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张家玮:我关注的不只是美术,我关注的是家园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张家玮:我关注的不只是美术,我关注的是家园

从创作态度到生活经历,从佛学思想到闽南文化,你可以清楚感受到这位年轻艺术家成熟的创作心性。

张家玮

1987年10月,出生于福建厦门

其祖父为水彩画家张厚进先生

2011年毕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学士学位

2016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研生,其导师为李勇先生。现主要从事油画与综合材料绘画、装置、摄影与影像创作,其创作观念是尝试将东方宗教与玄学思想相融合,探讨生命的存在、孤独、与如何面对死亡等诸多问题进行剖析,以个人修行融入作品创作,力求在各种媒介的自由性中寻找逻辑与法度,探寻作品的温度与厚度。

与张家玮聊起他的作品之前,我们因为老乡的缘故,自然而然便熟络了起来。从创作态度到生活经历,从佛学思想到闽南文化,你可以清楚感受到这位年轻艺术家成熟的创作心性。他选择将艺术创作与精神追求合二为一,不断寻求最佳创作境界,亦是最佳人生状态:如同水一般,化为无形,却渗透于心。

黎明的瞬间 布面油画 50x35cm 2017

展览情况

2013 作品入选“2013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2014 摄影作品入围2013哈姆丹国际摄影奖(HIPA)

2014 作品参展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2015 作品入选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

2016 入选2016浙江小幅油画作品展

2016 作客华语之声电台透明演播室 作品专访

2017 “线”中韩交流项目系列展 驻上海韩国文化院

2017 “昨夜东风”四人联展

《六月》布面油画 50x35x2 2017

或许因为修佛学的缘由,他认为创作只是一种落了相的表达方式,他关注的也不是美术本身,他更关心的是人的欲望、心理健康和社会观念。“搞艺术”对他来说有点“过大”,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提“艺术”。“每个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是物相背后,作者的思维与理念的传递。佛法的哲学体系,构筑了他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形成个人存在意义的概念,让自己有一套正确的世界观,与个人自觉的超越突破的一种方向与可能性。

艺券网:是否也正是因为佛学的影响,让我感觉你的一部分作品看起来有些神圣,尤其是《梦Ⅴ》,明明画的是裸女,我却没有觉得“不正经”哈哈,觉得她是神圣的裸女。

张家玮:无论是谁,用语言去描绘非语言的物象,实际上是很有难度的。这种难度,有时会造成误读,这点很有意思。如同金刚经所言:“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幅画是我在2010年创作的,那个时候是我真正开始进行创作时候,当时我放掉了一切功利心,摆脱学业和环境压力、个人需求、外界评价等束缚,潜心按照自己的思路与意愿而创作。《梦Ⅴ》是梦系列的第五幅,用笔确实比较放荡,我也用了一些隐化的符号。我认为人物的外形只是皮肉,而内核是性格。正不正经嘛,其实如果真的面对着袒胸露乳的人,我会面红耳赤很正常,我还特别想过,我们为什么会面红耳赤,与礼仪道德或法律规章有关吗?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因为“真实”而面红耳赤。

《梦 Ⅴ》100 ×70 布面油画 2010

作品介绍:the prelude of the night is commenced in the music of the sunset, in its solemn hymn to the ineffable dark. 夜的序曲,源于夕阳西下的乐章, 源于那不可言喻的黑暗,所作的庄严赞歌。 ——泰戈尔《飞鸟集》之319 张家玮译

艺券网:你会用什么来比喻或描述你对艺术创作的心态?

