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赵开坤:倾尽一生与“与自然对话”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赵开坤:倾尽一生与“与自然对话”

我们画画的人做的就是一门手艺,这个手艺不光是手上的娴熟,更是对心境的反复打磨,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去触碰到艺术上最真实的那点事情。

赵开坤先生(1954-2016)是吉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艺术教育家、油画家。在油画创作上,他执念自然、回溯民族文化本源,以传统写意精神介入油画创作,以气魄纵横的个人风格在中国风景油画领域独树一帜。在赵开坤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举办“与自然对话——赵开坤油画作品回顾展”旨在表达对他的缅怀与纪念。

《十月金秋》布面油画,130×180cm,2014年

人生若寄 艺术千秋

文丨郭春方

2016年4月1日开坤因病在艺术创作繁盛之际溘然离世,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4月9日,在今日美术馆举行的“文脉传薪——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开幕式上,范迪安先生提议为开坤的逝世默哀,以表达对他悼念和追思;许江先生多次表达对开坤离世的惋惜之情并提出展览构想。他鼎力相助、多方协调,在开坤逝世一周年之际促成此次展览。

《回头沟二队》布面油画,270×150cm(三联),2013年

开坤在吉林艺术学院执教多年,是学院终身教授。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上承吉艺前辈积淀的学脉精神,下启当代油画教学的研展创新,襄助同道,嘉惠后学,在美术教育领域贡献卓著;作为油画家,他执念自然、心师造化,变写意为风骨,拓新油画表现语言,以质实朴重、气魄纵横的个人风格在中国风景油画领域独树一帜,形成了风规自远、万殊化境的精神气象。

《种青稞》布面油画,200×200cm(二联),2011年

开坤一生对自然始终心怀敬畏又饱含深情,他曾感慨“在自然面前,所有人都做回了学生”。自然是开坤在创作上永恒的主题,也是他艺术创作的起点。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开坤在油画表现形式上不断进行实验和探索,从《窗》、《十月大地》、《梦中白桦》等作品可以看出他从写生自然入手,在图式观念和语言技巧等方面做出的多样尝试,并从中找到了前进的路径,成为东北表现性油画风格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开拓者。

《长白老林》布面油画,300×200cm(三联),2010年

进入90年代,他醉心于写生时须臾瞬间萌发的恣意随性,在创作中逐渐深化写生,力图在作品中体现一种即兴式的“现场感”。从《通往长白山的路》、《老式照相机》、《长白老林》等作品可以看出,纷繁变幻的自然意象:山、树、村落、老物件等图像元素在他的画面中合势交侵、触变成态,形成了超越自然原生形态的纵横气势。进入21世纪,开坤的艺术表现愈发精熟,他以气势撼人的造型表现力,兼顾丹彩与气骨之美,在感兴状态下创造任运自然的生命境界。自然又是开坤艺术精神的归宿,在近四十年的艺术创作中,开坤的足迹踏遍长白林海、塞北江南、海滨草原、关中藏地,多样的人文风土在他的笔下生发,促成了他自成一家的艺术风格。

《唐贵儿收藏的老式机械助力车》布面油画,150×175cm,2010年

“质直者径挺不遒,刚佷者倔强无润”,作品是艺术家天性的外显;“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作品又是艺术家后天造诣的明证。作为风景油画领域的卓然大家,开坤的作品五次入选全国美展、多次获得业内大奖并三次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长白山文艺奖”,这些殊荣是对他多年探索油画艺术的充分肯定。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融合中西为前提,越来越多的油画家回溯民族文化本源,以传统写意精神介入创作,开坤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长白老林》布面油画,80×150cm,2009年

中国写意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而写意观念的生成则历经唐代王维直至宋元诸家,最终形成了以写意精神为宗的文人画风格体系。近代陈师曾针对文人画提出“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传达性灵,应宁朴毋华、宁拙毋巧、荒率天真。这种朴拙、率真的写意精神在开坤作品中不仅是通过对手性与书写状态的锤炼所形成的图式表达,更是基于他多年与自然对话,会心体悟到的精神意境所至。他笔下的自然与心识情感相生相合,风骨气脉贯穿始终,写意精神最终在开坤的油画中融汇成生命的迹化,交响出弘大境象。

《松桦恋》布面油画,110×150cm,2007年

这次回顾展主要展出开坤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有经典的代表之作,也有作品初次参展,比较全面、充分地展示了开坤一生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许江先生亲自撰写前言以嗣怀念,各位师友的深情厚谊,令人感佩,也使我们更加顾念开坤为人为艺的坦荡与真诚。追忆逝者不忘初心,铭记长白老林,传承艺术精神。我想,这是对开坤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新疆!新疆!》布面油画,180×80cm,2006年

《憩海》布面油画,240x200cm(二联),2006年

《松江村头》布面油画,210×70cm(三联),2006年

《瑞雪》布面油画,280×160cm,2006年

《老式缝纫机》布面油画,90×100cm,2005年

《十月金秋》布面油画,160×180cm,1999年

《梦中白桦》布面油画,70×195cm,1996年

《拿草靶的农夫》布面油画,70×195cm,1996年

《秋天的季节》布面油画,81×100cm,1993年

《生为人杰 死为鬼雄》布面油画,160×120cm,1991年

《天池》布面油画,100×81cm,1991年

《十月大地》布面油画,130×160cm,1989年

《窗》布面油画,115×140cm,1987年

--- END ---

私享出品

主编:王成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赵开坤:倾尽一生与“与自然对话”

我们画画的人做的就是一门手艺,这个手艺不光是手上的娴熟,更是对心境的反复打磨,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去触碰到艺术上最真实的那点事情。

