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红领集团张蕴蓝: “扛”与“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红领集团张蕴蓝: “扛”与“变”

红领的创新领跑仍然在持续,张蕴蓝的接班也依旧在路上。

“参观红领时,看到传自纽约的个人订单,在信息化流程中能迅速完成发货,感慨颇深。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跨过的坎: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最佳体验,红领做到了,这是其心无旁骛,几年磨一剑的结晶。”

——张瑞敏

“大数据时代给了我们制造业一个非常好的超车的机会,红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证明了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传统的制造企业真正的转型升级。” 2016年12月,山东红领集团总裁张蕴蓝在北京某论坛上的公开演讲,道出了红领集团的转型秘密。

对于红领的故事,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了。早在服装行业处于黄金时代的2003年,张代理就开始带领红领集团走上了服装制造的个性化定制之路。2009年,他的女儿张蕴蓝接手父亲的事业,继续推进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化进程。就这样,一家服装制造工厂,拿3000人的工厂当实验室,用13年时间,投入三个亿,将原本传统的制衣流水线改造成为一座信息化的大规模定制工厂。可以说,红领模式堪称是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经营的典范,实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

扛:责任驱动

董事长老爸、加拿大留学、博士老公、“魔都”外企白领,接班前的张蕴蓝,完全符合传说中富二代的形象。直到2005年的一天,父亲张代理出差到上海,表示出让她回红领上班的想法。其实一直以来,张代理并不想把红领做成家族企业,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但最后都没能如愿。而张蕴蓝的弟弟已经在外创业,不愿分身接班,所以最后只有她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张蕴蓝很快就答应了。“不用奋斗,我现在拥有的也足够自己生存,我这辈子,包括我孩子这辈子,应该也就够了。关键这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你想逃就能逃掉……如果家里需要我,那我肯定会回去。”家族利益、责任,张蕴蓝总是看得很重。

回到红领的张蕴蓝,开始了另一种责任驱动的生活。从最基层的报关员、营销中心、生产车间开始,张蕴蓝几乎将红领的基层岗位轮值了一遍,熟悉了企业的各个环节。2008年,她被父亲推上总裁的位置。父亲也开始放手让她真正承担企业管理的责任。张蕴蓝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那段时间,由于她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走了很多的弯路,给父亲也闯下了蛮大的祸。”她曾经砍掉营销部门的一半人员,最终导致当年业绩也砍了一半。但父亲从没对她的决定有过任何的干预。正是父亲给予了最大的自由,张蕴蓝才得以一点点实施自己的改革。她重新组建了一支懂英语和互联网的年轻团队,培养成新的骨干,而她自己也快速成长,逐渐得到了红领员工的认可。

变:转型互联网工厂

2009年3月,在红领总部,张代理隆重举行了正式的交接仪式,张蕴蓝担任集团总裁。父亲张代理用远见和坚持走出了个性化订制这条路,张蕴蓝女承父业,总得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为减少库存压力,她砍掉三分之一的加盟商;为主动拓展海外业务,她带着自家产品和面料在美国几大城市,一条条扫街,一家家敲门。经过几年努力,公司目前90%的订单来自海外……

“酷特”是红领在国内正式推出的个性化定制品牌。2014年,张蕴蓝正式推出“酷特”C2M平台,成立酷特(中国)互联网工业科学研究院。酷特品牌是个性化定制品牌集合店的一个概念,旗下还有: Cameo系列(进口面料)、Cameo collectio系列、R.prince 系列(男士婚庆礼服)、Miss cameo系列(时尚职业女装)和Cameo kids系列(童装、少年装、亲子装)。在定制形式上,除了采用门店和预约上门两种量体下单方式外,还实现了O2O的模式,可直接通过App或者电脑进行在线设计下单。酷特智能平台的商业模式首先在服装行业推广,继而在服装机械、鞋等行业推广,将大批的传统制造企业改造成一个个智能工厂,酷特平台将它们融合,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凝聚出制造、服务一体化,跨行业、跨界别的庞大产业体系。在红领,依靠这个智能平台,工人的技能仅限于某一工序的操作,一个新手,7天内就可以上流

水线进行简单工序的操作。

2014年7月,青岛最繁华的地段——东海路与南京路的路口,红领首家酷特旗舰店开张。顾客在店里可以体验定制服装,而且每一件定制产品价格都在顾客接受范围之内,衬衣价格大概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西装在1980元到几万元的都有。仅仅18天,该店销售额突破300多万元。

红领的创新领跑仍然在持续,张蕴蓝的接班也依旧在路上。

撰文|杨倩倩 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研究员

来源|慧谷家族白皮书

支持机构 | 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红领集团张蕴蓝: “扛”与“变”

