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买车再也不用去4S店了,网上买车新政全面开放帮你省钱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买车再也不用去4S店了,网上买车新政全面开放帮你省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超市本身具备成本上的优势,未来,以汽车超市为载体的汽车新型销售模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2017年7月1日,商务部最新下发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项政策的出台是汽车行业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超市本身具备成本上的优势,未来,以汽车超市为载体的汽车新型销售模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除了买车再也不用去4S店,还有哪些新政下的便利呢?电商汽车行业是否重新面临洗牌?下面为大家一一解读。

一、新政下的变革

1、电商、汽车超市或将兴起

新政策规定:允许多种汽车销售存在。这也将促进汽车超市、汽车卖场、汽车电商等新汽车销售形式的发展,实行授权和非授权两种模式并行的局面,为打破品牌垄断、让市场充分竞争、创新流通模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解读:以前消费者购车时,只能到4S店购买。但在新的销售管理办法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4S店作为唯一卖车渠道的模式将被打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超市本身具备成本上的优势,未来,以汽车超市为载体的汽车新型销售模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目前,国内以拥有不少大型汽车电商平台,如国美、苏宁等,早已进军汽车电商行列。新《办法》的实施将催生一系列汽车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不同品牌、价格的汽车,为日后汽车电商的发展奠定基础。

2、禁止加价/捆绑销售

新办法规定: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

解读:汽车市场上很多热销车型都存在加价、捆绑销售、强制购买保险、强制加装装饰等情况。新政策出台后也就是说今后购车时,加价销售与捆绑销售这类现象将得到改善,让价格更加透明,消费者可以拒绝举报这些违规强制消费。 也就是说以后买车即使分期也不用在4S店买全险,如果4S店违反了可以去举报,经销商要处以3万元的罚款。

3、打破销售区域限制

新的《办法》规定:供应商、经销商不得限定消费者户籍所在地,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服务、召回等由供应商承担费用时使用的配件和服务除外。

解读:同一车型在不同区域销售价格是不一样的,有的4S店还存在强制购买保险、强制加装装饰、变相加价等行为,而现在不用再看经销商脸色了,如果这个地区车型价格高可以考虑去别的省市提车,以前的跨区域销售违规行为变成了光明正大的事情,这样买车就可以货比三家,对车主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经销商之间竞争加剧,将会进一步拉低汽车售价。

4、激发市场活力 促进汽车消费

解读:新《办法》的出台,加速汽车销售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也会推动汽车流通网络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更好地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有效地释放这些地区的消费潜力。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基数增大,保持高速增长很难。但从长期看,新规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汽车消费。

5、多渠道获取原厂配件

新《办法》规定:供应商不得限制配件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的销售对象,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转售配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原厂配件一直是4S店的专有,这种现象造成了汽车配件价格的走高。新办法实施后,车主可以在其他社会汽修厂等途径购买到正品原厂配件,这将对4S店售后收入产生一定冲击。打破汽车维修市场的垄断后,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原厂件,这无疑将加大行业价格竞争力度,车主有望买到更便宜的原厂配件。

6、明确三包政策

新的《办法》中规定:经销商、售后服务商如实标明配件信息,明示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生产日期、适配车型等信息;明示收费标准、售后服务技术政策、“三包”信息等。

解读:这项政策使车辆具体信息、售后服务内容及车辆三包信息更加透明化,卖家甚至还需要明确告知你保养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等,有望进一步提升经销商服务水平。

二、新政将引起电商汽车行业洗牌?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了解,在4月14日商务部新政公布前两天,优信集团的汽车资讯平台“车伯乐”正式更名为“优信新车”,发展布局的调整一目了然。优信新车能够提供智能选车服务,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车辆信息获取方式。