赵开坤先生(1954-2016)是吉林艺术学院终身教授,艺术教育家、油画家。在油画创作上,他执念自然、回溯民族文化本源,以传统写意精神介入油画创作,以气魄纵横的个人风格在中国风景油画领域独树一帜。在赵开坤先生辞世一周年之际,举办“与自然对话——赵开坤油画作品回顾展”旨在表达对他的缅怀与纪念。

《十月金秋》布面油画,130×180cm,2014年

人生若寄 艺术千秋

文丨郭春方

2016年4月1日开坤因病在艺术创作繁盛之际溘然离世,留给世人无尽的遗憾。4月9日,在今日美术馆举行的“文脉传薪——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开幕式上,范迪安先生提议为开坤的逝世默哀,以表达对他悼念和追思;许江先生多次表达对开坤离世的惋惜之情并提出展览构想。他鼎力相助、多方协调,在开坤逝世一周年之际促成此次展览。

《回头沟二队》布面油画,270×150cm(三联),2013年

开坤在吉林艺术学院执教多年,是学院终身教授。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上承吉艺前辈积淀的学脉精神,下启当代油画教学的研展创新,襄助同道,嘉惠后学,在美术教育领域贡献卓著;作为油画家,他执念自然、心师造化,变写意为风骨,拓新油画表现语言,以质实朴重、气魄纵横的个人风格在中国风景油画领域独树一帜,形成了风规自远、万殊化境的精神气象。

《种青稞》布面油画,200×200cm(二联),2011年

开坤一生对自然始终心怀敬畏又饱含深情,他曾感慨“在自然面前,所有人都做回了学生”。自然是开坤在创作上永恒的主题,也是他艺术创作的起点。20世纪80年代,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开坤在油画表现形式上不断进行实验和探索,从《窗》、《十月大地》、《梦中白桦》等作品可以看出他从写生自然入手,在图式观念和语言技巧等方面做出的多样尝试,并从中找到了前进的路径,成为东北表现性油画风格建立与发展的重要开拓者。

《长白老林》布面油画,300×200cm(三联),2010年

进入90年代,他醉心于写生时须臾瞬间萌发的恣意随性,在创作中逐渐深化写生,力图在作品中体现一种即兴式的“现场感”。从《通往长白山的路》、《老式照相机》、《长白老林》等作品可以看出,纷繁变幻的自然意象:山、树、村落、老物件等图像元素在他的画面中合势交侵、触变成态,形成了超越自然原生形态的纵横气势。进入21世纪,开坤的艺术表现愈发精熟,他以气势撼人的造型表现力,兼顾丹彩与气骨之美,在感兴状态下创造任运自然的生命境界。自然又是开坤艺术精神的归宿,在近四十年的艺术创作中,开坤的足迹踏遍长白林海、塞北江南、海滨草原、关中藏地,多样的人文风土在他的笔下生发,促成了他自成一家的艺术风格。

《唐贵儿收藏的老式机械助力车》布面油画,150×175cm,2010年

“质直者径挺不遒,刚佷者倔强无润”,作品是艺术家天性的外显;“文以达吾心,画以适吾意”,作品又是艺术家后天造诣的明证。作为风景油画领域的卓然大家,开坤的作品五次入选全国美展、多次获得业内大奖并三次获得吉林省人民政府“长白山文艺奖”,这些殊荣是对他多年探索油画艺术的充分肯定。在当下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以融合中西为前提,越来越多的油画家回溯民族文化本源,以传统写意精神介入创作,开坤就是其中重要的一员。

《长白老林》布面油画,80×150cm,2009年

中国写意观念的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而写意观念的生成则历经唐代王维直至宋元诸家,最终形成了以写意精神为宗的文人画风格体系。近代陈师曾针对文人画提出“画之为物,是性灵者也……”传达性灵,应宁朴毋华、宁拙毋巧、荒率天真。这种朴拙、率真的写意精神在开坤作品中不仅是通过对手性与书写状态的锤炼所形成的图式表达,更是基于他多年与自然对话,会心体悟到的精神意境所至。他笔下的自然与心识情感相生相合,风骨气脉贯穿始终,写意精神最终在开坤的油画中融汇成生命的迹化,交响出弘大境象。

《松桦恋》布面油画,110×150cm,2007年

这次回顾展主要展出开坤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创作,有经典的代表之作,也有作品初次参展,比较全面、充分地展示了开坤一生的创作历程和艺术成就。许江先生亲自撰写前言以嗣怀念,各位师友的深情厚谊,令人感佩,也使我们更加顾念开坤为人为艺的坦荡与真诚。追忆逝者不忘初心,铭记长白老林,传承艺术精神。我想,这是对开坤最好的缅怀与纪念。

《新疆!新疆!》布面油画,180×80cm,2006年

《憩海》布面油画,240x200cm(二联),2006年

《松江村头》布面油画,210×70cm(三联),2006年

《瑞雪》布面油画,280×160cm,2006年

《老式缝纫机》布面油画,90×100cm,2005年

《十月金秋》布面油画,160×180cm,1999年

《梦中白桦》布面油画,70×195cm,1996年

《拿草靶的农夫》布面油画,70×195cm,1996年

《秋天的季节》布面油画,81×100cm,1993年

《生为人杰 死为鬼雄》布面油画,160×120cm,1991年

《天池》布面油画,100×81cm,1991年

《十月大地》布面油画,130×160cm,1989年

《窗》布面油画,115×140cm,1987年

--- END ---

私享出品

主编:王成业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