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独对“维旺迪”,育碧的艰难自救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独对“维旺迪”,育碧的艰难自救

维旺迪(Vivendi)这个名字,可能关注过游戏新闻的朋友都有些耳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经常会出现在暴雪有关的新闻里。不仅暴雪,在雪乐山、动视、育碧、Gameloft等知名游戏公司的旁边,都曾有过维旺迪的影子。

最近,有关维旺迪将收购育碧的小道消息又甚嚣尘上。当前维旺迪已持有超过25%的育碧股份,按照法国的法律,如果持股达30%,就必须提出收购要约。

维旺迪对待游戏公司的方式相当粗暴直接:收购、合并、重组、裁员、卖出……工作室在经过这一系列的组合拳之后,往往元气大伤,甚至一蹶不振。

暴雪、雪乐山和动视已经领教过维旺迪的可怕,育碧会不会重蹈覆辙?难道我们连土豆服务器都要用不上了吗?

维旺迪的发迹之路

维旺迪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其有着翻云覆雨的巨大能量?

简单来说,维旺迪和迪士尼、时代华纳等娱乐大佬同处全球八大巨型媒体跨国集团之列,业务范围包括音乐、电视、电影、出版、电信、互联网和游戏等。除了游戏之外,它旗下的环球音乐是全球最大唱片公司,拥有超过25%的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电影方面更是控制着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环球影业。

这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巨头,自身很有传奇色彩。1853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签署法令成立了“通用水务公司”,也就是维旺迪的前身。目的是恢复自二月革命动乱之后,一直处在半瘫痪的城市水务职能。通用水务公司的首笔业务,落足于法国第三大城:里昂。

拿破仑三世成立通用水务公司的皇帝法令

这位法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恐怕没有想到,仅仅为了恢复城市功能作出的一个决定,却让欧洲诞生了一个水务巨头。到19世纪末,通用水务公司除了为法国主要城市提供水务服务外,业务还扩散到了像威尼斯、伊斯坦布尔、波尔图这些外国城市。

就这样勤恳耕耘主业100多年后,1976年,通用水务公司迎来了自己历史上的传奇掌门人:担任公司CEO长达20年的盖伊·德乔尼(Guy Dejouany)。

盖伊·德乔尼,1920—2011

德乔尼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通用水务公司的战略转型。而他当年使用的主要手法,至今仍影响着维旺迪——那正是他们最为世人所知也最为“臭名昭著”的手法:收购。

在德乔尼的手腕下,1980年起通用水务公司开始用收购手段扩大业务门类,一开始还是和水务环境相关的,比如废物处理、污水灌溉之类的,之后逐渐扩散到能源、物流、建造等大门类上。基本上是哪些行业火,或者哪些行业有政策利好,就买哪些行业的公司。而他们最早在第三产业的进军,是1983年帮助建立了法国第一家收费电视台Canal+。

后来1996年德乔尼卸任,他的继任者梅西埃加大了在电信和媒体行业进军的力度。到这会儿公司旗下的业务门类已经五花八门,“水务”这两个字作为公司名,已经不再适合了

1998年,通用水务公司更名为我们熟悉的“维旺迪”。

这一年,也是他们进入游戏玩家视野的一年——暴雪和雪乐山都归到了他的麾下。

不懂游戏的搅局者

在说这两个公司之前,我们先简单列一下他们是怎么跟维旺迪扯上关系的。

· 1994年,暴雪被经销商Davidson &Associates收购

· 1996年,雪乐山和Davidson &Associates被CUC International收购

· 1998年,雪乐山和Davidson &Associates被卖给了哈瓦斯通讯社

· 同年,哈瓦斯通讯社被维旺迪收购

然后暴雪和雪乐山就都成了维旺迪的小弟。

2003年,因与维旺迪意见不合,北方暴雪四位创始人集体离职,引发业界轩然大波。这四位创始人也是“暗黑破坏神”系列游戏的核心主创,因此也被称作“暗黑四巨头”。

这一年,共有30名员工离开了北方暴雪。人员的大规模出走让北方暴雪元气大伤,在2005年,暴雪公司宣布北方暴雪关闭,而北方暴雪当时正在进行的项目《暗黑破坏神3》也被延期。

雪乐山在这里也过得不太好,到维旺迪之后的第二年,旗下所有开发工作室就都被维旺迪关闭了,雪乐山成为了一家纯游戏发行商,并发行了《家园》、《半条命》《霹雳小组》以及暴雪《暗黑破坏神:地狱火》等经典游戏。

2004年,维旺迪环球重组为维旺迪游戏,80%业务被卖给通用电气。暴雪被并入维旺迪游戏,雪乐山的业务部门则被解散——这家有20多年历史的游戏公司被维旺迪弄得名存实亡。

