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军师联盟》:曹操教你如何治理公司当好大BOSS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军师联盟》:曹操教你如何治理公司当好大BOSS

曹操的铁腕管理和倡导法家企业文化,难免会有很多杂音。权力再大,公司大了,也要平衡各方利益。

作者: 胡椒虾

很多观众看《军师联盟》,第一次直面如此血肉丰满的曹操,瞬间由路转粉、黑转粉。的确,我们这次看到的曹操,与以往影视剧形象不同,完全是一个勤勉,有力,坚定,身先垂范,胸有丘壑,不重浮名,实干兴邦的大Boss形象

如果把汉朝比作一个公司,那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刘邦,企业文化是儒家。刘邦作为创一代,创业的合伙人、异姓王最后几乎都造反了,彭越、英布、韩信啊……跳槽单干的结局,虽然是被刘邦一个个收拾了,可刘邦想,老这么搞也不行啊,我后代还要做千年老店呢,所以等我死了,定个规矩,不是姓刘的都不能做公司董事长,谁要单干,分裂公司,在行业内大家可以围剿他。

但东汉末年,到三国之前,其实汉公司已经要分崩离析了,外戚、宦官轮流控制公司实权。外戚就是老板的娘家亲戚,宦官就是太监。如此往复倾轧,汉一蟹不如一蟹。

最后一个宦官集团搞掉了外戚窦氏,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掌控小老板汉灵帝,何进、袁绍看不下去,要夺回公司控制权,董卓就是被引进来破局的西凉资本,属于资本市场野蛮人吧,他本来是投机赚钱的,结果进来一看这么乱,起贪心要吃掉公司。

原来内宦外戚贪权,无非把公司搞差,但还起码是汉公司啊,董卓这一来,眼看公司就要被外人抢走了,不叫汉了。这下大家利益都一致了,要把野蛮人赶走,但那些身居高位的,拿着高薪动嘴皮子不干活惯了,机制老化,加脱离基本业务太久,所以急需敢干能干的少壮派出现,我们的曹操就是跟着袁绍赶上了这么个机遇。

曹操家有点底子。但出生不好,宦官的养子的儿子,但宦官那时候人脉广啊,他占了这个便宜,结识了很多人,其中就有袁绍。袁绍虽然家里阔,但也是庶出,老老实实肯定分不到家产。

开始年轻都贪玩,没正经上进心,一群小流氓整天啸聚,喝酒打猎,好任侠嘛,袁绍是团队老大,带着大家一起吃喝嫖赌。但创业潮出现了,好孩子就不如坏孩子了,他们头脑活胆子大,搭上汉公司和董卓野蛮人博弈这班车,跟着袁绍入了行。

曹操有家族支持,起点不低,这也让他从泥沙俱下的小公司中先超出了半个身位,能拉一千人出来创业,还没干就已经完成了小目标。另外,曹操的确执行能力强,很快一路滚雪球把摊子铺大,做成独角兽公司。这一路暂且不表。

单说汉公司分裂出魏蜀吴三个牛逼公司。汉公司实体已经基本没有了,但品牌还在,汉献帝就代表汉公司的品牌拥有人,先后被董卓、郭汜、李傕忽悠,眼看品牌被糟蹋干净了,曹操从这三个人手中两次救出献帝,跟献帝说要想不砸了牌子,只有他来注资运营,品牌建立非一朝一夕之功,要让懂运作的人来做。

曹操靠这个品牌,生意迅速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市场占有率一度达七成,天下十分,魏七吴二蜀一。品牌在他手里嘛,哪里有假冒伪劣,他就去取缔。但做大了麻烦出来了,即使曹操绝对控股,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急于做大,不断引进合伙人,包括原来汉公司有原始股的家族、地方暴发户等,虽然还是绝对控股,但企业文化在兼容的过程中摩擦在所难免。

尤其是和有原始股、被原来企业文化洗脑的士族。按照汉公司文化,曹操一辈子不能当董事长,一要当,原始股的世袭门阀、二级市场的大户就出来反对。

曹操管理公司,用人和考核制度又和以前汉公司格格不入。曹操是实操派,与时俱进、不泥古法,他的企业文化是法家,赏当赏,罚当罚。绩效考核能者上庸者下。人品有污点的,能做出业绩的也给你机会展现。但原来那套用人制度呢,人浮于事,靠混圈子。

