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个不愉快的事件在媒体上传开,也同时在外国网友们的Twitter和Facebook等社交账号上“炸了锅”。
这件事就是美联航采取暴力方式强行殴打并拖拽亚裔乘客下飞机事件。这件事在耸人听闻的同时,很多人表示十分不解:“美联航的做法实在让人不敢相信。”
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早在2015年,全球就有34.41亿人有过(至少一次)乘坐飞机的出行记录,而预期到2034年,空中飞行客流量更是将达到70亿人次,这个庞大的数字对于航空公司而言无疑意味着未来庞大的市场和潜在的商机,而就在这个前景无限好的关键时刻,美联航却如此不知轻重地“跳火坑”,让人在愤怒的同时也更加哭笑不得。
与此同时,世界上的其他航空公司又是怎样摩拳擦掌地提升自身的服务和竞争力的呢?
今天好贷金牌顾问借着这个热点事件,带大家看一看海外其他航空公司的服务、设备、心思和科技,看看2016年全球最佳的航空公司都有哪些亮点、正常的航空企业应该是如何服务乘客的吧。
一、美联航事件,激起外国网友Twitter上的不满浪潮
事件经过大概是这样:在美联航从芝加哥飞往Louisville的一趟航班上,由于飞机超载,没有人愿意离开飞机,而一名亚裔男性乘客被强行从座位上拽起,然后工作人员连殴打带拖拽地试图将他赶下飞机。这样的行为着实令人发指,而且也吓坏了飞机上的其他旅客,于是有旅客拍下视频传到网络上,此事件一经曝出随即便引发了网友们的强烈不满,大家纷纷在社交账号上表达着自己的不解与愤怒,BBC新闻也公开对此事进行了报道。
视频发布者Jayse D Anspach说,飞机上的工作人员在一行人中选择了这位亚裔医生和他的妻子,但这位医生由于工作原因拒绝下飞机,随后工作人员就实施了暴力行为。
事件发生之后,美联航发出了官方的致歉说明,但文中提及美联航的工作人员试图“重新调整乘客”的措辞让人不禁觉得更加荒谬,
对此很多网友很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愤怒,表示:“这根本不是‘重新调整’”、“此做法有种族歧视之嫌”等等,更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再也不会乘坐美联航的航空。
上图的网友表示:“在看到他们采用如此暴力的手段将那位可怜的医生从自己已经付过钱的座位上强行拖离之后,我再也不会乘坐美联航的航班。”
这样的事件确实很令人不愉快,更不用说这样暴力的行为不管是在何时何地都不应该出现。不过可以说美联航这次如此过激的行为对自身并无好处,也对企业形象造成了致命的打击,这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作死”行为。
下面我们换换心情,别让阴影掩盖了本该有的美好,来看一看世界上其他航空公司在服务和科技上都做了哪些令人欣慰的升级?另外,美联航其实早前就出过闹剧名声大跌,为何此次还是不吸取教训?一家神奇的企业GetHuman又是如何帮助美联航乘客解决问题的呢?别着急,接着往下读故事吧!
二、那些让人眼前一亮的航空公司
1.Emirates 阿联酋航空
截止到2016年,阿联酋航空已经连续12年获得了“世界最佳机上娱乐设施航空公司”奖项。
阿联酋航空不断更新的机上娱乐设施,他们不仅将飞机头等舱及经济舱的娱乐显示屏升级成了大屏,而且值得一提的还有其独有的机上娱乐系统ice。
ice上有十分全面的影视节目、音乐广播以及点播频道,而且还能满足乘客的社交需求,人们甚至可以将办公区域搬至万里高空,真正地体验一把“在云端”的无忧体验。
2.Singapore Airlines 新加坡航空
比起阿联酋航空,新加坡航空则把升级服务的重点放在了座椅上。从2016年3月起,新加坡航空就升级更换了A350 客机执飞长途航线,而A350也配置全新商务舱座椅,空间更大,角度更加人性化,通过贴心的设计给予乘客更舒适而高级的空中体验。
3.Etihad Airways 阿提哈德航空
阿提哈德航空诠释了中东土豪航空特色,号称拥有全世界最好的头等舱,为乘客提供最好的乘机体验。
阿提哈德航空的A380巨无霸客机分上下两层,上层设立商务舱及头等舱,其“The Residence”套房,被誉为是“最奢华的空中套房”,套房中拥有独立的起居室、卧室及淋浴室,你能想到的设施一应俱全应有尽有,另外的一大亮点就是套房中还配备专业私人的航空管家,大事小情各个方面空中管家都会为顾客照顾得当,这待遇,果然是当之无愧的“最豪华空中居所”!
