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胡德夫: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 五月天唱的歌我听不懂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胡德夫: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 五月天唱的歌我听不懂

有台湾民谣之父之称的胡德夫日前来到北京,他告诉自己的读者,“要从好的声音去听歌,不要用外表判断心灵。”

“能不能简单讲讲民歌到底是什么?”听到这个提问,身穿蓝色亚麻衣裳,面孔黝黑,头发和眉毛白得发亮的胡德夫站起来,他用粗短有力的大手握住话筒,低沉的声音穿透商业街的嘈杂背景:“民歌就是时代的声音。”

这是发生在前日晚,胡德夫在北京西西弗书店带着新书《我们都是赶路人》所进行的活动现场上的一幕。有人说他是台湾民歌之父,而在这场活动上,话题自然不能离开近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民歌运动。

60年代:推开时代大门的人

胡德夫眯起眼睛,向北京的读者讲述起曾经的故事。1968年,他“北漂”到台北,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彼时的台北街道,到处挂满美国国旗,中山北路上充斥着洋烟、大麻和酒精的气味,美国人可以在当地犯法却不受制裁。人们听美军电台,唱西洋歌曲,学着披头士留长发。

“我非常不愿意说那是媚外的时代,但那的确是。”胡德夫说,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依然在反思自己究竟拥有什么:有的人开始了关于乡土文学的讨论,有人留洋回来,推动了本土的舞蹈艺术……但是,他们还是没有自己的歌,直到李双泽“可口可乐”事件的发生。

“可口可乐”事件在胡德夫的回忆里出现了无数次,他也讲述了无数次,只不过发生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创造了历史。

那是1976年,胡德夫委托好友李双泽代替他参加一场民谣演唱会,结果人们在台上都是在唱西洋歌。轮到李双泽上场了,他握着一瓶可口可乐,没有唱歌,而是质问台下的学生们:“我们在菲律宾,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美国,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现在,在台湾,我们还是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李双泽把可口可乐猛地砸在地上,“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歌?”

台下的人完全愣住了,没有人想得出什么是“自己的歌”,李双泽就唱起了《国父纪念歌》的调子——这是台湾小学课本第二页的曲目。第二天,台大校园爆发了“唱自己的歌”的大规模讨论,大家开始暗地笔战,乡土论战开始,学生开始自己写歌——台湾校园民谣时代从此开始。

如今已经年过六旬的胡德夫靠在椅背上,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台北的那段青涩少年时光,他说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推开时代大门的人”,而28岁就因救人而溺亡的友人李双泽更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曾经摇过那(民歌的)摇篮”。追忆友人时,胡德夫脸上每个褶皱里都带上了柔和的笑意。观众中有人忍不住问,“如果李双泽还在世会怎样?”胡德夫立刻回答:“他一定会呼朋唤友,一起去喝杯小酒。”

胡德夫在活动现场为读者签名

70年代:用歌声争取平权

新书《我们都是赶路人》的书名,源自胡德夫那首《匆匆》,他在歌中唱道“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而在书中,他则记录下自己每首歌背后的故事。

在畅聊会上,当被问到自己人生中最想分享的记忆时,胡德夫娓娓道来:“70年代,我在哥伦比亚领事馆咖啡馆担任驻唱,工作内容是唱西洋歌,”胡德夫没有想过要唱一辈子,“但我生命中出现了李双泽和杨弦这两个意外的朋友,于是我也就成为了意外的歌手。”那时,李双泽问胡德夫是不是还能唱点别的,胡德夫凭着记忆唱了父亲日日晚饭前唱的卑南族民歌《美丽的稻穗》,所有人屏气敛神地听完,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胡德夫说自己吃惊极了:大家不是都喜欢西洋歌吗?这个经历“像飓风一样”,改变了胡德夫的认知。

西洋歌曲里,所有的歌手都在写自己的土地和故事,于是,“一帮朋友互相鼓励,要写出自己民族的歌。”胡德夫出生于台东县太麻里大武山的原住民家庭,父亲是卑南族,母亲是排湾族,“小时候我在山岗上放牛,躺在草原上看着牛只,头顶雄鹰翱翔,在空中呼应。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他用这段经历写出了他的第一首歌《牛背上的小孩》。

