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晏路辉
尊敬的尤努斯教授,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能在这里介绍我们的项目。
我们的公司名字是碳阻迹,英文名字是Carbonstop。我们专注于打造碳排放管理软件,帮助企业和机构提供碳排放培训、咨询以及碳中合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公司成立于2011年,到现在大概有六年的时间。
各位学者一直提到,社会企业或者社会事业首先要解决社会问题。我们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就是关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的问题,这是人类长期要共同面对的挑战,减少碳排放又是应对气候变化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
我们知道,联合国每年都会召开一个气候大会。在这个大会上,各个国家都会就中国的减排目标和减排计划进行讨论。中国在2015年的巴黎气候大会上也提出了,在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这些其实都是目前要解决的比较显著的一些社会问题和挑战。是从政府层面要做的准备,并且企业和公众都有很多的参与机会。
有一个很大的趋势,在2015年巴黎气候大会上,中国已经宣布了2017年要启动碳交易市场。这意味着可能会有近万家企业,甚至数十万家企业会纳入到碳交易体系中来,也意味着更多的企业需要了解碳排放知识、关心碳排放情况,以及能够评估自身的生产经营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但是,在这一领域,政府和很多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它们缺少一些基础,包括能力的建设等等。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帮助企业来做一些相关的事情。
我们知道,在2008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碳排放国,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里程碑。与此同时,中国的人均碳排放尽管还没有达到世界最高水平,但也处于显著的提升之中。所以,我们减排的压力在逐年增大。
刚才说过,碳阻迹致力于为企业、机构提供量化碳排放的管理软件产品和咨询解决方案,促进企业着手进行碳管理和碳减排,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碳减排,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这样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愿景就是成为碳管理领域领先的解决方案提供商。
具体到产品和服务,就是碳管理的软件,这是基于我们团队的经验、机会以及碳管理的咨询服务的。
目前,我们的第一个产品是企业碳管理软件平台,它是中国第一个碳排放领域的软件系统,主要包括碳排放的量化、分析、管理、报告以及与碳交易相关的一些功能,帮助企业实现碳管理。
第二个业务是碳核算的咨询,主要包括一些具体的培训等等,用来帮助更多的人和机构了解、体验碳排放。另外,我们还从组织层面做碳排放的盘查。我们了解每个企业或者机构在一定年度或者一定时间区内产生的碳排放,并据此掌握碳价格,从而为减排措施的选择提供数据依据。
第三是碳阻迹产品,这是我们一个最大的转型。我们会把更多的经验和产品应用于日常生活当中,应该于电脑、手机等等领域,让消费者觉得,我买这样的产品,是在为它的环境影响而买单。
此外,我们还有一个面向会议的项目,叫绿色会议。也就是说,除了要推动企业或者机构减排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层面,就是我们要推动公众的碳减排。推动公众的碳减,就必须要有一个抓手,要有一个切入点。于是我们就想到了通过会议的形式。事实上,一次大型的会议,因为有大量的参会人员通过不同的交通方式,从不同的地方赶来,甚至会发生住宿等等,这些行为都会产生很大的碳排放。所以我们开发出这样的系统,旨在帮助所有的参会人员,包括会议主办方了解到,我们因此而产生了多大的碳排放量,并给出一个选项,看我们是否需要做一个碳中和,把碳排放给抵消掉。
我们还会做碳学堂,是国内第一个线上低碳学习平台,也是行业首创的一个项目。我们会邀请行业中的顶级专家来进行授课,并会通过“碳币”(一个与碳信用、碳积分相类似的体系)的推广,来实现碳学堂里面的学习和购买一些低碳功能的产品。
刚才谈到了切入点。对我们而言,有两个层面可以入手。首先,B2B是我们的初级阶段,企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发展,需要获得更多的项目机会,创造更多的收入。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为很多的企业、机构提供了碳排放相关能力的建设,以及软件、咨询、碳中和、碳交易等一些软件的设计和咨询服务。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很大的转型就是2C,它比2B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因为我们所要面向的是大量的公众,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理念或者意愿来做这样的事情。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渠道,或者通过什么样的抓手来让他开始关心环保,关心低碳,并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低碳结合起来,这是我们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刚才说到的,绿色会议、碳学堂等等,都是在这方面做出的一些尝试。