举孝廉,靠的就是背景,靠背诵以前老企业文化。背调全靠前同事评价,说这人不错,有德,人品好。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大家只做人不做事,这太可怕了。《军师联盟》里曹操讲话,什么叫德?临阵能制胜,不死将士枉死是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大言欺人,只会装清高、摆架子,无实惠于家国百姓的伪君子,公司没薪俸养那么多的闲人。

公司的聪明人太多也不好,聪明人往往善于自保,不善于进取。曹操为了说服那些束手束脚缺乏进取心的中庸派,还搬出了伟大的管理学导师孔子,孔子说过:为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看,你们最尊敬的导师都说过,要把公司搞好,开始就不能按部就班,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狼性发展,轰轰烈烈搞个三十年,再跟我谈做五休二,再谈高福利。现在就照搬大公司那套制度,公司搞不大的。所以曹操这样的老板治理下的企业,相较老朽的汉公司,当然更具战斗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

当然,曹操的铁腕管理和倡导法家企业文化,难免会有很多杂音。权力再大,公司大了,也要平衡各方利益。庶族,没有原始股的,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要培植到重要岗位,制衡士族。门阀士族,有原始股,深谙老的汉企业文化,但能力更新换代跟不上,董事会也不能完全不让发声。

还有荀彧这帮颍川系士族,能力很强,又是开始对曹操做天使轮投资、并一路跟着投的,他们表面不说,但曹操心里明白,他们最终想恢复的还是汉公司的辉煌。自己只要不把公司牌子换了,这样的能臣愿意跟着干,要摘牌子,就不行。后来引进的河北系门阀士族呢,也不能完全得罪,崔琰这些人,不管怎么样,声名在外,左右舆论能力很强

曹操深知要一碗水端平啊,袁绍就是一味抬高了河北系,压制了颍川系,导致内部失衡,再加上好谋无断,畏首畏尾,见到风口也抓不住机遇,才导致一朝溃败。所以曹操听说袁绍百万大军,一点不怕,公司搞那么大,徒有其表,官渡之战前他已经很有自信可以弯道超车。

曹操还喜欢搞监事会,校事府监察百官,原来是最有默契的郭嘉负责,后来给曹丕,都是最信得过的人。曹操治理公司最重要权谋就是恩威并济,监事会就是威,动辄得咎。

董承作乱,他将汉百官都投进大理寺,让他们自证清白,清白的再施恩,打一巴掌再揉一揉。曹丕曾经跟曹操讲过一段话,他说让他们互相斗,让他们害怕,这样魏王的点滴施恩就会让他们感觉涕零。他建议启用司马懿,也是想让杨修和司马懿互为制约。

曹操从此对曹丕刮目相看,他甚至觉得曹丕以后会比自己更善权谋,更苛刻。曹操跟曹丕说,看来我要想想看,还能抓住你什么把柄了。曹操喜欢抓人把柄,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用他自己的话讲,不是自己善谋,而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也难怪,他创业的时候,独立面对复杂的市场行情,机会与陷阱并存,凡事都要做最坏打算,留有后手。

想当年公司没做大的时候,盲目兼并,张绣投降后又反叛,突袭曹操,导致曹操损失严重,还痛失爱将典韦。事后曹操反省,当初张绣投降,自己不应该麻痹大意,忘记扣押他的家人做人质。

强势的企业管理者,像曹操,都是喜欢把标准永远抓在自己手上,再功高的下属不能盖主,企业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你也可以说这叫人治,但回到前面导师孔子说的,要三十年才能施仁政,前三十年还是靠刑罚手段,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熬过三十年已算大寿

当然,再成功的强者、创始人、企业家,最终都要面临传承的问题,曹操也为储君之忧困扰不已,曹操一辈子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夺荆州,天下九州得其六,实现中原一统,尽管没能摘掉汉这块牌子,自己做董事长,但文治武功无出其右。临死前,他知道人死如灯灭,什么也带不进棺材,一切求简。他说,这公司,终究谁也带不走。

曹操死后当年,曹丕摘了汉牌子,自己做董事长,追认曹操做名誉董事长。四十三年后,蜀国灭,最后一个挂汉牌子的四川分公司正式寿终正寝。又两年,魏国灭,又十五年,东吴灭,晋一统。后来从四川分公司转入晋公司的一个人叫陈寿,写汉公司末期大事记,名《三国志》,多有曹董风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军师联盟》:曹操教你如何治理公司当好大BOSS

