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小时候经常见到的情景,已经逐渐消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磨剪子锵菜刀,许多岁数大一些的人可能还会想起那熟悉的吆喝声,甚至听起来有些亲切,但生活中已经很少见到了。
我在以前文章中提到过小区门口一个磨菜刀的老人,他说现在岁数大了,不能在走街串巷,只能在小区门口摆个小摊,但现在做这行的人越来越少,估计以后就没人做了。
当时写这个是想说明传统手工艺如何应对社会的变化,给出的方案是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当然磨菜刀这个对业余人士来说还是有一定危险性,但其他像浆水豆腐,石磨香油、手工织布等被现代工艺逼到墙角的手工艺,从卖产品改为卖体验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
我看到有不少商家这样做,让人们自己动手,收费比产品高不少,还是有很多人感兴趣。
但今天想一想,其实磨刀和豆腐、香油、织布这些是不一样的,这些手工艺面临着机器流水线的冲击,打不过,只能改做体验,而磨刀受到机器流水线化的冲击还比较小,而每家都在用菜刀,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小众的刚需,只不过这个需求频次比较低,个人的需求不好汇总,所以针对个人提供磨刀服务不是一个好项目,但针对商家还是不错的。
最近看到美国一家公司Cozzini Bros就是这么做,专门为商户提供磨刀服务,这家公司创立于1905 年,最初只在美国芝加哥附近提供磨刀服务,到 1941 年之后才走出芝加哥想在美国扩张磨刀市场。
现在Cozzini Bros的顾客主要是4万多家餐厅、杂货店、超市和公司厨房,一般是上门服务,还提供刀具租赁服务。
不光在美车,在英国和日本也有专业的磨刀公司,只是规模不大,涉及的磨刀服务的领域也不一样。
分析一下,就能知道商家,特别是连锁商家是需要专业的磨刀服务的,他们刀具使用频繁,磨损快,不磨又会影响效率,自己磨又不专业,所以老板们非常需要磨刀服务。
而一旦合作,基本就是长期客户,因为这个市场太小众了,所以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比如在中国,现在可能都没有专业的针对商户的磨刀服务公司。
随着近几年餐饮市场的火爆,分工越来越细化,相信专业的磨刀服务公司也是有市场的。
但写这篇文章并不是忽悠你去开一家磨刀公司,而是希望我们多思考一下,如何在细分市场中捕捉到机会。
拿磨刀来说,为什么磨刀的人越来越少了,是因为没有需求了吗,不是,是因为有人靠现代化技术提供更方便的服务吗,也不是,原因可能是餐馆的兴起,在家做饭次数的减少,刀具价格的下降,小区的高楼阻碍降低了吆喝的传递范围,以及互联网的兴起,有需求的人们可以更方便的学习磨刀知识,买到磨刀石自给自足等等。
所以面向个人的磨刀服务越来越不好做,几乎看不到了,但对商家来说,情况不一样,从美国这家公司的例子也可以看出,国内面对餐饮商家的磨刀服务应该是一个细分的,刚需的,尚未有效开发的市场。
希望大家多思考,在其他细分领域也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一旦形成口碑和品牌效应,就会形成壁垒,取得长久的竞争优势。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富日记(furiji)原创,如转载请标明!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