中国企业需要在第三国建立工厂,进入市场。

晶科拥有超过12 GW的海外垂直一体化产能,在所有光伏企业中最大,公司在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的建厂比较成功。

在海外建厂时,第一需要考虑的是地缘政治问题;第二是关乎成本的工业基础以及产业链竞争力问题;第三是货币变化和政策的问题。此外,因为有本土保护,所以很多电站投资需要本土化产品的元素。

像中东、欧洲、美国等地,为保护新能源发展,会扶持本土企业做一些政策性的补贴。中国企业还要考虑政府信用的问题、政策能否持续性兑现,同时考虑即使兑现,中国的光伏产品在此生产是否还具有竞争力。

问:未来,晶科能源在美国、中东等海外市场的业绩占比及趋势如何?

李仙晶科在大部分市场的占有率都排名第一。在美国市场,晶科在2022-2023年都没有做好。但晶科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反规避调查中合规的光伏企业,由于进入美国市场的通关顺畅,今年在美国市场出货量有望大幅提升。

中东是晶科的优势,公司在此市占率在40%以上,未来这部分市场会持续提升。晶科在欧洲市场积压库存很少,随着红海事件的爆发,业内欧洲库存将持续下降。

问:近期欧洲开始启动了一些新的ESG标准,比如说供应链的追溯,对于光伏出口是新的门槛。如何看待?

李仙ESG未来会是走向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ESG是晶科的优势。山西工厂除了一体化、技术方面的优势外,最重要的是数字化。数字化交付将会让客户看到晶科整体ESG的情况,包括碳足迹、供应链追溯体系等。晶科有能力去面对美国、欧洲等客户ESG方面的要求。

问:未来还哪些事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李仙去全球化、未来贸易的升级,会对整个光伏产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晶科能源

465
  • 独家 | 晶科能源山西基地发生火灾,公司回应:明火已扑灭,无人员伤亡
  • 晶科能源山西工厂发生明火,消息人士称未造成人员伤亡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对话】晶科能源李仙德:光伏产能出清节奏不可判断,要做好长周期准备

“不要高估行业一两年的动荡,低估未来十年的趋势。”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界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界面新闻编辑 | 张慧

跌下组件全球出货量老大位置三年后,晶科能源(688223.SH)又重返王者宝座。

作为晶科能源的掌门人,李仙德一直鲜少接受媒体采访,和其他民营光伏企业家相比甚是低调。晶科能源每年的节日或重大事件节点时,业内才能看到他的书面致辞。

2006年,李仙成立晶科能源。五年后,晶科能源成为第十家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中国光伏企业。在多轮行业危机洗礼下,晶科愈挫愈勇,2016年登上全球光伏组件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并实现“四连冠”。

此后,由于进入国内资本市场的步伐慢于同行,同时在隆基绿能(601012.SH)等彼时“攻擂者们”的追逐下,2020年晶科被隆基超越,排名跌落至第二,次年跌落至第四。

2022年,对于晶科能源发展是无比关键的一年。这一年,晶科“回A”成功,押注N型TOPCon技术并迅速扩大产能。

这一次,李仙德踏准了节奏。

凭借着比PERC更高的效率和相对于其他N型技术更低的成本,TOPCon在过去两年间快速抢占市场份额,晶科市占率稳步提升。

2023年,晶科基本锁定全球组件出货量第一的位置,销量预计超过75 GW,市占率近15%。在TOPCon领域,晶科能源销量超过45 GW,市场份额约40%,位居N型组件出货量全球第一。

但晶科能源的这次王者回归,赶上了光伏的又一下行周期。当前中国市场的组件价格,已经降到几乎没有利润。

晶科能否再次守住自己的行业地位,李仙对此轮行业变化又有怎样的感悟?1月末,在上海晶科中心,李仙接受了界面新闻等媒体采访,谈论了企业发展、产业链价格、行业现状等话题。

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 图片来源:晶科能源​​​​

重回组件老大

问:晶科重回组件出货量第一,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情?您个人对此有什么感受?

李仙2023年行业竞争非常激烈。在此背景下,晶科团队取得这样的成绩,我非常肯定,这体现了晶科团队强大的战略执行力。

晶科并不是做对了某一件事才能达到如今的行业地位。

2021年,晶科确实面临着一些强劲对手。此后,公司结合高管和外部机构,对战略重新梳理。

目前晶科的战略,首先是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竞争力。第二,全球化布局,提升服务全球客户的能力。第三,高效管理体系的建设,提高经营竞争力。

未来,公司将面临行业产能过剩等问题,但从晶科目前的产品领先性、市场能力、产能有效性看,我相信晶科能够穿越周期,提升地位和市占率。

问:晶科能源打算如何做好行业老大?