讲到这里,胡德夫忍不住哼唱了起来。

在牛背上度过无忧的童年,在太平洋里泡脚,看起来原住民的生活非常诗意,但实际上他们曾经是受到社会边缘化的人群,“行政阶位低得像是一个污蔑。”

不仅如此,胡德夫发现,原住民还在慢慢被解构,小孩子被买卖当童工,小女孩被买卖当童妓,人口大量往外漂流。胡德夫说: “郑成功来,叫我们番人;日本人来,叫我们生番熟番;国民党来,叫我们山地人。但最早的时候,这个岛上只有我们。原住民非但不是乞讨者,而且曾经是给予者。”

1977年,胡德夫加入到“关怀台湾雏妓”社会运动中,为原住民雏妓筹集医治费而举行募捐慈善演唱会。1984年,台北县土城海山煤矿爆炸,74位矿工被活埋,其中原住民38名,胡德夫创作了《为什么》,对大社会发出质疑。这一年,胡德夫还创立台湾第一个诉求原住民人权的团体“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任一、二届会长。原权会成立后,胡德夫相继推动了“正名运动”,“还我土地”运动,创作了《大武山美丽的妈妈》,呼吁重新建立美丽的田园。在原住民促进会的晚会上,胡德夫以泰戈尔的诗为出发点,创作《最最遥远的路》,告诉外面工作或者读书的孩子们,虽然进过远方很多的门,最后还是得回去敲敲自己的门。

“争取平等和尊严的路走得很辛苦,”但胡德夫说,“那段时间也写出了最好的歌。”

如今:年轻人对他还有很大的期待

谈及现在的生活,胡德夫说三年前,他就带着六只狗八只猫回到了台东老家,开了一家牛肉面馆,它的名字叫“喜来东”——带着欢喜来到台东。他说这是一家最漂亮的店,这里的老板娘也是最漂亮的。

像很多原住民家族一样,胡德夫家中子孙众多,支了三个大帐篷才够住。闲暇的时候,就在海边遛大金毛。“或者是被遛吧!”他说。

1977年李双泽去世,1982年杨弦在美国定居,民歌的朋友慢慢凋零了,而民歌却匆匆跨进第四十个年头,胡德夫发现,这已经是另一个时代,他“并不能完全听懂五月天的歌”,不过,虽然时代在变化,总是有人能听懂他。

五年前,胡德夫在中国大进行过一场演出,场馆里面空调坏了,大家都挤在闷热的空间里面,还有五六百人想进但是进不来。这给他很大的震撼,原来年轻人对他还有这么大的期待。

胡德夫的年轻朋友很多,他说苏阳像长在地上的野草,他的新书封面就是在苏阳的家乡银川拍的;马頔则是他的干儿子,活动前一天他们还在一起吃饭。西西弗书店现场,经纪人问听众知不知道胡德夫的新歌是什么,不但收获了齐声的答案,还有人说出这是他和李泰祥多年前合作的曲子。胡德夫眉眼舒展,开心地笑了,叮嘱经纪人:“下次多带两张CD给观众作礼物。”

胡德夫毫不吝啬自己的歌声,他眉飞色舞地教大家唱一首原住民的千年古谣,观众开始时低声应和,逐渐变成齐声高唱,唱错他也不恼,用雄浑的嗓音又唱一遍收尾。合作唱完这支歌,他教导年轻的观众:“要从好的声音去听歌,不要用外表判断心灵。”

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渐行渐远,而听胡德夫的人却越来越年轻。

(本文写作参考了何晶:《“民谣之父”胡德夫:原住民运动滋养我的歌曲》,邱大立:《胡德夫:愿意做“台湾原住民运动先驱”》两篇文章)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胡德夫: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 五月天唱的歌我听不懂