然后就是具体的产品。为大家提供一个案例。我们在前一段时间帮助阿里巴巴的菜鸟网络做了一个碳排放的核算。大家可能都会经常收发包裹和快递。收到包裹之后,包装盒子怎么处理?塑料袋怎么处理?这是很大的问题。我们建议阿里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袋,用电子订单取代传统订单、启用一些周转箱以及用电动车取代燃油车等等,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减少整个快递过程中的碳排放。我们的核算结果显示,如果它采用了上述方法,在未来的五年,其减排量会达到362万吨,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些都属于碳交易的范畴,它在北京市场上大概是50元/吨,但是却创造了大概1.5亿的收入。
今天的话题主要是围绕着社会企业或者社会事业而展开的,所以,除了经济效益之外,我讲一下机构运行过程中我们所做的事情以及所创造的社会效益,包括环境效益。按照预计,通过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在2020年之前,累计可以为客户减少碳排放1800万吨。通过“绿色会议”项目,可以实现碳减排300万吨。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完成了近200个绿色会议项目。另外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碳学堂”在线低碳学习平台。在这个计划当中,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大约两千万名低碳学员,让更多的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国人,包括投资人、学生、低碳从业者等等了解相关的低碳知识。
我们的长远目标是要把这种产品落地,让低碳可以落地,让公众能够找到最低碳的产品。公众对低碳产品的了解,可以倒逼企业向低碳转型,这是很重要的目标。如果我们强迫或者诱惑企业来做低碳减排,它的动力是不足的,也注定不可持续。但是,如果消费者愿意为此而买单,并且非常看重企业或产品的低碳性能的话,企业才会有意愿做出低碳转型。我们也愿意帮助企业实现碳减排,所以在碳管理的过程中,更多是提供碳减排的解决方案,让它了解如何减排,而不仅仅是提供数据。我们对接了很多的合作方,希望真正能够把低碳的目标落实到位,帮助政府实现我们之前承诺的减排目标,为全球气候变化进展做出一些具体的贡献。
目前,我们是一个工商注册的企业。在我们注册的时候,还不太了解什么是社会企业,但是后来,在碳阻迹的发展过程中,慢慢接触了一些社会企业,也参加了一些社会企业的培训,了解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并认同社会企业首先要解决社会问题这一理念。所以,尽管我们现在已经盈利了,但是确实还没有分红,这是目前我们的状态。未来,我们要往哪条路走,还需要得到更多的专家的指导和建议,谢谢!
社会企业要努力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穆罕穆德·尤努斯点评)
祝贺您,这是一个非常棒的报告,有着非常好的理念。如果我能够成为你的合伙人,我想你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企业。你们既可以是一个社会企业,也可以是一个全球性的,非常强大的企业。
目前看来,你可以进行不同的拓展。比如,确保提供持续的服务等等。在企业发展之初,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要高度关注你最短期的核心项目,并确定好开展的步骤。然后,你可以进行一些初步的投入,帮助一些人开展独立运作的项目。进而,你可以创造出一个或多个网络,包括在每一个城市、每一个乡镇,都可以这么做。你也可以先在三到四个地方进行一些试点,然后可以进入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
你也提到了,创建一个无碳的环境有多么的重要。我相信,最终,每一个人都会喜欢上碳减排计划,这是一种非常必要的服务。
还有,你可以设计一个很强大的Logo,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筛选出那些符合环保要求的企业或产品。它们在获取你的Logo的使用权,并进入市场之前,必须满足你的所通有要求,获得你的认证,并支付一定的费用。对这些获得认证的企业,监督变得重要起来。由于环境或者生活方式的问题,它们在生产经营中难免会发生变化,所以,每一年都要进行一次检查。
如果我们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就需要指导消费者能够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发展。比如去超市或者是商场,我会注意到每一种产品的标识是绿色、蓝色,还是黄色或者红色?如果它是红色的,我根本就不会去看这个产品。而你的企业Logo也应该起到这个作用,要让消费者了解,你的权威性。
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有来自于消费者的压力,那么一些类似于行业协会的机构一定会来跟你谈判。所以,企业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引导年轻人,学会识别有价值的商品Logo。如果人们只买带有品牌Logo的商品,这种行为就会形成一种社会运动。如果你的目标仅仅是盈利,没有更高的理想追求,那么你的价值就会大大减低。所以,这样的企业必须是一个社会企业,它对消费者以及行业都具有说服力,并能够获得整个世界的尊重。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本文根据晏路辉 2月26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尤努斯中心成立仪式暨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创新创业论坛上的发言整理(文章整理/编辑 李泽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