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宋朝官员年薪多少?包拯一年1367万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宋朝官员年薪多少?包拯一年1367万

其实,宋朝拿高工资的不仅仅是包拯,王安石一个月工资约9万元,年收入也能达到100万以上。据此,宋朝的宰相离任之后也可有着丰裕的生活。这也难怪王安石辞官后就闲居“半山园”,追求精雅的山水闲情生活过得轻松惬意。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如此富有,因此对官员也是十分的大方,而采取的就是高薪养廉的政策,所以各级官员的工资都很高。作为封建官员的黄金时代,官员们的福利之丰盛,工资之高,是其他王朝不能比肩的。

北宋对官员的待遇是相当优厚的,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大多均以钱支付。但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并在物质上优待官员。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林林总总的补贴,如 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

据记载,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着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三顶帽子,身兼三职。虽然只有“权知开封府事”这一个职位是实权,其他两个都是虚职,而且没啥实权,但身兼三职,包拯便能领三个职位的工资。有人根据史料算了一笔账,身兼三职的包拯,总计一年的各项收入: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按照那时折算下来,包拯一年的总收入为21878贯铜钱,而宋朝21878贯铜钱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按当时400文铜钱购买力等于现在250元人民币,21878贯铜钱合计1367万元。

其实,宋朝拿高工资的不仅仅是包拯,王安石一个月工资约9万元,年收入也能达到100万以上。据此,宋朝的宰相离任之后也可有着丰裕的生活。这也难怪王安石辞官后就闲居“半山园”,追求精雅的山水闲情生活过得轻松惬意。

“厚俸养廉”之说也是首创于宋。虽说高薪养廉,但还是有很多贪官搜刮民脂,并且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财政负担增加,官员贪腐依旧,并且“议者不以为善”,以后以失败告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宋朝官员年薪多少?包拯一年1367万

其实,宋朝拿高工资的不仅仅是包拯,王安石一个月工资约9万元,年收入也能达到100万以上。据此,宋朝的宰相离任之后也可有着丰裕的生活。这也难怪王安石辞官后就闲居“半山园”,追求精雅的山水闲情生活过得轻松惬意。

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如此富有,因此对官员也是十分的大方,而采取的就是高薪养廉的政策,所以各级官员的工资都很高。作为封建官员的黄金时代,官员们的福利之丰盛,工资之高,是其他王朝不能比肩的。

北宋对官员的待遇是相当优厚的,俸禄包括正俸(钱)、禄粟(米)、职钱、公用钱、职田、茶汤钱、给卷(差旅费)、厨料、薪炭等许多令人眼花缭乱的名目,大多均以钱支付。但宋代官俸制度十分混乱,官员无实职者可以领俸,有实职者则可以另加钱,并在物质上优待官员。

宰相、枢密使一级的高官,每月俸钱三百千(即三百贯),春、冬服各绫二十匹、绢三十匹、绵百两,禄粟月一百石;地方州县官员,大县(万户以上)县令每月二十千,小县县令每月十二千,禄粟月五至三石。正俸之外,还有各种林林总总的补贴,如 茶、酒、厨料、薪、蒿、炭、盐诸物以至喂马的草料及随身差役的衣粮、伙食费等,数量皆相当可观。

据记载,包拯“倒坐南衙开封府”时,头上戴着龙图阁直学士、尚书省右司郎中、权知开封府事三顶帽子,身兼三职。虽然只有“权知开封府事”这一个职位是实权,其他两个都是虚职,而且没啥实权,但身兼三职,包拯便能领三个职位的工资。有人根据史料算了一笔账,身兼三职的包拯,总计一年的各项收入:20856贯铜钱、2180石大米、180石小麦、10匹绫、34匹绢、2匹罗、100两绵、15秤木炭、240捆柴禾、480捆干草。按照那时折算下来,包拯一年的总收入为21878贯铜钱,而宋朝21878贯铜钱相当于多少人民币?按当时400文铜钱购买力等于现在250元人民币,21878贯铜钱合计1367万元。

其实,宋朝拿高工资的不仅仅是包拯,王安石一个月工资约9万元,年收入也能达到100万以上。据此,宋朝的宰相离任之后也可有着丰裕的生活。这也难怪王安石辞官后就闲居“半山园”,追求精雅的山水闲情生活过得轻松惬意。

“厚俸养廉”之说也是首创于宋。虽说高薪养廉,但还是有很多贪官搜刮民脂,并且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财政负担增加,官员贪腐依旧,并且“议者不以为善”,以后以失败告终。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