有台湾民谣之父之称的胡德夫日前来到北京,他告诉自己的读者,“要从好的声音去听歌,不要用外表判断心灵。”

“能不能简单讲讲民歌到底是什么?”听到这个提问,身穿蓝色亚麻衣裳,面孔黝黑,头发和眉毛白得发亮的胡德夫站起来,他用粗短有力的大手握住话筒,低沉的声音穿透商业街的嘈杂背景:“民歌就是时代的声音。”

这是发生在前日晚,胡德夫在北京西西弗书店带着新书《我们都是赶路人》所进行的活动现场上的一幕。有人说他是台湾民歌之父,而在这场活动上,话题自然不能离开近半个世纪前的那场民歌运动。

60年代:推开时代大门的人

胡德夫眯起眼睛,向北京的读者讲述起曾经的故事。1968年,他“北漂”到台北,进入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彼时的台北街道,到处挂满美国国旗,中山北路上充斥着洋烟、大麻和酒精的气味,美国人可以在当地犯法却不受制裁。人们听美军电台,唱西洋歌曲,学着披头士留长发。

“我非常不愿意说那是媚外的时代,但那的确是。”胡德夫说,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依然在反思自己究竟拥有什么:有的人开始了关于乡土文学的讨论,有人留洋回来,推动了本土的舞蹈艺术……但是,他们还是没有自己的歌,直到李双泽“可口可乐”事件的发生。

“可口可乐”事件在胡德夫的回忆里出现了无数次,他也讲述了无数次,只不过发生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创造了历史。

那是1976年,胡德夫委托好友李双泽代替他参加一场民谣演唱会,结果人们在台上都是在唱西洋歌。轮到李双泽上场了,他握着一瓶可口可乐,没有唱歌,而是质问台下的学生们:“我们在菲律宾,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西班牙,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在美国,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现在,在台湾,我们还是喝可口可乐,听这些歌。”李双泽把可口可乐猛地砸在地上,“我们到底有没有自己的歌?”

台下的人完全愣住了,没有人想得出什么是“自己的歌”,李双泽就唱起了《国父纪念歌》的调子——这是台湾小学课本第二页的曲目。第二天,台大校园爆发了“唱自己的歌”的大规模讨论,大家开始暗地笔战,乡土论战开始,学生开始自己写歌——台湾校园民谣时代从此开始。

如今已经年过六旬的胡德夫靠在椅背上,回忆起四十多年前台北的那段青涩少年时光,他说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推开时代大门的人”,而28岁就因救人而溺亡的友人李双泽更是根本“不知道自己曾经摇过那(民歌的)摇篮”。追忆友人时,胡德夫脸上每个褶皱里都带上了柔和的笑意。观众中有人忍不住问,“如果李双泽还在世会怎样?”胡德夫立刻回答:“他一定会呼朋唤友,一起去喝杯小酒。”

胡德夫在活动现场为读者签名

70年代:用歌声争取平权

新书《我们都是赶路人》的书名,源自胡德夫那首《匆匆》,他在歌中唱道“我们都是赶路人,珍惜光阴莫放松。”而在书中,他则记录下自己每首歌背后的故事。

在畅聊会上,当被问到自己人生中最想分享的记忆时,胡德夫娓娓道来:“70年代,我在哥伦比亚领事馆咖啡馆担任驻唱,工作内容是唱西洋歌,”胡德夫没有想过要唱一辈子,“但我生命中出现了李双泽和杨弦这两个意外的朋友,于是我也就成为了意外的歌手。”那时,李双泽问胡德夫是不是还能唱点别的,胡德夫凭着记忆唱了父亲日日晚饭前唱的卑南族民歌《美丽的稻穗》,所有人屏气敛神地听完,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胡德夫说自己吃惊极了:大家不是都喜欢西洋歌吗?这个经历“像飓风一样”,改变了胡德夫的认知。

