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到5万买智驾版秦PLUS,比亚迪再掀价格战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到5万买智驾版秦PLUS,比亚迪再掀价格战

价格战已经把消费者打麻了。

文 | 每人Auto 刘冬雪

编辑 | 李欢欢

运营 | 步鸟

魏建军抨击汽车价格战下“难保品质”,话音刚落,比亚迪又掀起了新一轮价格战。不到两个月,比亚迪已经三次举起降价大旗。友商的反应也很迅速,两三天之间,吉利、零跑、智己、上汽通用等相继跟牌,降价涟漪环环传递出来。价格战向来是伤己伤彼,但王传福认为,只要能扩大市场份额,牺牲一些利益是值得的。比亚迪降价,大家已司空见惯,外界好奇的是,羊毛是从谁身上薅下来的,以及,比亚迪的降价天花板在哪里。

不到5万,买智驾版秦PLUS

“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5月2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接受采访时,才抨击过业内此起彼伏的价格战,话音刚落,比亚迪就毫无预兆地发布了新一轮的促销海报。从官方信息来看,比亚迪旗下的走量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按照官方给出的现金优惠、置换补贴,再叠加至高2万元的报废补贴,最低不到5万就能提走一辆秦PLUS DM-i智驾版。

不到5万,就可以买到一辆紧凑级轿车,这已经逼近A00级小车的价格带了,五菱宏光MINIEV们也不由得感到背后生出一丝凉意。

不过,一位北京的五菱销售称,目前买2025款四门版五菱宏光MINIEV,厂商可以提供2000元优惠,叠加1.3万元北京地区置换补贴,综合下来不到3万元起售。该销售认为,虽然比亚迪有降价,但不会影响五菱宏光MINIEV的销售,毕竟海鸥的价格还是更高一些。

吉利销售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买宏光MINIEV的用户主要是为了占指标、接送孩子等,跟海鸥、吉利星愿的用户不大重合。”

据不完全统计,不到两个月时间,比亚迪已经进行了三轮促销举措。

3月底,比亚迪对王朝网、海洋网部分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比如,秦L DM-i非智驾版8.98万元起售,宋L DM-i非智驾版起售价降至11.98万元,海豹06 DM-i非智驾版8.98万元起售等,降价幅度大概在1万~1.6万元之间。

进入5月份之后,比亚迪进一步扩大促销范围,增加了部分智驾版车型的优惠政策,宋L EV智驾版限时官降2.5万元,汉EV智驾版、汉DM-i智驾版、唐DM-i智驾版综合补贴3.5万元起。

一位北京地区的比亚迪销售人员告诉每人Auto,3月份的优惠政策是针对非智驾版的老款车型,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库存,现在库存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新一轮的补贴政策都是针对智驾版车型,且补贴范围也比5月初更大。

再三掀起价格战风暴,上述销售人员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今年车市的价格战还会继续,“市场都在降价,比亚迪肯定也要降”。

但事实是,在价格战里,比亚迪总是扮演率先下战书的角色。就在比亚迪官宣降价三天后,吉利银河忙不迭地应战了。

面对这一轮价格战,比亚迪的销售人员显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吉利的销售却显得有些猝不及防,连最新价格的广告牌都没来得及做。

一位北京吉利银河的销售人员直言,品牌最新的优惠活动,就是在跟进比亚迪。因为吉利有不少车型是瞄准了比亚迪在打,比如吉利星愿“上打海豚,下踢海鸥”,一旦比亚迪降价,吉利就不得不跟着降。只不过,吉利银河的补贴力度没有比亚迪那么高。以吉利星愿为例,官方提供的无门槛置换补贴只有3000元,北京地区补贴为2500元,按揭五年提供2年贴息相当于再省2000元,综合下来就是优惠7500元。其他车型也是同理,不同车型,厂商提供的补贴、地区补贴不同,综合优惠力度不同,总结下来就是上市越晚的车型优惠越少。

除了吉利,其他车企也反应迅速。零跑旗下两款主力车型都给出了新价格,C16增程200智享版和C11增程200智享版分别为11.18万和10.38万元起售,优惠幅度在4.4万~4.5万元之间。

上汽通用借别克昂科威和别克君越分别达成180万辆和130万辆整车下线之际,推出了“一口价”政策。其中,昂科威Plus16.99万元起,君越15.99万元起售。不仅是别克,通用旗下的豪华品牌凯迪拉克也参战了,新上市的焕新版凯迪拉克XT4,官方指导价为22.97万元起,全款“一口价”把入门价格直接降到15.99万元。

