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互联网金融:从模式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互联网金融:从模式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

互金各大平台除了在产品、服务上的竞争,品牌营销也成为各家平台必打的一场硬仗。

从2016年开始, 国家监管层开始对网贷平台的合规性监管以来,整个行业可以用纷繁复杂来形容。

资本、智能、合规……这一切构成了互联网金融成熟的标志,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对投资人心智的占领。

但今日不同往昔,众多互金平台所面临的变数乃至挑战也开始加剧。一方面,增长乏力、融资放缓等消息越来越多地与这个群体挂钩;另一方面,严监管之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综合收益率已经一降再降。

那么,在当下收益水平下滑情况下,平台该用怎样的方式留住更多客户呢?

“投资体验”不再是说说而已

“货币基金收益率4%,银行理财收益率5%,3个月期网贷产品利率7%……”为了吸引投资者,各大互金平台不得不打起了“加息牌”。但据《中国品牌》记者关注互金行业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促销方式并未阻止新用户增速的下滑。

盈灿咨询将这样的现象体现在了《2017年1月月报》中。月报显示,无论从成交量、问题平台数量各方面来看,进入2017年后,互金行业的景气程度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资产荒现象仍较为严重,未来加息潮可能难以持续,更多应该属于一种短期行为。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对《中国品牌》记者表示,对一家平台而言,决定用户是否能长久留下的最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体验。

市场在变化,投资者在成熟,用户需求也在变化。“事实上,投资者的判断能力也在整体提升,而平台间的竞争也由单纯拼高收益、规模化向提升投资体验,以及服务的精细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

“所谓的消费升级,就是个人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购买与自我价值相匹配的产品。而用户都有喜好,有态度,有品位。他们觉得自己的使用感受比花里胡哨的广告词更重要。”吴雅楠表示。

一直以来,互金行业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项目收益率也差别不大,促销手法也大致相同,如何在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了平台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在吴雅楠看来,投资理财产品如何斩获用户的信任,关键还在于用户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体验如何,由于人群特点的多样性和人们对风险、收益预期的不同,投资理财产品的丰富性和风险收益比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投资人逐渐变得理性对于行业是最大的利好,这不仅仅可以加速劣质平台的退出,同时会提高合规平台的品牌溢价能力。”麦子金服副总裁杨恒表示,合规平台的获客成本并不会因为投资人的理性而变得更高,反而可能降低。

事实上,投资体验也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标准,不管平台体量多大、名气多高,只要投资体验不好,就留不住人。反之,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平台,只要项目风险低、投资体验好,就能吸引大量忠诚用户。

有本卖得非常火爆的书叫做《上瘾》,蝉联图书畅销榜超20个月,这本书之所以畅销,因为它揭示了很多让用户“上瘾”的互联网产品服务背后的基本设计原理。

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曾表示,当今这个时代,产品销售比拼的是如何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撩动了用户情感的产品,就占据了用户的心智。所有的外在阻碍,都不足挂齿了。

“许多互金平台已经在升级布局中,包括行业排名TOP30在内的众多平台,都在积极准备品牌发布会及新的年度计划。”这将是众多平台面临的新起点,也是整个行业的转折点。

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表示,对一家平台而言,决定用户是否能长久留下的最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体验

“专精”下一阶段竞争新打法

随着粗放式用户运营逐渐被淘汰,众多“小而美”的公司迅速攻占了市场,精准的用户定位,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较之以往“千人一面”的模式化服务,显然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现在,基本形成两大模式:一是以京东、阿里、陆金所为代表的混业经营路线,几乎涉足了所有互联网金融的领域;一是以众多“小而精”为代表的小平台,专注于某一领域发展,单点突破。未来是继续坚持专业化路线,还是向混业经营靠拢,也成为互联网金融关注的焦点。

监管意见稿明确了网贷平台信息中介角色,因此垂直细分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谓精垂直细化运营,可以结合市场、渠道、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做用户细分;细分具体包括行为、设备、渠道、心理等等,然后对用户展开有针对性的运营活动,以实现运营目的行为。这里的目的体现在用户留存、包含转化、吸引大多受众等等。

那具体如何做到精细化运营呢?

如今来看,增加投资人粘性也是提升精细化运营的步骤之一,但如何增加投资人粘性呢?

