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盘点古今中外那些好酒贪杯的“酒豪”(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盘点古今中外那些好酒贪杯的“酒豪”(下)

马周去世时年仅48岁,太宗皇帝哀痛不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喝酒还是得适量。

马周

唐太宗时期宰相,他的职业生涯很传奇。

太宗有一次要求所有朝臣撰写一篇讨论朝政得失的文章,武将常何犯了难,舞刀弄枪他是行家,舞文弄墨他可不在行。他的门客马周便帮他写了这篇文章,呈给了唐太宗。

太宗看完之后大呼精妙,急忙召见常何,问常何这文章真是你写的吗?常何很老实,告诉李世民,他本人可没这个本事,是他的门客马周撰写的。

于是太宗急召马周,在等候马周的过程中,先后四次派人催促。马周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自此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宰相。

马周酒量很大,一个人能喝三四个人的量,但他也因此得了“消渴症”,也就是咱们所说的糖尿病。得过糖尿病的朋友肯定知道,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就是口干舌燥。

马周去世时年仅48岁,太宗皇帝哀痛不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喝酒还是得适量。

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不仅是诗仙,其实还是酒仙。上学时理解不了《将进酒》,直到后来学会喝酒以后,才明白《将进酒》的大气磅礴,豪情万丈。

李白的酒量其实不一定很大,因为他经常喝醉。

只不过他喝醉就写诗,写得没准比没喝的时候还好。李白后来得过唐玄宗的赏识,在宫中陪玄宗写诗文自娱,但李白一身雄心壮志,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浪费时间他是断然不能接受的。虽然我觉得,即使玄宗真的给李白一个掌握实权的职位,以李白的感性洒脱,他也不一定就能干好。

不过李白没当上官是好事,正因如此,他才可以肆无忌弹的纵横诗海,放荡不羁的驰骋文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岳飞

“豪杰必有真情, 大丈夫岂能无酒量!”一代忠臣岳飞也非常喜欢喝酒。

攻打金国屡战屡胜之时,岳飞曾对诸将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足以见他喜欢喝酒。

岳飞曾经是个不醉不休的酒徒,而且酒品一般,喝多了以后打人。

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陪岳飞喝酒,酒后差点被岳飞打死,岳飞因此受到了降级处分。

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我估计肯定传到了赵构耳朵里。赵构跟岳飞说,你是领兵大将,经常喝酒容易误事,还是少饮为妙。

岳飞不愧为一代完人,从此忌酒。

周恩来

周总理酒品极好,且千杯不醉。尼克松回忆,周总理曾跟他说,自己在长征期间,一天喝了25杯茅台酒。有一次国宴,周总理为了给外宾展示茅台酒的烈性,亲自点燃了一杯50度以上的茅台酒。

周总理饮食很简单,但每次吃饭总喜欢喝一点酒。他虽然自己酒量很大,但从不劝酒,他的准则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不能勉强。

不过酒量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喝醉的时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周总理一生喝醉过三次:第一次是与邓颖超的洞房花烛夜,周恩来对于敬酒者来者不拒,结果喝醉了;第二次是在1954年初出席日内瓦世界和平会议之前的莫斯科,周恩来过度劳累,以至于当场呕吐;第三次是在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来时,周恩来与出席宴会的所有志愿军代表几乎都碰了杯,最后被抬进了休息室。

梵高

说完了国内的,也得说点国外的。梵高同志作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精神病发作后作画,作出来的画比正常状态下还要精妙。

但是此事争议很大,至今也没有定论。不过梵高喜欢喝酒,这倒是可以确定的,而且他喝的酒是一种具备致幻效果的苦艾酒。

苦艾酒我也喝过一次,浓重的茴香味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从没喝过如此难喝的酒。

我觉得,他的画极有可能是在喝多了的情况下创作的,而他的自杀,恐怕也跟过量饮酒不无关系。

王尔德

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苦艾酒的簇拥者不止梵高一位,视苦艾酒为创作灵感之源的王尔德这样描述它:“一杯苦艾酒下肚,你见如所愿;两杯之后,事与愿违;酒过三巡,世间真相如实展现,而这才是最可怕的时刻。”