近期部分车企限时补贴/一口价一览。图 / 每人Auto整理

车企们打得热闹,几个回合下来,却并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多少浪花。据几位销售反馈,目前进店a客流没有明显变化,来电话线上询价的用户也没有显著增多。或许是价格战过于频繁,消费者已经有些麻木,也或许是市场还需要一些时间反应。

为了550万辆,牺牲利润也在所不惜

价格战一向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引起资本市场的担忧。5月26日,A股、港股汽车板块齐跌,比亚迪A股跌幅接近6%。港股市场反应更加悲观,无论传统厂商还是新势力,股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过去两年,比亚迪用冠军版、荣耀版,瞄准合资车型展开“油电同价”的替代战,同时也引起了全行业的价格震荡。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新势力,都卷入了这场守卫销量的战争。

尤其是吉利,在三电技术上,雷神电混对标比亚迪DM-i;智能化方面,“千里浩瀚”瞄准了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出牌。

规划起车型来,吉利银河咬得更紧,通过从三挡DHT变速箱降至单挡DHT的方案,叠加降低发动机马力来实现降本,吉利做到了较比亚迪更低的价格。比如刚刚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对标的是比亚迪汉DM-i智驾版,前者给出的限时价格较后者最新优惠政策后的价格还要便宜将近3万元。

吉利银河星耀8。图 / 吉利银河官方

最典型的是吉利星愿,这款车2024年四季度上市以来,就在微型车市场拳打海鸥,脚踢海豚,登顶2025年前四个月全品类车型销量冠军。

除了吉利这样的本土对手,合资车企也在对标比亚迪过程里找到了销量密码。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官降幅度都在3万元以上,销量也和比亚迪秦 PLUS、秦L不相上下。东风日产N7搭载了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作为一款中大型纯电轿车,顶配价格还不到15万元,上市18天大定用户破万,为合资品牌正了名,也对比亚迪汉 EV形成不小的压力。

这或许能解释得通,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比亚迪为什么再次掀起降价风暴,且最新一次的促销力度和涉及车型范围远超前两次。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轮降价促销是比亚迪冲击年销目标的关键一役。2025年,比亚迪为自己定下5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其中国内市场需贡献470万辆,海外市场80万辆。从前四个月销量情况来看,比亚迪累计售出138.09万辆新车,完成率约25%。也就是说,在剩下的时间里,比亚迪月销量需要稳定维持在超41万辆的高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一年里,比亚迪只有四次(2024年9~12月)站上过这样的高峰。

某自主品牌负责大区销售的人士对每人Auto分析,2024年乘用车的整体销量规模看似在增长,前提是靠国家补贴在拉动,实际上存量市场在萎缩。

一方面是大盘接近天花板,又有销量目标压着,另一方面是友商围攻,比亚迪再次祭出降价大招也就合理了。

然而,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把市场规模推高同时,也侵蚀着车企的利润。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为302.4万辆,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3.02%。2024年,一场贯穿全年的价格战打下来,比亚迪整体销量增长至超427万辆,汽车业务毛利率却比上年降低了0.71个百分点。

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牺牲一部分利益,扩大销量是值得的。他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现阶段净利润不是公司唯一考量的目标,主要目标是在保持适当利润的同时,继续扩大国内市占率。

如何在降价同时,还能“保持适当的利润”?市场更好奇的是,比亚迪还有多少降价空间。

一位曾在比亚迪供应商供职的相关人士,推测了其中一种可能。“以往比亚迪降价前,会向我们提出降价要求。”不过,供应商的降价也是有极限的。上述一位销售人员分析,比亚迪车型的降价空间恐怕已经见底,“基本降不动了”。

浙商证券分析称:“比亚迪的降价不是让利,而是将产业链效率转化为市场统治力。”

去年以来,吉利通过聚焦战略,整合品牌、打通资源来缩减成本,做好了死磕比亚迪的准备。毕竟,淘汰赛已经开始,人人都想留在牌桌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到5万买智驾版秦PLUS,比亚迪再掀价格战

