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除了屈臣氏,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连锁还有谁?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除了屈臣氏,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连锁还有谁?

一切商业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2017年也是化妆品零售渠道调整的关键年,只有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零售门店才能持续高歌。

作者:张明

在不断变幻的化妆品市场,2017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最值得关注的十大专营店是谁?

以下十大连锁系统近期对化妆品零售的探索或许正是2017年的焦点。

01屈臣氏(第八代店铺

上榜理由:

颠覆:调品类、换形象、去BA

不颠覆自己,便容易被别人颠覆,屈臣氏第八代店铺年初在上海一开业,便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这次,屈臣氏也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

相比屈臣氏此前的门店,第八代店铺的主要变化在于:品牌结构调整、形象升级、去品牌BA、去自有品牌。

在第八代店铺中,屈臣氏以更具调性的黑白色为主,降低门店SKU数量,提升店铺形象,并将原位于背柜的换购区取消,更加注重场景化购物,彩妆与进口品构成了店铺的重要品类。

同时,屈臣氏在第八代店铺中极大降低自有品牌的占比且不再设置品牌BA。

屈臣氏正如其店铺门柱前的标语:“look good, look great”宣称一般,正在以顾客需求以及顾客体验为核心。

一直以来,屈臣氏BA强推销售及自有品牌过多等问题遭到了不少吐糟,第八代店铺明显是避开了这些短板。屈臣氏的这次改变,也许又将成为本土专营店的参考范本。

02娇兰佳人

上榜理由:

“两妆一品”拓新路

年初,最令行业关注的本土化妆品连锁店便是娇兰佳人。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的“两妆一品”战略也成为了零售渠道的谈资。

2017年,娇兰佳人在一边扩大加盟规模的基础上,开始打造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推行“两妆一品”策略。所谓“两妆一品”,指的便是“彩妆+药妆+时尚生活用品”。

据悉,娇兰佳人经过多年努力,彩妆占比已经接近30%,REC、玛丽黛佳、minilab、柏蕊诗等品牌表现不俗。在彩妆方面,娇兰佳人将继续优化产品以及服务,把彩妆打造成优势项目。

而针对药妆,娇兰佳人已合作品牌包括贝肤泉、Lubatti、AIP、雅漾等,正在物色国内的优秀药妆。娇兰佳人将打造药妆区,并打造一个护肤顾问军团,给消费者提供咨询和服务。

而在包括发用、身体、日用等多个品类的时尚生活用品方面,娇兰佳人不再片面追求名品低价,更加注重产品的时尚优质特性。

作为本土NO.1化妆品连锁店,娇兰佳人的一举一动,不仅随时都能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也可能代表着下一阶段中国化妆品市场大多数门店未来的发展思路。

03康缇进口潮品店

(第三代样本店)

上榜理由:

聚焦进口潮品让门店潮起来

如何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店铺一直是众多门店头疼的事情,康缇做出了样本。

2016年,康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进口潮品店模式广受关注。据悉,这种潮品店定位于年轻消费者,店面、货柜等方面更加注重时尚,增强店铺内的体验式营销。

在产品上,康缇潮品店主推进口品以及潮品,进口品的占比高达80%。同时,康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色潮品,满足顾客差异化的要求。见过康缇潮品店的年轻消费者,一定会爱上这家风格独特,又能迅速找到全球“网红”美妆单品的康缇门店。

广州康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加盟事业中心总经理邹本生告诉《化妆品报》记者,目前,康缇潮品店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拓展了100多家。2017年,康缇的重心依然会将目光聚焦在潮品店模式上,在购物环境以及体验式营销上不断创新,加速店铺发展步伐。

想搞定年轻消费者,让店铺潮起来的同时,拉拢一些潮人消费者,不妨学学康缇进口潮品店的经营模式吧。

04唐三彩

上榜理由:

探索“实体+微电商”模式

微商很火时,不少化妆品零售门店的生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今,微商虽然没有刚开始的“猛”,但仍然不可小觑。

今年,微商有再次被品牌商以及零售商重视的趋势,作为本土化妆品百强连锁,唐三彩近日宣布进军军微商渠道的消息也引来了极大关注。

据了解,唐三彩将在3月份正式进军微商渠道,把旗下自有产品以及欧美大牌的定制产品投放于微商渠道。

与传统微商的操作模式不同,唐三彩微商将依托线下门店,打通线下以及线上渠道,借助“实体+微电商”新模式,将实体与移动电商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有优势的门店服务。

那些担心微商影响门店生意的化妆品店,不妨关注下唐三彩的做法。

05金甲虫

上榜理由:

