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

关于美国对华“301调查”你需要知道的八件事

扫一扫下载界面新闻APP

关于美国对华“301调查”你需要知道的八件事

此次知识产权调查最可能涉及的领域是包含微型芯片、电动汽车在内的电子、机械、运输设备等高科技产业。

文/谢亚轩 刘亚欣

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授权贸易代表对中国是否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展开调查。备忘录具体内容如下:

美国是全球研发密集型、高科技产品的领导者,侵犯知识产权以及其他不公平的技术转让给美国企业构成了潜在威胁,损伤了他们在全球市场公平竞争的能力。中国已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政策和规定,并对知识产权、创新、技术采取了一些行动,鼓励或要求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对中国企业转让,否则就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利益。这些法律、政策、规定和行动可能会阻碍美国的出口,并且剥夺了美国公民对于自身创新的公平回报,将美国的工作转移给了中国工人,造成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且削弱了美国的工业生产、服务业和创新。

美国贸易代表应依据1974年的贸易法令302(b)来决定是否对中国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伤害美国知识产权、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法律、政策、规定、行为展开调查。

对此,我们的八个关注点如下:

1、什么是备忘录?

行政令和备忘录都属于总统的行政行动,且均具有法律效力,备忘录经常用来给政府机构授权任务,美国总统可通过行政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中间不需经国会批准。备忘录与行政令的差别在于,前者无需在联邦公报上公布。备忘录可以通过行政令或另一个备忘录的形式更改,若行政命令涉嫌违背宪法,国会可将该命令诉诸美国最高法院、要求将其废除,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总统的行政命令不能被轻易废除。

2、1974年贸易法令302(b)包含什么重要内容?

302(b)主要规定了贸易代表发起调查/决定不发起调查的一系列程序。如果贸易代表决定开展调查,贸易代表需要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后启动;对于拒绝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或者拒绝为拥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人提供平等的市场准入的国家,贸易代表应在30日内开展调查;如果贸易代表认为开展调查将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则不一定要启动调查;如果贸易代表决定不发起调查,则需要向国会提交书面报告,说明这一决定的原因、以及美国的具体哪方面经济利益将受到调查的负面影响。

3、302(b)还是301?

此前,外媒对特朗普或将采取行动早已有报道,8月初即报道特朗普开始讨论依据《美国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展开调查,调查或将聚焦于所谓的“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的违反”等问题,而在此次的备忘录中,特朗普援引的302(b),是广义301条款的一部分,包括301-310的全部内容,狭义的301条款(一般301条款)则只包括301一条。302(b)条款主要说明了进行调查所需要遵循的步骤,并未涉及若涉及侵权如何处理的问题,和真正采取针对中国贸易的措施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不过,相信市场仍普遍对于调查过后的处理方式高度担忧,301条款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此条款赋予了贸易代表充分的权力,在认定他国侵犯了美国利益时,可以对外国的货物征收关税或采取其他进口限制、撤销优惠待遇,或者迫使对方向美国做出赔偿,目的是促使他国取消或逐步取消相应的法律、政策、做法,在此过程中美国代表可以不顾美国国内其他法律及国际条约准则的任何规定,并明确规定可以进行跨领域报复。

4、中方如何回应?

商务部和外交部均予以回应,主要强调了应遵循世贸规则,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美方不应破坏,也不应以此作为向朝鲜问题施压的工具。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

(1)“301”制度自面世以来,就具有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反对。美方已经向国际社会作过承诺,以符合世贸规则的方式执行该制度。我们认为,美方应该严守承诺,不要成为多边规则的破坏者。

(2)近年来,中方积极扩大开放,努力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中方多次主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前限制性措施仅剩63条,比2011年版缩减117条,降幅高达65%。

(3)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提到:

(1)强调任何世贸组织成员采取的贸易措施,都应该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

(2)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应该建立在尊重彼此重大利益和关切的基础上。朝鲜半岛问题和经贸问题是不同范畴的问题,中美在这两个问题上应该相互尊重,加强合作,把一个问题作为在另外一个问题上施压的工具,显然是不合适的。

5、301条款可能面临的约束是什么?