暴雪的日子要好一些,因为2007年维旺迪游戏和动视合并成的动视暴雪,在2013年通过回购股票,基本摆脱了维旺迪的控制。购完成后不久,维旺迪的娱乐业务陷入困境,2012年就曾考虑卖掉动视暴雪61%的股份,2013年动视暴雪主动提出了自赎回购计划,斥资近82亿美元收回了大部分股票,这也说明维旺迪与暴雪之间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联系了,在维旺迪看来,暴雪只是一个随时都可以丢弃的棋子。

而暴雪这几年的突飞猛进让维旺迪哭红了眼,而此时再想买下暴雪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当维旺迪收购 Gameloft 之后,似乎也没有带来什么积极意义,从近期 Gameloft 公布的两款新作《Asphalt Xtreme》(狂野飙车:极限)和《Zombie Anarchy》(丧尸混乱)来看,不管是玩法还是画面设计,好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维旺迪也没有为这两款游戏大肆宣传,感觉就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

Gameloft 被撤换的董事成员中,真正涉足游戏的就只有一人,其他董事会成员主要从事媒体推广、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工作,而且他们在维旺迪及其子公司中身兼要职,在这样的管理层背景下,又怎能专注于游戏本身听取员工意见,此时的 Gameloft 就像是一个被放养的孩子,这几位董事会成员只是负责一些必要的看管罢了。

育碧自救之路

在看到动视暴雪的营收蒸蒸日上后,维旺迪高层希望找到另外一家游戏发行巨头来弥补当年退出动视暴雪的错误。考虑到育碧是欧洲最大的游戏厂商之一,且同为法国企业,无疑就成为了维旺迪的最佳目标。

2016年,维旺迪欲恶意收购育碧,消息传出,行业哗然,舆论纷纷抵制。虽然最后没能成功,却获得了育碧旗下的手游公司Gameloft的几乎全部股份。收购完成之后,原Gameloft董事会成员已经集体辞职,相当于公司彻底落入他人之手。

为获取市场和投资人欢心,维旺迪有可能把Gameloft变成下一个雪乐山:将其重组、裁员、合并,并在榨干价值后出售。

在失去Gameloft之后,育碧于2016年9月收购了曾风靡全球的《2048》的发行商Ketchapp,并在法国投资银行Bpifrance的帮助下,用1.22亿欧元回购了400万股约3.2%的公司股票,从而保住了董事会免受维旺迪染指。

育碧CEO Yves Guillemot也多次公开反对维旺迪对育碧的收购。Guillemot称,维旺迪根本不懂游戏,如果维旺迪收购育碧,将破坏公司创作游戏的根基。

“创造力、灵活性和冒险精神是游戏行业的内在要求。如果我们是独立的,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判断自己能够去到什么位置、做到何种程度。但如果我们成为了一家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对其发展情况和决策方式一无所知的公司(意指维旺迪)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会受到局限。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预言了:我们再也无法打造出那种原创性的、全新的游戏体验了。当你在一个用于冒险的地方工作时,就算一时失败,管理层也会有相当的包容度,你不会因为这样的决策而受到责备,而是被鼓励将这次的经验运用到新项目之中。但当你的公司厌恶风险时,这种事简直想都别想,然而不肯冒险的人是得不到任何奖赏的。没错,一般来将公司被兼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在游戏行业就不一样了。”Yves Guillemot如是解释道。

可用来佐证上述观点的例子之一便是《彩虹六号:爱国者(Rainbow Six Patriots)》,这个项目虽然最后惨遭取消,但却催生了《彩虹六号:围攻》。Yves Guillemot明确表示,如果育碧被Vivendi收购,那么这种战略性的调整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的冒险精神还体现在那会儿在大家都对VR没兴趣时却锐意钻研以及当年逆反整个行业对Wii平台进行支持上。在进行这种高风险决策时,我们的心理会很脆弱,如果当时稍微有个谁劝我们别这么做,我们的最后决定可能就迥然不同了。这种事很难去说:我一定会成功!一般都凭直觉。因此,能够在探索新的可能性时被允许冒险这一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纵观维旺迪之前的所作所为,Guillemot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他的底气却没有那么足:在2017年2月育碧公布的2016-2017第三财季财报中,营收已出现同比下降。面对财大气粗的维旺迪,Guillemot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让股东对育碧保持信心,否则,育碧恐怕会和Gameloft一样,难逃被恶意收购的命运。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独对“维旺迪”,育碧的艰难自救

