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每人Auto 谢韫力
编辑 | 李欢欢
P7+、MONA M03持续热销,支撑起小鹏半壁江山,凭借这两款爆款车型,小鹏交出一份不错的一季报业绩单。何小鹏在电话会上总结,这一切得益于公司组织、产品、营销,以及技术、经营的体系化综合能力的提高。成功从生存危机里活下来之后,小鹏要考虑杀回中高端市场,内部寄予更大期望的是下半年要推出的G7、新一代P7,以及压轴的增程车。
毛利上涨,亏损收窄
多项核心数据涨幅惊人,小鹏交出了一份不错的一季报。
5月21日晚间,小鹏汽车发布了最新一期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小鹏总收入为158.1亿元,同比大涨141.5%。其中汽车销售收入为143.71亿元,同比涨幅同样惊人,达到了159.2%,汽车毛利率10.5%,虽然在业内算不上有多高,但好消息是正在持续回暖,同比提升5个百分点。
这份不错的业绩单来源于不断上涨的销量。第一季度本是汽车行业销售淡季,小鹏也只在3月末发布了改款车,但1-3月小鹏交付量均突破3万辆,较去年同期几乎是翻两倍的增长,在新势力销量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曾感慨,自己在去年底给内部团队制定的目标,是在2025年Q4实现销量的跃升,没想到开年就势头这么好。
2025上海车展,小鹏汽车展台。图 / 小鹏汽车官方
可以说MONA M03、P7+两款定位面向年轻人、年轻家庭的平价电车拯救了小鹏。据懂车帝数据,第一季度小鹏MONA M03月均销量破1.5万台,单一车型能达到这个成绩的,一类是大众、丰田旗下的传统油车,一类是小米SU7、比亚迪宋等电车新贵。此外,P7+也撑起小鹏另一片天空,月均销量保持在8000台左右。
曾经在小鹏担任销售的章雨向每人Auto回忆,“在小鹏工作,去年就像过山车”。上半年门店每天都很清闲,当定价11.98万-15.58万元的MONA M03发布时,销售们没有太大的喜悦,觉得公司“疯了”,“价格这么低,彻底不要品牌了,这不是饮鸠止渴吗?”没想到,这款车刚上市不到一个小时,订单就突破了万台。如今已成长为主力车型,支撑起小鹏半壁江山。3个月后,定位20万元区间的P7+发布,大定当晚破3万,他开始意识到小鹏的确“会造车了”。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小鹏新车SKU明显减少,SKU是指用户在选购新车的时候,能够自由组合配置,达到的最大值选项。将小鹏推向销量地狱的老款G9发布时,能够排列出20多种SKU,连销售都搞不清“不同版本有什么区别”。而今年新G6、G9上市,SKU减少到3个,也意味着供应链管理、消费者理解的复杂程度大大降低。
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称这个成绩的核心源于公司组织、产品、营销以及技术、经营的体系化综合能力的提高。
产品在小鹏内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在一档播客上,小鹏汽车P/G系列产品负责人Nick介绍,小鹏现在新车研发是产品负责人、研发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统一进入到矩阵组织里面一起工作,而不像以前是研发的领导牵头,带着产品和研发人员工作。
以前,新车型发布时,跟何小鹏出席媒体沟通会最多的是自动驾驶负责人。但如今P7+、2025款G6、G9新车沟通会,何小鹏更喜欢带着产品负责人出席。
2025款小鹏G6和G9发布会。图 / 小鹏汽车官方
小鹏另一大收入来自大众的技术服务费,今年一季度,这部分收入约为14.4亿元,比去年同期数据上升43.6%,利润率高达66.4%。卖车显然不如卖技术赚钱。一季度这部分收入占总收入比重不到10%,但贡献的毛利比重接近40%。
新势力中,目前公布一季度业绩的还有零跑。零跑一季度累计销售8.7万辆车,超过2024年上半年累计数据。同期,营收同比增长187.1%至100.2亿元,毛利率达到14.9%,亏损1.3亿元。
与擅长控成本的零跑相比,小鹏亏损面更大一些,一季度小鹏亏损6.6亿元。不过,好消息是相较上一季度(13.3亿元),小鹏的亏损在进一步收窄。截至2025年3月31日,小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有452.8亿元。小鹏预计,2025年二季度交付量在10.2万-10.8万辆,总营收将介于175亿至187亿元。
