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从两代留学潮,看中国留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从两代留学潮,看中国留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鼓起来的钱包给中国人异地求学提供了方便,但有时候也在无形中给他们筑起了一道墙。

北京第22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英国留学展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经历过两次留学潮的张悦悦,现在是英国肯特大学的社会学系副教授。年少时她随父母赴美,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小留学生”,而如今在英国担任教职的她,又继续观察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变化。日前她的新书《小世界》由三联书店出版,其中收录的文章是她这些年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的有意思的社会学课题。下面这篇文章,则讲的是她观察到的两代中国留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别看中国因私出国的热潮不过才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但现在的留学体验和 30 多年前的已经完全不同了。记得 90 年代初我被父母带到美国加州读中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周围的每一个中国朋友都是一个励志榜样。确切地说,在一个初中生听来,他们的经历都是传奇的历险记,这些取得机会和资助来美国学习或工作的佼佼者往往在买了机票之后,口袋里只揣着几十美金便开始了在异国的闯荡。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在餐馆刷盘子、做搬运工、给美国人看小孩等经历,,他们刻苦、勤勉,在留学生中“大家帮助大家”的互助氛围下在美国找到了立足点。我印象里那个时候在硅谷和实验室打拼的中国人总是最优秀的。崇拜归崇拜,但那个时候能出国的凤毛麟角,出了国也多半是“苦哈哈”的,尤其那时留学生年龄偏大、接触外语的时间晚,融入西方社会总会有很多不易。

现在则不同啦!不要说留学咨询已经成了新兴产业,也不要说每年秋天在银行国际汇款窗口前排队给子女寄生活费的家长了,光是每年暑假国内各个中学组织的游学夏令营就让人羡慕。语言也不再是问题。我的小侄子最近参加北京市一个英语演讲比赛,虽然我从没觉得贪玩的小侄子是个学业多么优秀的孩子,但他发来的演讲稿的词汇量大得让我惊诧。

“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给人的印象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一次下班打车的时候,坎特伯雷的出租司机说他开车之余,也出租房间给学生挣点外快,他特意说,在所有国家的学生里,他最喜欢和中国学生打交道,因为他们“干净、礼貌,而且从不拖欠房费 ”。有一次我问我教的大三学生对中国留学生是什么印象,这些英国年轻人七嘴八舌地嚷嚷:“富有”“聪明”“大方”。

不过,正如同在国内有“海归”变“海待”之说,中国学生在海外自然也是良莠不齐。中国留学生早已不再是优秀的代名词。2014年一份英国调查就显示,中国学生的整体成绩要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在那一年的英国本科教育中,来自欧盟以外的留学生中有 52% 取得了二类I级别以上学位(相当于“良”),中国留学生中只有 42%做到了这一点。英国媒体对此的评论倒也公道、友好,提到语言与文化差异一定是影响中国学生发挥的原因,并且引用了一位利物浦大学老师的话:“我们英国学生不出去留学,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自信,而这些中国孩子敢于来面对挑战。信心很重要,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但类似于 2013 年英国巴斯大学中国留学生因贿赂教授通融其论文而获刑等事件,也会让人对这个“富有”的群体产生一些质疑。一位英国罗素联盟(相当于美国的常青藤联盟)的大学老师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硕士班上一共 35 个学生,其中 8 个是中国留学生。期末提交论文的期限将至,在 27 名非中国学生中,只有 1 个学生因父亲重病住 ICU 而写邮件请求延期,被批准了。而 8 个中国学生中,一共有 6 个出现状况:其中 1 个遭失窃,并提供了警察局证明,学校自然也给予了延期;而另外 5 个学生都纷纷说自己的电脑突然坏了,无法按时提交论文,要求延期。尚不提英国入学第一天就会向学生讲明数据备份的重要性,电脑故障不能构成延期理由,只说发生在中国留学生中如此高频率的“巧合”,自然不由得让人皱眉头。

其实“富有”与“体面”能成为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代名词,绝对是个好现象,不过当中国的留学生只给人留下阔绰的背影的时候,当“富有”与“体面”成为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中国留学生仅有的标签的时候,我觉得也许我们需要聊聊“价值观”了。当然,留学生群体如此庞大,不仅每个人的性格、家庭环境和出国目的不同,每个人因缘际会在海外的经历也不同。因此我不认为还可以像 30 多年前那样归纳出所谓的“中国式留学经历 ”,不过欧美人对他们所接触到的中国留学生的一些看法,倒是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还是从“有钱”这个话题说起,因为也许鼓起来的钱包是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在过去 30 多年最大的变化了。几年前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说起如何分辨亚洲人来自哪个国家。对于欧洲人来说,亚洲脸真是怎么看怎么像,所以这永远是个有趣的话题。不过那次有个英国朋友说:“其他国家的我不知道,但是中国人我知道怎么区分;亚洲人都喜欢随处拍照片,你看他们拿出的相机就知道国别了,拿顶级相机的,肯定都是中国人,因为中国留学生都特别‘物质’ 。”