4.Qantas Airways 澳洲航空
澳洲航空资历甚老,作为“全球十佳航空公司”之一,澳洲航空不仅服务没的说,更是创下喷气机时代无一死亡案例的安全记录,并因此获得“全球最安全航空公司”殊荣。
比起前面“土豪”气息浓郁的阿提哈德航空,澳洲航空的头等舱也许明显低调很多,但他们却在科技上下了心思,比如提供Gear VR设备,让乘客在空中体验一把虚拟现实,确实别有一番感受,而且相信这会让很多科技发烧友青睐有加。
5.芬兰航空
芬兰航空公司自2015年10月启用空客A350机型,它也是欧洲第一家的启用A350机型的航空公司,机舱内饰由芬兰著名的室内设计公司dSign Vertti Kivi & Co. 公司负责设计,全景大玻璃窗让采光瞬间升级,另外机舱内部的LED动态照明系统还可以根据飞行时间,智能的调整亮度,以帮助乘客更自然的调整时差。
此外,乘客们还能通过卫星给地面拨打电话,虽然这个功能不一定会经常使用,但是贴心的设计让乘客多少增添了舒适的心理感受。
三、新设想新科技,电力驱动航班能否实现?
美国一家诞生于硅谷著名孵化公司Y Combinator的初创航空企业Wright Electric计划在未来的10年时间里研发出电力驱动的从伦敦飞往巴黎的民航航班 。
这种新型航班目前还没有开始研发,计划未来这架航班将能够承载150人,飞行里程在300英里之内。Wright Electric表示:“如果航班能顺利改为电力驱动,那么机票的价格就会大幅度下降。”
英国的一家低成本航空公司 Easyjet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目前对这项令人激动的新科技而言,未来还言之过早。要达成这项计划,Wright Electric面前还有艰巨的任务和极大的挑战,他们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电池科技的升级创新,而且迄今为止Wright Electric并没有自主研发飞机的经验,所以只能说,想法是美好的,路途是遥远的,如果他们足够坚持,相信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指日可待。
四、美联航早已名声狼藉,GetHuman帮客户搞定难题
说了那么多新鲜的航空升级和科技展望,我们再把目光放回到美联航此次的暴力事件。
其实美联航的名声早已不是很好,遥想2008年,当时还没什么名气的加拿大乡村歌手Dave Carroll价值3500美元的吉他在托运中被损坏,于是Dave与美联航展开了长达一年的拉锯战,可还是一份赔偿也没有。愤怒的Dave写了一首名为“United Breaks Guitars(“美联航会破坏吉他”)的歌,歌曲的视频中Dave手拿支离破碎的坏掉的吉他弹唱,似乎这是对美联航专横的态度最直接的回击,谁都没想到之后这首歌瞬间爆红网络,原本名不见经传的Dave也因祸得福就此翻身,一时间身价倍增。而一旁的美联航就没那么幸运了,霎时间搞得自己名声狼藉,招致了不少指责诟病,而且那次事件之后美联航股价也跌了10%,损失了大约1.8亿美元的市值,早知道如此得不偿失,又何必当初呢。
遗憾的是,美联航此次仿佛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么快就淡忘了当年血泪的教训,想必这次的代价也将是严重的。
不过美联航的野蛮行为也并不是无人能治,有一家名叫Gethuman的企业,专门帮助顾客解决各类疑难问题,顾客通过花费不同的价格可以在GetHuman的网页上寻求专家出面解决问题、或者得到专业的指导以及自己想知道的各种相关信息。此前美联航曾失误将乘客的机票日期订错,但却迟迟拖延不肯解决,于是这名乘客就通过GetHuman的平台寻求帮助,最终经过GetHuman的工作人员的出面,乘客的机票问题才得以解决。
上图就是GetHuman的工作人员在解决了问题之后给乘客的留言,能看得出来,GetHuman的工作人员无论是从专业角度还是从服务态度都让客户感觉到非常舒服,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最近好评不少,也在CNN、Bloomberg、福布斯新闻等多家媒体平台上报道过。
文章的最后金牌顾问想说,对于企业而言,形象的重要性我想早已不需要过分赘述,而美联航接二连三的负面新闻其实伤害的不仅仅是乘客的身心,还有它自己的声誉,极其恶劣的名声到头来还注定是企业自己填坑,如果填不上,那么也只能说是作茧自缚,自食其果。总之,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选择,也相信在未来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庞大的航空市场之中,每个人都能找到更多、更好的选择。
分析师:李梓晗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