张家玮:作品如菜,创作就好比做菜。打个比方,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三种类型的美食,一种是闻着挺香,有各种调味料,色香诱人,让你很想吃,但吃下去呢,感觉也就一般般。尤其是吃完了喉咙和肚子都有点不舒服,结果第二天肠胃生不如死,后悔莫及。这个就是街头黑暗料理系列;另有一种美食,菜色看起来一般般,就像家常菜,口味也很平淡,不放辣椒不放味精,但是越吃越有味,吃完后神清气爽,落胃倍感踏实。年轻人通常觉得乏味,时不时想去外面找找黑暗料理刺激一下;还有一种那可厉害了,闻着一股怪味,不亲近,烹制起来很花时间,吃起来味道颇怪,有些人觉得难吃至极,有些人则喜欢至极,这种菜,一生难得几回试。不同作品就像不同菜,我就是用心做好菜而已。不过,我知道好吃的东西,有时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琴女 80x6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介绍:《琴女》 女人,你不但是神的,而且是人的手工艺品; 他们永远从心里用美来打扮你。 诗人用比喻的金线替你织网,画家们给你的身形以永新的不朽。 海献上珍珠,矿献上金子, 夏日的花园献上花朵来装扮你,覆盖你,使你更加美妙。 人类心中的愿望,在你的青春上洒上光荣. 你,一半是女人,一半是梦。——泰戈尔《园丁集》第59首

《粉百合》布面油画 70x50cm 2014

作品介绍:Total hope The moonlight at the age of twenty To come back again. Re live once However, Shang Shifeng Tang Shiyu How many flowers How many leisure girl They want to turn in the jade order after Only in vain to cut rose Insert the bottle Desire -- Xi Murong -- "Millennium"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然而 商时风 唐时雨 多少枝花 多少个闲情的少女 想她们在玉阶上转回以后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 席慕容《千年的愿望》 张家玮译

艺券网:看过你的《咆哮园》,画的是咱们家乡的某个化工厂事件,对于这件事我深有体会。通常你会选择社会事件作为你的创作题材吗?或是从哪些事物得到创作灵感?

张家玮:《咆哮园》的创作是发自内心的声音,不过不是呐喊式的,是真实而理智的发声。我觉得好的创作并非是声嘶力竭的呐喊,最好的状态如同水,化为无形,却渗透于心。最高级的艺术呈现方式,就是真正用艺术的方式来呈现。我关注今天我们的生存环境问题,关注生态的平衡,关注社会的观念变化,关注人的欲望和心理健康,我关注的不只是美术本身,我更关注的是世界,以及我们身处的家园。

咆哮园·云葬钟 之二 60X80cm 布面多边形油画 2015

艺券网:未来的作品重心会更偏向于你所关注的领域吗?

张家玮:我一直都在关注回归本源和乡土记忆的部分,我的作品重心也会更侧重绘画本土化或中国化。家园是我永远忘不掉的东西,而乡间建筑、传统思想、风俗、国画、戏曲却都在濒临消失的危机。遥看四周,目之所及,“中国的样子”几乎看不到了。如果有年轻人说他们哈韩哈日,那我便是“哈宋哈明”。

《孤独园 冥境杉》壹贰叁肆 纸本矿物水彩 2016

艺券网:家园对我们来说的意义我想只有长大了才懂。最近是否已经有此类正在进行的创作?

张家玮:最近我正在搜集20世纪中后期福建美术教育的资料,了解或兴趣此话题的小伙伴也可以找我聊聊。曾经仗剑走天涯,美酒美女作伴,略尝天南海北,最爱的其实还是自家的白粥酱菜。“若是登高百米而落无根,却不如掘地三尺而求其源。”回归故里,回归本源才是人生旅程的终点,对创作旅程来说也如此。

《巷仔》系列 摄影作品 2010 50x35cm

艺券网:你对“艺术商业化”这样的话题是如何理解的?

张家玮:“商业化”这词好像经常有人提起,往往会批评他猛如老虎。其实不必担心,任何行业,必然和市场会有相关联。之前我没有夸夸其谈说什么“艺术”。因为这个词实际上是非常至高的一个点,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随便谈之。但我们谈吃茶,吃到一定境界,可以说是吃茶的艺术。同样我们做饭,做到一个食神的状态,那就是烹饪的艺术。有些人开公司,做的非常好,那就是管理的艺术。做人做的极好,那是做人的艺术。那“艺术的商业化”的“艺术”,那未尝不可是一种境界呢?所以重点,还是在最高状态的探寻,“艺术”是非常人可到达的状态。美术就在美术本身,不到一个高度,千万别给自己扣上“艺术”的帽子。

做人,思维还是要正常一点。

《Franz Marc 的夜游纪》 6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张家玮:我关注的不只是美术,我关注的是家园

