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够用就好?”配置过度真的是一个伪命题吗?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够用就好?”配置过度真的是一个伪命题吗?

类似钱不在多,够用就好,房不在大,够住就好,友不在多,真心就好,人生在世,知足就好……手机参数也是:不要人云亦云追求顶配,够用就好。

魅族新机PRO 7发布后,针对网友“高价低配”的吐槽,魅族手机高级副总裁杨柘某天深夜按捺不住发了条充满争议的推文:

由于用户设置关闭了评论,因此仅有的两条评论都是杨柘自己的(我们看到了他对魅族手机的迷之自信):

杨柘JeffreyYang:几天来雪片般的线下现金预定,反复预示着一个道理,在几乎外观和性能无本质差异的手机界。消费升级真正带来的,是消费者渴望为文化,个性和人文买单......

杨柘JeffreyYang:Pro7和Plus,重新定义了手机使用的诸多人文和科技场景,犹如手机界的特斯拉..…

1、够用就好?

如果说魅族是手机界的特斯拉可以理解,毕竟自家孩子自己夸嘛,但杨柘这个典型白羊男,以上两番表述都有点过于纯真,欠一点点考虑。

他口中所谓“几乎99%的人爱人云亦云附和追求顶配参数”的说法颇有些讽刺意味,言外之意就是大多人没主见,在杨柘看来,手机参数“够用就好”,比如魅族PRO 7。

对于网友持续的质疑,他回应称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话里话外意思是:吐槽的都是水军,没必要和他们理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关于手机是否需要顶配的讨论,蓝绿大厂之一的OPPO CEO 陈明永一年前就曾打了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估计OPPO也是历来被人诟病“高价低配”而烦不胜烦,所以才有陈明永明知故问的疑惑和略显尴尬的比喻。

在手机该不该追求顶配、配置是否过度这个问题上,看来杨柘和陈明永颇有共鸣,大家深谙:够用就好。

类似钱不在多,够用就好,房不在大,够住就好,友不在多,真心就好,人生在世,知足就好……手机参数也是:不要人云亦云追求顶配,够用就好。

魅族此前“忘记参数”海报

对此,我想说:忽悠,接着忽悠!

2、配置过度?

撇开杨柘的态度问题不说,关于手机配置是否过度,以及买手机是否需要顶配等问题,我们单纯来讨论一个手机界的老话题:现在的手机真的配置过度了吗?

IT界有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反摩尔定律和安迪-比尔定律。其中,最后一个定律描述了硬件产商和软件产商之间的关系,安迪是原英特尔公司 CEO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比尔就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即比尔要拿走安迪所给的(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摩尔定律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希望,如果今天嫌顶配计算机太贵买不起,等18个月后就可以用一半价格来买。若真如此,计算机的销售量就上不去了。需要买计算机的人会多等几个月,已经有计算机的人没有动力更新计算机,IT行业的发展也就止步不前了。

那又是什么动力促使人们不断地主动更新自己的硬件呢?

实际上,过去二十多年里,虽然计算机等硬件的性能一直在不断飞速提升,但微软等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也越做越大,就算现在的计算机比以前快了几百倍,但运行软件感觉上还是会有卡顿和不流畅,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还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硬件以追求最佳的用户体验。

这个规律在手机界也一样,手机行业的硬件发展都是软件驱动迭代的,随着照相、游戏等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手机硬件配置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始终无法超过软件和用户需求的发展。

从内存几MB到8GB,从处理器单核到双核到四核以及八核,科技的进步一直没有停下脚步,配置永远都不会过度,只会越来越高,毕竟人们的需求也在提高。

很多人都有切身的体会是,处理器升级换代了,但新手机用着用着总会觉得卡顿,这是因为多出来资源都被要求更高的软件占用了,所谓手机顶配论有且只是暂时和相对的。

可以说,今后随着VR、AR、AI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相信所谓的够用在一定时间里还远远不够用。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旦你用过更高配置、更加流畅的手机后,再让你回去用原先的手机肯定会不适应。即便此前你认为够用了的。可见人们对手机配置的追求始终是无止尽的。

永远不会有人抱怨自己的手机速度太快了或者拍照太清晰了,尤其是在手机软件不断迭代升级吃内存情况下,你的手机配置永远不够用。

在某种意义上,配置不存在“过度”这个问题,只要产业链一直推陈出新,软件对于配置的需求会随时跟上。

这也就是苹果、高通、三星等高科技公司愿意不遗余力在指甲盖大的地方上,花掉成百上千亿美元做研发,如果“够用就好”,他们的工作还有意义吗?

