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招聘时用尽浑身的解数,使出各种方法;不如使自身成为一家好公司,这样人才会自然而然汇聚而来;如果我们不能吸引人才,那么已有的人才也难以留住。
——日本企业管理顾问 酒井正敬
*来源丨约局分享会第100期
*分享人丨赵会全(北京甄才科技有限公司 副董事长/培训讲师)
团队激励很多人都了解,但我要讲的是团队激励跟以前有所不同,它没有固定的模式。
团队激励是一种用心待人的管理模式,他能够让真正在意人才的管理者如虎添翼,但却不能让那些我行我素、以个人英雄为主体的管理者开启外挂模式。激励不是万能的,他只对激励人才并且付诸行动的领导者有效。
往小了说,团队激励是帮助团队更加努力,往大了说,是帮助企业建立自己的文化底蕴。
1
正确的定位避免做无用功
在人才激励当中,我提出一个概念:激励不是某一个步骤。激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管理机制建设,他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分步骤的。如果不能做好第一步,接下来很多的工作其实都是在做无用功。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案例,主人公叫叫陈天天,在一家门店咨询企业做财务。老板是一位女性,就像姐姐一样对她好,她也非常努力,一个人经常加班加点。
可是老板渐渐发现了她做的一些帐目,无论流水账还是总的台账,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位老板的做法是每天跟她谈话,辅导帮助她。
这个女孩很努力,很认真,把自己的休息时间也压缩了很多,经常加班加点,反复地审核她所做的工作。
这个员工的工作态度比以前更好了,说明激励起作用了。过了一个月之后,她的工作确实有一些成效,但是问题还是存在,还是会经常出错。
大约相处了半年,老板实在受不了了来求助我,我做了一些人才性质的测试。做完测试,我提议让这个员工到一个汽车4S店工作,因为她符合那家公司的人才标准。从她的报告来看,属于人际型的人,而不是具体数据调研分析型的人。
经过三次谈话,女孩决定到汽车4S店尝试一下。到这家企业开始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做了第一个月之后再也没谈离开的事情,等她做到第三个月的时候,做出的工作成效是以前最优秀的老员工当月业绩的三倍,后来这个女孩就在这个公司留下来做客户服务。
通过这个评测可以看出,激励对她是有用的。上一家企业老板的激励让她的态度更好,但是激励却没有产生效果,原因是在激励的前期建设方面出现了问题。 也就是说没有做她最擅长的事情,就没有继续激励的基础。
像陈天天这样的案例其实不在少数,这不是态度的问题。激励之前要给她进行一个基础的建设,给她做一个定位,所以激励绝不仅仅是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 要做到激励有效果,就要做到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给她配一个良好的上司,这个上司要能给她一个好的沟通平台,善于分解目标,能跟她做朋友。
第二,构建内部的赋能系统。这个所谓的赋能系统就是我是否知道我工作的需求,让她知道她能干什么,要干什么,她的目标是什么等等,包括培训、指导、辅导系统。
第三,要清楚她是不是在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2
最怕企业主的迷茫
“态度与能力,需要领导者清晰认知”——范蠡。
▎知人善任,杜绝小白兔
很多企业为什么做了绩效,做了薪酬,做了考核,做了制度,在最后落地当中遇到很多障碍,甚至难以在团队落实呢?其实就是基础建设不够,造成很多后续的工作事倍功半。
做自己最擅长的事情,要有以下几个匹配点:价值观匹配,性格匹配,能力匹配,期望值匹配。
所谓的价值观匹配,就是大家思路一样,思想一样,我们的人品等等是能够在一个频道上,一个平台上去交流的,这是价值观。
性格匹配,就像陈天天一样,她其实是喜欢与人打交道,但是她做的具体事情就不与她的性格的相匹配。
能力匹配,陈天天合不合适呢?她的财务能力以及她的技能是足够的,因为她前前后后在本专业做了六年,这六年时间的沉淀让她有足够的的知识技能,但是在性格方面的问题使她的她一些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比方说细节处理的能力。
期望值匹配,就是大家是否能够在一个事情上达到一个差不多的标准?比方说我要八千,公司只给四千,而且没有商量的余地,这就是明显的期望值不匹配;比方我想做到财务师、会计师,但公司最多只能让我做到出纳,这也是明显的不匹配。
所以,发挥所长是最基本的管理需求。
▎不要让制度代替管理
现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现状,就是很多企业主、管理者被社会上的一些趋势绑架,这个趋势就是以制度代替管理。
所谓的以制度代替管理,其实就是企业家和管理者将制度、流程、绩效等等标准化,当成正式的管理,认为绩效就是激励。其实真正的管理像放羊一样,不仅要有标准化、制度化、流程化等等,还要有人的因素。
这里跟大家举一个案例,就是放牧羊群的事情,大家都知道,在放羊时少不了两个因素,第一个是牧羊犬,第二个是领头羊。
