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儿童节。
儿童节到来的时候,总能引起不少80后、90后大人们的儿时回忆。热衷怀旧的这种群体意识,或许是因为当代的年轻人曾经经历过太多的发展变化所导致,中国著名科幻小说家刘慈欣就曾坦言科幻圈的脑洞已跟不上日新月异的现实。2001年的大刘,即便突破想象力把地球都整没了,也只敢把2055年的北京房价假设为3500元一平米。
超乎想象的变化,让不同人生阶段的体验差异巨大,也让中国的80后、90后们相比其他群体更容易陷入回忆和感怀当中。小时候玩过的那些玩弹珠、捉迷藏,现在已被各种电子游戏替代。借节日的机会,我们决定将以前童年时玩过的游戏拿来出,和现在的电子游戏做一下对比,并寻找它们的共通之处。也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另类怀旧的方式,以纪念记忆中的美好童年。
| 捉迷藏
捉迷藏或许是全世界最古来的游戏之一,在国内我们也叫它摸瞎子、躲猫猫。这个游戏早在两千年前就流行于希腊,让一名玩家去寻找其它躲藏者。
《绝地求生:大逃杀(Playerunknown's Battlegrounds)》,这款已经在Steam平台连登榜首10周的新规,从某种层面上来说也是一种捉迷藏游戏。虽然它的标签分别是“开放世界”、“策略”、“射击”,游戏规则类似于电影《大逃杀》、《饥饿游戏》那样残酷刺激,但对于广大新人和普通玩家来说,捉迷藏才是这款游戏最让他们津津乐道的玩法。
在游戏中,每一局将有100名玩家参与,他们将被投放在绝地岛(battlegrounds)的上空,游戏开始跳伞时所有人都一无所有。随着游戏的展开,玩家们逐渐在岛屿的各个角落寻找到各种武器装备,并且岛上的安全地带也随时间越来越少,最终只有一人存活获得胜利。
熟稔射击类游戏的玩家往往在游戏中依靠技术和经验会取得很大优势,但这并不代表其他普通玩家就没机会获得胜利。而这种逆袭的玩法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与对手玩捉迷藏,并直到关键时刻再偷袭对手获取最终胜利。
这种玩法在国内玩家圈子中被称为“苟”,意思是苟且偷生。不断移动和开枪会向其他人暴露自己的方位,因此不贪心于捡装备、不激进于拿人头,苟到只剩最后一个敌人再偷袭取胜,成为普通玩家对抗高手的最有效战略。
由于游戏规则下只有一个胜利者,因此在《绝地求生:大逃杀》等相同类型的游戏中,每个玩家都是既是猎人也是猎物,这让玩家们在游戏中体验到不同于传统射击类游戏的乐趣。隐匿自己和发现别人,正是捉迷藏这个游戏的基本规则,只不过在《绝地求生:大逃杀》等游戏中玩家同时兼具了这两种规则。为此,不少擅长捉迷藏的高手也发掘出不少精髓要点:
1. 穿白色衣服其实比黑色衣服更不容易被发现;
2. 蹲草丛适合用狙击枪,蹲室内使用用散弹枪;
3. 逃跑发现左右两边都有敌人应该扔手雷乱枪后装死,让另两人误以为你是被别人打死进而互相火拼。
目前在国内,《战地之王》、《龙之谷》、《剑侠世界》端游、《剑侠情缘》手游等加入过大逃杀类的玩法,不过并不是游戏的核心玩法,对于喜欢捉迷藏又不感冒《绝地求生:大逃杀》的玩家来说,也可以去尝试体验一下。
| 搭积木
积木可以说是小孩子普遍最早接触的玩具之一,现实中的积木通常是立方的木头或塑料固体玩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或建筑活动让积木形成有各种样式,比如房子、动物等。
《我的世界》是当前电子游戏当中最广为人知的积木游戏,在玩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这个像素级画面的游戏可以衍生出各种美轮美奂的产物。同样因为它简单而又无限可能的特色,《我的世界》被公认为最适合儿童智力开发的电子游戏。