李仙如何去做行业老大,不是晶科想要去讲的。但至少在从P型到N型技术改革的过程中,晶科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如今技术进入无人区(编者注:晶科能源在TOPcon领域已占据绝对优势)希望晶科能够持续推动技术进步,引领行业发展,同时能够推动光伏的广泛应用,提升光伏在能源行业的竞争力。

目前我们最需要的是信心。业内不要高估一两年的动荡,低估未来十年的趋势。用这些话去形容行业比较贴切:越在市场低迷的时候越要有信心,随着成本下降,光伏是能源的未来。

光伏企业不需要去过度吹嘘自己的产品,更重要的是知道客户需要什么。光伏不是消费品,而是投资品。客户需要高效低成本以及性价比,大家更关注收益率,这是光伏行业的逻辑。

两年前讲N型TOPCon时,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即使今天也有很多质疑的声音、夹杂着不同的说法,但我们不需要去辩解。时间不语,总能回答所有的问题。

问:晶科计划如何保持市占率优势?今年晶科订单情况怎样?

李仙组件是最容易切入的产业链,但也是最难做好的产业链,它需要体系化的建设。一个企业的品牌建立、市场培育,都需要较长时间。如果一个新品牌想进入欧美等高端市场,大部分不是靠低价就能拿到。相较之下,晶科具有足够的市场布局和全球化的能力。

通常像晶科这样体量的公司,要提升今年出货量规模,一般会在上年签订50%以上的订单,以确保整年生产计划。在此过程中会有一些市场变动和价格调整,目前签订的订单量足够支撑公司2024年的经营。

产能出清节奏不可判断

问: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的这轮组件大降价,您如何看待?当前整个行业利润率较低,2024年晶科的价格策略是什么?

李仙虽然晶科的出货量规模很大,市占率约15%,但这样的市场地位不足以推动一个行业价格的波动。供需失衡必定会导致组件价格的下降。

从管理上来看,在不确定的市场中要做出正确的选择。晶科背后有强大的市场分析团队,但公司猜对了过程,没有猜中结果。

所以在此轮市场降价过程,2023年1-11月的投标工程中,晶科中标率在行业排名前三,反而12月-今年1月,晶科几乎没有中标。

在这个角度上,不能说企业盲目地推动价格的下降,而恰恰是基于对去年市场的判断,才会使得晶科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中不去恶性竞争。

在不理性的市场里,晶科非常理性和谨慎。目前,行业内0.85元/W、0.79元/W的组件价格肯定是亏损的。

问:近期产业链价格底部已现。当前价格距离周期性调整结束还有多久,未来可能还会经历怎样的波动和阶段?

李仙产能淘汰可能比想象中更快。2017-2018年左右,多晶产能迅速被淘汰,特别是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2023年没有盈利的产能、即缺乏竞争力的产品将不可持续,同样会被快速淘汰掉。

第二,没有市场能力、没有持续开工能力的产能也将会被快速淘汰。光伏是需要持续生产来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过程。

第三,没有持续投入能力的产能也将会被很快淘汰。目前晶科TOPCon能做到26%的效率,今年年底前有望提升到26.5%,组件功率有望提升到600 W以上。如果没有这样的效率产能,将没有竞争力。

但产能出清的节奏是不可判断的,要做好长周期的准备。

问:去年四季度,光伏企业业绩普遍受挫,如何评价晶科的表现?业绩波动也再次引起业内对于一体化、专业化企业的思考,如何看待?

李仙晶科四季度的业绩和预想有一定差距,主要因为对市场价格下降,及相较于合同签订的调价机制判断相对不足。

彼时,市场出现低于成本价的极端情况,使得晶科在12月规模化出货时调价,对盈利有所影响。

从整体行业来说,一体化的企业因其市场能力、持续经营能力,有非常强的竞争力,看好它们2024年发展。

一些专业化企业,可能面临挑战,比如客户丢失、产品销售问题。目前是否要做产业链延伸,均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事情,毕竟培育市场、品牌建立是一个非常长的过程。

问:当前光伏市场情绪是否过于悲观?

李仙一季度是最差的时刻,原本就是淡季,市场需求将低于去年四季度,产能利用下降得非常快,所以造成业内有一些恐慌现象。目前订单的签订价格,在此后交付过程中会是负担。

二到三季度,组件价格会调整到合理的利润区间。我看好2024年的市场需求,相比于2023年还会有20%的增长,主要因价格下降提高了光伏电站的投资收益。

未来仍是头部企业争霸赛

问:除了龙头企业,二三线的黑马也非常多,未来行业竞争格局还有怎样的变化?TOPCon企业之间的分化和差距是否会进一步拉大?

李仙光伏是竞争激烈且富有挑战性的行业,体现在市场跌宕起伏、技术快速迭代、全球贸易纠纷等多方面,所以行业需要专业。

虽然有很多优秀企业来跨界,但我没有看到一些成功的案例。

二线企业保持现金、活下来很重要,不要去追逐没有利润的订单。在几轮波动中能活下来且做得还不错的企业,都具备较强的竞争力,未来竞争还会聚焦在几家头部企业。

制造型企业,尤其是太阳能企业,细微的差距从业绩反映出来会相差特别大,尤其是已经到了目前规模。

如果晶科品牌的影响力能做到1-2分钱溢价,那相信晶科TOPCon产品在成本上相对其他企业仍有较大优势。效率上看,晶科比其他头部企业有1-2个档位优势。同时因为规模化的原因,产品竞争力和生产成本的优势在业绩上会被放大

问:晶科能源的负债率一直不低,目前资本市场融资难等问题是否会影响到晶科的扩产计划?

