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在《阴阳师》的聊天频道会经常出现这样的话:“求XX副本,懂规矩。”
这种游戏黑话对于萌新来说,基本是完全无法理解的。那么在《阴阳师》里面“懂规矩”三个字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在游戏社交体系里面有一个设置,就是玩家之间的互相点赞,当时点赞数量达到一定的时候,就给玩家开启一个新的头像框,所以很多玩家都会在游戏里面求人互相点赞。除了这一点之外,游戏里面还有一个能够获得不少福利的好去处——寮结界。玩家可以把自己的式神寄养在好友的寮结界里面,除了获取经验值以外,还能够获得类似体力、勾玉、金钱等等物品,而当这种高级结界一旦被开放以后,很多人会是首选把这个福利送给自己相熟的朋友,而不是外来的新好友。
要想获得一个有效的赞,并且又不让对方来占据自己的结界,于是一群人就发明了“先加好友,然后送出一个赞,打完副本再删掉对方”的“规矩”。
这就是,懂规矩。
规矩与规则不同。
规则,是为了公平制定的一些标准。规矩,是为了限制人的一些行为而制定的制度。
在游戏里面,开发者为游戏设定规则;玩家为玩家设定规矩。
其实在各个游戏的时期,都有着不同的规矩存在,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规矩实在是大大的影响了游戏行业的发展轨迹。
| 规矩引来的风波
倘若说这些规矩在游戏圈引来最大的风波是什么,那电竞圈的『偷塔』绝对会排名在三甲之内。在DOTA较早期,玩家之间的对抗还算比较正常,不过当『偷塔』的事情发生之后,玩家迅速为这个事情分成了两个派别。其中一派的人认为,『偷塔』不道德,在正式的比赛里面是不允许出现如此低劣的行径,而另外一部分人则认为,『偷塔』是一种全新的战术,这会让比赛更加刺激紧张,可变性更大。
当时,在网络上关于DOTA的『偷塔』行为是否合法,也是引起了众多玩家的广泛讨论,虽然在后续的版本更新和赛制规则上,很多时候都是禁止了『偷塔』这一行为,但是在实际上玩家的游戏过程中,也是无法被完全禁止的。
即便是在现在的《王者荣耀》里面,项目组不断加强反偷塔的机制,不过在玩家技巧越来越娴熟的大环境下,我们还是依然能够看到一些秀着操作来偷塔的玩家。
『偷塔』,也是一个规矩。对于那些渴望公平的玩家而言,不偷则是规矩。
▼在《王者荣耀》S8里面,偷塔或许将会成为传说
各种游戏都充斥着不一样的规矩,而各种规矩都会挑起不一样的纷争。有的是玩家群体之间的纷争,有的则是玩家与开发者之间的纷争。
| 玩家规矩与官方态度
当玩家的规则大面积的流行开后,这也很可能触及到官方的层面,其中DOTA的『偷塔』事件便是如此。
面对大范围玩家的规矩制度,官方也是非常关注和重视的。在很多游戏的版本更新里面,其实不难发现是官方把玩家制定出来的『规矩』融入到了游戏的『规则』之中,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那么官方对于玩家的规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
记得很久以前,我厂厂长就曾向某端游大厂提出过一款游戏的修改方案,而该厂对于这样的内容也非常看重,在几个版本更新之后,这方面的提议顺利通过得到修改,玩家后续的问题也就得到了解决。不过更多时候,我厂厂长的善良提醒并不会引起厂商的关注,原因也很简单,并非每一个规则都是值得他们去参考和关注的,因为很多时候一些规则是玩家带着上帝视角去制定的,这样的规则对于官方来说,则是挑战权威,毕竟官方的上帝视角会更加广阔。
玩家制定的大部分规则其实只是用于玩家群体的划分,这种行为对于官方来说,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相应一个有传播力的大R某些时候能够更好的规范游戏的生态环境,而这一部分,我们将会在后续文章为大家详细介绍。
| 规矩背后是什么?
为什么这么多的游戏里面会出现各种形形色色的『规矩』?
其实这是玩家小群体、小圈子的体现。当游戏进展到中期,玩家之间的差距开始逐渐加大,那么为了体现出一定的优越感或者次序,一些圈子里面的玩家就会为其它的玩家制定一些规矩,用来凸现自己在游戏里面的优越感。
这类行为在现实社会中也并不少见,各种的组织、社团乃至一些群,都会有着小圈子的划分,不懂其中的『规矩』,是无法融入其中。规矩便成了玩家成长的一个门槛。从萌新到大佬,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和操作,还有『懂规矩』。
规矩是门槛,更是鄙视链。当一个游戏之中出现了玩家制定的规则,并且流行开了,那么这个游戏的鄙视链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了。
▼玩家的鄙视链
这个逻辑则是,了解的东西越小众就越值得显摆,这样不仅会显得自己品位独特,更会让自己像一个潮流的推动者,把流行与庸俗用明显的界线划分开,仿佛正是应了那句“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