价格战已经把消费者打麻了。

文 | 每人Auto 刘冬雪

编辑 | 李欢欢

运营 | 步鸟

魏建军抨击汽车价格战下“难保品质”,话音刚落,比亚迪又掀起了新一轮价格战。不到两个月,比亚迪已经三次举起降价大旗。友商的反应也很迅速,两三天之间,吉利、零跑、智己、上汽通用等相继跟牌,降价涟漪环环传递出来。价格战向来是伤己伤彼,但王传福认为,只要能扩大市场份额,牺牲一些利益是值得的。比亚迪降价,大家已司空见惯,外界好奇的是,羊毛是从谁身上薅下来的,以及,比亚迪的降价天花板在哪里。

不到5万,买智驾版秦PLUS

“什么样的工业产品降十万还能得到质量保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

5月23日,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接受采访时,才抨击过业内此起彼伏的价格战,话音刚落,比亚迪就毫无预兆地发布了新一轮的促销海报。从官方信息来看,比亚迪旗下的走量车型都有不同程度的优惠,按照官方给出的现金优惠、置换补贴,再叠加至高2万元的报废补贴,最低不到5万就能提走一辆秦PLUS DM-i智驾版。

不到5万,就可以买到一辆紧凑级轿车,这已经逼近A00级小车的价格带了,五菱宏光MINIEV们也不由得感到背后生出一丝凉意。

不过,一位北京的五菱销售称,目前买2025款四门版五菱宏光MINIEV,厂商可以提供2000元优惠,叠加1.3万元北京地区置换补贴,综合下来不到3万元起售。该销售认为,虽然比亚迪有降价,但不会影响五菱宏光MINIEV的销售,毕竟海鸥的价格还是更高一些。

吉利销售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买宏光MINIEV的用户主要是为了占指标、接送孩子等,跟海鸥、吉利星愿的用户不大重合。”

据不完全统计,不到两个月时间,比亚迪已经进行了三轮促销举措。

3月底,比亚迪对王朝网、海洋网部分车型推出限时一口价活动。比如,秦L DM-i非智驾版8.98万元起售,宋L DM-i非智驾版起售价降至11.98万元,海豹06 DM-i非智驾版8.98万元起售等,降价幅度大概在1万~1.6万元之间。

进入5月份之后,比亚迪进一步扩大促销范围,增加了部分智驾版车型的优惠政策,宋L EV智驾版限时官降2.5万元,汉EV智驾版、汉DM-i智驾版、唐DM-i智驾版综合补贴3.5万元起。

一位北京地区的比亚迪销售人员告诉每人Auto,3月份的优惠政策是针对非智驾版的老款车型,主要目的是为了清库存,现在库存已经卖得差不多了。新一轮的补贴政策都是针对智驾版车型,且补贴范围也比5月初更大。

再三掀起价格战风暴,上述销售人员并不感到意外,他认为,今年车市的价格战还会继续,“市场都在降价,比亚迪肯定也要降”。

但事实是,在价格战里,比亚迪总是扮演率先下战书的角色。就在比亚迪官宣降价三天后,吉利银河忙不迭地应战了。

面对这一轮价格战,比亚迪的销售人员显然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吉利的销售却显得有些猝不及防,连最新价格的广告牌都没来得及做。

一位北京吉利银河的销售人员直言,品牌最新的优惠活动,就是在跟进比亚迪。因为吉利有不少车型是瞄准了比亚迪在打,比如吉利星愿“上打海豚,下踢海鸥”,一旦比亚迪降价,吉利就不得不跟着降。只不过,吉利银河的补贴力度没有比亚迪那么高。以吉利星愿为例,官方提供的无门槛置换补贴只有3000元,北京地区补贴为2500元,按揭五年提供2年贴息相当于再省2000元,综合下来就是优惠7500元。其他车型也是同理,不同车型,厂商提供的补贴、地区补贴不同,综合优惠力度不同,总结下来就是上市越晚的车型优惠越少。

除了吉利,其他车企也反应迅速。零跑旗下两款主力车型都给出了新价格,C16增程200智享版和C11增程200智享版分别为11.18万和10.38万元起售,优惠幅度在4.4万~4.5万元之间。

上汽通用借别克昂科威和别克君越分别达成180万辆和130万辆整车下线之际,推出了“一口价”政策。其中,昂科威Plus16.99万元起,君越15.99万元起售。不仅是别克,通用旗下的豪华品牌凯迪拉克也参战了,新上市的焕新版凯迪拉克XT4,官方指导价为22.97万元起,全款“一口价”把入门价格直接降到15.99万元。