对方倒是无意冒犯,但最后这句话当即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反驳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虽然现在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家境都比较宽裕,但就我所知,大部分人还是要为在英国昂贵的学费和每月开销盘算。大减价、批发超市、优惠通讯费等,仍然是中国留学生中走俏的信息。我并不觉得中国学生会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中国很多家庭近年普遍收入提高,生活改善,购买高级电子产品无可厚非啊。你总不能让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还每天端着最差的相机,才算不‘物质’吧?”

我气呼呼地觉得这是西方人“酸葡萄”的偏见,似乎中国留学生形象应该永远停留在 20 世纪的穷酸相才好。这位英国朋友听了点点头,撇撇嘴,似乎表示:你说的都对,但是中国留学生就是很“物质”。对于他来说,中国学生“物质”,并不是一个“观点”,而是陈述一个“事实”。

这件事让我很不服气,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学生追求好的生活会被贴上“物质”的标签。几个月之后,有一次我在火车上看见一个很“扎眼”的中国男孩,其行装倒不是颜色艳丽,只是你能从标识上认出,上衣是古奇的,外套是迪奥的,腰带是 D&G 的,裤子是登喜路的,袜子是彪马的,脚上是一双看起来并不普通的阿迪达斯运动鞋。男孩本身倒也不张扬,很安静、礼貌。不过火车上的这一幕让人看着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我忽然意识到他的“扎眼”在于和环境的巨大反差——既然穿得起这么一身的品牌,为什么还会坐便宜的经济车厢呢?别说在欧洲人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连我都觉得这一幕有点滑稽。

那一刻,我猛然明白了为什么朋友此前说中国留学生“物质”。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有多大能力索取物质享受,或者应该如何限制物质追求,而是在利用物质资源的时候,显得没有任何分辨和鉴赏能力。比如,其实男孩的这身搭配挺好看的,但因为明显与自己的身份和环境不符而显得有点可笑。到底是物为己用,还是舍本逐末地去架空自己的生活,是这位借用一身商标来表明自己“国际化”的男孩子该思考的问题吧。

英国巴斯,来自中国的父母们参观金斯伍德中学,想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合适的学校留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时钱是把双刃剑。无后顾之忧的钱包和大方的习惯自然迅速提升了中国学生的受欢迎程度。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读书的朋友说她刚到学校不久就交到一圈欧洲的“朋友 ”,因为他们知道,向中国 学生“借”根烟抽很少会被拒绝。虽然明知自己被占了小便宜,但也方便她向欧洲学生开口借笔记,几根烟的小恩小惠也算值啦!

有了“大方”的本钱,自然会方便中国学生和其他学生打成一片,但也有的时候,中国学生的“大方”逻辑似乎也在无形中给他们筑起了一道墙,成为欧美师生眼中让人困惑的群体。比如我先生小巴所在的学校里,几年前有一件让所有教员都对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的事:有个中国女生成功申请到博士入学机会,系里的老师像对每一个新生一样,鼓励她去申请一个额度为 3000 英镑的奖学金,这至少可以帮助她解决一部分求学费用。没想到这个女生立即摆摆手,说:“才 3000 英镑!我还以为多少钱呢,不值得我花那么多精力。”这件事转眼在系里就炸开了,让欧美同事们诧异得直吐舌头:3000 英镑是普通学生 3~4 个月的生活费啊!这惊诧中多少还有对这位学生价值观的不敢苟同。