薄利多销 利润不少

“业绩下滑5%,利润同比增长50%;独家品牌占比70%;服务号粉丝增至120万人。”金甲虫2016年的三个数据广受行业的关注。

先说说这业绩,看金甲虫业绩下滑,利润倒是提升不少。众所周知,自从金甲虫实施“99战略”以来,几乎所有产品价格都进行了大幅下调,最高下调50%,全店价格都在150元以下。不得不说,其实金甲虫其实是贯彻了“薄利多销”的原则。

据悉,以金甲虫卖49元的BB霜、CC霜为例,由韩国科丝美诗加工生产,别人可以卖200元,金甲虫却只卖49元。再如,金甲虫的不老泉洗面奶不到30元。真真是最最“良心”的化妆品店。

话说回来,这种良心价也得益于其占比较大的自有品牌。用高性价比的自有品牌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也难怪金甲虫粉丝基础这么大。

而据了解,金甲虫的粉丝基础大,还源于其对互联网工具的娴熟运用。

有零售店老板评价金甲虫时表示:“金甲虫是真正将O2O工具运用得当的连锁,将自有品牌做成品牌的连锁,将门店做成品牌的连锁。”

这么说吧,金甲虫的生意模式,真的值得众多门店参考学习,有机会不妨去泸州亲自走一趟。

06恒美

上榜理由

重点拓展彩妆以及美甲店

在2016年全面叫停街边店,门店转而全面进驻超市以及购物中心后,今年年初,烟台恒美化妆品连锁系统总经理孙锡财在朋友圈中表示:“恒美美甲在两年的努力中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同,在春节黄金周,系统销售同比增长150%,美甲销售额也连续两年翻番,而‘没收入无服务’,2017年恒美决定将主要美甲项目的价格上浮50% 。”

除发力美甲品类外,恒美旗下彩妆店简思将全面进驻山东省青岛、烟台等多个区域强势商超系统,预计拓展30至50家门店。

作为全国百强连锁的学习榜样,恒美此举将引发行业对美甲品类以及彩妆专门店的重视,对专业彩妆店以及美甲店感兴趣的朋友,恒美模式不得不多多关注。

07植物医生

上榜理由:优化单品牌店管理

如果说单品店正在成为一个强劲的化妆品零售模式,植物医生便为本土化妆品店便树立了一个典范。

植物医生董事长解勇在植物医生2017年的战略规划发布会上透露,2016年,植物医生单品牌店销售额增长30%,总门店数已拓展至2500家。

熟悉植物医生的人可能了解,植物医生现有的成绩离不开消费者聚焦以及会员营销。仅以会员为例,植物医生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拓展了370多万会员。

解勇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全是一种新的方式,将自主研发一款名为DPOS的销售管理体系。与现有的直营加盟模式相比,在DPOS体系之下,品牌对店铺、会员的管控更加缜密,通过强大的后台系统管理门店,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由此可以看出,植物医生2017年对于零售探索将进一步深入。总而言之,如此大规模的单品牌店,植物医生近两年来一直值得关注。

08婷美小屋

上榜理由:

上演“速度与激情”

2012年诞生的婷美小屋,自2015年放开加盟后,便上演了“速度与激情“。

2016年开年后,婷美小屋就加速了开店步伐。在2016月8日的“未来已来”首届代理商总经理会议上,婷美小屋宣布2025年婷美小屋将在中国开店20000家。2016年,婷美小屋的店铺数达到400多家。

2017年,婷美小屋计划冲击1500家门店的目标。在众多品牌纷纷切入单品牌店渠道的时候,婷美小屋已然走在前列。

众所周知,作为娇兰佳人集团旗下的单品牌连锁项目,蔡汝青此前也公开表示,单品牌店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婷美小屋已经开启马达,正在加速前进,无论是其加盟模式,还是其门店经营管理,婷美小屋都值得关注。

09蜜思肤

上榜理由:

新三板+中国风

继2016年4月成功挂牌新三版,成为国内首家挂牌新三版的单品牌连锁企业后,蜜思肤2016年店铺数突破300余家,全国平均单店产值同比提升30%以上,全年营收增幅同比达到35%以上。

一直以来,走韩系单品牌店发展之路的蜜思肤开始坚持本土特色。2017年,蜜思肤的发展中心转为重塑造品牌文化,融合江南美肤文化与现代科技护肤,专注于江南肌肤美学的品牌定位,着力打造温润美,江南韵的新品牌文化。

蜜思肤对于本土文化内涵的挖掘,或将得到更广泛消费者的认同。而能否坚持自己的风格,成为本土单品牌连锁店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我们拭目以待。