红领的创新领跑仍然在持续,张蕴蓝的接班也依旧在路上。

“参观红领时,看到传自纽约的个人订单,在信息化流程中能迅速完成发货,感慨颇深。这正是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必须跨过的坎:从大规模制造转为大规模定制,以满足用户个性化的最佳体验,红领做到了,这是其心无旁骛,几年磨一剑的结晶。”

——张瑞敏

“大数据时代给了我们制造业一个非常好的超车的机会,红领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已经证明了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传统的制造企业真正的转型升级。” 2016年12月,山东红领集团总裁张蕴蓝在北京某论坛上的公开演讲,道出了红领集团的转型秘密。

对于红领的故事,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详了。早在服装行业处于黄金时代的2003年,张代理就开始带领红领集团走上了服装制造的个性化定制之路。2009年,他的女儿张蕴蓝接手父亲的事业,继续推进个性化定制的信息化进程。就这样,一家服装制造工厂,拿3000人的工厂当实验室,用13年时间,投入三个亿,将原本传统的制衣流水线改造成为一座信息化的大规模定制工厂。可以说,红领模式堪称是互联网时代制造业与电子商务有机结合经营的典范,实现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深度融合。

扛:责任驱动

董事长老爸、加拿大留学、博士老公、“魔都”外企白领,接班前的张蕴蓝,完全符合传说中富二代的形象。直到2005年的一天,父亲张代理出差到上海,表示出让她回红领上班的想法。其实一直以来,张代理并不想把红领做成家族企业,也一直在寻找合适的职业经理人,但最后都没能如愿。而张蕴蓝的弟弟已经在外创业,不愿分身接班,所以最后只有她成为最合适的人选。

张蕴蓝很快就答应了。“不用奋斗,我现在拥有的也足够自己生存,我这辈子,包括我孩子这辈子,应该也就够了。关键这是一种责任,这种责任不是你想逃就能逃掉……如果家里需要我,那我肯定会回去。”家族利益、责任,张蕴蓝总是看得很重。

回到红领的张蕴蓝,开始了另一种责任驱动的生活。从最基层的报关员、营销中心、生产车间开始,张蕴蓝几乎将红领的基层岗位轮值了一遍,熟悉了企业的各个环节。2008年,她被父亲推上总裁的位置。父亲也开始放手让她真正承担企业管理的责任。张蕴蓝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那段时间,由于她大刀阔斧的改革,“企业走了很多的弯路,给父亲也闯下了蛮大的祸。”她曾经砍掉营销部门的一半人员,最终导致当年业绩也砍了一半。但父亲从没对她的决定有过任何的干预。正是父亲给予了最大的自由,张蕴蓝才得以一点点实施自己的改革。她重新组建了一支懂英语和互联网的年轻团队,培养成新的骨干,而她自己也快速成长,逐渐得到了红领员工的认可。

变:转型互联网工厂

2009年3月,在红领总部,张代理隆重举行了正式的交接仪式,张蕴蓝担任集团总裁。父亲张代理用远见和坚持走出了个性化订制这条路,张蕴蓝女承父业,总得做点不一样的事情。为减少库存压力,她砍掉三分之一的加盟商;为主动拓展海外业务,她带着自家产品和面料在美国几大城市,一条条扫街,一家家敲门。经过几年努力,公司目前90%的订单来自海外……

“酷特”是红领在国内正式推出的个性化定制品牌。2014年,张蕴蓝正式推出“酷特”C2M平台,成立酷特(中国)互联网工业科学研究院。酷特品牌是个性化定制品牌集合店的一个概念,旗下还有: Cameo系列(进口面料)、Cameo collectio系列、R.prince 系列(男士婚庆礼服)、Miss cameo系列(时尚职业女装)和Cameo kids系列(童装、少年装、亲子装)。在定制形式上,除了采用门店和预约上门两种量体下单方式外,还实现了O2O的模式,可直接通过App或者电脑进行在线设计下单。酷特智能平台的商业模式首先在服装行业推广,继而在服装机械、鞋等行业推广,将大批的传统制造企业改造成一个个智能工厂,酷特平台将它们融合,实现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凝聚出制造、服务一体化,跨行业、跨界别的庞大产业体系。在红领,依靠这个智能平台,工人的技能仅限于某一工序的操作,一个新手,7天内就可以上流

水线进行简单工序的操作。

2014年7月,青岛最繁华的地段——东海路与南京路的路口,红领首家酷特旗舰店开张。顾客在店里可以体验定制服装,而且每一件定制产品价格都在顾客接受范围之内,衬衣价格大概在500元到1000元之间,西装在1980元到几万元的都有。仅仅18天,该店销售额突破300多万元。

红领的创新领跑仍然在持续,张蕴蓝的接班也依旧在路上。

撰文|杨倩倩 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研究员

来源|慧谷家族白皮书

支持机构 | 慧谷家族企业研究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