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两会哪些话题跟游戏有关?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两会哪些话题跟游戏有关?

以后关于游戏被盗号、游戏内交易诈骗等虚拟财产相关的问题,在将来有望实现“有法可依”的问题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游戏停运、离婚分割财产等特殊情况下,玩家用大量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虚拟财富,将如何进行客观估值与判定,也将会是未来重要议题。

如今我国网络越来越发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行业迈入一个更高速发展的阶段。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提前。

网民,尤其是未成年网民数量的激增,甚至已经引起了两会代表的关注和重视,本次两会提出的议案中,有三个议案与事件尤其值得从业者和玩家关注。

| 虚拟财产将受民法保护

从去年6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民法总则草案曾经过三次审议。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全体会议上做关于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其中,对是否将虚拟财产纳入物权法保护范畴,与会代表进行了审议。

其中民法总则草案第一百三十一条明确提到的“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也就意味着,虽然虚拟财产不能作为物权客体受物权法保护,但可以作为“民事利益”用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予以保护。

以后关于游戏被盗号、游戏内交易诈骗等虚拟财产相关的问题,在将来有望实现“有法可依”的问题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游戏停运、离婚分割财产等特殊情况下,玩家用大量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虚拟财富,将如何进行客观估值与判定,也将会是未来重要议题。

| 马化腾提出加强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的七份建议中有一项是《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中提到互联网企业应当为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开发提供各类便捷有效的“辅助监护”技术和工具,同时要大力倡导在互联网行业内行成规范、统一、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行业标准。

近期,腾讯相应主管部门号召,在“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在业内率先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为家长指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健康消费提供更多监护辅助措施。主要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帐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限额、游戏时间提醒等信息同步机制。邀请了未成年用户的家长全程参与设计、体验并优化平台功能。

| 两会代表提出实施手游实名认证,进行人脸识别

“手机游戏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而崛起的新兴业态,规范发展、适度使用能娱乐身心、启发智力,但若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接触不健康内容,甚至陷入‘消费陷阱’,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全国人大代表、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华在两会上建议,加强未成年人手游管理,撑起健康成长“保护伞”。

何寄华认为,网游企业应严格实施手游实名认证。“用户每次进入手机游戏账号登录时,应进行人脸识别,做到人证合一,不能进行身份识别的,都视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用户。”对于违规操作的手游企业或公司给予相应处罚,产生严重后果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设立未成年人手游服务限制。何寄华建议,电信、手游开发及销售商在消费者支付游戏费用时,必须即时发布消费提醒短信,并通过单独的支付密码确认手游消费为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支付。对于违规操作的游戏运营商,家长可向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投诉,监管部门可依据相关条例进行追责和处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两会哪些话题跟游戏有关?

以后关于游戏被盗号、游戏内交易诈骗等虚拟财产相关的问题,在将来有望实现“有法可依”的问题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游戏停运、离婚分割财产等特殊情况下,玩家用大量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虚拟财富,将如何进行客观估值与判定,也将会是未来重要议题。

如今我国网络越来越发达,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游戏行业迈入一个更高速发展的阶段。据统计,我国18岁以下的青少年网民已达1.7亿,约占全体网民的23.4%,未成年人首次接触网络的年龄越来越提前。

网民,尤其是未成年网民数量的激增,甚至已经引起了两会代表的关注和重视,本次两会提出的议案中,有三个议案与事件尤其值得从业者和玩家关注。

| 虚拟财产将受民法保护

从去年6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后,民法总则草案曾经过三次审议。 3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在全体会议上做关于民法总则草案的说明。其中,对是否将虚拟财产纳入物权法保护范畴,与会代表进行了审议。

其中民法总则草案第一百三十一条明确提到的“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也就意味着,虽然虚拟财产不能作为物权客体受物权法保护,但可以作为“民事利益”用侵权责任或违约责任予以保护。

以后关于游戏被盗号、游戏内交易诈骗等虚拟财产相关的问题,在将来有望实现“有法可依”的问题解决方案。特别是在游戏停运、离婚分割财产等特殊情况下,玩家用大量时间和金钱换来的虚拟财富,将如何进行客观估值与判定,也将会是未来重要议题。

| 马化腾提出加强未成年人上网保护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今年向全国两会提交的七份建议中有一项是《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建议中提到互联网企业应当为未成年人及监护人开发提供各类便捷有效的“辅助监护”技术和工具,同时要大力倡导在互联网行业内行成规范、统一、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行业标准。

近期,腾讯相应主管部门号召,在“未成年人家长监护工程”基础上,在业内率先推出“腾讯游戏成长守护平台”,为家长指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健康消费提供更多监护辅助措施。主要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帐号、子女登录游戏及消费实时提醒、消费限额、游戏时间提醒等信息同步机制。邀请了未成年用户的家长全程参与设计、体验并优化平台功能。

| 两会代表提出实施手游实名认证,进行人脸识别

“手机游戏是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而崛起的新兴业态,规范发展、适度使用能娱乐身心、启发智力,但若未成年人过度沉迷,接触不健康内容,甚至陷入‘消费陷阱’,会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全国人大代表、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华在两会上建议,加强未成年人手游管理,撑起健康成长“保护伞”。

何寄华认为,网游企业应严格实施手游实名认证。“用户每次进入手机游戏账号登录时,应进行人脸识别,做到人证合一,不能进行身份识别的,都视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用户。”对于违规操作的手游企业或公司给予相应处罚,产生严重后果的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同时,设立未成年人手游服务限制。何寄华建议,电信、手游开发及销售商在消费者支付游戏费用时,必须即时发布消费提醒短信,并通过单独的支付密码确认手游消费为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支付。对于违规操作的游戏运营商,家长可向文化主管部门进行投诉,监管部门可依据相关条例进行追责和处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