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年,才子柳永信心十足地走上考场,认为这次考个一官半职,是板上钉钉的事儿。然而,他错误地估计了形势。
“对于那些文风浮糜的,一律不准录取。”
宋真宗一锤定音,喜欢混迹青楼酒馆、吟咏花前月下的柳永,自然也被淘汰了。另一方面,因为写出来的东西很通俗,传播性强,那时的柳永其实早已名满天下。
宋真宗赵恒像
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词。哥不在朝廷,朝廷却有哥的传说。我这么有才,朝廷为什么不用我?失落的柳永于是牢骚满腹地写了一首《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要功名干什么?还不如填词来得痛快。但牢骚终归是牢骚。几年之后,柳永再次参加公务员考试。这回他准备得很充分,终于进入录取名单,就等着皇帝御批了。
宋仁宗赵祯像
此时,宋仁宗已经继位。
眼看着这个国家又多了一批人才,宋仁宗心里十分欣慰。但当他扫过“柳三变”(那时候的柳永还叫“柳三变”)这个略显熟悉的名字时,顿时疑惑起来,于是把旁边的太监叫过来问:“这个人是谁?”
太监答:“他就是自称白衣卿相的那位,所谓有井水的地方就有柳词,说的也是他呢。”
宋仁宗一下子记起来了。你不是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好吧,我就遂你的愿,“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说罢,划掉了柳永的名字。
“白衣卿相”柳永
故事讲到这里,也许你会认为宋仁宗记仇,缺乏一颗包容的心。但事情其实恰好相反——仁宗一朝最爱惜人才,“唐宋八大家”中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都出现在那时,难道仁宗还容不下一个柳永?
适合填词,未必就适合做官。朝廷不缺一个柳永,民间却不能没有柳三变。在很大程度上,纯粹是出于对词人的爱护,宋仁宗才御笔一挥,将柳永放还了民间。
没有做上官,柳永自然还是有些失落。这一回他的文人脾气又上来了。好,是皇帝让我写词填曲,那我自然也是“奉旨填词”咯。从那时候开始,柳永就明目张胆打着“奉旨填词”的旗号出入于青楼酒馆了。
注意,是把皇帝的一句玩笑话当做正经事儿来用——这要是换做其他皇帝,估计早就让柳永脑袋不保了。但仁宗的心很大。他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在心里默默地想:“你就浪吧,浪出几首好词来也不错。”
1034年,仁宗开设恩科,对历届落榜考生放宽录取标准,柳永也坐上这趟末班车,终于考取了进士。仁宗终究是爱才的,他特地召见了柳永,对“奉旨填词柳三变”这件事丝毫不提,“宠进于庭,授西京灵台令,为太常博士”。
被柳永变着法儿“欺负”了,不但没有找柳永的麻烦,最后还让他当上了官——有这份心态的,就是宋仁宗。从历史上看,仁宗的宽厚,不仅是对像柳永这样的文人,还表现在其他各个方面。
一天,谏官王素来劝仁宗不要为女色所误。王素和同朝为官的包拯一样是个敢说话的人,他情绪激动,唾沫星子都快沾到仁宗的脸上了。按理说皇帝有个三宫六院正常不过,这王素连皇帝的私生活都要管,也太不识趣。但仁宗,毕竟是仁宗。
庆历四谏官之一的王素
他用近乎恳求的语气说:“王德用的确进献了几个美女给我,现在就在宫中,我挺喜欢的,要不,你就让我留下?”
王素坚持自己的意见:“臣今日进谏,就是怕陛下被女色耽搁。”仁宗听了虽然很为难,但还是命令太监:“王德用送来的女子,每人各赠钱三百贯,马上送她们离宫,办好后就来报告。”
仁宗说完之后还一把鼻涕一把泪,王素看见了有些过意不去,于是补充道:“陛下不必如此匆忙办理。女子既然已经进了宫,还是过一段时间再打发她们走为妥。”
没想到仁宗说:“我虽为帝王,但也和平民一样重感情。将她们留久了,会因感情深而不忍心再送她们走,长痛不如短痛吧。”
某年的一个深夜。仁宗加班处理国事,又累又饿,很想吃碗自己喜欢的羊肉汤。但他转念一想,忍住了。第二天皇后知道了这回事,就说:“您工作这么辛苦,保重身体是第一位,想吃羊肉汤随时吩咐御厨就好,怎能亏待自己呢?”
仁宗答:“如果我吃了羊肉汤,御厨就会每天晚上都宰杀,这样下来一年就是几百只,为我一点吃的,开这么个不好的先例,同时又伤生害物,实在于心不忍。”
宋仁宗的仁爱宽厚感染了举国上下。1063年,54岁的宋仁宗去世,消息传出,京师各大市场都停业了,连乞丐跟儿童也都一边烧纸钱一边大哭不止。传至洛阳,市民也自动停市哀悼,焚烧纸钱的烟雾飘满洛阳城的上空,以致遮天蔽日。
当讣告送到辽国,“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甚至也抓住宋朝使者的手,号啕大哭起来。
也正是因为宽厚,群臣商定庙号才称其为“仁宗”。“仁”是儒家最高原则,孔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孟子说“仁者爱人”,因为仁宗敬天爱民,为政克制,整个仁宗朝才“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就像前面提到,“唐宋八大家”中宋朝的六位都出现在仁宗当政之时。
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中说,人的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死后能让对手痛哭流涕,宋仁宗担得起“重于泰山”这个名分。而成就他的,或许就是两个字:宽厚。
文字为茶边求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