曹操的铁腕管理和倡导法家企业文化,难免会有很多杂音。权力再大,公司大了,也要平衡各方利益。

作者: 胡椒虾

很多观众看《军师联盟》,第一次直面如此血肉丰满的曹操,瞬间由路转粉、黑转粉。的确,我们这次看到的曹操,与以往影视剧形象不同,完全是一个勤勉,有力,坚定,身先垂范,胸有丘壑,不重浮名,实干兴邦的大Boss形象

如果把汉朝比作一个公司,那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刘邦,企业文化是儒家。刘邦作为创一代,创业的合伙人、异姓王最后几乎都造反了,彭越、英布、韩信啊……跳槽单干的结局,虽然是被刘邦一个个收拾了,可刘邦想,老这么搞也不行啊,我后代还要做千年老店呢,所以等我死了,定个规矩,不是姓刘的都不能做公司董事长,谁要单干,分裂公司,在行业内大家可以围剿他。

但东汉末年,到三国之前,其实汉公司已经要分崩离析了,外戚、宦官轮流控制公司实权。外戚就是老板的娘家亲戚,宦官就是太监。如此往复倾轧,汉一蟹不如一蟹。

最后一个宦官集团搞掉了外戚窦氏,张让为首的“十常侍”掌控小老板汉灵帝,何进、袁绍看不下去,要夺回公司控制权,董卓就是被引进来破局的西凉资本,属于资本市场野蛮人吧,他本来是投机赚钱的,结果进来一看这么乱,起贪心要吃掉公司。

原来内宦外戚贪权,无非把公司搞差,但还起码是汉公司啊,董卓这一来,眼看公司就要被外人抢走了,不叫汉了。这下大家利益都一致了,要把野蛮人赶走,但那些身居高位的,拿着高薪动嘴皮子不干活惯了,机制老化,加脱离基本业务太久,所以急需敢干能干的少壮派出现,我们的曹操就是跟着袁绍赶上了这么个机遇。

曹操家有点底子。但出生不好,宦官的养子的儿子,但宦官那时候人脉广啊,他占了这个便宜,结识了很多人,其中就有袁绍。袁绍虽然家里阔,但也是庶出,老老实实肯定分不到家产。

开始年轻都贪玩,没正经上进心,一群小流氓整天啸聚,喝酒打猎,好任侠嘛,袁绍是团队老大,带着大家一起吃喝嫖赌。但创业潮出现了,好孩子就不如坏孩子了,他们头脑活胆子大,搭上汉公司和董卓野蛮人博弈这班车,跟着袁绍入了行。

曹操有家族支持,起点不低,这也让他从泥沙俱下的小公司中先超出了半个身位,能拉一千人出来创业,还没干就已经完成了小目标。另外,曹操的确执行能力强,很快一路滚雪球把摊子铺大,做成独角兽公司。这一路暂且不表。

单说汉公司分裂出魏蜀吴三个牛逼公司。汉公司实体已经基本没有了,但品牌还在,汉献帝就代表汉公司的品牌拥有人,先后被董卓、郭汜、李傕忽悠,眼看品牌被糟蹋干净了,曹操从这三个人手中两次救出献帝,跟献帝说要想不砸了牌子,只有他来注资运营,品牌建立非一朝一夕之功,要让懂运作的人来做。

曹操靠这个品牌,生意迅速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市场占有率一度达七成,天下十分,魏七吴二蜀一。品牌在他手里嘛,哪里有假冒伪劣,他就去取缔。但做大了麻烦出来了,即使曹操绝对控股,但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急于做大,不断引进合伙人,包括原来汉公司有原始股的家族、地方暴发户等,虽然还是绝对控股,但企业文化在兼容的过程中摩擦在所难免。

尤其是和有原始股、被原来企业文化洗脑的士族。按照汉公司文化,曹操一辈子不能当董事长,一要当,原始股的世袭门阀、二级市场的大户就出来反对。

曹操管理公司,用人和考核制度又和以前汉公司格格不入。曹操是实操派,与时俱进、不泥古法,他的企业文化是法家,赏当赏,罚当罚。绩效考核能者上庸者下。人品有污点的,能做出业绩的也给你机会展现。但原来那套用人制度呢,人浮于事,靠混圈子。

