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清末东北土匪的真实生活 吃粗茶淡饭住简陋窝棚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清末东北土匪的真实生活 吃粗茶淡饭住简陋窝棚

当然想成为土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期间要通过土匪首领的“笔试”和“面试”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

清末民初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加之国家贫弱人民生活惨淡,一部分人为了生计上山为匪。我们在相关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土匪的形象,他们在外打家劫舍、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在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赌博耍钱,好不快活。那么真实的土匪生活是这样吗?为了解答这个疑问,小编搜罗了很多资料,最终得出结论:真实的土匪生活并非影视剧中表现的那般快活。

据说东北地区最早的一批土匪是闯关东时期一些来自山东和河北的亡命之徒。当时清廷调东北八旗军入关围剿太平天国,这些亡命徒趁着关外兵力空虚,落草为寇。之后还有一些军队的逃兵、溃军流窜到了东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此外,一些欠债者,赌徒,通缉犯和破产农民羡慕土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也加入了土匪的行列。

当然想成为土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期间要通过土匪首领的“笔试”和“面试”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在东北地区想成为土匪有两种途径:推荐和自荐。推荐需要由保举人推荐,通过土匪首领的盘问和考察后就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了。自荐成为土匪比较繁琐一些,首先自荐人要懂得一些土匪黑话,因为在上山途中会遭到土匪守卫的盘问,不懂黑话连守卫这关都过不了,这个就相当于“笔试”。通过守卫的盘问后,才能见到土匪首领,之后就和前面的很像了,也是要通告土匪首领的严格考察最终才能成为土匪。自荐过程可参考电影《智取威虎山》。

刚当上土匪的人,被称为崽子。他们是土匪里边最辛苦的,往往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白天行军,晚上还要轮流站岗放哨、铡草喂马。 抢劫分赃的时候也只能等到土匪首领和元老们分完后,自己才能拿一点。

东北地区的土匪把抢劫称为砸窑。砸窑分为:软窑和硬窑两种,砸软窑那就是欺负手无寸铁的寻常老百姓,砸硬窑那就是吃大户。那时候平民老百姓家里都比较穷,砸软窑最多也就抢一点吃的,抢不到钱。大户人家有钱有粮,但是抢劫过程十分困难,大户人家墙高院子大,还有众多装备齐全的护院保镖。如果土匪的实力不够强大,那么抢劫大户人家往往会得不偿失。例如,1923年,德惠县万宝镇,大土匪大龙率领100多土匪围攻善人屯一家地主遭惨败。这家地主院墙有3米多高,墙顶有垛头,院子四角修有炮台,内有20多名护院保镖。土匪虽一度冲进院子,最后还是被护院保镖打出来。战斗结束,土匪被打死20多人,所有死者都被护院保镖割下脑袋,送往县城请赏。

东北土匪大多各据一方,没事不能跑到其他土匪团伙地盘犯案,那会引发激烈火拼。自己的地盘能抢的地方很有限。像乡镇的大户人家有各种护院保镖、民团、自卫队等;县城驻扎有军队警察;山上林场、矿山大多都有枪械护卫,这样的地方几乎都不能抢。所以有的土匪团伙几个月“不开张”是常有的事儿。影视剧里描述的土匪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场景在真实的土匪生活中并不多见。土匪们平常吃的最多的还是粗茶淡饭,有时候连平头老百姓家的咸菜都抢,可想而知土匪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奢华。这一点也可以从杨子荣“智取威虎山”中体现出来,当时杨子荣打入土匪内部后吃的仅是一些苞米面。

土匪们住的也很简陋,就是一些临时搭建的窝棚。

由于土匪们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抵抗不了严寒,所以一入冬土匪首领会把抢劫来的钱财分掉,大家暂时解散下山。这时可能是土匪们一年来最幸福的日子,再也不用风餐露宿,出生入死。他们拿着抢来的钱财去赌博、喝酒、嫖娼,也有偷偷住进自己的姘头家中,暂时过上安稳的小日子。等到来年天气一暖和,躲在各处的土匪纷纷上山再次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清末东北土匪的真实生活 吃粗茶淡饭住简陋窝棚

