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的夜晚,听一个故事
你是一个人独自在外学习打拼,
还是选择留在熟悉的故乡城市?
或许,不管哪种选择,
对于很多人来说,
故乡,都早已成为他乡。
Start here:
今年的四月,是从一场民谣音乐人梁子的小型弹唱会开始的。梁子现场弹唱了很多歌,都来自他的新专辑《四冶村》。
四冶村是西北工业城市兰州最西边的一个山窝里的小村镇,背靠田野,面朝工厂。他从那里出生,在那里长大,那里几乎是他的童年记忆的全部。
因为国有企业在那里建造了几万人的大工厂,所以他们有自己的医院、学校、商店、粮站、幼儿园、露天电影院,甚至还有面包房。那里兴盛一时,热闹非常。
后来因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下岗各奔出路,如今四冶村那里已经一片狼藉,荒草丛生,梁子每回回家探亲的时候还会去那里转一转。
那天下午的弹唱会上,听梁子抱着吉他缓缓地讲起他那已经消失了的记忆中的家乡,我的脑海里浮现的是千千万万在这几十年“人口大迁徙”环境下的年轻人们的面庞。
几十年里,整个中国社会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无数的年轻人们怀抱着所谓的“梦想”离开家乡,在外打拼多年之后,偶尔回头,却发现故乡已经成为了一个充满陌生感的他乡。即使回到了那个地方,也很难寻到脑海中还留存着的童年印象。
梁子把去地怀乡的愁绪,放进了《四冶村》里,用歌声完成了一次温暖的回望:
“那儿曾是我的家 离开了就回不去啊”
“那儿曾是我的家 温暖如光呀”
//
杜拉斯说:当一个人开始回忆时,他便开始苍老。
梁子的《四冶村》,几乎所有歌曲都被他放进了回忆的滤镜后面。
但当梁子在我面前不到两米的地方唱起这些歌,说起这些故事的时候,我感受到的并不是“苍老”的回忆,而是仿佛看到了眼前这位淡定的歌手曾经年少轻狂的模样。
梁子说,很多年前,有一个除夕夜,整城的烟花为他而放。
那年,梁子在贵州遵义做酒吧歌手,过了年,没法儿回家。
因为,觉得还没混好。
虽然梁子自己很喜欢“一路唱歌、一路漂泊”的生活方式,可是他知道,这种状态不是家里人能放得下心的。
于是在那年除夕,梁子留在了遵义,陪在他身边的是两位同样来自兰州的“发小儿”。
他们三人在除夕夜里,爬到了出租屋的天台上,喝酒、弹琴、漫无边际的聊天儿,说着还不知道到底在何处的“未来”。
在零点的那一刻,突然天空大亮,整座城市放起了烟花。
梁子起身,看着漫天的烟火把天空燃烧,在那一刹那,他有些感动,是一种说不清的情绪: “生命、时间、轮回、星空”所有的这一切同时哽在了他的喉咙里。
点燃一根烟,他嘴里蹦出三个字:“刚刚好”。
这一切都刚刚好,家乡虽在远方,但朋友刚好在身旁,整城烟花漫天燃烧,新的一年刚好来到。
梁子一直觉得,那晚,整城的烟花是为他放的。或者说,是为他当时即将写出的《刚刚好》而放的。
“我知道一切没有我所说的那么好
也知道一切没有用你想象的那么糟
我看见漫天的烟火把天空燃烧
感觉生命在时间的轮回里奔跑
在夜空下的我们是多么的渺小
希望时间能够停住谁都不要走掉
谢谢你在我的身边 不早不晚刚刚好”
//
后来,梁子一路走,一路唱着自己的歌,一路回望西北的家乡,走过了、唱过了许多地方,最后,他选择了成都,这座离兰州952公里的城市。
他和当年一起在天台上看烟花的两个朋友开了一家酒吧,在红星路35号,名字就叫做“35号民谣酒吧”。
梁子说,他们的酒吧里有桃树,有桃花,有半醉半醒闲看花落花开的老板,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在喝着的酒和唱着的歌,歌里,有他所有想说的故事。
民谣,就是说个故事。
故事,不过几点光影。
这里是民谣故事电台,我是徐徐驰。
- End -
主播 | 徐徐驰
编辑 | 36D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