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刚沉浸于Elon Musk有关地下行驶隧道计划的新闻中,可能尚未听闻Uber 2017年开年不利:近日,美国司法部启动对Uber公司“Greyball”系统的调查。“Greyball”系统针对监管官员设立,用以确认、阻碍相关监管人员通过Uber预定车辆。2017年1月,曾反对Uber CEO特拉维斯·卡兰尼克(Travis Kalanick)参与特朗普总统经济会议的部分官员被Uber排除出乘客的行列。
2月下旬,Uber前工程师Susan Flower发布博文控诉前东家Uber的企业文化歧视女性,引起轩然大波。几天后,谷歌无人驾驶部门Waymo向Uber提起诉讼,称Uber窃取谷歌商业机密,借以推进自家自动驾驶项目发展。实际上,今年2月起,Uber公司有超过六名高管离职。不止这些,Uber公司财报显示Uber烧钱的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而盈利模式却尚未明晰。
如此乱局中,人们很难辨明哪些困境会让Uber元气大伤,哪些又会迅速被世人抛之脑后。我们汇总了最近Uber所面临的外患,并根据严重程度进行了排序,以引导大家分析:哪些最有可能让Travis一手创办的Uber大厦倾塌。
1. Waymo与Uber之间的官司纷争
2月3日,谷歌旗下的无人驾驶汽车部门Waymo起诉Uber,称谷歌前任雇员安东尼·莱万多斯基(Anthony Levandowski)非法窃取了超1.4万份机密技术文档,其中包括“LiDAR激光雷达”技术,该技术对无人驾驶项目至关重要。莱万多斯基于2016年1月从Waymo辞职后,当月即利用该技术联合他人创办无人驾驶卡车创业公司Otto。2016年8月,Uber以近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Otto,并聘请莱万多斯基负责Uber自动驾驶汽车业务。(Uber方称该Waymo的诉讼站不住脚,只为了拖慢Uber发展。)
卡兰尼克曾表示无人驾驶业务对Uber长期发展至关重要:倘若对手捷足先登,砍掉司机费用分成,必定能提供更为低廉的驾驶服务。诉讼方Waymo公司直接给Uber公司当头一击:请求法官对Uber公司颁布初步禁令:禁止Uber使用任何非法获得的信息发展公司技术。如果禁令通过,意味着Uber大量技术测试会被叫停,被控诉“窃取”而来的LiDAR感官器技术会被禁用,或者禁止莱万多斯基介入无人驾驶项目。
最佳结果:Uber成功避过“初步禁令”的颁布,最终赢得官司。
最坏结果:如果法官判定初步禁令生效,如使得Uber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延缓数月,Waymo公司几年来努力达成。供职于Bailey Cavalieri公司的商业秘密诉讼律师John March三月告诉连线杂志记者:如果Waymo能够赢得禁令判决,则其也能获得最终审判。则Uber的短痛会成长痛,而“随之而来的是对莱万多斯基和其他高管面临入狱的刑事指控”。前联邦局律师及检察官肖恩·汤普森接受采访时说道。
2. 美国司法部对“Greyball系统”调查
《纽约时报》在三月报道Uber数年使用“Greyball”系统,妨碍监管及执法部门工作人员使用其服务。“Greyball”系统是Uber用以反对外部侦查的系统,Uber也承认自己对该系统的使用。如今司法部门已经开展对Uber的犯罪调查(Uber拒绝对司法部门的调查发表意见)。
如果检察官牌判定Uber非法阻碍当局执法、不当使用用户认证信息。(在排除部分用户时,不当使用用户认证信息确认其身份),则Uber可能涉及诈骗指控,但调查结果可能为无罪。“这种类别的调查经常发生,尤其在规模大、盈利高的公司面临‘侵犯人们利益’的控诉时更是如此,”前美国律师,现供职于Hunton&Williams律所的Timothy Heaphy说。