从创作态度到生活经历,从佛学思想到闽南文化,你可以清楚感受到这位年轻艺术家成熟的创作心性。

张家玮

1987年10月,出生于福建厦门

其祖父为水彩画家张厚进先生

2011年毕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学士学位

2016年就读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系研生,其导师为李勇先生。现主要从事油画与综合材料绘画、装置、摄影与影像创作,其创作观念是尝试将东方宗教与玄学思想相融合,探讨生命的存在、孤独、与如何面对死亡等诸多问题进行剖析,以个人修行融入作品创作,力求在各种媒介的自由性中寻找逻辑与法度,探寻作品的温度与厚度。

与张家玮聊起他的作品之前,我们因为老乡的缘故,自然而然便熟络了起来。从创作态度到生活经历,从佛学思想到闽南文化,你可以清楚感受到这位年轻艺术家成熟的创作心性。他选择将艺术创作与精神追求合二为一,不断寻求最佳创作境界,亦是最佳人生状态:如同水一般,化为无形,却渗透于心。

黎明的瞬间 布面油画 50x35cm 2017

展览情况

2013 作品入选“2013年上海青年美术大展”

2014 摄影作品入围2013哈姆丹国际摄影奖(HIPA)

2014 作品参展上海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

2015 作品入选Inter-Youth国际高等艺术学院青年绘画展

2016 入选2016浙江小幅油画作品展

2016 作客华语之声电台透明演播室 作品专访

2017 “线”中韩交流项目系列展 驻上海韩国文化院

2017 “昨夜东风”四人联展

《六月》布面油画 50x35x2 2017

或许因为修佛学的缘由,他认为创作只是一种落了相的表达方式,他关注的也不是美术本身,他更关心的是人的欲望、心理健康和社会观念。“搞艺术”对他来说有点“过大”,不到万不得已也不提“艺术”。“每个作品最重要的价值,是物相背后,作者的思维与理念的传递。佛法的哲学体系,构筑了他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形成个人存在意义的概念,让自己有一套正确的世界观,与个人自觉的超越突破的一种方向与可能性。

艺券网:是否也正是因为佛学的影响,让我感觉你的一部分作品看起来有些神圣,尤其是《梦Ⅴ》,明明画的是裸女,我却没有觉得“不正经”哈哈,觉得她是神圣的裸女。

张家玮:无论是谁,用语言去描绘非语言的物象,实际上是很有难度的。这种难度,有时会造成误读,这点很有意思。如同金刚经所言:“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这幅画是我在2010年创作的,那个时候是我真正开始进行创作时候,当时我放掉了一切功利心,摆脱学业和环境压力、个人需求、外界评价等束缚,潜心按照自己的思路与意愿而创作。《梦Ⅴ》是梦系列的第五幅,用笔确实比较放荡,我也用了一些隐化的符号。我认为人物的外形只是皮肉,而内核是性格。正不正经嘛,其实如果真的面对着袒胸露乳的人,我会面红耳赤很正常,我还特别想过,我们为什么会面红耳赤,与礼仪道德或法律规章有关吗?其实不是,我们只是因为“真实”而面红耳赤。

《梦 Ⅴ》100 ×70 布面油画 2010

作品介绍:the prelude of the night is commenced in the music of the sunset, in its solemn hymn to the ineffable dark. 夜的序曲,源于夕阳西下的乐章, 源于那不可言喻的黑暗,所作的庄严赞歌。 ——泰戈尔《飞鸟集》之319 张家玮译

艺券网:你会用什么来比喻或描述你对艺术创作的心态?

张家玮:作品如菜,创作就好比做菜。打个比方,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三种类型的美食,一种是闻着挺香,有各种调味料,色香诱人,让你很想吃,但吃下去呢,感觉也就一般般。尤其是吃完了喉咙和肚子都有点不舒服,结果第二天肠胃生不如死,后悔莫及。这个就是街头黑暗料理系列;另有一种美食,菜色看起来一般般,就像家常菜,口味也很平淡,不放辣椒不放味精,但是越吃越有味,吃完后神清气爽,落胃倍感踏实。年轻人通常觉得乏味,时不时想去外面找找黑暗料理刺激一下;还有一种那可厉害了,闻着一股怪味,不亲近,烹制起来很花时间,吃起来味道颇怪,有些人觉得难吃至极,有些人则喜欢至极,这种菜,一生难得几回试。不同作品就像不同菜,我就是用心做好菜而已。不过,我知道好吃的东西,有时还真不是什么好东西。