关于饮酒,王尔德曾说过:“工作是饮酒者们的诅咒。”“我有一个发现,如果饮用足量的酒,就可以产生一切沉醉的效果”,看来很多艺术家都是“酒鬼”。

海明威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也许迷惘的人生无酒不欢,海明威不仅爱酒,而且懂酒,从葡萄酒到威士忌,再到著名的“艺术家至爱”——苦艾酒,都有所涉猎。

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够看到对饮酒的描述:

“喝酒,根本无济于事。抛掉烦恼再做一次拼搏,抑或沉醉于酒精而止步不前?”——《有钱人和没钱人》

“欧洲人认为葡萄酒是健康的饮品,喝葡萄酒就像吃饭一样正常,并且是快乐和幸福的来源。喝葡萄酒并不是一件矫情的事,也不是高贵冷艳的代名词,而仅仅是一种必需品。”——《流动的飨宴》

“我喝了一瓶葡萄酒。那是一瓶玛歌。能够独自一人慢慢品尝美酒是件快乐的事。一瓶酒的效用就像一个朋友的陪伴。”——《太阳照常升起》

理性的人往往不喜欢饮酒,因为他们觉得喝酒误事,并有损健康。诚然,喝酒的坏处很多,但你却永远也禁不了它。

我爷爷是一个把酒当做命的人,从早喝到晚。爷爷的身体很不好,我也曾无数次的规劝我爷爷,要少喝一点,或者最好不喝。

可是后来我觉得,可能对于我爷爷来说,如果不喝酒的话,人生的乐趣无异于减了大半,这样不快乐的生活,其实也不是我的本意。

虽然如此,还是奉劝各位读者,喝酒一定要适量,切不可贪杯。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文艺白话文”(微信号为cuixiaowybhw)原创,请各位读者或媒体人不要恶意转载,如需转载必须注明转载自“文艺白话文”并附加微信号,否则必被追究法律责任,原创不易,请您尊重,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盘点古今中外那些好酒贪杯的“酒豪”(下)

马周去世时年仅48岁,太宗皇帝哀痛不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喝酒还是得适量。

马周

唐太宗时期宰相,他的职业生涯很传奇。

太宗有一次要求所有朝臣撰写一篇讨论朝政得失的文章,武将常何犯了难,舞刀弄枪他是行家,舞文弄墨他可不在行。他的门客马周便帮他写了这篇文章,呈给了唐太宗。

太宗看完之后大呼精妙,急忙召见常何,问常何这文章真是你写的吗?常何很老实,告诉李世民,他本人可没这个本事,是他的门客马周撰写的。

于是太宗急召马周,在等候马周的过程中,先后四次派人催促。马周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自此平步青云,一直做到了宰相。

马周酒量很大,一个人能喝三四个人的量,但他也因此得了“消渴症”,也就是咱们所说的糖尿病。得过糖尿病的朋友肯定知道,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就是口干舌燥。

马周去世时年仅48岁,太宗皇帝哀痛不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喝酒还是得适量。

李白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不仅是诗仙,其实还是酒仙。上学时理解不了《将进酒》,直到后来学会喝酒以后,才明白《将进酒》的大气磅礴,豪情万丈。

李白的酒量其实不一定很大,因为他经常喝醉。

只不过他喝醉就写诗,写得没准比没喝的时候还好。李白后来得过唐玄宗的赏识,在宫中陪玄宗写诗文自娱,但李白一身雄心壮志,这种没有实际意义的浪费时间他是断然不能接受的。虽然我觉得,即使玄宗真的给李白一个掌握实权的职位,以李白的感性洒脱,他也不一定就能干好。

不过李白没当上官是好事,正因如此,他才可以肆无忌弹的纵横诗海,放荡不羁的驰骋文坛。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余光中《寻李白》

岳飞

“豪杰必有真情, 大丈夫岂能无酒量!”一代忠臣岳飞也非常喜欢喝酒。

攻打金国屡战屡胜之时,岳飞曾对诸将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足以见他喜欢喝酒。

岳飞曾经是个不醉不休的酒徒,而且酒品一般,喝多了以后打人。

江南兵马钤辖赵秉渊陪岳飞喝酒,酒后差点被岳飞打死,岳飞因此受到了降级处分。

这件事不是一件小事,我估计肯定传到了赵构耳朵里。赵构跟岳飞说,你是领兵大将,经常喝酒容易误事,还是少饮为妙。

岳飞不愧为一代完人,从此忌酒。

周恩来

周总理酒品极好,且千杯不醉。尼克松回忆,周总理曾跟他说,自己在长征期间,一天喝了25杯茅台酒。有一次国宴,周总理为了给外宾展示茅台酒的烈性,亲自点燃了一杯50度以上的茅台酒。