维旺迪(Vivendi)这个名字,可能关注过游戏新闻的朋友都有些耳熟。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经常会出现在暴雪有关的新闻里。不仅暴雪,在雪乐山、动视、育碧、Gameloft等知名游戏公司的旁边,都曾有过维旺迪的影子。

最近,有关维旺迪将收购育碧的小道消息又甚嚣尘上。当前维旺迪已持有超过25%的育碧股份,按照法国的法律,如果持股达30%,就必须提出收购要约。

维旺迪对待游戏公司的方式相当粗暴直接:收购、合并、重组、裁员、卖出……工作室在经过这一系列的组合拳之后,往往元气大伤,甚至一蹶不振。

暴雪、雪乐山和动视已经领教过维旺迪的可怕,育碧会不会重蹈覆辙?难道我们连土豆服务器都要用不上了吗?

维旺迪的发迹之路

维旺迪究竟是何方神圣?为何其有着翻云覆雨的巨大能量?

简单来说,维旺迪和迪士尼、时代华纳等娱乐大佬同处全球八大巨型媒体跨国集团之列,业务范围包括音乐、电视、电影、出版、电信、互联网和游戏等。除了游戏之外,它旗下的环球音乐是全球最大唱片公司,拥有超过25%的全球音乐市场份额,电影方面更是控制着好莱坞八大电影公司之一的环球影业。

这家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巨头,自身很有传奇色彩。1853年,法兰西第二帝国的皇帝拿破仑三世,亲自签署法令成立了“通用水务公司”,也就是维旺迪的前身。目的是恢复自二月革命动乱之后,一直处在半瘫痪的城市水务职能。通用水务公司的首笔业务,落足于法国第三大城:里昂。

拿破仑三世成立通用水务公司的皇帝法令

这位法国历史上的末代皇帝恐怕没有想到,仅仅为了恢复城市功能作出的一个决定,却让欧洲诞生了一个水务巨头。到19世纪末,通用水务公司除了为法国主要城市提供水务服务外,业务还扩散到了像威尼斯、伊斯坦布尔、波尔图这些外国城市。

就这样勤恳耕耘主业100多年后,1976年,通用水务公司迎来了自己历史上的传奇掌门人:担任公司CEO长达20年的盖伊·德乔尼(Guy Dejouany)。

盖伊·德乔尼,1920—2011

德乔尼最大的贡献是实现了通用水务公司的战略转型。而他当年使用的主要手法,至今仍影响着维旺迪——那正是他们最为世人所知也最为“臭名昭著”的手法:收购。

在德乔尼的手腕下,1980年起通用水务公司开始用收购手段扩大业务门类,一开始还是和水务环境相关的,比如废物处理、污水灌溉之类的,之后逐渐扩散到能源、物流、建造等大门类上。基本上是哪些行业火,或者哪些行业有政策利好,就买哪些行业的公司。而他们最早在第三产业的进军,是1983年帮助建立了法国第一家收费电视台Canal+。

后来1996年德乔尼卸任,他的继任者梅西埃加大了在电信和媒体行业进军的力度。到这会儿公司旗下的业务门类已经五花八门,“水务”这两个字作为公司名,已经不再适合了

1998年,通用水务公司更名为我们熟悉的“维旺迪”。

这一年,也是他们进入游戏玩家视野的一年——暴雪和雪乐山都归到了他的麾下。

不懂游戏的搅局者

在说这两个公司之前,我们先简单列一下他们是怎么跟维旺迪扯上关系的。

· 1994年,暴雪被经销商Davidson &Associates收购

· 1996年,雪乐山和Davidson &Associates被CUC International收购

· 1998年,雪乐山和Davidson &Associates被卖给了哈瓦斯通讯社

· 同年,哈瓦斯通讯社被维旺迪收购

然后暴雪和雪乐山就都成了维旺迪的小弟。

2003年,因与维旺迪意见不合,北方暴雪四位创始人集体离职,引发业界轩然大波。这四位创始人也是“暗黑破坏神”系列游戏的核心主创,因此也被称作“暗黑四巨头”。

这一年,共有30名员工离开了北方暴雪。人员的大规模出走让北方暴雪元气大伤,在2005年,暴雪公司宣布北方暴雪关闭,而北方暴雪当时正在进行的项目《暗黑破坏神3》也被延期。

雪乐山在这里也过得不太好,到维旺迪之后的第二年,旗下所有开发工作室就都被维旺迪关闭了,雪乐山成为了一家纯游戏发行商,并发行了《家园》、《半条命》《霹雳小组》以及暴雪《暗黑破坏神:地狱火》等经典游戏。

2004年,维旺迪环球重组为维旺迪游戏,80%业务被卖给通用电气。暴雪被并入维旺迪游戏,雪乐山的业务部门则被解散——这家有20多年历史的游戏公司被维旺迪弄得名存实亡。