苹果处理器性能提升图

配置过度是个伪命题,这不是你高价低配的借口。

3、都是套路

仔细琢磨,杨柘和陈明永这种“够用就好”的说法和心态其实套路蛮深,因为人家套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两大理论,并本着点赞的都是理智粉丝,反对的皆为友商水军。

其实,杨柘是酸葡萄心理作怪,眼看着友商们占稳了中高端市场,自己依旧在千元机市场止步不前心有不甘,预热大半年才憋大招发布了魅族PRO7,双摄加双屏,企图另辟蹊径打一场翻身仗,价位定在2880到4080元之间,而处理器依然万年不变联发科。但网友对此的看法是:“我出保时捷的钱,你给我保时捷众泰的配置”。

相信很多男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学妹或学姐要买新手机了,给你发信息“买个手机打电话追剧用,不玩游戏,预算3000,样式好看续航够久配置够用就好,请帮忙推荐,谢谢喽!”

若你按照这个“够用就好”的原则推荐一款手机给学姐学妹,只怕半年不到学姐学妹会继续找另一个学弟或学长继续推荐,到时也就没你什么事呢。

毕竟,选择高配置,也是图个省事、省心和爽快,如果持够用就好的心态,相信几个月后又会犹豫和割肉要不要换个新手机。

买手机就是买体验,配置不好,体验自然好不到哪去,够用就好?那都是手机厂商和水军用来忽悠消费者的惯用伎俩。

还是拜托杨柘以及诸多奉行以“够用就好”的名义行“高价低配”之实的手机厂商们能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消费者忽悠的一时,忽悠不了一世,且行且珍惜。

你要相信,人们追求手机配置,跟追求女人的胸一样,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魅族

3.7k
  • 黄质潘正式出任星纪魅族集团CEO
  • 星纪魅族与Alipay+联合落地智能眼镜首笔线下支付功能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够用就好?”配置过度真的是一个伪命题吗?

类似钱不在多,够用就好,房不在大,够住就好,友不在多,真心就好,人生在世,知足就好……手机参数也是:不要人云亦云追求顶配,够用就好。

魅族新机PRO 7发布后,针对网友“高价低配”的吐槽,魅族手机高级副总裁杨柘某天深夜按捺不住发了条充满争议的推文:

由于用户设置关闭了评论,因此仅有的两条评论都是杨柘自己的(我们看到了他对魅族手机的迷之自信):

杨柘JeffreyYang:几天来雪片般的线下现金预定,反复预示着一个道理,在几乎外观和性能无本质差异的手机界。消费升级真正带来的,是消费者渴望为文化,个性和人文买单......

杨柘JeffreyYang:Pro7和Plus,重新定义了手机使用的诸多人文和科技场景,犹如手机界的特斯拉..…

1、够用就好?

如果说魅族是手机界的特斯拉可以理解,毕竟自家孩子自己夸嘛,但杨柘这个典型白羊男,以上两番表述都有点过于纯真,欠一点点考虑。

他口中所谓“几乎99%的人爱人云亦云附和追求顶配参数”的说法颇有些讽刺意味,言外之意就是大多人没主见,在杨柘看来,手机参数“够用就好”,比如魅族PRO 7。

对于网友持续的质疑,他回应称永远不要和层次不同的人争辩,话里话外意思是:吐槽的都是水军,没必要和他们理论。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关于手机是否需要顶配的讨论,蓝绿大厂之一的OPPO CEO 陈明永一年前就曾打了个不太恰当的比喻:

估计OPPO也是历来被人诟病“高价低配”而烦不胜烦,所以才有陈明永明知故问的疑惑和略显尴尬的比喻。

在手机该不该追求顶配、配置是否过度这个问题上,看来杨柘和陈明永颇有共鸣,大家深谙:够用就好。

类似钱不在多,够用就好,房不在大,够住就好,友不在多,真心就好,人生在世,知足就好……手机参数也是:不要人云亦云追求顶配,够用就好。

魅族此前“忘记参数”海报

对此,我想说:忽悠,接着忽悠!

2、配置过度?