六月中旬,董事长兼CEO戴琨表示,到2020年优信将构建2000家线下门店和100城对200城的物流线路。新政放开后,这套线下门店+物流体系是否会同时用于二手车和新车销售?戴琨并未提及这一问题,唯一肯定的是线下基础夯实后,先发优势自然建立,如果未来开启新车销售业务,优信将应对得更为从容灵活。

瓜子二手车同样有所行动,新政公布后半月内,它上线了二手车置换新车业务。它目前与4S店合作,二手车C端卖家预约评估师检测二手车后可直接在4S店中提取新车。

大搜车进军新车市场的时间更早,它于去年11月推出金融产品“弹个车”,支持“以租代购”、“先租后买”的用车方式,弹个车已与多家汽车厂商、天猫等第三方渠道构建了战略合作关系。

有趣的是,弹个车推出市场之前1个月,大搜车刚刚获得了1亿美金C轮资金,神州租车也参与了本轮融资。今年神州租车又成立产业基金,领投互联网汽车品牌小鹏汽车,助力其完成22亿A轮融资。公司旗下的“神州买卖车”早在2016年中旬就更名成了“神州买买车”。

相比于优信、瓜子、大搜车,神州租车在汽车销售领域的布局不动声色,但却走得更早、更深。

这些公司各出奇招,纷纷挺进新车业务,汽车新政或许是其中的助推器,但真正的落点应当还是模式创新。单纯的汽车电商在2015年发展至巅峰,汽车厂商上汽、长安、东风日产、长城汽车纷纷构建互联网销售体系,面临与经销商抢占市场、低价策略难以持续等问题,于2016年迅速走向沉寂。单纯的卖车注定利润微薄,如何挖掘平台原有优势并结合新车业务成为制胜关键。

融资租赁可以让车辆价格变得模糊又透明。因为融资租赁,汽车电商的价格不再是把汽车售价明明白白摆在台面上,而是以首付+月供的金融产品把利息揉在车价中,巧妙的回避了与经销商价格的正面冲突。

互联网车险业态也将发生改变,新车捆绑保险是汽车行业的潜规则,新政明确反对此类行为,它规定经销商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金融等产品,这将肃清4S店加价销售、扣押车主“续保押金”等乱象。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新政一经实行后,汽车电商会在去年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这也会加快整个汽车电商行业整体发展的速度,迎来新的爆发点。

三、落地执行效果成悬念

新政虽好,却仍有不少人对落地执行表示担忧。

新政打破了汽车销售的单一授权制度,但厂商如果不愿开放配件与维修技术,那市场格局固化的现象可能仍会长期存在。不同品牌所生产的配件外形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故障代码等等皆有差异,如果这些关键要素不予以开放,那拥有品牌授权的4S店将继续瓜分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细想想,推动变革的是新政,还是底层规律?

新政推出后,汽车超市将大量出现,综合销售各品牌汽车。可实际上,这种模式早已存在。汽贸店(二级经销商)从不同的4S店拿货,集中销售,不也是汽车超市吗?只不过此前它们一直处于灰色地带,消费者对于车辆品质和售后服务存有疑虑,新政的推出给了汽贸店一个正名的机会。

“新政焦点在于限制厂家的权力、反垄断等方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苏晖认为,汽车流通领域将迎来市场化。

或许,《办法》实施的真正目的并非是要去拉动多少的汽车销量,而是通过这一政策向市场以及消费者传递这样一个信号,网络平台一体化购车是可行的。与其说是一次新政的出台,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对汽车行业变换商业模式的一次试水。未来市场如何,新的汽车模式和产业链将会经历怎样的动荡,待时日,重整旗鼓拓山河,且行且看。(文/音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买车再也不用去4S店了,网上买车新政全面开放帮你省钱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超市本身具备成本上的优势,未来,以汽车超市为载体的汽车新型销售模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

2017年7月1日,商务部最新下发的《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这项政策的出台是汽车行业一次里程碑式的变革,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超市本身具备成本上的优势,未来,以汽车超市为载体的汽车新型销售模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除了买车再也不用去4S店,还有哪些新政下的便利呢?电商汽车行业是否重新面临洗牌?下面为大家一一解读。