吴雅楠说,针对不同人群的年龄、收入、需求分层,制定出多样选择性的产品,这就是所说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这也是增加投资人粘性和活跃度的一种方式。

对于互金平台而言,每一个传统行业都能通过它找到新的融资方式,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一种新兴业态。这里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里都能诞生千亿级的平台,用所有的资源去打通某个领域,必定会比其他平台容易做得更深更远。

例如消费金融领域,受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地域风险影响较小,这是该领域的最大优势。经济下行,但假期出游人数仍居高不下,说明经济周期与消费金融关联性较小,伴随着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消费金融将成为优质的资产类型之一。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未来互联网消费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消费金融的用户。也因此,消费金融成互金平台业务和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而且消费金融的领域不断扩大,不仅包括数码产品、奢侈品等实物消费,还涉及教育、旅游等领域。

消费金融无疑已经成为互金平台产品转型的路径之一,供应链金融则通过专注某一行业,甚至某一细分领域进行深挖,而后沿着该行业上下游延伸,拓展业务。

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互金发展的差异化和服务的细节化会越来越明显,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对互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会加速推动真正的互金平台的差异化和服务的细节化发展。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也表示,“很多机构提供了很多种消费金融的产品,但最终是否能让消费者和消费场景通过金融服务提升消费闭环的效率,这很重要。”许凌表示,未来在消费金融领域,一定是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通过高度的集约化、自动化来实现规模化。

多元化投资,追求高收益,这是让我们投资者不断尝试探索新鲜事物的动力。在未来,如果再有像大量的创新性的投资品种出现,我想投资人不应该回避,要勇敢去尝试,理性去判断。

市场竞争进入“品牌战”

自2017年起,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眼下,“合规”已经不是一家公司的优势,投资人也从当初的小白用户成长为现在的资深人士,早已不再唯收益论。在此背景下,品牌形象无疑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下一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互金各大平台除了在产品、服务上的竞争,品牌营销也成为各家平台必打的一场硬仗。从陆金所高调启动千万域名,人人贷升级理财平台为WE理财,再到积木盒子宣布转型为科技金融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在行业规范发展接近尾声,行业被重新划片的背景下,互金平台通过品牌升级来完善和拓展自己的服务,可达到留存老用户,吸引新用户的目的。

品牌升级后,公司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会得到较大提升,有利于建立一定的行业门槛。同时,创新性的产品模式,多元化的战略布局,会进一步完善公司本身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为下一步可持续发展打下有利的基础。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平台平台来说,都经历了早期的同质化阶段,尚未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的阶段。尤其是从去年末到现在,《中国品牌》记者关注到整个互金领域都在围绕着“合规”二字周折。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对于超大型平台而言,尽管银行存管等合规门槛不再是难题,但如何继续保持高增长并稳固行业地位,成为转型和突围的难题。从布局来看,网贷平台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网贷+理财产品代销”的双线组合。一方面成立独立的子公司,将网贷产品与整个平台进行切割,一方面力推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代销,加大转型力度。

据了解,目前已有陆金所、凤凰金融、网信理财、积木盒子、团贷网和人人贷等集团化平台拆分了业务。就连蚂蚁金融,也曾因为在招财宝平台代理销售交易所私募产品而走过弯路,最为著名的就是“侨兴债”违约事件。侨兴债违约一案暴露了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的漏洞,将互联网资管业务风险暴露在阳光之下。定位于理财超市的“铜板街”在成立之初就一直从事互联网资管业务。

数据显示,2016年末国内已上线608家众筹平台,其中遭遇倒闭、跑路、歇业等问题和已转型的平台至少达到271家。剩下的337家平台中,股权众筹有156家,几乎占了一半。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的6月1日实时数据显示,已收录的20大类业态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共有1.8万多家,其中在线运营平台1.2万多家,活跃用户超过5.9亿。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对《中国品牌》杂志表示,互金行业想要更好发展,要从“模式消费”进入到“品牌消费”阶段。产品的销售是一次性的,如何让服务渗透到消费者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客户共赢体系?这些正是互金品牌正在思考的事情。

吴雅楠对《中国品牌》表示,“好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产品不只是满足功能,还要反映人性。好的产品是科技与人文沟通的产物,所以好的产品一定建基于深刻的市场需求与心理学原理。市场上同质化可替代产品有很多,只有全力打造丰富的金融产品才能创造核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多样化、多角度诠释品牌内涵,做到差异中有统一,才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将自身品牌文化融入到消费者的血液中。

“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市场短期在选美,长期在举重。”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早期快速崛起的模式在今日早已不适用,行业规模的状态和监管的明晰,都意味着行业竞争格局最初的“蓝海”已经发展至“红海”,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并做精、做细,将来才是每家平台的唯一出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互联网金融:从模式消费进入品牌消费时代

互金各大平台除了在产品、服务上的竞争,品牌营销也成为各家平台必打的一场硬仗。

从2016年开始, 国家监管层开始对网贷平台的合规性监管以来,整个行业可以用纷繁复杂来形容。

资本、智能、合规……这一切构成了互联网金融成熟的标志,用短短几年时间,就完成了对投资人心智的占领。

但今日不同往昔,众多互金平台所面临的变数乃至挑战也开始加剧。一方面,增长乏力、融资放缓等消息越来越多地与这个群体挂钩;另一方面,严监管之下,互联网金融行业综合收益率已经一降再降。

那么,在当下收益水平下滑情况下,平台该用怎样的方式留住更多客户呢?