西洋歌曲里,所有的歌手都在写自己的土地和故事,于是,“一帮朋友互相鼓励,要写出自己民族的歌。”胡德夫出生于台东县太麻里大武山的原住民家庭,父亲是卑南族,母亲是排湾族,“小时候我在山岗上放牛,躺在草原上看着牛只,头顶雄鹰翱翔,在空中呼应。那是我最快乐的时光。”他用这段经历写出了他的第一首歌《牛背上的小孩》。

讲到这里,胡德夫忍不住哼唱了起来。

在牛背上度过无忧的童年,在太平洋里泡脚,看起来原住民的生活非常诗意,但实际上他们曾经是受到社会边缘化的人群,“行政阶位低得像是一个污蔑。”

不仅如此,胡德夫发现,原住民还在慢慢被解构,小孩子被买卖当童工,小女孩被买卖当童妓,人口大量往外漂流。胡德夫说: “郑成功来,叫我们番人;日本人来,叫我们生番熟番;国民党来,叫我们山地人。但最早的时候,这个岛上只有我们。原住民非但不是乞讨者,而且曾经是给予者。”

1977年,胡德夫加入到“关怀台湾雏妓”社会运动中,为原住民雏妓筹集医治费而举行募捐慈善演唱会。1984年,台北县土城海山煤矿爆炸,74位矿工被活埋,其中原住民38名,胡德夫创作了《为什么》,对大社会发出质疑。这一年,胡德夫还创立台湾第一个诉求原住民人权的团体“台湾原住民权利促进会”,任一、二届会长。原权会成立后,胡德夫相继推动了“正名运动”,“还我土地”运动,创作了《大武山美丽的妈妈》,呼吁重新建立美丽的田园。在原住民促进会的晚会上,胡德夫以泰戈尔的诗为出发点,创作《最最遥远的路》,告诉外面工作或者读书的孩子们,虽然进过远方很多的门,最后还是得回去敲敲自己的门。

“争取平等和尊严的路走得很辛苦,”但胡德夫说,“那段时间也写出了最好的歌。”

如今:年轻人对他还有很大的期待

谈及现在的生活,胡德夫说三年前,他就带着六只狗八只猫回到了台东老家,开了一家牛肉面馆,它的名字叫“喜来东”——带着欢喜来到台东。他说这是一家最漂亮的店,这里的老板娘也是最漂亮的。

像很多原住民家族一样,胡德夫家中子孙众多,支了三个大帐篷才够住。闲暇的时候,就在海边遛大金毛。“或者是被遛吧!”他说。

1977年李双泽去世,1982年杨弦在美国定居,民歌的朋友慢慢凋零了,而民歌却匆匆跨进第四十个年头,胡德夫发现,这已经是另一个时代,他“并不能完全听懂五月天的歌”,不过,虽然时代在变化,总是有人能听懂他。

五年前,胡德夫在中国大进行过一场演出,场馆里面空调坏了,大家都挤在闷热的空间里面,还有五六百人想进但是进不来。这给他很大的震撼,原来年轻人对他还有这么大的期待。

胡德夫的年轻朋友很多,他说苏阳像长在地上的野草,他的新书封面就是在苏阳的家乡银川拍的;马頔则是他的干儿子,活动前一天他们还在一起吃饭。西西弗书店现场,经纪人问听众知不知道胡德夫的新歌是什么,不但收获了齐声的答案,还有人说出这是他和李泰祥多年前合作的曲子。胡德夫眉眼舒展,开心地笑了,叮嘱经纪人:“下次多带两张CD给观众作礼物。”

胡德夫毫不吝啬自己的歌声,他眉飞色舞地教大家唱一首原住民的千年古谣,观众开始时低声应和,逐渐变成齐声高唱,唱错他也不恼,用雄浑的嗓音又唱一遍收尾。合作唱完这支歌,他教导年轻的观众:“要从好的声音去听歌,不要用外表判断心灵。”

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渐行渐远,而听胡德夫的人却越来越年轻。

(本文写作参考了何晶:《“民谣之父”胡德夫:原住民运动滋养我的歌曲》,邱大立:《胡德夫:愿意做“台湾原住民运动先驱”》两篇文章)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