暴雪的日子要好一些,因为2007年维旺迪游戏和动视合并成的动视暴雪,在2013年通过回购股票,基本摆脱了维旺迪的控制。购完成后不久,维旺迪的娱乐业务陷入困境,2012年就曾考虑卖掉动视暴雪61%的股份,2013年动视暴雪主动提出了自赎回购计划,斥资近82亿美元收回了大部分股票,这也说明维旺迪与暴雪之间基本上不会有太多的联系了,在维旺迪看来,暴雪只是一个随时都可以丢弃的棋子。

而暴雪这几年的突飞猛进让维旺迪哭红了眼,而此时再想买下暴雪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当维旺迪收购 Gameloft 之后,似乎也没有带来什么积极意义,从近期 Gameloft 公布的两款新作《Asphalt Xtreme》(狂野飙车:极限)和《Zombie Anarchy》(丧尸混乱)来看,不管是玩法还是画面设计,好像没有根本性的转变,维旺迪也没有为这两款游戏大肆宣传,感觉就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态度。

Gameloft 被撤换的董事成员中,真正涉足游戏的就只有一人,其他董事会成员主要从事媒体推广、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工作,而且他们在维旺迪及其子公司中身兼要职,在这样的管理层背景下,又怎能专注于游戏本身听取员工意见,此时的 Gameloft 就像是一个被放养的孩子,这几位董事会成员只是负责一些必要的看管罢了。

育碧自救之路

在看到动视暴雪的营收蒸蒸日上后,维旺迪高层希望找到另外一家游戏发行巨头来弥补当年退出动视暴雪的错误。考虑到育碧是欧洲最大的游戏厂商之一,且同为法国企业,无疑就成为了维旺迪的最佳目标。

2016年,维旺迪欲恶意收购育碧,消息传出,行业哗然,舆论纷纷抵制。虽然最后没能成功,却获得了育碧旗下的手游公司Gameloft的几乎全部股份。收购完成之后,原Gameloft董事会成员已经集体辞职,相当于公司彻底落入他人之手。

为获取市场和投资人欢心,维旺迪有可能把Gameloft变成下一个雪乐山:将其重组、裁员、合并,并在榨干价值后出售。

在失去Gameloft之后,育碧于2016年9月收购了曾风靡全球的《2048》的发行商Ketchapp,并在法国投资银行Bpifrance的帮助下,用1.22亿欧元回购了400万股约3.2%的公司股票,从而保住了董事会免受维旺迪染指。

育碧CEO Yves Guillemot也多次公开反对维旺迪对育碧的收购。Guillemot称,维旺迪根本不懂游戏,如果维旺迪收购育碧,将破坏公司创作游戏的根基。

“创造力、灵活性和冒险精神是游戏行业的内在要求。如果我们是独立的,那么我们就能清楚地判断自己能够去到什么位置、做到何种程度。但如果我们成为了一家根本不了解这个行业、对其发展情况和决策方式一无所知的公司(意指维旺迪)的一部分,那么我们就会受到局限。接下来的事情就可以预言了:我们再也无法打造出那种原创性的、全新的游戏体验了。当你在一个用于冒险的地方工作时,就算一时失败,管理层也会有相当的包容度,你不会因为这样的决策而受到责备,而是被鼓励将这次的经验运用到新项目之中。但当你的公司厌恶风险时,这种事简直想都别想,然而不肯冒险的人是得不到任何奖赏的。没错,一般来将公司被兼并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在游戏行业就不一样了。”Yves Guillemot如是解释道。

可用来佐证上述观点的例子之一便是《彩虹六号:爱国者(Rainbow Six Patriots)》,这个项目虽然最后惨遭取消,但却催生了《彩虹六号:围攻》。Yves Guillemot明确表示,如果育碧被Vivendi收购,那么这种战略性的调整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我们的冒险精神还体现在那会儿在大家都对VR没兴趣时却锐意钻研以及当年逆反整个行业对Wii平台进行支持上。在进行这种高风险决策时,我们的心理会很脆弱,如果当时稍微有个谁劝我们别这么做,我们的最后决定可能就迥然不同了。这种事很难去说:我一定会成功!一般都凭直觉。因此,能够在探索新的可能性时被允许冒险这一点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纵观维旺迪之前的所作所为,Guillemot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但他的底气却没有那么足:在2017年2月育碧公布的2016-2017第三财季财报中,营收已出现同比下降。面对财大气粗的维旺迪,Guillemot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来让股东对育碧保持信心,否则,育碧恐怕会和Gameloft一样,难逃被恶意收购的命运。

-END-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