10Nuture Collection

上榜理由:

LG生活健康在中国的第一家品牌集合店

在单品牌店模式之外,品牌集合店成为韩国企业追捧的一种渠道。

LG生活健康1月份在上海瑞虹天地开出了中国第一家品牌综合店——Nature Collection。随着门店的调整,Nature Collection或将取代大部分菲诗小铺单品牌店,以“集合店”形式在中国市场发展。

据记者了解,新开门店囊括LG旗下睿焉、倍瑞傲、秀雅韩、Beyond、TOMARU、CNP以及竹盐等品牌以及品类。

这也意味着,韩国美妆巨头正在中国市场探索新的销售渠道。Nature Collection能否在中国市场上掀起新的风潮值得观望。

小编有话说:

从以上众多门店转型、升级、探索新路等举措,我们似乎可以看出,2016年至2017年,整个化妆品零售环境并不乐观,或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零售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单一的零售业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多渠道的零售业态已经不可阻挡。

在当前的零售发展模式中,CS店、单品牌店、品牌集合店已经被零售商以及品牌商所认可。此外,实体零售店与电商融合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这其中包括对微商的探索、O2O的探索等,从而抢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实现零售的便利化以及体验化。

同时,众多零售商开始思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包括对零售门店的升级,对消费者购物场景的打造等,使得门店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商品供应链越来越近。

从产品层面上看,众多零售门店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本土或者外资品牌,屈臣氏推第八代店铺、康缇打造潮品店、娇兰佳人推“两妆一品”策略无不说明,零售门店只有寻求供应链资源的差异化才能抢占一席之地。

从消费者的层面上看,更多的零售门店开始研究消费者,它们或将潜在消费者定位为高端人群、或将其定位年轻消费者、或将其定位为中产阶级,研究其性格特点、偏好的品牌以及品类、定制服务等。

一切商业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2017年也是化妆品零售渠道调整的关键年,只有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零售门店才能持续高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屈臣氏

3.3k
  • 屈臣氏今年计划开设500家门店
  • 屈臣氏回应“一次性内裤出现异物”:暂时停售有关产品,正全面复查生产环节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除了屈臣氏,2017年最值得关注的十大连锁还有谁?

一切商业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2017年也是化妆品零售渠道调整的关键年,只有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零售门店才能持续高歌。

作者:张明

在不断变幻的化妆品市场,2017年,中国化妆品市场最值得关注的十大专营店是谁?

以下十大连锁系统近期对化妆品零售的探索或许正是2017年的焦点。

01屈臣氏(第八代店铺

上榜理由:

颠覆:调品类、换形象、去BA

不颠覆自己,便容易被别人颠覆,屈臣氏第八代店铺年初在上海一开业,便引起了行业的极大关注,这次,屈臣氏也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

相比屈臣氏此前的门店,第八代店铺的主要变化在于:品牌结构调整、形象升级、去品牌BA、去自有品牌。

在第八代店铺中,屈臣氏以更具调性的黑白色为主,降低门店SKU数量,提升店铺形象,并将原位于背柜的换购区取消,更加注重场景化购物,彩妆与进口品构成了店铺的重要品类。

同时,屈臣氏在第八代店铺中极大降低自有品牌的占比且不再设置品牌BA。

屈臣氏正如其店铺门柱前的标语:“look good, look great”宣称一般,正在以顾客需求以及顾客体验为核心。

一直以来,屈臣氏BA强推销售及自有品牌过多等问题遭到了不少吐糟,第八代店铺明显是避开了这些短板。屈臣氏的这次改变,也许又将成为本土专营店的参考范本。

02娇兰佳人

上榜理由:

“两妆一品”拓新路

年初,最令行业关注的本土化妆品连锁店便是娇兰佳人。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的“两妆一品”战略也成为了零售渠道的谈资。

2017年,娇兰佳人在一边扩大加盟规模的基础上,开始打造特色的产品和服务,推行“两妆一品”策略。所谓“两妆一品”,指的便是“彩妆+药妆+时尚生活用品”。

据悉,娇兰佳人经过多年努力,彩妆占比已经接近30%,REC、玛丽黛佳、minilab、柏蕊诗等品牌表现不俗。在彩妆方面,娇兰佳人将继续优化产品以及服务,把彩妆打造成优势项目。

而针对药妆,娇兰佳人已合作品牌包括贝肤泉、Lubatti、AIP、雅漾等,正在物色国内的优秀药妆。娇兰佳人将打造药妆区,并打造一个护肤顾问军团,给消费者提供咨询和服务。

