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不以S3的名义 这几款自主SUV靠什么火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不以S3的名义 这几款自主SUV靠什么火

几款和“S3”有渊源的自主SUV车型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面,这其中瑞风S3和幻速S3都碰上了SUV市场进一步细分化的机遇,而宋则凭借独特的产品力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但现在看来,3款车型不仅遇到了销量瓶颈,反而都有大幅下滑的趋势。

既然上次文章里点了S3的名,所以自主SUV盘点的第一期,咱们就从S3说起。

那么谈及“S3”,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奥迪S3,别问为什么,请看下图…万能的度娘也是这么理解的。

不过自主品牌中,还是有着不少顶着S3旗号的车型,比如江淮瑞风S3、北汽幻速S3和比亚迪宋,插一句,其实比亚迪宋就是基于比亚迪S3原型车制造的。我们不妨详细分析一下这几款车,从销量变化中找出他们的成败关键。

早期上市的SUV车型主要是以哈弗H6为代表的紧凑型SUV,车身尺寸主流,主力车型价格基本在10万元左右。而小型SUV的推出,进一步拉低了SUV的价格,消费者能享受到SUV的外观和良好通过性,又可以少花几万块钱,于是小型SUV瞬间爆红。

自2014年第一代瑞风S3上市起,小型SUV才逐渐进入了中国消费者的视野。车身尺寸相对较大,加上低廉的价格,起步价6万,顶配8万无疑十分具有诱惑力。配置也很丰富,所以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瑞风S3销量爆表,甚至在随后的两年中一度成为小型SUV的“神车”。

不过从2017年一季度的销量来看,瑞风S3同比于2016年似乎被一刀斩了一半,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瑞风S3的产品迭代速度,虽然如今已是第三代,但每次小改款与小幅的配置升级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求新的需求。尽管内饰还算独特,但在外观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改变,也很难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持续走红。另外,从2016年开始,小型SUV市场便进入了井喷期,仅是6-8万的价位区间,近两年就上市了不少竞争力强的同级产品。诸如东南DX3、长安CS15以及“黑马”宝骏510。造型和配置上都略逊一筹的瑞风S3销量下滑注成定局。

刚才说早期SUV市场基本是由紧凑型SUV垄断的,在哈弗H6并非一枝独秀的2014年,另一款名为S3的车型——幻速S3也加入了竞争当中。在10万当道的紧凑型SUV市场里,投下一款7万左右的同级车型,就如同豪华车市场中的奥迪A3,在上市初期几乎难逢对手。而幻速S3在上市之处的销量也印证了,什么叫真正的幻速。

幻速S3最大的特色便在于其内部空间,很难想象一款紧凑型SUV可以做出7座的座椅布局。这无疑是对实用性的一大提升,再加上座椅高档材质、全自动恒温空调设计,在当时的市场竞争中都拥有很突出的优势。

但经历了一定的爆发期后,幻速S3也步入了同瑞风S3一样的境遇。不具技术性的优势,在同级车型大规模入市后,免不了被同质化所冲淡。而且,外观基本成了早期SUV的硬伤,换代速度跟不上市场节奏。虽说现在幻速S3还能维持在接近1万台的月销量,但销量的下滑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于前两款S3车型,比亚迪宋作为晚辈,在命名上总算脱离了一贯的自主品牌命名道路,在SUV市场同质化严重的2015年底,如果比亚迪仍以S系列作为命名,恐怕最终也难逃被竞争对手淹没的命运,这点在曾经的比亚迪S6上得到了印证,好在比亚迪“王朝计划”赋予了即将上市的S3以“宋”的全新名称。

宋定位于一款新能源紧凑SUV,上市以来很快就成为了爆款车,2016年更是月销一度逼近20000辆,成长速度飞快。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专精,让宋在自主品牌新能源SUV中占得了不少先机与优势。同时,宋还拥有传统动力配置车型。丰富的动力配置和亮眼的科技表现,不得不承认宋确实有两把刷子。

就在很多人都认为宋会持续升温的时候,今年2月份的销量却是浇了一盆冷水,尽管今年3·15晚会没有一家车企上榜,平日里也没听到过什么自主品牌的坏话,但这并不代表自主品牌车型就很完美。在各种车辆投诉榜单上,宋确实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且,随着销量的增长,投诉量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宋在销量上的下滑。

其实综合来看,几款和“S3”有渊源的自主SUV车型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面,这其中瑞风S3和幻速S3都碰上了SUV市场进一步细分化的机遇,而宋则凭借独特的产品力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但现在看来,3款车型不仅遇到了销量瓶颈,反而都有大幅下滑的趋势。也就是说自主品牌的一款车型成功途径可以有很多,但保持产品力并精进造车工艺才是保持车型良好销量的关键。

如今很多自主品牌造车处于探索阶段,常采用“多生孩子能打仗的”思路去造车,往往对于销量差的车型直接选择放弃、停产,转而另起炉灶。事实上这对于品牌本身的口碑树立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自身浪费了前期研发资金,对消费者也十分不负责任。对于文中提到的几款自主SUV而言,针对市场痛点的改款势在必行,至于S3这个名号,也许随着车辆丰富更多鲜明卖点的同时,也会变更为其他更具特色的名称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不以S3的名义 这几款自主SUV靠什么火