重回中高端市场
将MONA M03卖火之后,小鹏正在探索,重新杀回中高端市场。
第二季度,小鹏主要推改款车,也可以看做是小鹏登高的试水。包括G6、G9两大SUV、MPV车型X9,前两款车型主攻20万-30万元的价格带,X9主攻35万-40万元。几款改款车型上市后,在4月帮助小鹏实现了3.5万辆交付量,同比增长273%,创交付新高。
不过,进入5月,小鹏销量有些回落,第一周、第二周在六七千辆徘徊,上述改款车没能复刻MONA M03、P7+的持续火热。
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可以说不进则退,小鹏危机也慢慢浮现,爆款赛道新的竞争对手不断涌现。
4月底,东风日产N7上市,定价11.99万-14.99万元,丝毫不掩饰地瞄准了MONA M03。N7上市一小时后,订单也突破了一万台,复刻了当初MONA M03的成绩。社交平台上,一些试驾过N7的车主反馈,N7在空间、舒适度上有了明显进化。目前市场普遍认为,N7可以算作日系车最成功的反击。
可以说,一款车带来的可持续红利期正在慢慢缩短,任何车企都不能仅靠一、两款车支撑销量与利润。当小鹏靠着高性价比车型活下来之后,向中高端攀登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下一步。
按照小鹏规划,下半年G7、新款P7将逐步推向市场,第四季度备受关注的增程车型也将面世。市场推测,G7定价介于G6、G9之间,处于20万元价格带。
新款P7被小鹏寄予最大期望,老P7是小鹏的代表车型,在2020年上市,曾被理想汽车CEO李想公开夸赞“姿态太好了”。初代P7首月销售9000辆,两年卖出10万辆,是最快达成这一成绩的纯电车型。
不久前,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发了换代P7的渲染图,他形容P7项目“情感投入最大,历经上千版设计方案,把它从梦想带到现实”。P7定位是30万元级别的轿跑,小鹏再次向高端纯电轿车市场发起冲击。
全新小鹏P7。图 / 小鹏汽车官方
何小鹏预计,从2025年第三季度起,全新的产品将逐步量产,开始交付放量。下半年还将交付增程式车型,有信心在2025年四季度实现盈利。
2025年小鹏从深渊爬出来,何小鹏也明显活跃了,更愿意与外界交流,传递成长之痛,他的几次访谈都传出不少出圈的言论。
比如,何小鹏回应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朱西产关于“(蔚小理)一家都剩不下”的预测。何小鹏认为,“这个世界,做企业做得越广越大,越不考虑逻辑”。
世界就像今天的股市,每一个逻辑都对,但放在一起就不对了。“用合适的方法,合适的资源,合适的节奏走出一个mission impossible(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才是创业的乐趣,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乐趣。”
何小鹏称在低谷期,曾研究过大部分实体产业从逆境逃出来的案例,一般要24-36个月。比如2015年前后,小米硬件制造体系出现危机,华为在2019年也曾面对相似的挑战,他们都花了2年多时间调整。但他认为,两三年只是扭转,不代表真的变化。
如果按照小鹏2022年进入至暗时刻算起,2025年小鹏汽车刚完成扭转,现在正走在何小鹏划定的蜕变之路上,小鹏最终能走到哪里,市场都在好奇。
何小鹏自己已经有了路线图。
“我们正在将AI底盘,图灵AI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图灵芯片,具身智能机器人以及企业生产力工具等更多领域进行以AI驱动的融合,在第二季度,多个领域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相信,随着物理世界基座大模型和图灵芯片在汽车的全面应用,AI汽车在全球市场的产品和政策落地,以及人形机器人的创新变革,小鹏汽车将率先跨越三条增长曲线,实现可持续成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