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藏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背后的,是人人都有的小怪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藏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背后的,是人人都有的小怪癖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怪癖,人与人只是不一样,并非谁比谁高贵。

对于舞台剧《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一些戏剧爱好者或许并不陌生,这部来自伦敦西区的充满新意的话剧作品近些年来通过NT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项目走进了中国的电影院。在同名小说《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出版的那年,作者马克·哈登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欧美畅销书榜首是《哈利波特I》和《追风筝的人》。在读者和文学大师们的口口相传之下,这本小书在出版九个月后,奇迹般地登上了英国畅销书榜榜首。2013年,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舞台剧从伦敦一家不知名的小剧场冲出一片天地,揽获戏剧最高大奖“托尼奖”七项奖项。

日前,新版《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由新经典出版,在新书分享活动上,北大心理学系博士、心理学写作者李松蔚从《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主人公阿弗聊到了《生活大爆炸》的经典角色谢耳朵(Sheldon Copper),他们都是特别的人,与大多数人不同,或许无法理解他人的某个隐喻或讽刺,我们由此发笑,为他们贴上“理工男”“极品”“社交障碍”“死宅”等标签,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最终,人们也将为自己贴一个标签,施加负面心理暗示,将他人甚至自己的某些“特别之处”归因为“病症”。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怪癖,而所谓“怪人”,亦不孤独。

作者马克·哈登

阿弗的世界有点“怪”

与其说这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出自马克·哈登之手,不如说出自“怪异”男孩阿弗之手。所谓神秘事件,源于邻居希尔斯太太家的狗死了,它在午夜被人用铁叉穿透了身体。十五岁的阿弗很喜欢这只狗,他走进希尔斯家的院子,难过地抱起了满身是血的小家伙,直到希尔斯太太撞见这一幕。当警察质问阿弗他是否就是凶手、为何怀抱着死去的狗时,阿弗无法回答……他决定调查小狗的神秘死亡,写一本谋杀推理小说,在此过程中,他努力理解对他而言难以理解的生活,努力与患有某种自闭症的自己更好地相处。

阿弗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是自闭症谱系障碍里的一种亚型,他有着许多常人眼中的小怪癖:他的小说章节号是以质数标示的,他喜欢质数,能背出7507以内所有的质数;阿弗绝不碰黄色或褐色的东西;阿弗长时间不和人说话;阿弗讨厌和任何人有肢体接触;阿弗在陌生环境中会呻吟尖叫;阿弗紧张时默算2的乘方可以平静下来……另一方面,他也勇敢地通过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努力和小镇上的人打交道,调查清楚了小狗的死亡,找回了“去世”的妈妈,在普通教育高级证书数学考试中拿到了A。

尽管邻居、警察、路人都觉得阿弗“怪异”,尽管阿弗上学的地方被称为“特殊学校”,但在阿弗的世界里,人类的世界也是奇怪的,人们常常言行不一,给自己找麻烦,相互之间产生无数误会。爸爸妈妈告诉阿弗不能说谎,可是当他对老人说你很老的时候,爸爸妈妈又批评他“说了粗鲁的话”。

外界的一切对阿弗来说令人费解、难以消化,他拥有自己的小世界——数学、小动物、福尔摩斯的故事、成为宇航员的梦想。阿弗曾做过一个梦,梦里只剩下那些看不懂别人脸上表情的人,阿弗在他的书里这样描述这类人:“这些人都是和我一样的特殊人群,喜欢独自生活,我很少能遇到他们,因为他们就像刚果丛林里的㺢㹢狓——一种害羞的羚羊,数量非常稀少。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马克·哈登 著
新经典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7年3月

每个人的小怪癖都不孤独

有的读者读到阿弗的奇思妙想感到有趣,有的读者会为这个男孩感到悲伤难过,有的读者读《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仿佛是在读自己的故事。

针对阿弗这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李松蔚解释说,他们基本上有跟“正常人”接触的能力,也可以勉强照顾自己,但会让人觉得有一点“奇怪”。这样的“奇怪”在身为专业心理师的李松蔚看来,不应该被冠上“病症”的名字,它仅仅是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特别之处。

