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93岁菲律宾首富传奇:一鞋一世界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93岁菲律宾首富传奇:一鞋一世界

时光荏苒,拥有“菲律宾首富”、“零售大王”、“金融巨子”等太多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美誉,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施至成,依旧担任家族企业主体——SM集团董事长,为他的“一鞋一世界”操劳着。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因此,做生意的关键是要抓住需求。人们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为什么我从卖鞋做起,因为它是人人都需要的。同时,一个人的事业应当与自己的爱好相关,比如一个人如果经营购物中心,他本人应该也喜欢购物。对于既无兴趣又不了解的行业,我是绝对不会去做。

——菲律宾SM集团董事长施至成

卖鞋的穷小子

比起李嘉诚、郭台铭来,施至成在中国大陆不算耳熟能详,但在菲律宾,他和他的家族企业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施至成祖籍福建晋江,1924年12月25日出生,他是菲律宾华商领袖、SM集团董事长,连续蝉联菲律宾首富,一个人占据菲律宾股票市场20%的市值。

时光荏苒,拥有“菲律宾首富”、“零售大王”、“金融巨子”等太多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美誉,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施至成,依旧担任家族企业主体——SM集团董事长,为他的“一鞋一世界”操劳着。

不过60多年前的他,是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父母早年在菲律宾做生意,不满12岁的施至成,从老家晋江漂洋过海去找妈妈。当时特别穷,一家人蜗居在一间当地华人称为“菜仔店”的房子里,这间房子,除了卖蔬菜、干货及小日用品,还要住着一大家人。白天是小店,到了晚上,就要把菜和货整理好挪到边角,才能腾出地方来睡觉。

施至成的女儿施蒂丝后来回忆她的幼年说,当时的一家人穷得只剩下了“梦想”, 和父亲到马尼拉湾海岸散步,也是一种乐趣,因为“欣赏夕阳不用花钱”!

二战爆发,全家赖以生存的小店在炮火中顷刻化成乌有。没有了“菜仔店”, 失去了一切,父母只好回到国内,为了生存和完成学业,施至成留了下来,到一家小鞋店当学徒。

要有鹰的眼睛

对施至成来说,当学徒的经历,不仅是解决生计,更是从此划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施至成在马尼拉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只翼展超过7英尺、单爪子长达3英寸的雄鹰标本,这是菲律宾首富的“爱物”。 施至成常说:“商人应该具备一双鹰眼,当机遇突然降临时,你必须时刻准备抓住它,否则,会很快落入其他人手中。”

有老鹰的眼睛,就是说,做生意要观察敏锐。

战争结束后,在店里打工的施至成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的菲律宾很多人都没有拖鞋,还有很多人没有鞋穿。于是,施至成与店老板商量,我给你免费打工,但你要允许我在你的鞋店上摆一个小摊位,卖一些从美国大兵或者其他地方进货的鞋子。施至成是一位好店员,老板对他很赏识,也就答应下这个请求。

身兼二职的施至成,由于不断寻找更好的鞋的来源,他的销售比别人要好。在接下来的几年,他在鞋店做经理,还将“设摊位”的鞋店扩大到三个。

50年代,施至成决定“更上一层楼”。他不仅辞去鞋店的工作,还中断远东大学的商科专业学习,他去了美国波士顿和纽约,研究怎样提高当地鞋的产量和设计出更多的款式。回来后,他决定将所学付诸行动,身上已经有了一部分积蓄的施至成, 于1958年,在马尼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鞋子销售商店,取名叫“Shoe Mart”(鞋庄),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菲律宾SM集团的前身。

“鞋庄”的变身,是在施至成娶妻成家之后。

由于是家族生意,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来店上帮忙打理。一天,妻子把原本为自己小孩准备的童装放在柜上,让施至成想不到的是,一下就有人抢着要买。精明的施至成看到了商机,此后,不光进童装来卖,还把女装加了进来,并把男装和饰品也加了进来。销售产品的多元化,让“鞋庄”的销售收入猛增,这时候的“鞋庄”已经不只是一家鞋店了!