而在包括发用、身体、日用等多个品类的时尚生活用品方面,娇兰佳人不再片面追求名品低价,更加注重产品的时尚优质特性。

作为本土NO.1化妆品连锁店,娇兰佳人的一举一动,不仅随时都能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也可能代表着下一阶段中国化妆品市场大多数门店未来的发展思路。

03康缇进口潮品店

(第三代样本店)

上榜理由:

聚焦进口潮品让门店潮起来

如何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店铺一直是众多门店头疼的事情,康缇做出了样本。

2016年,康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的进口潮品店模式广受关注。据悉,这种潮品店定位于年轻消费者,店面、货柜等方面更加注重时尚,增强店铺内的体验式营销。

在产品上,康缇潮品店主推进口品以及潮品,进口品的占比高达80%。同时,康缇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各色潮品,满足顾客差异化的要求。见过康缇潮品店的年轻消费者,一定会爱上这家风格独特,又能迅速找到全球“网红”美妆单品的康缇门店。

广州康缇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加盟事业中心总经理邹本生告诉《化妆品报》记者,目前,康缇潮品店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拓展了100多家。2017年,康缇的重心依然会将目光聚焦在潮品店模式上,在购物环境以及体验式营销上不断创新,加速店铺发展步伐。

想搞定年轻消费者,让店铺潮起来的同时,拉拢一些潮人消费者,不妨学学康缇进口潮品店的经营模式吧。

04唐三彩

上榜理由:

探索“实体+微电商”模式

微商很火时,不少化妆品零售门店的生意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今,微商虽然没有刚开始的“猛”,但仍然不可小觑。

今年,微商有再次被品牌商以及零售商重视的趋势,作为本土化妆品百强连锁,唐三彩近日宣布进军军微商渠道的消息也引来了极大关注。

据了解,唐三彩将在3月份正式进军微商渠道,把旗下自有产品以及欧美大牌的定制产品投放于微商渠道。

与传统微商的操作模式不同,唐三彩微商将依托线下门店,打通线下以及线上渠道,借助“实体+微电商”新模式,将实体与移动电商相结合,为客户提供更有优势的门店服务。

那些担心微商影响门店生意的化妆品店,不妨关注下唐三彩的做法。

05金甲虫

上榜理由:

薄利多销 利润不少

“业绩下滑5%,利润同比增长50%;独家品牌占比70%;服务号粉丝增至120万人。”金甲虫2016年的三个数据广受行业的关注。

先说说这业绩,看金甲虫业绩下滑,利润倒是提升不少。众所周知,自从金甲虫实施“99战略”以来,几乎所有产品价格都进行了大幅下调,最高下调50%,全店价格都在150元以下。不得不说,其实金甲虫其实是贯彻了“薄利多销”的原则。

据悉,以金甲虫卖49元的BB霜、CC霜为例,由韩国科丝美诗加工生产,别人可以卖200元,金甲虫却只卖49元。再如,金甲虫的不老泉洗面奶不到30元。真真是最最“良心”的化妆品店。

话说回来,这种良心价也得益于其占比较大的自有品牌。用高性价比的自有品牌俘获消费者的芳心,也难怪金甲虫粉丝基础这么大。

而据了解,金甲虫的粉丝基础大,还源于其对互联网工具的娴熟运用。

有零售店老板评价金甲虫时表示:“金甲虫是真正将O2O工具运用得当的连锁,将自有品牌做成品牌的连锁,将门店做成品牌的连锁。”

这么说吧,金甲虫的生意模式,真的值得众多门店参考学习,有机会不妨去泸州亲自走一趟。

06恒美

上榜理由

重点拓展彩妆以及美甲店

在2016年全面叫停街边店,门店转而全面进驻超市以及购物中心后,今年年初,烟台恒美化妆品连锁系统总经理孙锡财在朋友圈中表示:“恒美美甲在两年的努力中得到了众多消费者的认同,在春节黄金周,系统销售同比增长150%,美甲销售额也连续两年翻番,而‘没收入无服务’,2017年恒美决定将主要美甲项目的价格上浮50% 。”

除发力美甲品类外,恒美旗下彩妆店简思将全面进驻山东省青岛、烟台等多个区域强势商超系统,预计拓展30至50家门店。

作为全国百强连锁的学习榜样,恒美此举将引发行业对美甲品类以及彩妆专门店的重视,对专业彩妆店以及美甲店感兴趣的朋友,恒美模式不得不多多关注。

07植物医生

上榜理由:优化单品牌店管理

如果说单品店正在成为一个强劲的化妆品零售模式,植物医生便为本土化妆品店便树立了一个典范。

植物医生董事长解勇在植物医生2017年的战略规划发布会上透露,2016年,植物医生单品牌店销售额增长30%,总门店数已拓展至2500家。

熟悉植物医生的人可能了解,植物医生现有的成绩离不开消费者聚焦以及会员营销。仅以会员为例,植物医生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拓展了370多万会员。