李松蔚列举了很多小说和电影里与阿弗类似的例子,其中一个典型人物就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编剧常常故意凸显谢耳朵作为理工男的“奇怪”,由此衍生出剧中大部分笑料。谢耳朵和阿弗对外界信息的处理方式更接近计算机的处理方式,简单直接——谢耳朵不能确定英文“date”到底是指约会还是枣,阿弗不能理解爸爸妈妈口中带有隐喻的笑话。

李松蔚觉得,在编剧与观众对待谢耳朵的态度里,都带有着一丝嘲弄。“为什么你们会发笑,是因为编剧把他的不通人情世故,用很夸张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我们发笑,是觉得他是一个怪人,跟正常人不一样。”这个社会发明了“理工男”“低情商”“极品”“社交障碍”“死宅”等等标签,贴在像谢耳朵和阿弗一样的人们身上。这样的社会氛围是不友好的,人们最终也会把这些标签贴给自己,施加给自己过多负面心理暗示,将他人甚至自己的某些“特别之处”归因为“病症”。

阿弗与父亲:话剧版《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剧照

因此,李松蔚认为《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作者没有从嘲弄或同情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因为不管你是同情他,还是想要帮助他,归根到底都是在贬低他。他(马克·哈登)选取的角度非常平等:我们是来自不同两个星球的人,我们在互相学习对方的规则。”

在书中,阿弗害怕肢体接触,于是阿弗爸爸和儿子约定了一个特别的沟通方式。两人张开手掌,用五个指尖轻轻触碰,以此互相表达“我爱你”。这一细节十分打动李松蔚,延伸至生活中,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应该留有彼此的界线和相处的尊重。“用这种态度去对待一个看起来好像不那么正常的人,当你真正走入他的世界,就会发现你们只是不一样,而并非谁比谁高贵。”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藏在深夜小狗神秘事件背后的,是人人都有的小怪癖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怪癖,人与人只是不一样,并非谁比谁高贵。

对于舞台剧《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一些戏剧爱好者或许并不陌生,这部来自伦敦西区的充满新意的话剧作品近些年来通过NT Live(英国国家剧院现场)项目走进了中国的电影院。在同名小说《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出版的那年,作者马克·哈登还是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作家,欧美畅销书榜首是《哈利波特I》和《追风筝的人》。在读者和文学大师们的口口相传之下,这本小书在出版九个月后,奇迹般地登上了英国畅销书榜榜首。2013年,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舞台剧从伦敦一家不知名的小剧场冲出一片天地,揽获戏剧最高大奖“托尼奖”七项奖项。

日前,新版《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由新经典出版,在新书分享活动上,北大心理学系博士、心理学写作者李松蔚从《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主人公阿弗聊到了《生活大爆炸》的经典角色谢耳朵(Sheldon Copper),他们都是特别的人,与大多数人不同,或许无法理解他人的某个隐喻或讽刺,我们由此发笑,为他们贴上“理工男”“极品”“社交障碍”“死宅”等标签,在这种社会氛围之下,最终,人们也将为自己贴一个标签,施加负面心理暗示,将他人甚至自己的某些“特别之处”归因为“病症”。事实上,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小怪癖,而所谓“怪人”,亦不孤独。

作者马克·哈登

阿弗的世界有点“怪”

与其说这本《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出自马克·哈登之手,不如说出自“怪异”男孩阿弗之手。所谓神秘事件,源于邻居希尔斯太太家的狗死了,它在午夜被人用铁叉穿透了身体。十五岁的阿弗很喜欢这只狗,他走进希尔斯家的院子,难过地抱起了满身是血的小家伙,直到希尔斯太太撞见这一幕。当警察质问阿弗他是否就是凶手、为何怀抱着死去的狗时,阿弗无法回答……他决定调查小狗的神秘死亡,写一本谋杀推理小说,在此过程中,他努力理解对他而言难以理解的生活,努力与患有某种自闭症的自己更好地相处。