举孝廉,靠的就是背景,靠背诵以前老企业文化。背调全靠前同事评价,说这人不错,有德,人品好。这会导致一个结果,大家只做人不做事,这太可怕了。《军师联盟》里曹操讲话,什么叫德?临阵能制胜,不死将士枉死是德;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大言欺人,只会装清高、摆架子,无实惠于家国百姓的伪君子,公司没薪俸养那么多的闲人。

公司的聪明人太多也不好,聪明人往往善于自保,不善于进取。曹操为了说服那些束手束脚缺乏进取心的中庸派,还搬出了伟大的管理学导师孔子,孔子说过:为有王者,必世而后仁。看,你们最尊敬的导师都说过,要把公司搞好,开始就不能按部就班,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

要狼性发展,轰轰烈烈搞个三十年,再跟我谈做五休二,再谈高福利。现在就照搬大公司那套制度,公司搞不大的。所以曹操这样的老板治理下的企业,相较老朽的汉公司,当然更具战斗力,逢山开路,遇河架桥。

当然,曹操的铁腕管理和倡导法家企业文化,难免会有很多杂音。权力再大,公司大了,也要平衡各方利益。庶族,没有原始股的,能力强的职业经理人要培植到重要岗位,制衡士族。门阀士族,有原始股,深谙老的汉企业文化,但能力更新换代跟不上,董事会也不能完全不让发声。

还有荀彧这帮颍川系士族,能力很强,又是开始对曹操做天使轮投资、并一路跟着投的,他们表面不说,但曹操心里明白,他们最终想恢复的还是汉公司的辉煌。自己只要不把公司牌子换了,这样的能臣愿意跟着干,要摘牌子,就不行。后来引进的河北系门阀士族呢,也不能完全得罪,崔琰这些人,不管怎么样,声名在外,左右舆论能力很强

曹操深知要一碗水端平啊,袁绍就是一味抬高了河北系,压制了颍川系,导致内部失衡,再加上好谋无断,畏首畏尾,见到风口也抓不住机遇,才导致一朝溃败。所以曹操听说袁绍百万大军,一点不怕,公司搞那么大,徒有其表,官渡之战前他已经很有自信可以弯道超车。

曹操还喜欢搞监事会,校事府监察百官,原来是最有默契的郭嘉负责,后来给曹丕,都是最信得过的人。曹操治理公司最重要权谋就是恩威并济,监事会就是威,动辄得咎。

董承作乱,他将汉百官都投进大理寺,让他们自证清白,清白的再施恩,打一巴掌再揉一揉。曹丕曾经跟曹操讲过一段话,他说让他们互相斗,让他们害怕,这样魏王的点滴施恩就会让他们感觉涕零。他建议启用司马懿,也是想让杨修和司马懿互为制约。

曹操从此对曹丕刮目相看,他甚至觉得曹丕以后会比自己更善权谋,更苛刻。曹操跟曹丕说,看来我要想想看,还能抓住你什么把柄了。曹操喜欢抓人把柄,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用他自己的话讲,不是自己善谋,而是经历的事情多了。也难怪,他创业的时候,独立面对复杂的市场行情,机会与陷阱并存,凡事都要做最坏打算,留有后手。

想当年公司没做大的时候,盲目兼并,张绣投降后又反叛,突袭曹操,导致曹操损失严重,还痛失爱将典韦。事后曹操反省,当初张绣投降,自己不应该麻痹大意,忘记扣押他的家人做人质。

强势的企业管理者,像曹操,都是喜欢把标准永远抓在自己手上,再功高的下属不能盖主,企业只能有一个声音,一个中心为忠,两个中心为患。你也可以说这叫人治,但回到前面导师孔子说的,要三十年才能施仁政,前三十年还是靠刑罚手段,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熬过三十年已算大寿

当然,再成功的强者、创始人、企业家,最终都要面临传承的问题,曹操也为储君之忧困扰不已,曹操一辈子平黄巾、定河北、征乌桓、夺荆州,天下九州得其六,实现中原一统,尽管没能摘掉汉这块牌子,自己做董事长,但文治武功无出其右。临死前,他知道人死如灯灭,什么也带不进棺材,一切求简。他说,这公司,终究谁也带不走。

曹操死后当年,曹丕摘了汉牌子,自己做董事长,追认曹操做名誉董事长。四十三年后,蜀国灭,最后一个挂汉牌子的四川分公司正式寿终正寝。又两年,魏国灭,又十五年,东吴灭,晋一统。后来从四川分公司转入晋公司的一个人叫陈寿,写汉公司末期大事记,名《三国志》,多有曹董风采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