近期部分车企限时补贴/一口价一览。图 / 每人Auto整理

车企们打得热闹,几个回合下来,却并没有在市场上激起多少浪花。据几位销售反馈,目前进店a客流没有明显变化,来电话线上询价的用户也没有显著增多。或许是价格战过于频繁,消费者已经有些麻木,也或许是市场还需要一些时间反应。

为了550万辆,牺牲利润也在所不惜

价格战一向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新一轮的价格战,已经引起资本市场的担忧。5月26日,A股、港股汽车板块齐跌,比亚迪A股跌幅接近6%。港股市场反应更加悲观,无论传统厂商还是新势力,股价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过去两年,比亚迪用冠军版、荣耀版,瞄准合资车型展开“油电同价”的替代战,同时也引起了全行业的价格震荡。无论是合资品牌还是自主品牌、新势力,都卷入了这场守卫销量的战争。

尤其是吉利,在三电技术上,雷神电混对标比亚迪DM-i;智能化方面,“千里浩瀚”瞄准了比亚迪的“天神之眼”出牌。

规划起车型来,吉利银河咬得更紧,通过从三挡DHT变速箱降至单挡DHT的方案,叠加降低发动机马力来实现降本,吉利做到了较比亚迪更低的价格。比如刚刚上市的吉利银河星耀8,对标的是比亚迪汉DM-i智驾版,前者给出的限时价格较后者最新优惠政策后的价格还要便宜将近3万元。

吉利银河星耀8。图 / 吉利银河官方

最典型的是吉利星愿,这款车2024年四季度上市以来,就在微型车市场拳打海鸥,脚踢海豚,登顶2025年前四个月全品类车型销量冠军。

除了吉利这样的本土对手,合资车企也在对标比亚迪过程里找到了销量密码。日产轩逸、大众朗逸官降幅度都在3万元以上,销量也和比亚迪秦 PLUS、秦L不相上下。东风日产N7搭载了端到端辅助驾驶功能,作为一款中大型纯电轿车,顶配价格还不到15万元,上市18天大定用户破万,为合资品牌正了名,也对比亚迪汉 EV形成不小的压力。

这或许能解释得通,在眼下这个时间节点,比亚迪为什么再次掀起降价风暴,且最新一次的促销力度和涉及车型范围远超前两次。

业内普遍认为,这一轮降价促销是比亚迪冲击年销目标的关键一役。2025年,比亚迪为自己定下550万辆的年度销量目标,其中国内市场需贡献470万辆,海外市场80万辆。从前四个月销量情况来看,比亚迪累计售出138.09万辆新车,完成率约25%。也就是说,在剩下的时间里,比亚迪月销量需要稳定维持在超41万辆的高位。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过去一年里,比亚迪只有四次(2024年9~12月)站上过这样的高峰。

某自主品牌负责大区销售的人士对每人Auto分析,2024年乘用车的整体销量规模看似在增长,前提是靠国家补贴在拉动,实际上存量市场在萎缩。

一方面是大盘接近天花板,又有销量目标压着,另一方面是友商围攻,比亚迪再次祭出降价大招也就合理了。

然而,价格战是一把双刃剑,把市场规模推高同时,也侵蚀着车企的利润。2023年,比亚迪全年销量为302.4万辆,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3.02%。2024年,一场贯穿全年的价格战打下来,比亚迪整体销量增长至超427万辆,汽车业务毛利率却比上年降低了0.71个百分点。

但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认为,牺牲一部分利益,扩大销量是值得的。他曾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表示,现阶段净利润不是公司唯一考量的目标,主要目标是在保持适当利润的同时,继续扩大国内市占率。

如何在降价同时,还能“保持适当的利润”?市场更好奇的是,比亚迪还有多少降价空间。

一位曾在比亚迪供应商供职的相关人士,推测了其中一种可能。“以往比亚迪降价前,会向我们提出降价要求。”不过,供应商的降价也是有极限的。上述一位销售人员分析,比亚迪车型的降价空间恐怕已经见底,“基本降不动了”。

浙商证券分析称:“比亚迪的降价不是让利,而是将产业链效率转化为市场统治力。”

去年以来,吉利通过聚焦战略,整合品牌、打通资源来缩减成本,做好了死磕比亚迪的准备。毕竟,淘汰赛已经开始,人人都想留在牌桌上。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