理论上可以针对美国使用此条款所带来的问题向WTO申请裁定,但是WTO并不一定会否定301条款,核心在于是否符合WTO规则。

1998年欧共体向美国提出要求,就美国1974年301条款进行磋商,多米尼加共和国、巴拿马、危地马拉、墨西哥、牙买加、洪都拉斯、日本和厄瓜多尔作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参与了磋商,在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WTO争端解决实体(DSB)成立了专家组,并最终裁定美国贸易法案301条款与美国在DSU(谅解备忘录)体制中所作出的承诺和保证以及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非不一致,虽然专家组强调要在严格遵守WTO规则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但仍相当于在裁决中支持了美国。

6、从“百日计划”到“知识产权调查”,特朗普的诉求变了吗?

今年4月的中美“百日计划”中,美方的诉求是“增加对华出口,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其背后是特朗普对“提振美国就业”的愿望,在此次备忘录提出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调查时,特朗普再次提到,“这些法律、政策、规定和行动可能会阻碍美国的出口,并且剥夺了美国公民对于自身创新的公平回报,将美国的工作转移给了中国工人,造成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而特朗普也曾表示,美国因知识产权被盗而损失数百万就业岗位和数十亿美元。消除贸易逆差和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均是特朗普在竞选时期的承诺,承诺落实得如何也直接涉及他在本任期之后能否连任,从这一角度看,特朗普的核心诉求一直是稳定的。

在医疗改革、限制移民等政策在国内推行受阻之下,特朗普急于寻求突破口,因而此阶段特朗普对贸易谈判和军事等对外问题的格外重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7、特朗普的目的是什么?

任何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争议,最终更多是通过谈判和双方各有让步的方式来解决,特朗普采取行动的目的可能是增加自身的谈判筹码,但也不愿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

特朗普当选以来,中美在贸易层面已达成了一些协议,双方各有妥协。5月12日,经过多轮磋商,中美共同发布《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共识中包括中方尽快允许进口美国牛肉、尽快实现中国禽肉出口美国、欢迎中国自美进口液化天然气等事项;5月中石油宣布将签订价值200亿美元合同,增加进口包括美国在内的更多原油与天然气;6月美国农业部发布进口我国自产熟制禽肉的拟议规则,允许从中国进口熟制禽肉,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发布了《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美国牛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允许美国牛肉进口;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期间,中国质检总局与美国农业部代表签署了《关于美国输华大米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这标志着中美双方就美国大米输华的检疫要求达成了一致,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

对中国而言,在汽车、农产品、化工品等美国强势产品对中国的进口上一定程度上减少管制措施,适当减少对美国来华投资的约束和限制、增加对美制造业投资,是中国有可能做出的让步。但同时,减轻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适当减轻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力度则是中方有必要尽力争取的重要利益,也符合消除中美贸易逆差的方向。

8、针对知识产权的调查具体可能指什么?

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调查,过去美国主要援引“337”条款,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从2007年到2015年3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62起,其中,涉华案件为152起,占比高达42%。根据该条款,如果任何进口贸易中存在知识产权或其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ITC都有权调查进行行政调查,如果认定属实,则有权采取制裁措施,其调查期大概在12-16个月,调查涉及有关专利和注册商标侵权、盗用商业机密、商品包装侵权、仿制和虚假广告等,因此,“337”调查涉案领域虽然在电子、机械、运输设备等高科技产业更多,但也会包括传统制造业,连钢铁产品都曾被指控非法使用美国钢铁公司贸易秘密、使用虚假原产地和生产商标识而遭到调查。8月初美国媒体曾报道,此次调查可能主要针对微型芯片、电动汽车以及未来的其他关键技术领域。

链接:中美贸易到底为两国带来了什么?

来源:招商证券

原标题:关于美国对华301调查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最新更新时间:08/23 15:2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

评论

暂无评论哦,快来评价一下吧!