琴女 80x60cm 布面油画 2014

作品介绍:《琴女》 女人,你不但是神的,而且是人的手工艺品; 他们永远从心里用美来打扮你。 诗人用比喻的金线替你织网,画家们给你的身形以永新的不朽。 海献上珍珠,矿献上金子, 夏日的花园献上花朵来装扮你,覆盖你,使你更加美妙。 人类心中的愿望,在你的青春上洒上光荣. 你,一半是女人,一半是梦。——泰戈尔《园丁集》第59首

《粉百合》布面油画 70x50cm 2014

作品介绍:Total hope The moonlight at the age of twenty To come back again. Re live once However, Shang Shifeng Tang Shiyu How many flowers How many leisure girl They want to turn in the jade order after Only in vain to cut rose Insert the bottle Desire -- Xi Murong -- "Millennium" 总希望 二十岁的那个月夜 能再回来 再重新活那么一次 然而 商时风 唐时雨 多少枝花 多少个闲情的少女 想她们在玉阶上转回以后 也只能枉然地剪下玫瑰 插入瓶中 ———— 席慕容《千年的愿望》 张家玮译

艺券网:看过你的《咆哮园》,画的是咱们家乡的某个化工厂事件,对于这件事我深有体会。通常你会选择社会事件作为你的创作题材吗?或是从哪些事物得到创作灵感?

张家玮:《咆哮园》的创作是发自内心的声音,不过不是呐喊式的,是真实而理智的发声。我觉得好的创作并非是声嘶力竭的呐喊,最好的状态如同水,化为无形,却渗透于心。最高级的艺术呈现方式,就是真正用艺术的方式来呈现。我关注今天我们的生存环境问题,关注生态的平衡,关注社会的观念变化,关注人的欲望和心理健康,我关注的不只是美术本身,我更关注的是世界,以及我们身处的家园。

咆哮园·云葬钟 之二 60X80cm 布面多边形油画 2015

艺券网:未来的作品重心会更偏向于你所关注的领域吗?

张家玮:我一直都在关注回归本源和乡土记忆的部分,我的作品重心也会更侧重绘画本土化或中国化。家园是我永远忘不掉的东西,而乡间建筑、传统思想、风俗、国画、戏曲却都在濒临消失的危机。遥看四周,目之所及,“中国的样子”几乎看不到了。如果有年轻人说他们哈韩哈日,那我便是“哈宋哈明”。

《孤独园 冥境杉》壹贰叁肆 纸本矿物水彩 2016

艺券网:家园对我们来说的意义我想只有长大了才懂。最近是否已经有此类正在进行的创作?

张家玮:最近我正在搜集20世纪中后期福建美术教育的资料,了解或兴趣此话题的小伙伴也可以找我聊聊。曾经仗剑走天涯,美酒美女作伴,略尝天南海北,最爱的其实还是自家的白粥酱菜。“若是登高百米而落无根,却不如掘地三尺而求其源。”回归故里,回归本源才是人生旅程的终点,对创作旅程来说也如此。

《巷仔》系列 摄影作品 2010 50x35cm

艺券网:你对“艺术商业化”这样的话题是如何理解的?

张家玮:“商业化”这词好像经常有人提起,往往会批评他猛如老虎。其实不必担心,任何行业,必然和市场会有相关联。之前我没有夸夸其谈说什么“艺术”。因为这个词实际上是非常至高的一个点,不到万不得已,绝不会随便谈之。但我们谈吃茶,吃到一定境界,可以说是吃茶的艺术。同样我们做饭,做到一个食神的状态,那就是烹饪的艺术。有些人开公司,做的非常好,那就是管理的艺术。做人做的极好,那是做人的艺术。那“艺术的商业化”的“艺术”,那未尝不可是一种境界呢?所以重点,还是在最高状态的探寻,“艺术”是非常人可到达的状态。美术就在美术本身,不到一个高度,千万别给自己扣上“艺术”的帽子。

做人,思维还是要正常一点。

《Franz Marc 的夜游纪》 60x80cm 布面油画 2015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