一、新政下的变革

1、电商、汽车超市或将兴起

新政策规定:允许多种汽车销售存在。这也将促进汽车超市、汽车卖场、汽车电商等新汽车销售形式的发展,实行授权和非授权两种模式并行的局面,为打破品牌垄断、让市场充分竞争、创新流通模式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解读:以前消费者购车时,只能到4S店购买。但在新的销售管理办法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4S店作为唯一卖车渠道的模式将被打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汽车超市本身具备成本上的优势,未来,以汽车超市为载体的汽车新型销售模式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目前,国内以拥有不少大型汽车电商平台,如国美、苏宁等,早已进军汽车电商行列。新《办法》的实施将催生一系列汽车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不同品牌、价格的汽车,为日后汽车电商的发展奠定基础。

2、禁止加价/捆绑销售

新办法规定:经销商应当在经营场所以适当形式明示销售汽车、配件及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和各项服务收费标准,不得在标价之外加价销售或收取额外费用。经销商销售汽车时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或者强制为其提供代办车辆注册登记等服务。

解读:汽车市场上很多热销车型都存在加价、捆绑销售、强制购买保险、强制加装装饰等情况。新政策出台后也就是说今后购车时,加价销售与捆绑销售这类现象将得到改善,让价格更加透明,消费者可以拒绝举报这些违规强制消费。 也就是说以后买车即使分期也不用在4S店买全险,如果4S店违反了可以去举报,经销商要处以3万元的罚款。

3、打破销售区域限制

新的《办法》规定:供应商、经销商不得限定消费者户籍所在地,不得对消费者限定汽车配件、用品、金融、保险、救援等产品的提供商和售后服务商,但家用汽车产品“三包”服务、召回等由供应商承担费用时使用的配件和服务除外。

解读:同一车型在不同区域销售价格是不一样的,有的4S店还存在强制购买保险、强制加装装饰、变相加价等行为,而现在不用再看经销商脸色了,如果这个地区车型价格高可以考虑去别的省市提车,以前的跨区域销售违规行为变成了光明正大的事情,这样买车就可以货比三家,对车主最直接的好处就是经销商之间竞争加剧,将会进一步拉低汽车售价。

4、激发市场活力 促进汽车消费

解读:新《办法》的出台,加速汽车销售多元化趋势的发展,也会推动汽车流通网络向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下沉,更好地满足城镇化发展需求,有效地释放这些地区的消费潜力。随着我国汽车市场基数增大,保持高速增长很难。但从长期看,新规将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汽车消费。

5、多渠道获取原厂配件

新《办法》规定:供应商不得限制配件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的销售对象,不得限制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转售配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其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的除外。

解读:原厂配件一直是4S店的专有,这种现象造成了汽车配件价格的走高。新办法实施后,车主可以在其他社会汽修厂等途径购买到正品原厂配件,这将对4S店售后收入产生一定冲击。打破汽车维修市场的垄断后,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获得原厂件,这无疑将加大行业价格竞争力度,车主有望买到更便宜的原厂配件。

6、明确三包政策

新的《办法》中规定:经销商、售后服务商如实标明配件信息,明示生产商(进口产品为进口商)、生产日期、适配车型等信息;明示收费标准、售后服务技术政策、“三包”信息等。

解读:这项政策使车辆具体信息、售后服务内容及车辆三包信息更加透明化,卖家甚至还需要明确告知你保养的具体内容和流程等,有望进一步提升经销商服务水平。

二、新政将引起电商汽车行业洗牌?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100EC.CN)了解,在4月14日商务部新政公布前两天,优信集团的汽车资讯平台“车伯乐”正式更名为“优信新车”,发展布局的调整一目了然。优信新车能够提供智能选车服务,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车辆信息获取方式。