下载界面新闻

微信公众号

微博

关于美国对华“301调查”你需要知道的八件事

此次知识产权调查最可能涉及的领域是包含微型芯片、电动汽车在内的电子、机械、运输设备等高科技产业。

文/谢亚轩 刘亚欣

8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备忘录,授权贸易代表对中国是否侵犯了美国的知识产权展开调查。备忘录具体内容如下:

美国是全球研发密集型、高科技产品的领导者,侵犯知识产权以及其他不公平的技术转让给美国企业构成了潜在威胁,损伤了他们在全球市场公平竞争的能力。中国已实施了相应的法律、政策和规定,并对知识产权、创新、技术采取了一些行动,鼓励或要求美国技术和知识产权对中国企业转让,否则就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利益。这些法律、政策、规定和行动可能会阻碍美国的出口,并且剥夺了美国公民对于自身创新的公平回报,将美国的工作转移给了中国工人,造成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并且削弱了美国的工业生产、服务业和创新。

美国贸易代表应依据1974年的贸易法令302(b)来决定是否对中国的不合理的、歧视性的、伤害美国知识产权、创新和技术进步的法律、政策、规定、行为展开调查。

对此,我们的八个关注点如下:

1、什么是备忘录?

行政令和备忘录都属于总统的行政行动,且均具有法律效力,备忘录经常用来给政府机构授权任务,美国总统可通过行政行动来实现自己的政策目标,中间不需经国会批准。备忘录与行政令的差别在于,前者无需在联邦公报上公布。备忘录可以通过行政令或另一个备忘录的形式更改,若行政命令涉嫌违背宪法,国会可将该命令诉诸美国最高法院、要求将其废除,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总统的行政命令不能被轻易废除。

2、1974年贸易法令302(b)包含什么重要内容?

302(b)主要规定了贸易代表发起调查/决定不发起调查的一系列程序。如果贸易代表决定开展调查,贸易代表需要在联邦公报上发布后启动;对于拒绝充分、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或者拒绝为拥有知识产权保护的美国人提供平等的市场准入的国家,贸易代表应在30日内开展调查;如果贸易代表认为开展调查将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则不一定要启动调查;如果贸易代表决定不发起调查,则需要向国会提交书面报告,说明这一决定的原因、以及美国的具体哪方面经济利益将受到调查的负面影响。

3、302(b)还是301?

此前,外媒对特朗普或将采取行动早已有报道,8月初即报道特朗普开始讨论依据《美国贸易法》301条款对中国展开调查,调查或将聚焦于所谓的“中国对美国知识产权的违反”等问题,而在此次的备忘录中,特朗普援引的302(b),是广义301条款的一部分,包括301-310的全部内容,狭义的301条款(一般301条款)则只包括301一条。302(b)条款主要说明了进行调查所需要遵循的步骤,并未涉及若涉及侵权如何处理的问题,和真正采取针对中国贸易的措施之间还存在一定距离。

不过,相信市场仍普遍对于调查过后的处理方式高度担忧,301条款之所以备受关注,是因为此条款赋予了贸易代表充分的权力,在认定他国侵犯了美国利益时,可以对外国的货物征收关税或采取其他进口限制、撤销优惠待遇,或者迫使对方向美国做出赔偿,目的是促使他国取消或逐步取消相应的法律、政策、做法,在此过程中美国代表可以不顾美国国内其他法律及国际条约准则的任何规定,并明确规定可以进行跨领域报复。

4、中方如何回应?

商务部和外交部均予以回应,主要强调了应遵循世贸规则,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美方不应破坏,也不应以此作为向朝鲜问题施压的工具。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

(1)“301”制度自面世以来,就具有浓厚的单边主义色彩,一直为其他国家所反对。美方已经向国际社会作过承诺,以符合世贸规则的方式执行该制度。我们认为,美方应该严守承诺,不要成为多边规则的破坏者。

(2)近年来,中方积极扩大开放,努力改善外商投资营商环境。中方多次主动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目前限制性措施仅剩63条,比2011年版缩减117条,降幅高达65%。

(3)如果美方不顾事实、不尊重多边贸易规则而采取损害双方经贸关系的举动,中方绝不会坐视,必将采取所有适当措施,坚决捍卫中方合法权益。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接受记者提问时提到:

(1)强调任何世贸组织成员采取的贸易措施,都应该遵守世贸组织的规则。

(2)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两国之间的合作应该建立在尊重彼此重大利益和关切的基础上。朝鲜半岛问题和经贸问题是不同范畴的问题,中美在这两个问题上应该相互尊重,加强合作,把一个问题作为在另外一个问题上施压的工具,显然是不合适的。

5、301条款可能面临的约束是什么?