几款和“S3”有渊源的自主SUV车型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面,这其中瑞风S3和幻速S3都碰上了SUV市场进一步细分化的机遇,而宋则凭借独特的产品力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但现在看来,3款车型不仅遇到了销量瓶颈,反而都有大幅下滑的趋势。

既然上次文章里点了S3的名,所以自主SUV盘点的第一期,咱们就从S3说起。

那么谈及“S3”,大部分人都会想到奥迪S3,别问为什么,请看下图…万能的度娘也是这么理解的。

不过自主品牌中,还是有着不少顶着S3旗号的车型,比如江淮瑞风S3、北汽幻速S3和比亚迪宋,插一句,其实比亚迪宋就是基于比亚迪S3原型车制造的。我们不妨详细分析一下这几款车,从销量变化中找出他们的成败关键。

早期上市的SUV车型主要是以哈弗H6为代表的紧凑型SUV,车身尺寸主流,主力车型价格基本在10万元左右。而小型SUV的推出,进一步拉低了SUV的价格,消费者能享受到SUV的外观和良好通过性,又可以少花几万块钱,于是小型SUV瞬间爆红。

自2014年第一代瑞风S3上市起,小型SUV才逐渐进入了中国消费者的视野。车身尺寸相对较大,加上低廉的价格,起步价6万,顶配8万无疑十分具有诱惑力。配置也很丰富,所以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瑞风S3销量爆表,甚至在随后的两年中一度成为小型SUV的“神车”。

不过从2017年一季度的销量来看,瑞风S3同比于2016年似乎被一刀斩了一半,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还是在于瑞风S3的产品迭代速度,虽然如今已是第三代,但每次小改款与小幅的配置升级显然不能满足消费者求新的需求。尽管内饰还算独特,但在外观方面没有实质性突破的改变,也很难在这个“看脸”的时代持续走红。另外,从2016年开始,小型SUV市场便进入了井喷期,仅是6-8万的价位区间,近两年就上市了不少竞争力强的同级产品。诸如东南DX3、长安CS15以及“黑马”宝骏510。造型和配置上都略逊一筹的瑞风S3销量下滑注成定局。

刚才说早期SUV市场基本是由紧凑型SUV垄断的,在哈弗H6并非一枝独秀的2014年,另一款名为S3的车型——幻速S3也加入了竞争当中。在10万当道的紧凑型SUV市场里,投下一款7万左右的同级车型,就如同豪华车市场中的奥迪A3,在上市初期几乎难逢对手。而幻速S3在上市之处的销量也印证了,什么叫真正的幻速。

幻速S3最大的特色便在于其内部空间,很难想象一款紧凑型SUV可以做出7座的座椅布局。这无疑是对实用性的一大提升,再加上座椅高档材质、全自动恒温空调设计,在当时的市场竞争中都拥有很突出的优势。

但经历了一定的爆发期后,幻速S3也步入了同瑞风S3一样的境遇。不具技术性的优势,在同级车型大规模入市后,免不了被同质化所冲淡。而且,外观基本成了早期SUV的硬伤,换代速度跟不上市场节奏。虽说现在幻速S3还能维持在接近1万台的月销量,但销量的下滑却已是不争的事实。

相比于前两款S3车型,比亚迪宋作为晚辈,在命名上总算脱离了一贯的自主品牌命名道路,在SUV市场同质化严重的2015年底,如果比亚迪仍以S系列作为命名,恐怕最终也难逃被竞争对手淹没的命运,这点在曾经的比亚迪S6上得到了印证,好在比亚迪“王朝计划”赋予了即将上市的S3以“宋”的全新名称。

宋定位于一款新能源紧凑SUV,上市以来很快就成为了爆款车,2016年更是月销一度逼近20000辆,成长速度飞快。比亚迪在新能源技术方面的专精,让宋在自主品牌新能源SUV中占得了不少先机与优势。同时,宋还拥有传统动力配置车型。丰富的动力配置和亮眼的科技表现,不得不承认宋确实有两把刷子。

就在很多人都认为宋会持续升温的时候,今年2月份的销量却是浇了一盆冷水,尽管今年3·15晚会没有一家车企上榜,平日里也没听到过什么自主品牌的坏话,但这并不代表自主品牌车型就很完美。在各种车辆投诉榜单上,宋确实存在着许多大大小小的问题,而且,随着销量的增长,投诉量也越来越多,最终导致了宋在销量上的下滑。

其实综合来看,几款和“S3”有渊源的自主SUV车型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面,这其中瑞风S3和幻速S3都碰上了SUV市场进一步细分化的机遇,而宋则凭借独特的产品力获得了不错的市场份额,但现在看来,3款车型不仅遇到了销量瓶颈,反而都有大幅下滑的趋势。也就是说自主品牌的一款车型成功途径可以有很多,但保持产品力并精进造车工艺才是保持车型良好销量的关键。

如今很多自主品牌造车处于探索阶段,常采用“多生孩子能打仗的”思路去造车,往往对于销量差的车型直接选择放弃、停产,转而另起炉灶。事实上这对于品牌本身的口碑树立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不仅自身浪费了前期研发资金,对消费者也十分不负责任。对于文中提到的几款自主SUV而言,针对市场痛点的改款势在必行,至于S3这个名号,也许随着车辆丰富更多鲜明卖点的同时,也会变更为其他更具特色的名称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