阿弗患有阿斯伯格综合征,是自闭症谱系障碍里的一种亚型,他有着许多常人眼中的小怪癖:他的小说章节号是以质数标示的,他喜欢质数,能背出7507以内所有的质数;阿弗绝不碰黄色或褐色的东西;阿弗长时间不和人说话;阿弗讨厌和任何人有肢体接触;阿弗在陌生环境中会呻吟尖叫;阿弗紧张时默算2的乘方可以平静下来……另一方面,他也勇敢地通过自己的方式面对生活,努力和小镇上的人打交道,调查清楚了小狗的死亡,找回了“去世”的妈妈,在普通教育高级证书数学考试中拿到了A。

尽管邻居、警察、路人都觉得阿弗“怪异”,尽管阿弗上学的地方被称为“特殊学校”,但在阿弗的世界里,人类的世界也是奇怪的,人们常常言行不一,给自己找麻烦,相互之间产生无数误会。爸爸妈妈告诉阿弗不能说谎,可是当他对老人说你很老的时候,爸爸妈妈又批评他“说了粗鲁的话”。

外界的一切对阿弗来说令人费解、难以消化,他拥有自己的小世界——数学、小动物、福尔摩斯的故事、成为宇航员的梦想。阿弗曾做过一个梦,梦里只剩下那些看不懂别人脸上表情的人,阿弗在他的书里这样描述这类人:“这些人都是和我一样的特殊人群,喜欢独自生活,我很少能遇到他们,因为他们就像刚果丛林里的㺢㹢狓——一种害羞的羚羊,数量非常稀少。

《深夜小狗神秘事件》马克·哈登 著
新经典文化·百花文艺出版社 2017年3月

每个人的小怪癖都不孤独

有的读者读到阿弗的奇思妙想感到有趣,有的读者会为这个男孩感到悲伤难过,有的读者读《深夜小狗神秘事件》仿佛是在读自己的故事。

针对阿弗这种阿斯伯格综合征患者,李松蔚解释说,他们基本上有跟“正常人”接触的能力,也可以勉强照顾自己,但会让人觉得有一点“奇怪”。这样的“奇怪”在身为专业心理师的李松蔚看来,不应该被冠上“病症”的名字,它仅仅是与大多数人不一样的特别之处。

李松蔚列举了很多小说和电影里与阿弗类似的例子,其中一个典型人物就是《生活大爆炸》里的谢耳朵。编剧常常故意凸显谢耳朵作为理工男的“奇怪”,由此衍生出剧中大部分笑料。谢耳朵和阿弗对外界信息的处理方式更接近计算机的处理方式,简单直接——谢耳朵不能确定英文“date”到底是指约会还是枣,阿弗不能理解爸爸妈妈口中带有隐喻的笑话。

李松蔚觉得,在编剧与观众对待谢耳朵的态度里,都带有着一丝嘲弄。“为什么你们会发笑,是因为编剧把他的不通人情世故,用很夸张的方式表现了出来。我们发笑,是觉得他是一个怪人,跟正常人不一样。”这个社会发明了“理工男”“低情商”“极品”“社交障碍”“死宅”等等标签,贴在像谢耳朵和阿弗一样的人们身上。这样的社会氛围是不友好的,人们最终也会把这些标签贴给自己,施加给自己过多负面心理暗示,将他人甚至自己的某些“特别之处”归因为“病症”。

阿弗与父亲:话剧版《深夜小狗神秘事件》剧照

因此,李松蔚认为《深夜小狗神秘事件》的珍贵之处就在于,作者没有从嘲弄或同情的角度讲述这个故事。“因为不管你是同情他,还是想要帮助他,归根到底都是在贬低他。他(马克·哈登)选取的角度非常平等:我们是来自不同两个星球的人,我们在互相学习对方的规则。”

在书中,阿弗害怕肢体接触,于是阿弗爸爸和儿子约定了一个特别的沟通方式。两人张开手掌,用五个指尖轻轻触碰,以此互相表达“我爱你”。这一细节十分打动李松蔚,延伸至生活中,他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应该留有彼此的界线和相处的尊重。“用这种态度去对待一个看起来好像不那么正常的人,当你真正走入他的世界,就会发现你们只是不一样,而并非谁比谁高贵。”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未经正式授权严禁转载本文,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