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中国移动出行市场,大众迈出了实质性一步。
4月6日,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宣布与人工智能(AI)创企“出门问问”正式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研发应用车载人工智能技术。
大众汽车集团(中国)与出门问问正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大众与出门问问已在3月30日签署合作协议,确定将共同建立一家合资公司,双方各持50%的股份。此次合作中,大众汽车投资共计1.8亿美元,用于双方在汽车领域业务的开展,并为出门问问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研发等领域提供支持。
“本次合作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携手中国创新型科技公司,共同打造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全新移动出行技术的重要例证。”当天,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表示,通过新的合资企业,大众将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移动出行服务。
德国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教授
不可否认,大众是个实干家。从去年6月发布新一轮战略规划“携手同心——2025战略”以来,不到一年时间,大众在中国移动出行领域已开始了快速布局:与首汽集团在汽车分时租赁领域达成合作意愿,与滴滴在智能网约车领域建立合作框架,与优信一起计划抢滩快速发展的二手车市场。
而此次与出门问问共建合资公司这一成果的明确落地,也意味着移动出行必将成为大众在中国市场新的业务增长点,而这仅仅是大众布局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的第一步。
为何落子人工智能?
在去年的广州车展上,大众集团在移动出行的解决方式上推出了三种方案,第一类是按需出行,第二类是车联网系统,使汽车智能化,第三类是人工智能,发展自动驾驶汽车,未来大众汽车的发展将结合这三大类型。
目前,大众与滴滴和首汽已签署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初步意向书,具体合作内容与形式虽未敲定,但是在网约车与分时租赁这两个移动出行市场中的主流领域,大众已找到了具体路径。
“AI MEETS AUTO” (人工智能遇上汽车)为本次发布会主题
而此次与出门问问的合作,将会从车载语音交互做起,语音交互则是车联网打造智能出行的基础。车载人机互动是出门问问研究的核心领域,“我们的终极目标是打造‘智能私人助理’,它能够在消费者驾驶汽车的时候理解并预测用户需求,并成为消费者生活的一部分。” 大众(中国)集团企业战略兼销售及市场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告诉智库君。
实际上,大众与出门问问的合作,是其开始打造以车联网为主的智能移动出行方案的关键动作,同时也是大众基于人工智能,进一步发展自动驾驶汽车的跳板。
在海兹曼看来,汽车产业正在跨入一个全新的时代,电动汽车、自动驾驶和数字化网络正在颠覆汽车产业,“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已经蓄势待发,这一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改变业务经营模式,助力实现各领域的自动化”。
就在3月份的日内瓦车展中,大众的sedric无人驾驶汽车吸引了不少目光。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穆伦也宣布,在接下来的一年中,大众将在无人驾驶领域投入数十亿元,招募最顶级的专家投入研究。
中国作为大众“2025战略”改革的前沿市场,与人工智能企业的合作,或将是大众实施数字化变革的一个重要落点。
合资企业深意何在?
在各大跨国车企中,大众不是第一个表示要由汽车制造商向出行解决方案提供者转型。但与其他汽车制造商布局中国移动出行市场时,或入股汽车共享平台,或以单独项目投资为主的合作方式不同,不论是此前与滴滴达成的合作意向,还是当下与出门问问的联手,大众都将目光锁定在“合资企业”上。
“人工智能技术尚不成熟,且汽车行业与人工智能行业差异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只是松散的单个项目合作,效果不会太好。我们希望通过深度合作,真正将技术运用到汽车硬件上,以期带来实质性的变化。”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李志飞说。
出门问问创始人兼CEO 李志飞
在苏伟铭看来,建立合资公司,目的是洞察、设计并研发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产品,以满足所有汽车的应用需求,这比单纯地为某个移动出行服务商提供几万辆汽车或者做单线项目投资,更具长远的战略意义。
“我不主张只给服务商供应车,主机厂必须了解核心技术。大众和出门问问的合作是长线的,不会止于大众的某个品牌,未来最终的愿景是把人工智能技术拓展至大众集团的各个品牌。”苏伟铭说。
他同时表示,大众的移动出行服务将是开放共享的,今后可能会对大众以外的汽车企业提供服务。
在合作对象的选择上,之所以选择出门问问,是因为它不仅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领域拥有卓越的成绩,同时其产品在智能车载、智能穿戴、智能家具等多领域能够实现软硬结合的商业化道路。
此外,“我认为这家企业的年轻人和他们创造的企业,有技术、有能力也有激情,我们正需要这样一批人很快的将技术真正体现在硬件上,而硬件是我们的强项,这也是我们的一个结合点。”苏伟铭说。
据了解,双方合作的首批产品包括出门问问现有的智能后视镜。在未来的分工上,出门问问将负责研发,大众中国负责市场、销售以及品牌工作。
“智慧城市”是终极目标?
“1.8亿美元只是一个开始,人工智能也只是大众在中国打造移动出行‘生态圈’的一小部分。”在谈起大众在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的规划上,苏伟铭看起来颇有自信。
大众(中国)集团企业战略兼销售及市场执行副总裁苏伟铭在接受智库君专访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改变,出行方式被重新定义,大众汽车对此有着清醒的认知。从新帅穆伦接手后,将集团与大众品牌分离,并开始让集团着重在新业务上进行拓展的举动,可见一斑。
据苏伟铭介绍,大众在中国的出行服务战略由三大板块组成:第一个是车内设施的智能升级,包括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车联网服务;第二个是汽车周边及其基础设施的电动化及电气化,以实现智能出行、智能停车、智能交通等;第三个则是跨交通,其目的在于打通各交通工具之间的“最后一公里”,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目前我们计划了十二三个项目,这些项目将会是互相支撑的,未来三年我们将会围绕这些项目开展合作。”苏伟铭表示,去年在广州车展与滴滴、优信、首汽所达成的战略合作框架也在其中。
在接受智库君的采访中,苏伟铭不断强调,大众汽车的合作目标一定不是卖400万辆汽车(2016年大众在华销售量)。
在大众的规划中,其最终目标是通过各个项目的衔接,根据中国不同城市的发展程度,规划和建设智慧城市,借助人工智能实现的车联网服务,以后也会在每个生活场景中实现。不论与滴滴合作出行服务,还是与出门问问合作人工智能,都是大众打造智慧城市的一部分。
据悉,目前已经有三个基本城市开始规划,其发展规模也各具差异,这会是大众出行服务战略推进的一大重点。
对于大众来说,未来5—10年将会面临非常大的改变,大众集团会逐渐从一个制造硬件的公司转变成一个软硬件兼备的公司。“这奠定了大众今后发展的道路。”苏伟铭说。
在大众全球移动出行市场的布局,中国已经走在前面,不论是去年与滴滴、首汽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还是当下与出门问问的牵手,可能都只是大众的热身。
转型中的大众汽车,下一步的动作,值得期待。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