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称,电动造车企业Lucid Motors近日同福特进行接触,提议其对自己进行收购,以满足进一步研发和制造新工厂的资金需要。知情人士表示,福特目前并没有达成交易的意向,因为刚上任的新CEO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正对该公司的计划和优先事项进行为期100天的评估。
虽然Lucid的名字听起来有些陌生,但界面新闻在此前就对他进行过报道。前身名为Atieva的Lucid Motors,由前特斯拉华人VP谢家鹏和其他两个合伙人于2007年12月创立,最开始专注于电池系统的生产,于2013年转型至电动汽车整车领域,吸引到了特斯拉前创始人马丁·埃伯哈德加入担任技术顾问,并在之后的一年成功得到北汽和乐视1亿美金的投资,持股25.02%的北汽一度成为最大股东。不过由于发展理念不合,马丁选择了离开这家公司,而北汽也在2016年年初将股份全数出售。
当时传言接收北汽股份的是贾跃亭本人,但随后Lucid方面确认这些股份实际上被出售给了一家香港的公司,而非乐视。在一次采访中,公司职权最高的管理人CTO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也表示乐视只是Lucid的四大机构股东之一,对Lucid没有控股权。“Lucid完全是一家独立的美国创业公司,更不属于乐视汽车生态。”
本月初,相关消息显示乐视也已经出清了在Lucid占有的股份。至此,曾经的“第三极”就此和乐视撇清关系。
位于加州的Atieva在去年十月份正式更名为Lucid Motors,Lucid在英文中意为“澄澈”。2016年12月15日,Lucid正式发布了第一款量产电动车产品Lucid Air,被认为是又一款对标特斯拉Model S的产品,并将于2019年开始生产。
按照计划,这款电动轿车的最终车型将分为低中高三个级别,入门版本起价为5.25万美元(折合政府补贴),最大马力400hp,续航里程约为386公里(240英里),而顶配车型则能够输出1000马力和续航506公里(315英里),0到60英里(90公里)仅需2.49秒。
从实际测试的数据来看,Lucid Air能在限速的情况下达到350km/h,极速工况则达到378km/h。此外,这款车的车内空间也堪比行政级轿车,后排乘客甚至可以直接躺下。
Lucid位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工厂初期耗资预计为2.4亿美元,到2022年将达到7亿美元。为了达成目标早日投产,这家初创公司正谋求进行D轮融资。在4月的纽约国际车展上接受采访时,CTO彼得·罗林森(Peter Rawlinson)表示出了审慎务实的态度,“我们的钱没有到位。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确保D轮融资成功的原因。除非我们拥有一条专业的、绝对完整的金融跑道,否则启动任何项目都是不负责任的。”这也是Lucid寻求被福特收购的直接原因。
对于收购一事,福特和Lucid均未给出直接答复。福特的发言人表示:“虽然我们经常和汽车业内外的公司进行沟通,但我们不会对投机行为发表任何评论。”Lucid方面则回复道,“我们不会就公司D轮融资的具体细节进行讨论,或是对传闻予以置评。”不过他还补充道融资过程“进展顺利”。
不过根据消息,福特并没有排除在未来达成此项交易的可能性。这家美国老牌汽车厂商正加速转型成为一家新型科技公司,未来将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到2020年产品序列中的40%将加入电力驱动。
另外,福特还承诺会在2021年实现自动驾驶。今年2月,它宣布将对拥有谷歌和Uber高管背景的Argo UI投资10亿美元,以推进自动驾驶软件的开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