“投资体验”不再是说说而已

“货币基金收益率4%,银行理财收益率5%,3个月期网贷产品利率7%……”为了吸引投资者,各大互金平台不得不打起了“加息牌”。但据《中国品牌》记者关注互金行业一段时间后发现,这种促销方式并未阻止新用户增速的下滑。

盈灿咨询将这样的现象体现在了《2017年1月月报》中。月报显示,无论从成交量、问题平台数量各方面来看,进入2017年后,互金行业的景气程度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下降。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目前资产荒现象仍较为严重,未来加息潮可能难以持续,更多应该属于一种短期行为。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对《中国品牌》记者表示,对一家平台而言,决定用户是否能长久留下的最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体验。

市场在变化,投资者在成熟,用户需求也在变化。“事实上,投资者的判断能力也在整体提升,而平台间的竞争也由单纯拼高收益、规模化向提升投资体验,以及服务的精细化和差异化方向发展。”

“所谓的消费升级,就是个人愿意付出更高的成本购买与自我价值相匹配的产品。而用户都有喜好,有态度,有品位。他们觉得自己的使用感受比花里胡哨的广告词更重要。”吴雅楠表示。

一直以来,互金行业的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项目收益率也差别不大,促销手法也大致相同,如何在众多平台中脱颖而出成了平台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在吴雅楠看来,投资理财产品如何斩获用户的信任,关键还在于用户对于投资理财产品的体验如何,由于人群特点的多样性和人们对风险、收益预期的不同,投资理财产品的丰富性和风险收益比就显得尤为重要。

“其实,投资人逐渐变得理性对于行业是最大的利好,这不仅仅可以加速劣质平台的退出,同时会提高合规平台的品牌溢价能力。”麦子金服副总裁杨恒表示,合规平台的获客成本并不会因为投资人的理性而变得更高,反而可能降低。

事实上,投资体验也是一项重要的参考标准,不管平台体量多大、名气多高,只要投资体验不好,就留不住人。反之,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平台,只要项目风险低、投资体验好,就能吸引大量忠诚用户。

有本卖得非常火爆的书叫做《上瘾》,蝉联图书畅销榜超20个月,这本书之所以畅销,因为它揭示了很多让用户“上瘾”的互联网产品服务背后的基本设计原理。

易宝支付联合创始人余晨曾表示,当今这个时代,产品销售比拼的是如何占领消费者的心智。撩动了用户情感的产品,就占据了用户的心智。所有的外在阻碍,都不足挂齿了。

“许多互金平台已经在升级布局中,包括行业排名TOP30在内的众多平台,都在积极准备品牌发布会及新的年度计划。”这将是众多平台面临的新起点,也是整个行业的转折点。

真融宝董事长吴雅楠表示,对一家平台而言,决定用户是否能长久留下的最主要因素应该是——投资体验

“专精”下一阶段竞争新打法

随着粗放式用户运营逐渐被淘汰,众多“小而美”的公司迅速攻占了市场,精准的用户定位,充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较之以往“千人一面”的模式化服务,显然对用户具有更大的吸引力。

互联网金融发展到现在,基本形成两大模式:一是以京东、阿里、陆金所为代表的混业经营路线,几乎涉足了所有互联网金融的领域;一是以众多“小而精”为代表的小平台,专注于某一领域发展,单点突破。未来是继续坚持专业化路线,还是向混业经营靠拢,也成为互联网金融关注的焦点。

监管意见稿明确了网贷平台信息中介角色,因此垂直细分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谓精垂直细化运营,可以结合市场、渠道、用户行为数据分析,做用户细分;细分具体包括行为、设备、渠道、心理等等,然后对用户展开有针对性的运营活动,以实现运营目的行为。这里的目的体现在用户留存、包含转化、吸引大多受众等等。

那具体如何做到精细化运营呢?

如今来看,增加投资人粘性也是提升精细化运营的步骤之一,但如何增加投资人粘性呢?