最佳结果:联邦检察官调查结果显示无证据证明Uber有不当行为。
最坏结果:联邦法院调查证实后,对Uber处以数额巨大的罚款,Uber公司经济蒙受损失。
3. Uber烧钱战略难以持久
根据Bloomberg数据显示,2016年Uber营收超过65亿美元。听起来很棒,对吗?问题是,Uber2015年亏损数额是营收额的两倍,年末亏损28亿美元。好消息是,Uber的收入增长很快能补上亏空。
“以Uber当前的烧钱速度,应当还有一年半或两年半的钱供它们烧。”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战略方向任教的Evan Rawley说。在竞争对手Lyft紧随其后的市场环境中,想要避免公司估值下降,得寄希望于乘车费用上涨,司机福利缩减。
最佳结果:Uber击退竞争者,其营收增加足以覆盖巨额亏损,整个公司开始盈利,估值近700亿美元。
最坏结果:Uber继续砸钱用福利吸引新司机和用户,与盈利之路背道而驰。Waymo和“Greyball”事件的指控可能招致大量罚金,公司财政状况更为危急。如果Uber损失过多资金,结果必然是继续融资,稀释持股人的股份。Rawley说,长此以往投资者可能会叛变导致翻天覆的变故——卡兰尼克可能出走,而Uber前途未卜。
4. Uber涉嫌“歧视女性”的企业文化争议诸多
今年2月,Uber前工程师Susan Flowler发布博文披露自己在Uber工作时遭受性骚扰以及性别歧视。并且她表示自己的投诉并无下文,Uber企业文化唯个人绩效是从。作为回应,Uber CEO卡兰尼克发推说“(Susan Flowler博文)描述的同我们的信念大相庭径”。Uber媒体领导及董事会成员Arianna Huffington承诺尽快调查,在视频会议中表示:“Uber中绝不会有得意的混蛋容身之处。”前美国联邦检察官Eric Holder被Uber请来调查此事(调查结果预计于5月底发布)。同时,同硅谷其他公司相比,Uber的企业多元化报告显示出进步。
最佳结果:Uber对企业文化加以改善,严惩不良行为,推动公司的多元化。卡兰尼克应该邀请一位尽职尽责又有想法的人担任Uber首个COO,整治公司中“请求原谅而非许可”的氛围。
最坏结果:公关处理不当会引燃“抵制Uber”的活动,导致优秀员工出走,聘请不到新人才,影响由用户波及员工层面。“没有人会支持一个虐待员工、并且持性别歧视观念的组织。”于斯坦福商学院研究企业策略与创新的Robert Siegel接受采访时告诉连线杂志。
5. Uber公司高管出走,人才流失
Uber CEO卡兰尼克正为Uber首席运营官一职物色合适人选,但还有其他岗位空缺需要填补。三月份,Uber汽车共享业务总裁Jeff Jones辞职。他告诉记者:“我职业生涯的领导理念和路径和我在Uber所体验到的不一致。”高级执行官Brian McClendon、自动驾驶负责人Raffi Krikorian,高级主管Ed Baker以及Rachel Whetstone也在同一时间离职。
“目前Uber是世界上炙手可热的公司,”Rawley说,“但我认为大众对Uber的热情某些方面可能会冷却。“对于大部分技术奋斗者而言,主管一职仍然是通往职业生涯的黄金门票。但是,高管离职、公关失败、工作环境糟糕的流言四起,这个公司可能不再吸引人才。“对于很多有才能又已经拥有好工作的人而言,这可能并不是一份理想的、令人满意的工作。”Rawley说。之后,Uber刚聘请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牛Raquel Urtasun从事Uber自动驾驶领域的工作。
最佳结果:Uber通过优质产品、既定的用户基础和独特的挑战觅得优秀人才,帮助公司重回正轨。
最坏结果:企业文化始于上层建筑。如果Uber聘请不到其他人才,企业环境不会改变,岗位空缺没有填补,收入未增加。若缺乏资金,Uber公司将难回正轨。
(翻译:黄文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