周总理饮食很简单,但每次吃饭总喜欢喝一点酒。他虽然自己酒量很大,但从不劝酒,他的准则就是“能喝多少喝多少”,不能勉强。

不过酒量再大的人,也难免有喝醉的时候,“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周总理一生喝醉过三次:第一次是与邓颖超的洞房花烛夜,周恩来对于敬酒者来者不拒,结果喝醉了;第二次是在1954年初出席日内瓦世界和平会议之前的莫斯科,周恩来过度劳累,以至于当场呕吐;第三次是在迎接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归来时,周恩来与出席宴会的所有志愿军代表几乎都碰了杯,最后被抬进了休息室。

梵高

说完了国内的,也得说点国外的。梵高同志作为一位优秀的艺术家,最为出名的莫过于精神病发作后作画,作出来的画比正常状态下还要精妙。

但是此事争议很大,至今也没有定论。不过梵高喜欢喝酒,这倒是可以确定的,而且他喝的酒是一种具备致幻效果的苦艾酒。

苦艾酒我也喝过一次,浓重的茴香味真是惊天地泣鬼神,从没喝过如此难喝的酒。

我觉得,他的画极有可能是在喝多了的情况下创作的,而他的自杀,恐怕也跟过量饮酒不无关系。

王尔德

最伟大的作家与艺术家之一,以其剧作、诗歌、童话和小说闻名。唯美主义代表人物,19世纪80年代美学运动的主力和90年代颓废派运动的先驱。

苦艾酒的簇拥者不止梵高一位,视苦艾酒为创作灵感之源的王尔德这样描述它:“一杯苦艾酒下肚,你见如所愿;两杯之后,事与愿违;酒过三巡,世间真相如实展现,而这才是最可怕的时刻。”

关于饮酒,王尔德曾说过:“工作是饮酒者们的诅咒。”“我有一个发现,如果饮用足量的酒,就可以产生一切沉醉的效果”,看来很多艺术家都是“酒鬼”。

海明威

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

也许迷惘的人生无酒不欢,海明威不仅爱酒,而且懂酒,从葡萄酒到威士忌,再到著名的“艺术家至爱”——苦艾酒,都有所涉猎。

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能够看到对饮酒的描述:

“喝酒,根本无济于事。抛掉烦恼再做一次拼搏,抑或沉醉于酒精而止步不前?”——《有钱人和没钱人》

“欧洲人认为葡萄酒是健康的饮品,喝葡萄酒就像吃饭一样正常,并且是快乐和幸福的来源。喝葡萄酒并不是一件矫情的事,也不是高贵冷艳的代名词,而仅仅是一种必需品。”——《流动的飨宴》

“我喝了一瓶葡萄酒。那是一瓶玛歌。能够独自一人慢慢品尝美酒是件快乐的事。一瓶酒的效用就像一个朋友的陪伴。”——《太阳照常升起》

理性的人往往不喜欢饮酒,因为他们觉得喝酒误事,并有损健康。诚然,喝酒的坏处很多,但你却永远也禁不了它。

我爷爷是一个把酒当做命的人,从早喝到晚。爷爷的身体很不好,我也曾无数次的规劝我爷爷,要少喝一点,或者最好不喝。

可是后来我觉得,可能对于我爷爷来说,如果不喝酒的话,人生的乐趣无异于减了大半,这样不快乐的生活,其实也不是我的本意。

虽然如此,还是奉劝各位读者,喝酒一定要适量,切不可贪杯。

本文为微信公众号“文艺白话文”(微信号为cuixiaowybhw)原创,请各位读者或媒体人不要恶意转载,如需转载必须注明转载自“文艺白话文”并附加微信号,否则必被追究法律责任,原创不易,请您尊重,谢谢。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