吴雅楠说,针对不同人群的年龄、收入、需求分层,制定出多样选择性的产品,这就是所说的“个性化定制服务”,这也是增加投资人粘性和活跃度的一种方式。

对于互金平台而言,每一个传统行业都能通过它找到新的融资方式,是互联网和金融相结合的一种新兴业态。这里每一个细分的行业里都能诞生千亿级的平台,用所有的资源去打通某个领域,必定会比其他平台容易做得更深更远。

例如消费金融领域,受经济周期、行业周期、地域风险影响较小,这是该领域的最大优势。经济下行,但假期出游人数仍居高不下,说明经济周期与消费金融关联性较小,伴随着中国居民的消费升级,消费金融将成为优质的资产类型之一。

从目前发展趋势看,未来互联网消费的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消费金融的用户。也因此,消费金融成互金平台业务和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而且消费金融的领域不断扩大,不仅包括数码产品、奢侈品等实物消费,还涉及教育、旅游等领域。

消费金融无疑已经成为互金平台产品转型的路径之一,供应链金融则通过专注某一行业,甚至某一细分领域进行深挖,而后沿着该行业上下游延伸,拓展业务。

随着市场监管的加强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互金发展的差异化和服务的细节化会越来越明显,监管政策的逐步落实对互金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也会加速推动真正的互金平台的差异化和服务的细节化发展。

京东金融副总裁许凌也表示,“很多机构提供了很多种消费金融的产品,但最终是否能让消费者和消费场景通过金融服务提升消费闭环的效率,这很重要。”许凌表示,未来在消费金融领域,一定是以数据和技术为驱动,通过高度的集约化、自动化来实现规模化。

多元化投资,追求高收益,这是让我们投资者不断尝试探索新鲜事物的动力。在未来,如果再有像大量的创新性的投资品种出现,我想投资人不应该回避,要勇敢去尝试,理性去判断。

市场竞争进入“品牌战”

自2017年起,每年5月10日为“中国品牌日”,标志着“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眼下,“合规”已经不是一家公司的优势,投资人也从当初的小白用户成长为现在的资深人士,早已不再唯收益论。在此背景下,品牌形象无疑将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下一个阶段的重中之重。

互金各大平台除了在产品、服务上的竞争,品牌营销也成为各家平台必打的一场硬仗。从陆金所高调启动千万域名,人人贷升级理财平台为WE理财,再到积木盒子宣布转型为科技金融公司。业内人士认为,在行业规范发展接近尾声,行业被重新划片的背景下,互金平台通过品牌升级来完善和拓展自己的服务,可达到留存老用户,吸引新用户的目的。

品牌升级后,公司的辨识度和美誉度会得到较大提升,有利于建立一定的行业门槛。同时,创新性的产品模式,多元化的战略布局,会进一步完善公司本身的互联网金融生态,为下一步可持续发展打下有利的基础。

事实上,对于大部分平台平台来说,都经历了早期的同质化阶段,尚未形成强大的品牌效应的阶段。尤其是从去年末到现在,《中国品牌》记者关注到整个互金领域都在围绕着“合规”二字周折。

在苏宁金融研究院互联网金融中心主任薛洪言看来,对于超大型平台而言,尽管银行存管等合规门槛不再是难题,但如何继续保持高增长并稳固行业地位,成为转型和突围的难题。从布局来看,网贷平台几乎无一例外都是“网贷+理财产品代销”的双线组合。一方面成立独立的子公司,将网贷产品与整个平台进行切割,一方面力推理财产品、基金、保险代销,加大转型力度。

据了解,目前已有陆金所、凤凰金融、网信理财、积木盒子、团贷网和人人贷等集团化平台拆分了业务。就连蚂蚁金融,也曾因为在招财宝平台代理销售交易所私募产品而走过弯路,最为著名的就是“侨兴债”违约事件。侨兴债违约一案暴露了互联网金融平台风控的漏洞,将互联网资管业务风险暴露在阳光之下。定位于理财超市的“铜板街”在成立之初就一直从事互联网资管业务。

数据显示,2016年末国内已上线608家众筹平台,其中遭遇倒闭、跑路、歇业等问题和已转型的平台至少达到271家。剩下的337家平台中,股权众筹有156家,几乎占了一半。根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监测的6月1日实时数据显示,已收录的20大类业态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共有1.8万多家,其中在线运营平台1.2万多家,活跃用户超过5.9亿。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对《中国品牌》杂志表示,互金行业想要更好发展,要从“模式消费”进入到“品牌消费”阶段。产品的销售是一次性的,如何让服务渗透到消费者衣食住行的各个环节,如何打造面向未来的客户共赢体系?这些正是互金品牌正在思考的事情。

吴雅楠对《中国品牌》表示,“好的产品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产品不只是满足功能,还要反映人性。好的产品是科技与人文沟通的产物,所以好的产品一定建基于深刻的市场需求与心理学原理。市场上同质化可替代产品有很多,只有全力打造丰富的金融产品才能创造核心优势,打造竞争优势。多样化、多角度诠释品牌内涵,做到差异中有统一,才能拉近与用户的距离,将自身品牌文化融入到消费者的血液中。

“华尔街教父”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市场短期在选美,长期在举重。”互联网金融发展至今,早期快速崛起的模式在今日早已不适用,行业规模的状态和监管的明晰,都意味着行业竞争格局最初的“蓝海”已经发展至“红海”,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并做精、做细,将来才是每家平台的唯一出路。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