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闻记者 |
美国劳工统计局周四发布报告称,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1.9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5万人,失业率上升0.1个百分点至4.4%,续创2021年1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分析师认为,9月非农就业数据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劳动力市场疲软但并未崩溃的看法,12月降息的可能有所下降。
9月非农就业报告本应在10月初公布,但由于之前美国政府“停摆”而推迟至今。当地时间11月12日晚,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一项联邦政府临时拨款法案,结束了持续40多天的联邦政府停摆。
非农数据公布后,美股一度拉升,但随后因失业率上升和降息预期降温而回落,周四纳斯达克指数跌逾2%。
“之前公布的ADP就业、初请失业金人数等指标均表现良好,因此市场对非农数据不差已有一定计价,更多在交易对失业率上行的担忧。”国盛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熊园对界面新闻说。
他进一步指出,从行业来看,教育和保健服务业、休闲和酒店业、政府雇员、建筑业、零售业的就业改善最明显,专业和商业服务业、运输和仓储业的就业恶化最明显。全部14个行业中,有6个行业就业人数负增长,与前两个月相比有所改善。但总体来看,这份“迟到的超预期”就业报告未能对12月是否降息给出明确信号。

惠誉评级美国经济研究主管奥卢·索诺拉也对界面新闻表示,面对更强劲的就业增长与失业率攀升的局面,美联储的政策抉择会更趋复杂。作为下次利率决议前唯一的官方就业数据,报告中超预期的积极部分,可能会削弱12月降息的概率。
熊园表示,从货币政策时滞推算,美国新增非农就业可能在近几个月迎来触底回升的拐点,而失业率作为滞后指标大概率仍会延续上行,不过美联储的政策决策会有前瞻性考虑,一旦非农确认拐点就有理由放慢甚至暂停降息。目前看,如果在12月会议前看到的其他经济指标没有明显走弱、美股不出现持续大跌,美联储下月大概率不会降息。
凯投宏观北美首席经济学家保罗·阿什沃思也对界面新闻表示,总体而言,数据略好于预期,缓解了美联储官员对劳动力市场下行风险的担忧,预计下次降息将推迟至明年1月。
美联储在9月、10月连续两次降息,将基准联邦基金利率区间降至3.75%-4.00%。下一次货币政策会议将于12月9-10日召开。北京时间周五11:00左右,芝加哥商品交易所FedWatch数据显示,12月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34.5%,较一日前上升4.4个百分点。
近一周以来,美联储及其重要官员多次释放鹰派信号,令市场降息预期受挫。
本周三公布的10月会议纪要显示,“许多”与会者认为在今年剩余时间保持利率不变是合适的,只有“几位”与会者认为12月再次降息是合适的。与此同时,美联储内部对于通胀的担忧升温。周四,至少有三位美联储高级官员对通胀表达了担忧。
美联储理事迈克尔·巴尔表示,需要对进一步降息持谨慎态度,因为通胀率仍在3%左右徘徊,距离联储2%的调控目标尚有距离。
今年的“票委”、芝加哥联储主席奥斯坦·古尔斯比在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活动上表示,通胀下降似乎已经停滞不前,这让他“感到不安”。古尔斯比暗示,他不倾向于支持在通胀前景没有改善的情况下继续放松货币政策。
2026年的“票委”、克利夫兰联储主席贝丝·哈马克则明确反对进一步降息,并称通胀可能威胁金融稳定。“高通胀对美国经济而言仍然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并且在朝着错误的方向发展。”哈马克说,如果为了劳动力市场而继续降息,可能会延长高通胀的持续时间,也可能鼓励金融市场的投机行为。
兴业证券分析师段超在研报中指出,通胀数据是近期美联储货币决策的关键,12月议息会议前最大的看点是下周公布的通胀核心指标——个人消费支出指数(PCE)。他表示,随着库存去化,企业提价传导关税成本的动力上升,年末美国国内通胀压力可能增加,而关税成本也有待在消费者通胀上继续体现。
“9月通胀数据已经显示,新车价格随着库存去化已转为上涨,日本对美出口车企的前期降价行为或反转;对华依赖度较高的商品在库存消耗后通胀加速;美国中下游企业仍是关税成本分摊主力,但利润已有所下滑,有待后续向终端释放压力。总的来看,当前到明年年初,前期积累的关税压力很可能进一步释放。”段超说。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