当然想成为土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期间要通过土匪首领的“笔试”和“面试”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

清末民初是一个动乱的年代,加之国家贫弱人民生活惨淡,一部分人为了生计上山为匪。我们在相关影视剧中经常能看到土匪的形象,他们在外打家劫舍、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在内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赌博耍钱,好不快活。那么真实的土匪生活是这样吗?为了解答这个疑问,小编搜罗了很多资料,最终得出结论:真实的土匪生活并非影视剧中表现的那般快活。

据说东北地区最早的一批土匪是闯关东时期一些来自山东和河北的亡命之徒。当时清廷调东北八旗军入关围剿太平天国,这些亡命徒趁着关外兵力空虚,落草为寇。之后还有一些军队的逃兵、溃军流窜到了东北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此外,一些欠债者,赌徒,通缉犯和破产农民羡慕土匪“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也加入了土匪的行列。

当然想成为土匪并不是那么容易的,这期间要通过土匪首领的“笔试”和“面试”才能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在东北地区想成为土匪有两种途径:推荐和自荐。推荐需要由保举人推荐,通过土匪首领的盘问和考察后就成为一名正式的土匪了。自荐成为土匪比较繁琐一些,首先自荐人要懂得一些土匪黑话,因为在上山途中会遭到土匪守卫的盘问,不懂黑话连守卫这关都过不了,这个就相当于“笔试”。通过守卫的盘问后,才能见到土匪首领,之后就和前面的很像了,也是要通告土匪首领的严格考察最终才能成为土匪。自荐过程可参考电影《智取威虎山》。

刚当上土匪的人,被称为崽子。他们是土匪里边最辛苦的,往往冲锋在前,撤退在后。白天行军,晚上还要轮流站岗放哨、铡草喂马。 抢劫分赃的时候也只能等到土匪首领和元老们分完后,自己才能拿一点。

东北地区的土匪把抢劫称为砸窑。砸窑分为:软窑和硬窑两种,砸软窑那就是欺负手无寸铁的寻常老百姓,砸硬窑那就是吃大户。那时候平民老百姓家里都比较穷,砸软窑最多也就抢一点吃的,抢不到钱。大户人家有钱有粮,但是抢劫过程十分困难,大户人家墙高院子大,还有众多装备齐全的护院保镖。如果土匪的实力不够强大,那么抢劫大户人家往往会得不偿失。例如,1923年,德惠县万宝镇,大土匪大龙率领100多土匪围攻善人屯一家地主遭惨败。这家地主院墙有3米多高,墙顶有垛头,院子四角修有炮台,内有20多名护院保镖。土匪虽一度冲进院子,最后还是被护院保镖打出来。战斗结束,土匪被打死20多人,所有死者都被护院保镖割下脑袋,送往县城请赏。

东北土匪大多各据一方,没事不能跑到其他土匪团伙地盘犯案,那会引发激烈火拼。自己的地盘能抢的地方很有限。像乡镇的大户人家有各种护院保镖、民团、自卫队等;县城驻扎有军队警察;山上林场、矿山大多都有枪械护卫,这样的地方几乎都不能抢。所以有的土匪团伙几个月“不开张”是常有的事儿。影视剧里描述的土匪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场景在真实的土匪生活中并不多见。土匪们平常吃的最多的还是粗茶淡饭,有时候连平头老百姓家的咸菜都抢,可想而知土匪的生活并没有那么奢华。这一点也可以从杨子荣“智取威虎山”中体现出来,当时杨子荣打入土匪内部后吃的仅是一些苞米面。

土匪们住的也很简陋,就是一些临时搭建的窝棚。

由于土匪们的居住条件比较艰苦,抵抗不了严寒,所以一入冬土匪首领会把抢劫来的钱财分掉,大家暂时解散下山。这时可能是土匪们一年来最幸福的日子,再也不用风餐露宿,出生入死。他们拿着抢来的钱财去赌博、喝酒、嫖娼,也有偷偷住进自己的姘头家中,暂时过上安稳的小日子。等到来年天气一暖和,躲在各处的土匪纷纷上山再次干起打家劫舍的勾当。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