六月中旬,董事长兼CEO戴琨表示,到2020年优信将构建2000家线下门店和100城对200城的物流线路。新政放开后,这套线下门店+物流体系是否会同时用于二手车和新车销售?戴琨并未提及这一问题,唯一肯定的是线下基础夯实后,先发优势自然建立,如果未来开启新车销售业务,优信将应对得更为从容灵活。

瓜子二手车同样有所行动,新政公布后半月内,它上线了二手车置换新车业务。它目前与4S店合作,二手车C端卖家预约评估师检测二手车后可直接在4S店中提取新车。

大搜车进军新车市场的时间更早,它于去年11月推出金融产品“弹个车”,支持“以租代购”、“先租后买”的用车方式,弹个车已与多家汽车厂商、天猫等第三方渠道构建了战略合作关系。

有趣的是,弹个车推出市场之前1个月,大搜车刚刚获得了1亿美金C轮资金,神州租车也参与了本轮融资。今年神州租车又成立产业基金,领投互联网汽车品牌小鹏汽车,助力其完成22亿A轮融资。公司旗下的“神州买卖车”早在2016年中旬就更名成了“神州买买车”。

相比于优信、瓜子、大搜车,神州租车在汽车销售领域的布局不动声色,但却走得更早、更深。

这些公司各出奇招,纷纷挺进新车业务,汽车新政或许是其中的助推器,但真正的落点应当还是模式创新。单纯的汽车电商在2015年发展至巅峰,汽车厂商上汽、长安、东风日产、长城汽车纷纷构建互联网销售体系,面临与经销商抢占市场、低价策略难以持续等问题,于2016年迅速走向沉寂。单纯的卖车注定利润微薄,如何挖掘平台原有优势并结合新车业务成为制胜关键。

融资租赁可以让车辆价格变得模糊又透明。因为融资租赁,汽车电商的价格不再是把汽车售价明明白白摆在台面上,而是以首付+月供的金融产品把利息揉在车价中,巧妙的回避了与经销商价格的正面冲突。

互联网车险业态也将发生改变,新车捆绑保险是汽车行业的潜规则,新政明确反对此类行为,它规定经销商不得强制消费者购买保险、金融等产品,这将肃清4S店加价销售、扣押车主“续保押金”等乱象。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认为,新政一经实行后,汽车电商会在去年基础上实现更大的突破,这也会加快整个汽车电商行业整体发展的速度,迎来新的爆发点。

三、落地执行效果成悬念

新政虽好,却仍有不少人对落地执行表示担忧。

新政打破了汽车销售的单一授权制度,但厂商如果不愿开放配件与维修技术,那市场格局固化的现象可能仍会长期存在。不同品牌所生产的配件外形不同、通信协议不同、故障代码等等皆有差异,如果这些关键要素不予以开放,那拥有品牌授权的4S店将继续瓜分汽车市场这块大蛋糕。

细想想,推动变革的是新政,还是底层规律?

新政推出后,汽车超市将大量出现,综合销售各品牌汽车。可实际上,这种模式早已存在。汽贸店(二级经销商)从不同的4S店拿货,集中销售,不也是汽车超市吗?只不过此前它们一直处于灰色地带,消费者对于车辆品质和售后服务存有疑虑,新政的推出给了汽贸店一个正名的机会。

“新政焦点在于限制厂家的权力、反垄断等方面。”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苏晖认为,汽车流通领域将迎来市场化。

或许,《办法》实施的真正目的并非是要去拉动多少的汽车销量,而是通过这一政策向市场以及消费者传递这样一个信号,网络平台一体化购车是可行的。与其说是一次新政的出台,倒不如说这是一次对汽车行业变换商业模式的一次试水。未来市场如何,新的汽车模式和产业链将会经历怎样的动荡,待时日,重整旗鼓拓山河,且行且看。(文/音尘)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