1972年,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执政时期,他一心想建立“马科斯王朝”,但受到反对党领袖阿基诺等发对和挑战。为了达到他长期统治菲律宾目的,他签署“军事戒严令”,宣布在全国实行军事管制(军管长达10年)。

不得不佩服施至成独到的商业眼光!面对菲律宾政治社会“风雨飘摇”,在 1972年颁布戒严令两个月后,他将“鞋庄”正式更名为SM百货商场,施家第一家百货公司在马尼拉市中心开业了。

商人要有一双鹰眼,这是施至成的成功之道。但看到机遇是不是撸起袖子马上干?施至成的回答是,“做事都要停三停,不要求快,要求稳。”

如果一件事能够经受住“停三停”的压力,那么,施至成认为这件事情的成功就没有问题。无论是当初卖鞋子,还是后来做大型商场,施至成都是先考察、策划,再研究,有时为了让时机更成熟,他还耐心等待。难怪人家说,只要是施至成看准的事,就会像老鹰一样盯着;同时,他又是一只老狐狸,守着候着,从未失手!

商场大王 进攻永无止境

1983年的美国,已经开始出现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级商场,施至成觉得这个市场很大,利润还很高,于是他来了个“顺水推舟”,紧跟潮头。尽管菲律宾政治和经济不稳定,他还是在一片怀疑声中,在马尼拉北郊建起了当时菲律宾最大的大型购物中心。

这种全新的零售业态,菲律宾人以前从未见过。开业最初,由于在郊区,租户和顾客都三三两两,没过多久,顾客便像潮水般蜂拥而至,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租户想要入住。

如果按照现代商业选址标准,购物中心通常都是布局在都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可施至成却偏偏看中马尼拉比较偏僻的北部郊区。整个SM购物中心占地17公顷,光是出租场地,就达到了26万平方米,这生意能好吗?当时反对、质疑的声音都很大。女儿施蒂丝后来说,我为父亲而骄傲,我爸爸理想太远大!

偌大的购物中心,内设百货店、超级市场、电影院、电器店、美食廊、游乐场、百余家精品店与餐馆,犹如一个小城市。随着菲律宾军管令解除,社会生活逐渐开放,零售业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上全新的商业思维,施至成的“SM世界”成功了!

“对于购物中心的投资,他从未犯过错误,一次也没有”。 菲律宾《利润》杂志发行人卡尔·克雷杰用“狐狸”一词来形容他。SM商业模式,其实是一种“一站式”购物体验。在一个地方,你可以通过齐全的商品和全方位的服务,一次性购齐所需要的全部商品,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非常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从此以后,胆识过人的施至成开始果断地在全菲各地购置大片土地,并建起一个又一个购物中心,SM也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管理。

在菲律宾,SM的扩张,已被视为该国零售业的风向标,并占据菲律宾零售业的半壁江山。

施至成对他的“SM世界”经营,一直很用心。年纪很大了,他还是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连周末亦如此。在学习上,他有一颗“不老的心”。前几年,这位老董座每到别人的大型商场去,必看“三大样”:一个是厕所,他说干不干净,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商场的管理。另外二个就是海鲜、熟食,他说这两样的新鲜程度,可以反映出一家商场的经营情况和客流量。此外,像一些摆设精致、颜色搭配协调的地方,只要感觉很好,有个性,回来后施至成就拿来“为我所用”。

目前,施至成家族的商业帝国主要有四大核心板块,分别是零售、银行金融、地产开发与旅游业等。其中,施至成拥有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旗下的SM投资股份公司的市值,占到菲律宾股市的20%。他手中的企业,一次次被美国《时代》、《财富》和《商业周刊》等全球顶级媒体称颂,他个人还被菲律宾政府授予终身成就奖。

1992年,已至耄耋之年的施至成,看好中国内地发展机遇,在家乡晋江投资建造了中国内地第一座自己品牌的SM购物中心。后来,他又在厦门、成都、苏州、重庆、天津等地建设购物中心或投资产业。93岁的施至成,虽不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却依然担任着公司董事长的职务。施至成的大女儿、负责零售和金融业务的副董事长施蒂丝,曾经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商界50名女强人之一。

“一鞋一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穷小子逆袭故事,像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唱的那样,施至成的菲律宾首富传奇,其实就是许多“爱拼才会赢”华人商界佼佼者的生动写照。他远下南洋闯荡,肯吃苦能耐劳,不管“好运歹运,总嘛爱照起工来行”,老老实实,不计较,不抱怨,善于发现商机,然后敢闯敢拼、全力以赴。

对自己一生勤耕不辍和逆流而上的商业传奇大戏,施至成是如此总结的:“成功并不全靠好运气,它是辛勤劳作、良好信用、机遇、时刻准备和恰当时机的化合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93岁菲律宾首富传奇:一鞋一世界