解勇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全是一种新的方式,将自主研发一款名为DPOS的销售管理体系。与现有的直营加盟模式相比,在DPOS体系之下,品牌对店铺、会员的管控更加缜密,通过强大的后台系统管理门店,实现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互动。”

由此可以看出,植物医生2017年对于零售探索将进一步深入。总而言之,如此大规模的单品牌店,植物医生近两年来一直值得关注。

08婷美小屋

上榜理由:

上演“速度与激情”

2012年诞生的婷美小屋,自2015年放开加盟后,便上演了“速度与激情“。

2016年开年后,婷美小屋就加速了开店步伐。在2016月8日的“未来已来”首届代理商总经理会议上,婷美小屋宣布2025年婷美小屋将在中国开店20000家。2016年,婷美小屋的店铺数达到400多家。

2017年,婷美小屋计划冲击1500家门店的目标。在众多品牌纷纷切入单品牌店渠道的时候,婷美小屋已然走在前列。

众所周知,作为娇兰佳人集团旗下的单品牌连锁项目,蔡汝青此前也公开表示,单品牌店将成为一个重要的渠道。婷美小屋已经开启马达,正在加速前进,无论是其加盟模式,还是其门店经营管理,婷美小屋都值得关注。

09蜜思肤

上榜理由:

新三板+中国风

继2016年4月成功挂牌新三版,成为国内首家挂牌新三版的单品牌连锁企业后,蜜思肤2016年店铺数突破300余家,全国平均单店产值同比提升30%以上,全年营收增幅同比达到35%以上。

一直以来,走韩系单品牌店发展之路的蜜思肤开始坚持本土特色。2017年,蜜思肤的发展中心转为重塑造品牌文化,融合江南美肤文化与现代科技护肤,专注于江南肌肤美学的品牌定位,着力打造温润美,江南韵的新品牌文化。

蜜思肤对于本土文化内涵的挖掘,或将得到更广泛消费者的认同。而能否坚持自己的风格,成为本土单品牌连锁店最具代表性的品牌,我们拭目以待。

10Nuture Collection

上榜理由:

LG生活健康在中国的第一家品牌集合店

在单品牌店模式之外,品牌集合店成为韩国企业追捧的一种渠道。

LG生活健康1月份在上海瑞虹天地开出了中国第一家品牌综合店——Nature Collection。随着门店的调整,Nature Collection或将取代大部分菲诗小铺单品牌店,以“集合店”形式在中国市场发展。

据记者了解,新开门店囊括LG旗下睿焉、倍瑞傲、秀雅韩、Beyond、TOMARU、CNP以及竹盐等品牌以及品类。

这也意味着,韩国美妆巨头正在中国市场探索新的销售渠道。Nature Collection能否在中国市场上掀起新的风潮值得观望。

小编有话说:

从以上众多门店转型、升级、探索新路等举措,我们似乎可以看出,2016年至2017年,整个化妆品零售环境并不乐观,或正在经历新一轮的零售革命。

在这场革命中,单一的零售业态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多渠道的零售业态已经不可阻挡。

在当前的零售发展模式中,CS店、单品牌店、品牌集合店已经被零售商以及品牌商所认可。此外,实体零售店与电商融合已经成为一个趋势,这其中包括对微商的探索、O2O的探索等,从而抢占更多的潜在消费者,实现零售的便利化以及体验化。

同时,众多零售商开始思考如何为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这就包括对零售门店的升级,对消费者购物场景的打造等,使得门店离消费者的真实需求和商品供应链越来越近。

从产品层面上看,众多零售门店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本土或者外资品牌,屈臣氏推第八代店铺、康缇打造潮品店、娇兰佳人推“两妆一品”策略无不说明,零售门店只有寻求供应链资源的差异化才能抢占一席之地。

从消费者的层面上看,更多的零售门店开始研究消费者,它们或将潜在消费者定位为高端人群、或将其定位年轻消费者、或将其定位为中产阶级,研究其性格特点、偏好的品牌以及品类、定制服务等。

一切商业的核心,在于创造价值。2017年也是化妆品零售渠道调整的关键年,只有真正为消费者创造价值的零售门店才能持续高歌。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