无独有偶,我曾见国内某网络社区热议“大学的奖学金要不要拿?” 这个话题。有人提这个问题大约是源于国内有些大学奖学金评审形式化等,但是当我发现四五十个答案中频繁出现的是“学到东西是最要的,奖学金、钱不钱的,不必太在意”这个腔调的时候,我对这种洒脱着实不解。我想很多欧美学生会说,学到东西固然重要,但奖学金也一样重要。因为不管出身如何,“钱不钱的”,绝对值得在意。首先,不言而喻,奖学金是一种荣誉与认可,证明一个人在学习期间,其学业或研究被社会、企业或学术机构视为有意义或者有价值。记得我做学生的时候,和同学一起钻研如何能申请到钱,哪怕仅仅是一张去开会的往返机票。“花别人的钱做自己的课题”是博士生间最得意的炫耀资本。其次,奖学金更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因为这从侧面证明一个人有吸纳社会资源以助其完成自己项目的能力。做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每个负责任的老师都会为自己的每一个新博士生打探获得奖学金的渠道,并鼓励学生申请,这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手段之一。另外,至少在西方学生看来,申请各种奖学金会减轻自己或家人的经济负担、减少贷款额度,因此主动争取奖学金不仅仅是简单的积极向上,更含有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任的实际意义。

换句话说,奖学金不仅是一笔钱,更是对个人能力与其社会价值的一种认可,因此它很重要,值得去争取。尤其对于追求独立的学生,面对大学里的高额的费用,花自己的钱会心痛,花爸妈的钱又不齿,所以要打工、申请奖学金,甚至上门找企业资助。对于大多数欧美学生来说,有奖学金要拿,没有奖学金创造机会也要拿,这难道还需要问吗?

但有些中国学生会显得很“超脱”:钱不钱的不是问题,只要学到东西就行;钱不钱的不是问题,只要我酷就行;钱不钱的不是问题,只要......这些想法虽然有些道理,但以这种无视金钱的方式表达出来,总让我觉得恰恰是在炫耀财力。如同那个中国女孩的“洒脱”其实是简单的眼前收支平衡算计,而奖学金所附带的荣誉、能力与责任好像根本没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所以我想说,“钱不钱的”,也许它就是个问题。

当然,并不能说中国留学生都是“啃老族”。在马赛读书的表姐曾告诉我,有的低年级中国学生早在国内就通过网络找到了工作,到马赛的第二天就开始进餐馆打工了!不得不让人感叹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别看打工的传统仍在继续,不过在留学生眼里,由于多半已并非出于生活所迫,打工的内容也逐渐分出了三六九等,积攒履历比挣钱更重要。去中餐馆打工已经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皇历了,因为在餐馆端盘子洗碗,似乎学不到什么东西。现在的留学生更善于把打工从体力活转变为“脑力活”,比如投简历去大公司打短工,争取机会给教授当助教,哪怕是在淘宝网上建个小店呢,这样出来履历上也“好看”,回国找工作更有竞争力。有一次我在伦敦开会时遇到的两个同声 传译就是两个二十三四岁的中国女孩,其中一个还在英国医学院就读,另一个毕业于信息传媒专业。涉足同声传译这样的“技术活”其实就是因为上学期间想尝试不同的“打工”经历,通过互联网找到翻译公司,结果一边工作,一边锻炼口语,两个非翻译专业的学生做起同声传译也是相当有“职业范儿 ”。有同声传译工作的时候,一天有几百英镑的收入,是不是很棒?

但我有个来自芬兰的博士同学就说,在餐馆打工才是绝顶聪明的计划,而且她还曾在学校的论坛上现身说法鼓励大家都去餐馆打工。读博士时,她在距离学校不远的一家小酒馆里打工。由于地处市中心,,客源不断,每天 3~4 个小时就是不停地端酒杯、递酒瓶,不过她丝毫不觉得闷。一个夏天结束了,她可以用好几种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收获了一肚子各国笑话,小费自然也收得鼓鼓的。她的理论是:在伦敦不在酒馆打工,就错过了切身体验大都会的机会!

所以,不好说怎样打工就肯定划算或肯定失策,生活也是一样。每一天的生活都面临很多选择,穿衣吃饭是选择,读书工作也是选择;鼓起来的钱包可以是云梯,将我们引到更宽的天地,它也可以是一堵墙,将无数的选择屏蔽于思索之外。所以,要回答什么样的经历更重要、何样的生活才飞扬,在阔绰挥洒自己青春的时候,也别忘了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初衷为何,你想去获得什么、想表达什么。

张悦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7-4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从两代留学潮,看中国留学生价值观的变化

鼓起来的钱包给中国人异地求学提供了方便,但有时候也在无形中给他们筑起了一道墙。

北京第22届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上,英国留学展台。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者按:经历过两次留学潮的张悦悦,现在是英国肯特大学的社会学系副教授。年少时她随父母赴美,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批“小留学生”,而如今在英国担任教职的她,又继续观察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变化。日前她的新书《小世界》由三联书店出版,其中收录的文章是她这些年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的有意思的社会学课题。下面这篇文章,则讲的是她观察到的两代中国留学生价值观的变化。界面文化(公众号ID:Booksandfun)经出版社授权发布。