撇开杨柘的态度问题不说,关于手机配置是否过度,以及买手机是否需要顶配等问题,我们单纯来讨论一个手机界的老话题:现在的手机真的配置过度了吗?

IT界有三大定律:摩尔定律、反摩尔定律和安迪-比尔定律。其中,最后一个定律描述了硬件产商和软件产商之间的关系,安迪是原英特尔公司 CEO 安迪·格鲁夫(Andy Grove),比尔就是微软的创始人比尔·盖茨,即比尔要拿走安迪所给的(What Andy gives, Bill takes away)。

摩尔定律给消费者带来一个希望,如果今天嫌顶配计算机太贵买不起,等18个月后就可以用一半价格来买。若真如此,计算机的销售量就上不去了。需要买计算机的人会多等几个月,已经有计算机的人没有动力更新计算机,IT行业的发展也就止步不前了。

那又是什么动力促使人们不断地主动更新自己的硬件呢?

实际上,过去二十多年里,虽然计算机等硬件的性能一直在不断飞速提升,但微软等操作系统的应用软件也越做越大,就算现在的计算机比以前快了几百倍,但运行软件感觉上还是会有卡顿和不流畅,随着时间推移,消费者还是需要不断的更新硬件以追求最佳的用户体验。

这个规律在手机界也一样,手机行业的硬件发展都是软件驱动迭代的,随着照相、游戏等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虽然手机硬件配置的发展速度很快,但也始终无法超过软件和用户需求的发展。

从内存几MB到8GB,从处理器单核到双核到四核以及八核,科技的进步一直没有停下脚步,配置永远都不会过度,只会越来越高,毕竟人们的需求也在提高。

很多人都有切身的体会是,处理器升级换代了,但新手机用着用着总会觉得卡顿,这是因为多出来资源都被要求更高的软件占用了,所谓手机顶配论有且只是暂时和相对的。

可以说,今后随着VR、AR、AI等新技术的普及应用,相信所谓的够用在一定时间里还远远不够用。

实际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一旦你用过更高配置、更加流畅的手机后,再让你回去用原先的手机肯定会不适应。即便此前你认为够用了的。可见人们对手机配置的追求始终是无止尽的。

永远不会有人抱怨自己的手机速度太快了或者拍照太清晰了,尤其是在手机软件不断迭代升级吃内存情况下,你的手机配置永远不够用。

在某种意义上,配置不存在“过度”这个问题,只要产业链一直推陈出新,软件对于配置的需求会随时跟上。

这也就是苹果、高通、三星等高科技公司愿意不遗余力在指甲盖大的地方上,花掉成百上千亿美元做研发,如果“够用就好”,他们的工作还有意义吗?

苹果处理器性能提升图

配置过度是个伪命题,这不是你高价低配的借口。

3、都是套路

仔细琢磨,杨柘和陈明永这种“够用就好”的说法和心态其实套路蛮深,因为人家套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两大理论,并本着点赞的都是理智粉丝,反对的皆为友商水军。

其实,杨柘是酸葡萄心理作怪,眼看着友商们占稳了中高端市场,自己依旧在千元机市场止步不前心有不甘,预热大半年才憋大招发布了魅族PRO7,双摄加双屏,企图另辟蹊径打一场翻身仗,价位定在2880到4080元之间,而处理器依然万年不变联发科。但网友对此的看法是:“我出保时捷的钱,你给我保时捷众泰的配置”。

相信很多男生都遇到过这种情况,有学妹或学姐要买新手机了,给你发信息“买个手机打电话追剧用,不玩游戏,预算3000,样式好看续航够久配置够用就好,请帮忙推荐,谢谢喽!”

若你按照这个“够用就好”的原则推荐一款手机给学姐学妹,只怕半年不到学姐学妹会继续找另一个学弟或学长继续推荐,到时也就没你什么事呢。

毕竟,选择高配置,也是图个省事、省心和爽快,如果持够用就好的心态,相信几个月后又会犹豫和割肉要不要换个新手机。

买手机就是买体验,配置不好,体验自然好不到哪去,够用就好?那都是手机厂商和水军用来忽悠消费者的惯用伎俩。

还是拜托杨柘以及诸多奉行以“够用就好”的名义行“高价低配”之实的手机厂商们能多一点真诚,少一些套路,消费者忽悠的一时,忽悠不了一世,且行且珍惜。

你要相信,人们追求手机配置,跟追求女人的胸一样,没有最大,只有更大。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