理论上可以针对美国使用此条款所带来的问题向WTO申请裁定,但是WTO并不一定会否定301条款,核心在于是否符合WTO规则。

1998年欧共体向美国提出要求,就美国1974年301条款进行磋商,多米尼加共和国、巴拿马、危地马拉、墨西哥、牙买加、洪都拉斯、日本和厄瓜多尔作为有利害关系的第三方参与了磋商,在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的情况下,WTO争端解决实体(DSB)成立了专家组,并最终裁定美国贸易法案301条款与美国在DSU(谅解备忘录)体制中所作出的承诺和保证以及GATT(关税及贸易总协定)并非不一致,虽然专家组强调要在严格遵守WTO规则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但仍相当于在裁决中支持了美国。

6、从“百日计划”到“知识产权调查”,特朗普的诉求变了吗?

今年4月的中美“百日计划”中,美方的诉求是“增加对华出口,减少对华贸易逆差”,其背后是特朗普对“提振美国就业”的愿望,在此次备忘录提出对知识产权问题的调查时,特朗普再次提到,“这些法律、政策、规定和行动可能会阻碍美国的出口,并且剥夺了美国公民对于自身创新的公平回报,将美国的工作转移给了中国工人,造成了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而特朗普也曾表示,美国因知识产权被盗而损失数百万就业岗位和数十亿美元。消除贸易逆差和解决知识产权问题均是特朗普在竞选时期的承诺,承诺落实得如何也直接涉及他在本任期之后能否连任,从这一角度看,特朗普的核心诉求一直是稳定的。

在医疗改革、限制移民等政策在国内推行受阻之下,特朗普急于寻求突破口,因而此阶段特朗普对贸易谈判和军事等对外问题的格外重视也就不难理解了。

7、特朗普的目的是什么?

任何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争议,最终更多是通过谈判和双方各有让步的方式来解决,特朗普采取行动的目的可能是增加自身的谈判筹码,但也不愿造成两败俱伤的结局。

特朗普当选以来,中美在贸易层面已达成了一些协议,双方各有妥协。5月12日,经过多轮磋商,中美共同发布《中美经济合作百日计划早期收获》,共识中包括中方尽快允许进口美国牛肉、尽快实现中国禽肉出口美国、欢迎中国自美进口液化天然气等事项;5月中石油宣布将签订价值200亿美元合同,增加进口包括美国在内的更多原油与天然气;6月美国农业部发布进口我国自产熟制禽肉的拟议规则,允许从中国进口熟制禽肉,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也发布了《质检总局关于进口美国牛肉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允许美国牛肉进口;7月19日,首轮中美全面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期间,中国质检总局与美国农业部代表签署了《关于美国输华大米植物卫生要求议定书》,这标志着中美双方就美国大米输华的检疫要求达成了一致,美国首次获准可对华出口大米。

对中国而言,在汽车、农产品、化工品等美国强势产品对中国的进口上一定程度上减少管制措施,适当减少对美国来华投资的约束和限制、增加对美制造业投资,是中国有可能做出的让步。但同时,减轻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限制、适当减轻对中国产品反倾销的力度则是中方有必要尽力争取的重要利益,也符合消除中美贸易逆差的方向。

8、针对知识产权的调查具体可能指什么?

关于知识产权方面的调查,过去美国主要援引“337”条款,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从2007年到2015年3月,美国共发起337调查362起,其中,涉华案件为152起,占比高达42%。根据该条款,如果任何进口贸易中存在知识产权或其他不正当竞争的行为,ITC都有权调查进行行政调查,如果认定属实,则有权采取制裁措施,其调查期大概在12-16个月,调查涉及有关专利和注册商标侵权、盗用商业机密、商品包装侵权、仿制和虚假广告等,因此,“337”调查涉案领域虽然在电子、机械、运输设备等高科技产业更多,但也会包括传统制造业,连钢铁产品都曾被指控非法使用美国钢铁公司贸易秘密、使用虚假原产地和生产商标识而遭到调查。8月初美国媒体曾报道,此次调查可能主要针对微型芯片、电动汽车以及未来的其他关键技术领域。

链接:中美贸易到底为两国带来了什么?

来源:招商证券

原标题:关于美国对华301调查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最新更新时间:08/23 15:21

本文为转载内容,授权事宜请联系原著作权人。