别看中国因私出国的热潮不过才始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但现在的留学体验和 30 多年前的已经完全不同了。记得 90 年代初我被父母带到美国加州读中学的时候,爸爸妈妈周围的每一个中国朋友都是一个励志榜样。确切地说,在一个初中生听来,他们的经历都是传奇的历险记,这些取得机会和资助来美国学习或工作的佼佼者往往在买了机票之后,口袋里只揣着几十美金便开始了在异国的闯荡。他们几乎每个人都有在餐馆刷盘子、做搬运工、给美国人看小孩等经历,,他们刻苦、勤勉,在留学生中“大家帮助大家”的互助氛围下在美国找到了立足点。我印象里那个时候在硅谷和实验室打拼的中国人总是最优秀的。崇拜归崇拜,但那个时候能出国的凤毛麟角,出了国也多半是“苦哈哈”的,尤其那时留学生年龄偏大、接触外语的时间晚,融入西方社会总会有很多不易。

现在则不同啦!不要说留学咨询已经成了新兴产业,也不要说每年秋天在银行国际汇款窗口前排队给子女寄生活费的家长了,光是每年暑假国内各个中学组织的游学夏令营就让人羡慕。语言也不再是问题。我的小侄子最近参加北京市一个英语演讲比赛,虽然我从没觉得贪玩的小侄子是个学业多么优秀的孩子,但他发来的演讲稿的词汇量大得让我惊诧。

“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给人的印象也逐渐发生了变化。有一次下班打车的时候,坎特伯雷的出租司机说他开车之余,也出租房间给学生挣点外快,他特意说,在所有国家的学生里,他最喜欢和中国学生打交道,因为他们“干净、礼貌,而且从不拖欠房费 ”。有一次我问我教的大三学生对中国留学生是什么印象,这些英国年轻人七嘴八舌地嚷嚷:“富有”“聪明”“大方”。

不过,正如同在国内有“海归”变“海待”之说,中国学生在海外自然也是良莠不齐。中国留学生早已不再是优秀的代名词。2014年一份英国调查就显示,中国学生的整体成绩要落后于其他国家的留学生;在那一年的英国本科教育中,来自欧盟以外的留学生中有 52% 取得了二类I级别以上学位(相当于“良”),中国留学生中只有 42%做到了这一点。英国媒体对此的评论倒也公道、友好,提到语言与文化差异一定是影响中国学生发挥的原因,并且引用了一位利物浦大学老师的话:“我们英国学生不出去留学,因为他们没有那个自信,而这些中国孩子敢于来面对挑战。信心很重要,我们应该帮助他们。”但类似于 2013 年英国巴斯大学中国留学生因贿赂教授通融其论文而获刑等事件,也会让人对这个“富有”的群体产生一些质疑。一位英国罗素联盟(相当于美国的常青藤联盟)的大学老师曾跟我讲过这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硕士班上一共 35 个学生,其中 8 个是中国留学生。期末提交论文的期限将至,在 27 名非中国学生中,只有 1 个学生因父亲重病住 ICU 而写邮件请求延期,被批准了。而 8 个中国学生中,一共有 6 个出现状况:其中 1 个遭失窃,并提供了警察局证明,学校自然也给予了延期;而另外 5 个学生都纷纷说自己的电脑突然坏了,无法按时提交论文,要求延期。尚不提英国入学第一天就会向学生讲明数据备份的重要性,电脑故障不能构成延期理由,只说发生在中国留学生中如此高频率的“巧合”,自然不由得让人皱眉头。

其实“富有”与“体面”能成为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的代名词,绝对是个好现象,不过当中国的留学生只给人留下阔绰的背影的时候,当“富有”与“体面”成为80后、90后甚至是00后中国留学生仅有的标签的时候,我觉得也许我们需要聊聊“价值观”了。当然,留学生群体如此庞大,不仅每个人的性格、家庭环境和出国目的不同,每个人因缘际会在海外的经历也不同。因此我不认为还可以像 30 多年前那样归纳出所谓的“中国式留学经历 ”,不过欧美人对他们所接触到的中国留学生的一些看法,倒是能给我们一点启示。