牧羊犬发挥的是当羊掉队偏离方向时,使羊回归到原路,然后给予督促监督的作用。
而当羊群没有领头羊的情况下,牧羊犬越凶狠,羊群越容易离散。
3
不仅要牛奶和面包,还要音乐和舞蹈
管仲曾讲过,衣食足则知荣辱,仓廪实则知礼仪。
当员工在没有深刻认识到企业内部核心文化,没有真正认同企业的方向,管理以及理念的前提下,其实他都是为了钱、为了环境、为了发展,这些都是物质上的需求。
只有让员工真正认同我们,把员工带入我们整个企业文化构建中来,才能将物质需求升华为尊重和实现自我的过程,这才是激励。
▎员工激励三要点:管、教、等
所谓的管其实就是牧羊犬,怎么让他不掉队,怎么督促他前进,这些标准流程制度是要有的,要对员工进行管理,该有的日常监督要有。
教,就是指导、帮助、激励、激发,让他能够自我激励,内心当中自我产生一个动力。
等,即在指导和帮助员工的时候,要有耐心,首先要清楚这人到底有没有上升空间,值不值得培养。如果有,就要耐心地培养和辅导。
等还有另外一层含义,我们在看钟表时,秒针的运动是明显的,分针和时针的转动却是细微的,所以小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大的进步是潜移默化的。
我们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有耐心,不能说今天要求了,明天就必须做出来,这对人才培养是不利的。
随着企业不同阶段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丰富,经常会遇到一些状况,如招人难,储备人才难。所以不能在缺少人才时才想起人才的培养。
▎员工激励两注意
第一,不要让沉默变寂寞。每一个事情每一个激励都有变量,会哭的孩子并不一定代表着要给他奶吃,而要给那些真正需要奶的人。作为管理者,我们要学会向内部团队优秀的人才去倾斜资源,而不要去向会吵、会闹,会跟你哭穷喊累的人倾斜资源。
第二,不要让伯乐不快乐。企业中的人才并不是特别多,往往只有10%。齐桓公在管仲的辅佐下一统中原,匡复九州。他感谢管仲,要表扬管仲。首先他感谢的是管仲的老师,感谢他为齐国培养这么优秀的人才。第二个感谢的是鲍叔牙,是鲍叔牙给齐国招纳的管仲;第三个感谢的才是管仲。齐桓公为什么要做这样做呢?
他给人一个信号,首先,虽然我没管仲那么大的才华,但我可以找到能培养管仲的人;第二,虽然我没管仲那么大的才华,但我可以成为像鲍叔牙一样发现管仲的人。即我自己不能做这么好,但是我可以通过其他方面帮助我们团队得到更好的价值,这就是不要让伯乐不快乐。
4
实打实的干货:员工激励八部曲
我把人才激励分成八个类别,这八个类别就是属于员工激励的八部曲。
▎目标激励法
一个父亲带着三个孩子去沙漠打骆驼,下了车父亲问老大看到了什么,老大说看到了沙漠、骆驼、老爸。老爸笑笑没说话,问老二看到了什么,老二说看到了沙漠、骆驼、汽车、大哥、三弟、老爸、猎枪。老爸又笑了笑问老三看到了什么,老三说看到了骆驼。老爸说对的,我们是来打骆驼的,你眼里就应该只有骆驼。
我们要怎么激励?就是给予他清晰明确的目标,让他为此而努力。这类人眼睛里只有目标,不会考虑其他,所以清晰的目标对他是有激励作用的。
▎关怀激励法
我们公司的一个客户,他们每个月扣员工200块钱。员工很不理解,为什么扣我钱?到年底了,公司把每个月扣的200块钱和公司补贴的600块钱,一共3000块钱一起发给父母。
公司能为他们做出这样的事情,让员工很感动。家人也成为了员工的后盾,对员工也是一种支持。这对家庭和个人来讲,都得到了很好的满足,这就是关怀激励法。
▎环境激励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很多的人愿意向几个行业去涌,比方说互联网行业,投资类、理财类行业,人力资源行业等,因为在这些行业的工作环境,能给大家带来很好的需求。
以前有个国企厂子经营不善,向一家德国咨询公司寻求帮助。咨询公司方案的第一条竟然是维修整个厂区的厕所,这让厂子的老领导很不理解,但还是照做了。三个月后真的见效了,大家变得有秩序,有规章了,这是对一个厂子做规划的方式。
试想,如果自己家里鞋、袜子、衣服到处都是,没有人收拾,那你愿不愿意回家?同理,如果我们公司环境比较差,我们愿不愿意待?所以作为一家企业不仅仅是构建制度流程,其实每一个环节都可以影响到别人对我们的一些看法。
▎机会激励法
激励的方式不一定是金钱,也可能是一个好的发展平台或者提升机会。如果把一个好的锻炼机会给下属,他会认为这是领导的信任和对他能力的肯定。在工作中就更加努力的证明自己,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这也达到了激励的目的。
▎尊重激励法
尊重激励法是作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非常知名的摩托罗拉在做的事。
摩托罗拉在中国天津厂区一进厂,有一幅很大的照片,但不是企业老板,不是企业文化,更不是某个宠物或某个明星,而是一个叫王宝香的员工,为什么把她挂上去?因为她作为一个生产线的技术人员,对厂区机房的摆放位置提出好的建议,为公司创造了很大的价值。
员工愿意付出,同时得到了很大的荣誉,这是对员工非常大的激励。其实员工都可以保持创新以及对工资的追求和尊重,这个角度其实就是促使大家不断要做的。
另外,还有授权激励法、创新激励法和情感激励法。如果想听赵会全老师详细分享,就上约局APP吧~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