在《我的世界》大火以后,这种拼装加创意的游戏被越来越多的游戏开发商看重,为此也针对不同人群有了各具特色的新模式。Spiderling制作的《围攻(Besiege)》以攻城战争为题材,着重于玩家创造发挥不同的攻城机械。这款游戏在喜欢军事和机械的玩家中备受欢迎,大开脑洞的作品不乏变形金刚、特洛伊木马、国产J20战斗机等,搭配上武器破坏的画面特效,也让游戏充满了暴力美学。
当然,《围攻》也存在一定的门槛,比如理科学渣很难将想象力付诸于实践。简单一点的,国产游戏中也不乏《全民枪战》创造模式这种的另类,此外主机玩家也有《勇者斗恶龙:建造者》可供把玩。
| 丢沙包
在国内丢沙包是一个非常流行的游戏,不仅玩具的制作成本低,更能锻炼小朋友的肌肉发育、手眼协调、反应能力等。而且在国外,也有“躲避球”这样类似丢沙包的游戏,游戏都是突出玩家之间的斗智斗勇。
当然在电子游戏中,老一点的玩家也肯定对《热血躲避球》有不少印象,此后在PC端还有《百战天虫》、《疯狂坦克》等异曲同工的游戏。离开现实游戏后,丢沙包的核心玩法从考验玩家反应能力转移到策略与团队配合上,在攻防回合不同的战术选择以及对投掷“沙包”的精准判断成为了决胜关键。
目前在手游平台,腾讯的《弹弹堂》、英雄互娱《弹弹岛2》等产品都是这一类游戏的延续,老牌的《百战天虫》同样也推出过手游聚集着一票粉丝。可以说,丢沙包类的游戏一直是小众里的小众,但其休闲+竞技对抗的特色总会时不时出个爆款让玩家为之沉迷。
| 打弹珠
打弹珠是一项世界性儿童游戏,几乎各国小朋友都会玩。而且其历史起源和捉迷藏一样古老,大家在没有玻璃弹珠的时候就开始用小石子忘了。从人类学的观点看,这种游戏也应该是人类成长中一种不约而同的行为。
在电子游戏领域,打弹珠游戏当仁不让的代表就是日本mixi推出的《怪物弹珠》了。《怪物弹珠》多年来都高居全球手游收入前五,只不过在中国和欧美市场,它总是没能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和爆发点。在早年腾讯代理《怪物弹珠》时,就发现测试的结果比较一般,加上这款游戏反作弊机制非常差,可以让用户很轻易的通过修改获得全部弹珠,严重影响了游戏的平衡。
《怪物弹珠》在这一点上和《部落冲突》非常相似——在核心玩家聚集的地域市场以外,很难取得商业上成功,但在同类游戏中又无人能出其右。这也就导致《怪物弹珠》的核心玩家要么选择日服要么台服,但很少选择国产的同类游戏。
| 捉昆虫
捉蝈蝈蛐蛐等昆虫养在瓦罐里,这是不少人长大后仍热衷的游戏。更让人意外的是,昆虫宠物的市场在古今中外都非常发达,中国有斗蛐蛐的传统文化,而日本的独角仙甲虫更是成为一种图腾。从国产动画《蛐蛐》到日本动画《哆啦A梦》、《名侦探柯南》等作品,我们都能看到对昆虫“捕捉-培养-角斗”这一套游戏流程的细节。
进入电子游戏时代以后,这个游戏玩法催生出一个火爆20年的IP——Pokémon(精灵宝可梦、口袋妖怪、宠物小精灵)。而且随着2016年《精灵宝可梦GO》在手游领域带来的革新和成功,“LBS+AR+捉宠物”的玩法迅速风靡全球。在国内,就曾有一款名叫《萌宠大爆炸》的同类游戏与支付宝合作,被大家戏称为“支付宝GO”。
另外蓝港科技更进一步,在2016年宣布与热门电影《捉妖记》合作,将推出影游联动的“捉妖记GO”手游。日前这款正式定名为《捉妖记》的手游将正式上线,从官方公布的信息来看,这款手游以MMORPG为基础加入了LBS、QTE等创新玩法,构成丰富的个人养成和收集体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