还是从“有钱”这个话题说起,因为也许鼓起来的钱包是中国留学生这个群体在过去 30 多年最大的变化了。几年前有一次我和朋友聊天,说起如何分辨亚洲人来自哪个国家。对于欧洲人来说,亚洲脸真是怎么看怎么像,所以这永远是个有趣的话题。不过那次有个英国朋友说:“其他国家的我不知道,但是中国人我知道怎么区分;亚洲人都喜欢随处拍照片,你看他们拿出的相机就知道国别了,拿顶级相机的,肯定都是中国人,因为中国留学生都特别‘物质’ 。”

对方倒是无意冒犯,但最后这句话当即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我反驳说:“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虽然现在大部分中国留学生家境都比较宽裕,但就我所知,大部分人还是要为在英国昂贵的学费和每月开销盘算。大减价、批发超市、优惠通讯费等,仍然是中国留学生中走俏的信息。我并不觉得中国学生会比其他国家的学生更多地追求物质享受。中国很多家庭近年普遍收入提高,生活改善,购买高级电子产品无可厚非啊。你总不能让富裕起来的中国人还每天端着最差的相机,才算不‘物质’吧?”

我气呼呼地觉得这是西方人“酸葡萄”的偏见,似乎中国留学生形象应该永远停留在 20 世纪的穷酸相才好。这位英国朋友听了点点头,撇撇嘴,似乎表示:你说的都对,但是中国留学生就是很“物质”。对于他来说,中国学生“物质”,并不是一个“观点”,而是陈述一个“事实”。

这件事让我很不服气,我实在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学生追求好的生活会被贴上“物质”的标签。几个月之后,有一次我在火车上看见一个很“扎眼”的中国男孩,其行装倒不是颜色艳丽,只是你能从标识上认出,上衣是古奇的,外套是迪奥的,腰带是 D&G 的,裤子是登喜路的,袜子是彪马的,脚上是一双看起来并不普通的阿迪达斯运动鞋。男孩本身倒也不张扬,很安静、礼貌。不过火车上的这一幕让人看着有一种说不出的“别扭”,我忽然意识到他的“扎眼”在于和环境的巨大反差——既然穿得起这么一身的品牌,为什么还会坐便宜的经济车厢呢?别说在欧洲人眼里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连我都觉得这一幕有点滑稽。

那一刻,我猛然明白了为什么朋友此前说中国留学生“物质”。其实问题并不在于有多大能力索取物质享受,或者应该如何限制物质追求,而是在利用物质资源的时候,显得没有任何分辨和鉴赏能力。比如,其实男孩的这身搭配挺好看的,但因为明显与自己的身份和环境不符而显得有点可笑。到底是物为己用,还是舍本逐末地去架空自己的生活,是这位借用一身商标来表明自己“国际化”的男孩子该思考的问题吧。

英国巴斯,来自中国的父母们参观金斯伍德中学,想为自己的孩子寻找合适的学校留学。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有时钱是把双刃剑。无后顾之忧的钱包和大方的习惯自然迅速提升了中国学生的受欢迎程度。我在伦敦大学学院(UCL)读书的朋友说她刚到学校不久就交到一圈欧洲的“朋友 ”,因为他们知道,向中国 学生“借”根烟抽很少会被拒绝。虽然明知自己被占了小便宜,但也方便她向欧洲学生开口借笔记,几根烟的小恩小惠也算值啦!

有了“大方”的本钱,自然会方便中国学生和其他学生打成一片,但也有的时候,中国学生的“大方”逻辑似乎也在无形中给他们筑起了一道墙,成为欧美师生眼中让人困惑的群体。比如我先生小巴所在的学校里,几年前有一件让所有教员都对中国留学生“刮目相看”的事:有个中国女生成功申请到博士入学机会,系里的老师像对每一个新生一样,鼓励她去申请一个额度为 3000 英镑的奖学金,这至少可以帮助她解决一部分求学费用。没想到这个女生立即摆摆手,说:“才 3000 英镑!我还以为多少钱呢,不值得我花那么多精力。”这件事转眼在系里就炸开了,让欧美同事们诧异得直吐舌头:3000 英镑是普通学生 3~4 个月的生活费啊!这惊诧中多少还有对这位学生价值观的不敢苟同。

