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23日凌晨5点,国服更新的7.10版本又加入了备受瞩目的“15投”新功能。由于机制要求不同,“20投”虽然不会在游戏中消失,但对于越来越快餐化的游戏氛围来说,全新的“15投”或许更受广大休闲玩家的青睐。
自《英雄联盟》推出“20投”机制(游戏开局20分钟后可发起投降)以来,投降,这个词就一直在MOBA游戏圈充满争议。投降机制最受争论的地方在于,它与竞技精神相违背,并且非常影响那些不愿意投降的玩家的体验。
“投降机制让玩家产生依赖,消极应战,轻易放弃对战。”有玩家曾这样说道。然而投降机制还是推行开了来。既然它助长消极应战,为何还是被大众所接受了。归根结底,其实只是因为它还是被人所需要的,并且这部分人的数量并不少。
| 存在即合理,投降输一半
投降机制推出前,同样是MOBA游戏的《DOTA》里曾经产生过一些对于玩家来说既浪费时间又具有侮辱性的的对局:被敌方碾压后恶意拖时间,不推塔、戏弄玩家、打字嘲讽、虐泉等。这样的对局对于被嘲讽的玩家来说,无疑是浪费时间而又影响心情的。
面对以上情况,投降给弱势玩家的未尝不是一种解脱,至少在心理层面上的打击,投降也比受虐舒服得多。就像电影台词里的“投降输一半”,《英雄联盟》的投降机制让玩家溃败后,还能留有一些心情和士气再开一局。
拳头2009年推出《英雄联盟》美服,投降机制也可以说是同时推出,当时的投降机制其实并不是现在让人熟知的“20投”,而是“15投”。那时投降机制的说明为:“为了节省游戏时间,当你意识到这场游戏失败无法避免。LOL允许游戏中的队伍进行投降投票。任何一名玩家都可以在进入游戏15分钟后启动投降投票。”
很明显,拳头《英雄联盟》推出时所想要面向的玩家群体,是更广泛的大众玩家,不仅是习惯以前MOBA游戏环境的玩家,还有其他的被以前MOBA游戏环境所影响的其他大众玩家。拳头想把《英雄联盟》的门槛和面向范围做得更低更广。
《英雄联盟》也确实做到了,它已经是玩家数量最多的网络游戏之一了。直到现在,投降机制已经成了除《DOTA2》以外大部分MOBA游戏的标配,投降机制的利用也生成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百态。
| 投降影响环境,世风日下
总结一下这些年我们投过的降,其实也无异于这几种:
1. 初期逆风 队友挂机
你开始了今天的第一局游戏,当你刚进入游戏没多久,队友就被杀掉了,敌方拿了一血,其后又一个队友,与敌方一换一死掉了。这时队伍里有人开始打字:“这还打什么啊,20投吧”然后挂机。少了一个战力,你们的战斗局势愈加艰难,队伍里陆续有人也被这样的心态士气影响,觉得赢面很小了,还不如直接投降进行下一局好了。于是有人发起投降,4票通过,你们投降,这一把游戏输了。
2. 队友太菜 无奈投降
进入下一局,游戏开始了15分钟,双方人头比分:2:15,唯二的两个人头是你拿的。点开战绩出装一看,队友战绩全负,出装让你惊呆,法师职业出的物理装备。再一看操作,祖传闪现,从来不用。用脸硬抗直面对面大招。你突然觉得这局可能难了,打字和队友说了一些注意点,寻找机会看能不能翻盘。又10分钟过去了,你觉得这局没有机会了,发起投降,这场游戏又结束了。
3. 矛盾不断 内讧崩盘
继续进行游戏,你心想着,今天难道还不能赢一局了?
这一场对局选英雄,开局都很顺利,你想着这把稳了,突然队友开始在聊天框里打字了起来:
队友A:“XXX(队友B),你特么有病吧,又抢我buff。”
队友B:“我没注意。”
队友A:“没注意?你都抢我两次buff了,没buff我打个毛啊。”
你:“大哥们,先别吵了,把这局好好玩可以么,队友B你之后注意点。”
队友A:“我不玩了,没意思,XX这个英雄前期没buff还玩个啥。”
队友A挂机发起投降,3个队友拒绝了,你想着剩下的队友大部分都会玩,还有机会翻盘,
就鼓励队友认真玩还有机会。游戏中期了,对面拿了4杀,己方只剩一个队友C,队友C嘲讽队友B不会玩,这波团战输了主要就是队友B的原因。
队友B:“是,我菜,你自己玩吧,我也挂机了。”
队友C:“一群菜狗,没意思,投了。”
游戏又以投降结束了,剩你一脸懵逼,这游戏赢一局这么难么?
从投降百态中就可以发现,其实投降本身只是一个机制,产生这么多百态的原因更多的是游戏进程的本身和玩家氛围。
你要说投降机制不好么?它确实为许多玩家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也让游戏面向的大众人群更广。那么投降机制就一定好么?投降机制助长了消极应战的风气这也是事实。
其实面对游戏投降的百态,不用去纠结其本身,其实只要能营造更好的游戏和玩家氛围,减少恶意、消极投降所带来的消极影响,那么对于投降机制,这就是最好的完善。
| 没有一劳永逸的机制,氛围还得靠厂商
营造良好的游戏氛围,最大的指望还在于厂商的规范和维护工作。
《DOTA2》作为没有投降机制的MOBA游戏,其挂机、逃跑、恶意消极游戏的情况却比有投降机制的游戏少,这是为什么? 除了玩家本身,更多的是因为V社推出的“小黑屋系统”,严厉的举报惩罚制度,再加上“小黑屋”的威慑,让玩家不敢去轻易的挂机、逃跑,送人头。
《英雄联盟》从一开始挂机现象严重,到2016年拳头开启《英雄联盟》的惩罚系统:“挂机送人头最高可以封号三年”。其后挂机送人头的情况减少,游戏氛围也有所改善。没有谁想让自己的号被封禁,因此不敢轻易挂机送人头,也让因队友挂机而导致的投降情况减少。
离开MOBA游戏环境,在其他游戏中也可以发现,厂家的管理作为对游戏氛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阴阳师》在“业原火事件”中表明了严厉打击利用bug的情况,官方做出了严肃的处理和声明,此后大部分玩家再次遇见bug也不会去轻易的尝试,就是因为官方表明了态度,对游戏情况进行了管理。而像暴雪这样世界知名的游戏厂商,在《守望先锋》当前严重的“炸鱼塘”、《魔兽世界》新人难融入等问题上的管理作为一直饱受诟病。
综其所述,投降机制其实不用去争论本身,“存在既合理”这句话放在投降机制上同样适用,投降机制为更广大的玩家群体开辟了一个更宽容的游戏环境,这是毋庸置疑的。对于有投降机制的游戏,更需要的关注的,应该是游戏本身和游戏玩家之间的氛围。
最后私心希望,每一个玩家都能把投降机制作为最后退路来进行每一盘游戏对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