李仙负债率已经成为晶科能源财务最重要的一场仗。

因为资本市场的一些不确定性,打乱了公司原来的融资计划,造成晶科相对在头部光伏企业中负债率偏高。

晶科有非常明确地、战略性地降低资产负债率的计划,公司会在盈利和扩产上找到平衡,来持续降低负债率。

在扩产方面,晶科现在几乎停掉了所有的投资计划,只保留了山西的基地建设和越南的投资。

越南的投资针对美国市场,公司有短暂的订单需求。山西大基地是未来制造的趋势,行业需要技术和模式的创新,晶科会坚持完成。虽然市场面临产能过剩的挑战,但这样的产能建设会为未来晶科提高行业的竞争力有较好的支撑。

HJT技术没有机会

问:如何看待光伏未来技术发展?TOPCon的下一个技术主流是什么?

李仙在此轮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TOPCon跑得很快。HJT还面临成本压力,特别是如今的行业情况下,我并不认为它会有机会。

未来晶体电池的可能方向之一是TBC。BC电池最大的问题是双面率低,但在屋顶等细分市场,其正面高效率存在部分机会。

更长远看,晶硅组件效率到28.7%是极限,未来钙钛矿叠加晶硅将形成优势。晶科TOPCon叠钙钛矿产品的效率已达32.33%,但其衰减只能维持6000小时。

钙钛矿形成商业化产能去竞争市场,我认为比预期还会长一点,或在五年以上。

问:未来晶科的科研创新投入有何侧重点?

李仙在TOPCon、HJT、BC,以及未来更远一点的钙钛矿技术,晶科已全部覆盖,同时将覆盖硅片、电池、组件环节。

此外,晶科会研究一体化大基地所面临的技术瓶颈,以及数字化建设。储能业务相对占比较小,将更关注核心技术,这部分业务还在市场培育、客户信任基础建立,以及整个生产体系建立的阶段。光伏加储能会是未来电力主要的供应方式,这也是晶科持续关注的方面。

问:近年来,IBC电池领域频繁发生专利保护纠纷,如何看?

李仙作为一家全球化的企业,晶科必须去尊重知识产权保护,这是企业该有的担当。获得专利有很多的方式,比如说授权、购买、交换,而不是去逃避。

晶科已经申请了3500个专利,已拿到了2000多个。特别在TOPCon技术领域,晶科拥有绝大部分专利,这也为中国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支撑。晶科也希望行业尊重我们的技术研发。

海外市场考量

问:晶科能源在海外扩产计划中有何考量和计划?

李仙中国已经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制造基地,拥有最完整的产业链、聚集了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全球非常有竞争力。

因为美国201、301等法案,以及其他国家的双反法案等,所以中国企业需要在第三国建立工厂,进入市场。

晶科拥有超过12 GW的海外垂直一体化产能,在所有光伏企业中最大,公司在马来西亚、越南、美国的建厂比较成功。

在海外建厂时,第一需要考虑的是地缘政治问题;第二是关乎成本的工业基础以及产业链竞争力问题;第三是货币变化和政策的问题。此外,因为有本土保护,所以很多电站投资需要本土化产品的元素。

像中东、欧洲、美国等地,为保护新能源发展,会扶持本土企业做一些政策性的补贴。中国企业还要考虑政府信用的问题、政策能否持续性兑现,同时考虑即使兑现,中国的光伏产品在此生产是否还具有竞争力。

问:未来,晶科能源在美国、中东等海外市场的业绩占比及趋势如何?

李仙晶科在大部分市场的占有率都排名第一。在美国市场,晶科在2022-2023年都没有做好。但晶科是中国唯一一家在反规避调查中合规的光伏企业,由于进入美国市场的通关顺畅,今年在美国市场出货量有望大幅提升。

中东是晶科的优势,公司在此市占率在40%以上,未来这部分市场会持续提升。晶科在欧洲市场积压库存很少,随着红海事件的爆发,业内欧洲库存将持续下降。

问:近期欧洲开始启动了一些新的ESG标准,比如说供应链的追溯,对于光伏出口是新的门槛。如何看待?

李仙ESG未来会是走向海外市场的敲门砖。

ESG是晶科的优势。山西工厂除了一体化、技术方面的优势外,最重要的是数字化。数字化交付将会让客户看到晶科整体ESG的情况,包括碳足迹、供应链追溯体系等。晶科有能力去面对美国、欧洲等客户ESG方面的要求。

问:未来还哪些事情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李仙去全球化、未来贸易的升级,会对整个光伏产业造成较大的影响。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