无独有偶,我曾见国内某网络社区热议“大学的奖学金要不要拿?” 这个话题。有人提这个问题大约是源于国内有些大学奖学金评审形式化等,但是当我发现四五十个答案中频繁出现的是“学到东西是最要的,奖学金、钱不钱的,不必太在意”这个腔调的时候,我对这种洒脱着实不解。我想很多欧美学生会说,学到东西固然重要,但奖学金也一样重要。因为不管出身如何,“钱不钱的”,绝对值得在意。首先,不言而喻,奖学金是一种荣誉与认可,证明一个人在学习期间,其学业或研究被社会、企业或学术机构视为有意义或者有价值。记得我做学生的时候,和同学一起钻研如何能申请到钱,哪怕仅仅是一张去开会的往返机票。“花别人的钱做自己的课题”是博士生间最得意的炫耀资本。其次,奖学金更是一种能力的象征,因为这从侧面证明一个人有吸纳社会资源以助其完成自己项目的能力。做了老师之后,我发现每个负责任的老师都会为自己的每一个新博士生打探获得奖学金的渠道,并鼓励学生申请,这是锻炼学生能力的手段之一。另外,至少在西方学生看来,申请各种奖学金会减轻自己或家人的经济负担、减少贷款额度,因此主动争取奖学金不仅仅是简单的积极向上,更含有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任的实际意义。

换句话说,奖学金不仅是一笔钱,更是对个人能力与其社会价值的一种认可,因此它很重要,值得去争取。尤其对于追求独立的学生,面对大学里的高额的费用,花自己的钱会心痛,花爸妈的钱又不齿,所以要打工、申请奖学金,甚至上门找企业资助。对于大多数欧美学生来说,有奖学金要拿,没有奖学金创造机会也要拿,这难道还需要问吗?

但有些中国学生会显得很“超脱”:钱不钱的不是问题,只要学到东西就行;钱不钱的不是问题,只要我酷就行;钱不钱的不是问题,只要......这些想法虽然有些道理,但以这种无视金钱的方式表达出来,总让我觉得恰恰是在炫耀财力。如同那个中国女孩的“洒脱”其实是简单的眼前收支平衡算计,而奖学金所附带的荣誉、能力与责任好像根本没在她的考虑范围内。

所以我想说,“钱不钱的”,也许它就是个问题。

当然,并不能说中国留学生都是“啃老族”。在马赛读书的表姐曾告诉我,有的低年级中国学生早在国内就通过网络找到了工作,到马赛的第二天就开始进餐馆打工了!不得不让人感叹互联网给生活带来的变化。别看打工的传统仍在继续,不过在留学生眼里,由于多半已并非出于生活所迫,打工的内容也逐渐分出了三六九等,积攒履历比挣钱更重要。去中餐馆打工已经是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皇历了,因为在餐馆端盘子洗碗,似乎学不到什么东西。现在的留学生更善于把打工从体力活转变为“脑力活”,比如投简历去大公司打短工,争取机会给教授当助教,哪怕是在淘宝网上建个小店呢,这样出来履历上也“好看”,回国找工作更有竞争力。有一次我在伦敦开会时遇到的两个同声 传译就是两个二十三四岁的中国女孩,其中一个还在英国医学院就读,另一个毕业于信息传媒专业。涉足同声传译这样的“技术活”其实就是因为上学期间想尝试不同的“打工”经历,通过互联网找到翻译公司,结果一边工作,一边锻炼口语,两个非翻译专业的学生做起同声传译也是相当有“职业范儿 ”。有同声传译工作的时候,一天有几百英镑的收入,是不是很棒?

但我有个来自芬兰的博士同学就说,在餐馆打工才是绝顶聪明的计划,而且她还曾在学校的论坛上现身说法鼓励大家都去餐馆打工。读博士时,她在距离学校不远的一家小酒馆里打工。由于地处市中心,,客源不断,每天 3~4 个小时就是不停地端酒杯、递酒瓶,不过她丝毫不觉得闷。一个夏天结束了,她可以用好几种语言进行简单的交流,,收获了一肚子各国笑话,小费自然也收得鼓鼓的。她的理论是:在伦敦不在酒馆打工,就错过了切身体验大都会的机会!

所以,不好说怎样打工就肯定划算或肯定失策,生活也是一样。每一天的生活都面临很多选择,穿衣吃饭是选择,读书工作也是选择;鼓起来的钱包可以是云梯,将我们引到更宽的天地,它也可以是一堵墙,将无数的选择屏蔽于思索之外。所以,要回答什么样的经历更重要、何样的生活才飞扬,在阔绰挥洒自己青春的时候,也别忘了停下来想想自己的初衷为何,你想去获得什么、想表达什么。

张悦悦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2017-4 

……………………………………

欢迎你来微博找我们,请点这里

也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