时光荏苒,拥有“菲律宾首富”、“零售大王”、“金融巨子”等太多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美誉,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施至成,依旧担任家族企业主体——SM集团董事长,为他的“一鞋一世界”操劳着。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因此,做生意的关键是要抓住需求。人们需要什么,我就提供什么。为什么我从卖鞋做起,因为它是人人都需要的。同时,一个人的事业应当与自己的爱好相关,比如一个人如果经营购物中心,他本人应该也喜欢购物。对于既无兴趣又不了解的行业,我是绝对不会去做。

——菲律宾SM集团董事长施至成

卖鞋的穷小子

比起李嘉诚、郭台铭来,施至成在中国大陆不算耳熟能详,但在菲律宾,他和他的家族企业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施至成祖籍福建晋江,1924年12月25日出生,他是菲律宾华商领袖、SM集团董事长,连续蝉联菲律宾首富,一个人占据菲律宾股票市场20%的市值。

时光荏苒,拥有“菲律宾首富”、“零售大王”、“金融巨子”等太多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美誉,如今已是93岁高龄的施至成,依旧担任家族企业主体——SM集团董事长,为他的“一鞋一世界”操劳着。

不过60多年前的他,是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父母早年在菲律宾做生意,不满12岁的施至成,从老家晋江漂洋过海去找妈妈。当时特别穷,一家人蜗居在一间当地华人称为“菜仔店”的房子里,这间房子,除了卖蔬菜、干货及小日用品,还要住着一大家人。白天是小店,到了晚上,就要把菜和货整理好挪到边角,才能腾出地方来睡觉。

施至成的女儿施蒂丝后来回忆她的幼年说,当时的一家人穷得只剩下了“梦想”, 和父亲到马尼拉湾海岸散步,也是一种乐趣,因为“欣赏夕阳不用花钱”!

二战爆发,全家赖以生存的小店在炮火中顷刻化成乌有。没有了“菜仔店”, 失去了一切,父母只好回到国内,为了生存和完成学业,施至成留了下来,到一家小鞋店当学徒。

要有鹰的眼睛

对施至成来说,当学徒的经历,不仅是解决生计,更是从此划定了他的人生轨迹。

施至成在马尼拉的办公桌上,摆着一只翼展超过7英尺、单爪子长达3英寸的雄鹰标本,这是菲律宾首富的“爱物”。 施至成常说:“商人应该具备一双鹰眼,当机遇突然降临时,你必须时刻准备抓住它,否则,会很快落入其他人手中。”

有老鹰的眼睛,就是说,做生意要观察敏锐。

战争结束后,在店里打工的施至成敏锐地觉察到,当时的菲律宾很多人都没有拖鞋,还有很多人没有鞋穿。于是,施至成与店老板商量,我给你免费打工,但你要允许我在你的鞋店上摆一个小摊位,卖一些从美国大兵或者其他地方进货的鞋子。施至成是一位好店员,老板对他很赏识,也就答应下这个请求。

身兼二职的施至成,由于不断寻找更好的鞋的来源,他的销售比别人要好。在接下来的几年,他在鞋店做经理,还将“设摊位”的鞋店扩大到三个。

50年代,施至成决定“更上一层楼”。他不仅辞去鞋店的工作,还中断远东大学的商科专业学习,他去了美国波士顿和纽约,研究怎样提高当地鞋的产量和设计出更多的款式。回来后,他决定将所学付诸行动,身上已经有了一部分积蓄的施至成, 于1958年,在马尼与人合伙,开了一家鞋子销售商店,取名叫“Shoe Mart”(鞋庄),也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菲律宾SM集团的前身。

“鞋庄”的变身,是在施至成娶妻成家之后。

由于是家族生意,新婚不久的妻子也来店上帮忙打理。一天,妻子把原本为自己小孩准备的童装放在柜上,让施至成想不到的是,一下就有人抢着要买。精明的施至成看到了商机,此后,不光进童装来卖,还把女装加了进来,并把男装和饰品也加了进来。销售产品的多元化,让“鞋庄”的销售收入猛增,这时候的“鞋庄”已经不只是一家鞋店了!

1972年,是菲律宾总统马科斯执政时期,他一心想建立“马科斯王朝”,但受到反对党领袖阿基诺等发对和挑战。为了达到他长期统治菲律宾目的,他签署“军事戒严令”,宣布在全国实行军事管制(军管长达10年)。

不得不佩服施至成独到的商业眼光!面对菲律宾政治社会“风雨飘摇”,在 1972年颁布戒严令两个月后,他将“鞋庄”正式更名为SM百货商场,施家第一家百货公司在马尼拉市中心开业了。

商人要有一双鹰眼,这是施至成的成功之道。但看到机遇是不是撸起袖子马上干?施至成的回答是,“做事都要停三停,不要求快,要求稳。”

如果一件事能够经受住“停三停”的压力,那么,施至成认为这件事情的成功就没有问题。无论是当初卖鞋子,还是后来做大型商场,施至成都是先考察、策划,再研究,有时为了让时机更成熟,他还耐心等待。难怪人家说,只要是施至成看准的事,就会像老鹰一样盯着;同时,他又是一只老狐狸,守着候着,从未失手!

商场大王 进攻永无止境

1983年的美国,已经开始出现集购物、餐饮、娱乐为一体的超级商场,施至成觉得这个市场很大,利润还很高,于是他来了个“顺水推舟”,紧跟潮头。尽管菲律宾政治和经济不稳定,他还是在一片怀疑声中,在马尼拉北郊建起了当时菲律宾最大的大型购物中心。

这种全新的零售业态,菲律宾人以前从未见过。开业最初,由于在郊区,租户和顾客都三三两两,没过多久,顾客便像潮水般蜂拥而至,很快,就有越来越多的租户想要入住。

如果按照现代商业选址标准,购物中心通常都是布局在都市中心的繁华地带,可施至成却偏偏看中马尼拉比较偏僻的北部郊区。整个SM购物中心占地17公顷,光是出租场地,就达到了26万平方米,这生意能好吗?当时反对、质疑的声音都很大。女儿施蒂丝后来说,我为父亲而骄傲,我爸爸理想太远大!

偌大的购物中心,内设百货店、超级市场、电影院、电器店、美食廊、游乐场、百余家精品店与餐馆,犹如一个小城市。随着菲律宾军管令解除,社会生活逐渐开放,零售业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加上全新的商业思维,施至成的“SM世界”成功了!

“对于购物中心的投资,他从未犯过错误,一次也没有”。 菲律宾《利润》杂志发行人卡尔·克雷杰用“狐狸”一词来形容他。SM商业模式,其实是一种“一站式”购物体验。在一个地方,你可以通过齐全的商品和全方位的服务,一次性购齐所需要的全部商品,既节省时间,又提高效率,非常适应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从此以后,胆识过人的施至成开始果断地在全菲各地购置大片土地,并建起一个又一个购物中心,SM也从单纯的零售逐渐转向了房地产开发和购物中心管理。

在菲律宾,SM的扩张,已被视为该国零售业的风向标,并占据菲律宾零售业的半壁江山。

施至成对他的“SM世界”经营,一直很用心。年纪很大了,他还是每天工作10至12小时,连周末亦如此。在学习上,他有一颗“不老的心”。前几年,这位老董座每到别人的大型商场去,必看“三大样”:一个是厕所,他说干不干净,能直接反映出一个商场的管理。另外二个就是海鲜、熟食,他说这两样的新鲜程度,可以反映出一家商场的经营情况和客流量。此外,像一些摆设精致、颜色搭配协调的地方,只要感觉很好,有个性,回来后施至成就拿来“为我所用”。

目前,施至成家族的商业帝国主要有四大核心板块,分别是零售、银行金融、地产开发与旅游业等。其中,施至成拥有菲律宾规模最大的商业银行,旗下的SM投资股份公司的市值,占到菲律宾股市的20%。他手中的企业,一次次被美国《时代》、《财富》和《商业周刊》等全球顶级媒体称颂,他个人还被菲律宾政府授予终身成就奖。

1992年,已至耄耋之年的施至成,看好中国内地发展机遇,在家乡晋江投资建造了中国内地第一座自己品牌的SM购物中心。后来,他又在厦门、成都、苏州、重庆、天津等地建设购物中心或投资产业。93岁的施至成,虽不管理公司日常事务,却依然担任着公司董事长的职务。施至成的大女儿、负责零售和金融业务的副董事长施蒂丝,曾经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商界50名女强人之一。

“一鞋一世界”,其实就是一个穷小子逆袭故事,像脍炙人口的闽南语歌曲唱的那样,施至成的菲律宾首富传奇,其实就是许多“爱拼才会赢”华人商界佼佼者的生动写照。他远下南洋闯荡,肯吃苦能耐劳,不管“好运歹运,总嘛爱照起工来行”,老老实实,不计较,不抱怨,善于发现商机,然后敢闯敢拼、全力以赴。

对自己一生勤耕不辍和逆流而上的商业传奇大戏,施至成是如此总结的:“成功并不全靠好运气,它是辛勤劳作、良好信用、机遇、时刻准备和恰当时机的化合物。”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